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济报刊的数字化营销在其当下发展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数字化营销是一种适应“注意力经济”要求、低成本、多样化、个性化的营销形式,可以转变专业化纸媒在数字化时代的技术性弱势,更好地发挥其在传统经济领域内的资源优势和社会关系网络优势。经济报刊适应数字化营销的策略有数据库营销策略、联合策略、创新策略、服务策略、区分化策略等。  相似文献   

2.
儒家人文精神是数字化时代人文精神建构的重要资源。儒家人文精神具有忧患精神、乐道精神、和合精神、人本精神及笃行精神,而数字化所具有的分散权力、全球化、追求和谐、赋予权力的四个强力特质恰与儒家人文传统相契合。在数字化时代,要拓展儒家人文精神,必须确立“超越性扩展”的核心理念,吸收“忠恕之道”等儒家核心价值观念,把慎独作为数字化人文精神建构的基点。  相似文献   

3.
现代社会进入了数字化时代,人们在享受高度数字化的技术生活时也感到了一种新异化的诞生。从技术批判的视角看,马克思的物化思想发现在资本逻辑的宰制下,现代技术一方面为现代社会带来了发达的物质财富堆积,另一方面又将之推入一种异化状态中,即人的关系被物的关系所中介。在数字化时代,数字技术的纵深发展使“物化”畸变为了“数字化”,它形成了一种 “超感”的技术意识形态,使“数字崇拜”成为人们的基本信念。基于此,从现实的具体的数字社会出发去分析从物化到数字化的逻辑演变成为我们超越数字化的生存困境,构建未来美好社会的重要前提和思想依据。  相似文献   

4.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的一个深远目标,既有指日可待的光明前景,也面临时代变迁带来的诸多挑战。科技作为实现共同富裕征程中应对挑战的必要武器,形成引领时代的蔚然之势,数字化改革业已成为实现共同富裕的强劲驱动力。为此,要深刻认识数字化改革赋能共同富裕的时代必然性,善于规避共同富裕进程中数字化改革带来的风险挑战,从强化数字化理念引领、均衡数字化改革布施、提升数字化使用效率三维层面探寻数字化改革赋能共同富裕的实效之策,在持续注入数字化思维、推进一体化创新、注重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中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以完成本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5.
鲍宗豪  李振 《社会科学》2004,1(7):79-88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时代精神建构的方法论思想为指导 ,从精神现象学的角度 ,分析数字化整塑现代日常生活的重要意义与价值 ,探索数字化时代精神现象学逻辑建构的可能性与现实性 ,揭示数字化现象背后所隐含的“精神”因素。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 ,对数字化时代精神现象学的学术考察 ,既直接承接了技术与人文争论的命题 ,继续对技术现象的合法性进行追问 ,又通过数字人文、社会技术、虚拟现实等逻辑建构 ,对数字化表现的精神现象加以综合与创新。数字化时代的精神现象学开创了时代精神研究的新视域。  相似文献   

6.
数字化对高校学报发展产生系统性、革命性的冲击,它改变了高校学报传统的制作消费方式,推动了高校学报的市场化运营;但是,受转企改制进程的影响,我国高校学报还存在数字化运营模式单一、市场竞争力不强大等问题,造成高校学报学术影响力不高、经济与社会效益不明显。必须积极探索高校学报数字化运营之道,以促进学术期刊和学术研究的发展。当务之急,是要解决好几个方面的问题:转变观念意识,树立为读者服务的办刊理念;利用自身优势,解决数字化人才匮乏难题;创新办刊模式,全方位数字化经营学报;转变管理职能,通过市场化手段管理学报。需要政府、主管主办单位、学报多方共同努力,构建符合我国高校学报发展特点的数字化运营模式。唯有如此,高校学报才能摆脱发展困境,实现专业化转型和体制创新,并且使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学报走出国门,在国际学术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7.
数字化使社会生产更加紧密地整合在一起,人们的生活形成世界历史性关联,生产、生活被深刻融入数字生态系统中,社会系统的演化加速推进,数字化时代为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开出了新的局面。但是,数字化之数学化、逻辑化倾向和机械论、还原论的基本规定又与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存在着直观的矛盾。克服理论与现实脱节的问题才是对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进行重思的根本任务。事实上,深层的、原则性的矛盾发生在人的数字化生存状况与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按人的方式”的本质要求之间。数字化确实以佯谬的方式弱化了人的能动性,增强了人的受动性,使人在数字化社会有机体中处于更加深刻却又更加隐晦的无机境遇。为此,我们需要结合马克思所论社会有机体的不同维度,坚持系统观念,把握数字化限度,确保美好生活旨归,释放共同活动潜能,从而形成真正的数字化社会有机体。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数字化环境中图书馆社会合作的必要性开始,引出了与之合作的对象,参与合作的方式,旨在说明实现社会合作管理是图书馆实现与周围人居环境的和谐及提高社会地位的关键步伐。  相似文献   

9.
数字化的人文反思与人文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化"是数学上的一次革命,给人类以太多的反思。数字化技术为人的发展和解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前景,但同时又存在着人文精神衰变的悖论。数字化问题主要是人们对数字化缺乏人文的理解与追求,若以价值理性校正工具理性,在人文的视野中人类将构建数字化时代的美好图景。  相似文献   

10.
数字化时代价值转向有一定的可能性与现实性 ,数字化价值转向背后隐含着“精神”因素。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 ,对数字化时代价值转向的学术考察 ,是对技术现象的合法性追问。通过数字人文、社会技术、虚拟现实等方面的价值建构 ,数字化对于当代人类价值及其未来发展带来种种挑战。数字化时代开创了价值论研究的新视域  相似文献   

11.
数字化技术(或称数码化技术)作为基于二进制码的信息处理技术,它是一种对著作权法律制度具有全面挑战意义的新技术。近年来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对现行的著作权保护制度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已引起了国内外知识产权界的普遍关注。同以往任何一项技术对著作权法的作用相比较,数字化技术在更深程度上对作品的创作、传播和保护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直接推动着著作权制度的创新。本文拟对数字化技术与数字化作品、数字化作品与著作权客体的创新、网络传输与传播权等问题予以探讨,以期有利于我国著作权法律制度在数字化时代发展和完善。一、数字化…  相似文献   

12.
报刊这种最受读者青睐的媒体 ,随着数字化信息革命的到来 ,已从传统型的纸质报刊向网络报刊过渡。它的出现悄然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及工作方式。网络报刊只所以发展迅速 ,是与人类社会进入数字化时代分不开的。它具有很强的时效性 ,信息容量大 ,双向互动性强和独具的灵活性 ,更具有多媒体化的立体传播效果 ,很有可视性与感染力。并且便于检索存贮和复制。网络报刊作为一种新兴事物 ,它的未来发展是不可估量的。  相似文献   

13.
数字化史料是数字化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学的数字化转向"过程中,数字化史料是数字化史学的先行(技术)实践,历史学向数字化"转向"应从数字化史料开始.就发展过程而言,史料数字化在前,数字化史料的全面形成在后.史料数字化指的是,以纸质文本为主的传统"现成""既成"("狭义"的)史料的数字化,而数字化史料既包括了史料数字化,也涵盖一系列"原创"性信息资料,属于"广义"层面的史料.数字化史料拓宽了史料的边界,对历史学发展进步有积极的作用,但种种消极意义同样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14.
作为概念,“数字化经济”比“数字经济”更准确,与之相关的一组基本概念是“数字化技术”和“数据”即数字化的信息。数字化经济的技术体系包括信息采集、存储、分析、处理、传输和应用等基本环节和方面的技术,每个环节和方面几乎都有核心技术,也有一些是通用于各环节各方面的综合性核心技术。在发展数字化经济过程中,不要把数字化经济理解为是对既有经济体系的取代,其作用只是提升和改造;不必担心数字化经济会“排挤就业”,减少对产业工人的需求;要避免热衷于造概念、炒概念而不注重实质性进步;要避免技术创新的路径锁定而落入“跟随创新陷阱”,力求另辟技术创新的新路径和“弯道超车”;要避免数字化技术的滥用而落入“智能化陷阱”。  相似文献   

15.
企业的发展对于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是促进国民经济转型的重要基础。本文以出版行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为例,通过探析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理论逻辑、阐释出版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现实挑战与路径探析,并以此提出政策建议。以出版企业为代表的传统企业其社会地位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被进一步挤压,本文从技术、组织、环境三个层面阐释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理论逻辑,我国企业在进行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普遍受转型方向不明确、技术资金投入不足、转型模式不具体、数字化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等因素的制约,因此应从合理选择企业数字化转型组织形式、解决数字出版技术问题、构建成熟的商业模式,以及补齐数字出版复合型人才短板等方面探索出版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积极参与出版企业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16.
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符号呈现出两种角色,一是对应于物质的符号,一是在数字化基础上的符号。就数字化的文化传播而言,数字化基础上的符号实现了文化传播的整体性,弱化了物质性,使传统的物质与符号关系让位于符号与意义的关系,物质与精神在数字化符号的基础上整合于意义之中。但数字化的符号对文化传播也有其无法完全精细化的局限,纯粹的技术手段无法解决问题,认识到数字化基础上的符号的真实与虚拟的双重特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数字化符号对文化传播的局限。  相似文献   

17.
信息技术对教育领域的影响基于信息技术的数字化教育与数字化学习的特点。数字化教育立足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 ,以“与人类学习行为有关的各个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活动规律”为研究对象 ,以促进学习 ,培养创新人才为目的 ,强调以人为本 ,实现教学中心从教到学的转变 ,使终身教育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8.
概括数字出版与数字化教材的现状,阐述数字化教材具有的优势,分析影响数字化教材发展的原因,提出高校数字化教材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数字化教材模式,最后阐述在高校教材数字化进程中,教材管理部门应做好的准备。  相似文献   

19.
论虚拟思维的本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思维空间是人类思维自己所编织的、具有自身特色的、只属于自己的人类小宇宙。传统的思维空间主要是概念性的逻辑空间,它为人类思维的想象力、抽象力与创造力提供了翱翔的场所。有别于传统的“概念之网”, 现时代的虚拟思维则是数字化的构成与表达,由01所形成的“数字之网”,不但具有新颖的表达方式与构建方式,而且实现了思维的感性外化,是人类思维空间的又一次升华与飞跃。在此,虚拟思维不仅仅是人类的思维中介,而且生成了一个全新的、感性的客观世界。换言之,当代数字化时代的根本内核便是人类思维小宇宙的一次“大爆炸”与“感性化”。  相似文献   

20.
以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为特征的数字化转型,给社会发展与经济运行带来了颠覆性的变革以及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制造业企业如何在这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抢占先机,实现跨越式发展,已然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文章以美的和海尔两家制造业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管理变革的影响及其作用过程。研究发现,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企业管理变革是循序渐进的,从技术层面开始,随后扩散到机制和制度层面,并最终引发观念层面的转变。据此,文章展望数字化转型对管理变革的影响,并重点补充对策建议,以期给未来我国制造业企业的管理实践提供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