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区组织是社区治理的基本力量,不同的社区组织具有不同的权源性质,对社区资源的控制与争夺使得社区组织权责呈现不同程度的扩张与异化。为达成社区和谐、安宁的治理目标,实现社区组织合作、共治,必须以自治与服务为理念、在强化业委会独立法律地位的基础上,完善社区组织的权责配置,限制公权对居委会自治的侵蚀,剔除资本势力对业委会的侵凌。  相似文献   

2.
社区自治的困境及其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自治是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当前由于现实社会体制结构存在弊端,社区自治陷入委托—代理困境、自主权困境、社区党政关系困境等困境之中。对此,应改革现有的社区体制,合理组织和划分政府与社区以及社区内部各组织之间的权力与职责,增强社区发展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3.
对当前中国社区建设四大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当前中国社区建设中的四大问题作了新的思考:当前,中国社区的类型多样,但"中国特色"的社区还处于"行政型"社区向"自治型"社区转型的过程中,而且在较长的历史时期,中国的"行政型"社区将发挥主导作用;社区治理要淡化"行政化"倾向,探索社区服务管理创新的模式,理顺社区自治模式中的社区居委会与街道办事处的关系、居委会与政府职能部门的关系、居委会与驻区社会组织的关系、居委会与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之间的关系;面对当今中国社区文化发展的三大困境,要区分社区文化的公益性与非公益性的关系,促进社区文化产业培育;中国城市老城区、老社区建设宜居社区,既要借鉴国外宜居社区的经验,更要从不同社区的实际出发,从"人居环境"、"公共服务"、"人际关系"等维度促进社区重塑.  相似文献   

4.
社会变迁带来的居民的居住方式改变、共同兴趣爱好消减、宗教仪式衰微、公共利益责任主体转移等,使得传统社区精神逐渐消逝并陷入"共同体困境"。现代社区精神重塑很有必要,应将自治事务的单位选择和行政事务的单位选择区分开来,明确社区居委会定位及与其他社区组织之间的关系,对不同业态的小区采取不同的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5.
浅议协商民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协商民主具有合法性、理性、公开性、责任性特征。协商民主制度的实施激发了政治参与和公民自治,促进了决策的合法化、培养了公共精神、促进了不同文化问的理解。协商民主过程中的平等参与、达成共识、关注公共利益已成为现实的政治目标,协商民主作为一种新的民主理论与制度在人们的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我国城市社区居民自治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城市居民自治具有较长的历史,但与村民自治比较,其民主自治程度却不如后者。居民自治存在着种种问题,使其民主发展面临重重困境,法治是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重要保障,从法理学的视角为社区居民自治提供法律对策,是摆脱这一困境的重要思路。  相似文献   

7.
刘波 《社会科学》2007,(7):124-131
在高度国际化社区,社区自治与治理困境背后的重要问题是自治主体的确认与社区力量的整合,这就涉及社区中的重要力量——外国籍人。而是否应该把选举权与被选举权赋予外籍居民存在强烈争议。本文在对上海市H社区2006年居委会换届选举一个多月蹲点观察基础上,分析外国籍人入选居委会的现实需求、法律制度困境、选举成功逻辑以及社区政治空间转换等,并提出国际化社区民主选举与社区自治、治理、社区培育相结合的新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8.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识机制教育是一个层次分明、逻辑严密、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行动的复杂系统工程。在丰富当代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同时,不断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同,必须重视当代大学生"第一课堂"的理论灌输教育,加强当代大学生"第二课堂"的实践环节教育,引领当代大学生"第三课堂"价值取向,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作用,在尊重差异中扩大认同,在兼顾多用中形成共识。  相似文献   

9.
城市社区自治研究综述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往社区自治研究取得的理论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体制改革及其带来的客观后果是社区自治的第一推力;社区自治存在有政府主导型、合作型和自治型等三种治理模式;居委会组织架构的制度设计主要采取“议行分离”体制;居委会和党支部之间是相互支持、合作协商关系;合理界定政府与社区的权力边界是社区自治的关键等。  相似文献   

10.
目前居委会陷入"身份困境",一方面法律将其定位为社区自治组织,另一方面其自身的发展与工作运行陷入行政化的趋势,主要表现为居委会功能发挥的行政化、相关规章制度与工作运行的行政化,从而造成居委会身份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冲突。根据对"身份"困境原因以及后果的探索,提出居委会需将自身打造成为社区内枢纽型社会组织。不仅能够破解居委会的"身份"困境,多层面的促进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社会组织之间关系的良性发展,也有利于完善社区的自治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面对城市社区建设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的现实困境,文章回到社区社会资本的最初研究,通过社区自治与社区社会资本相关性的实证研究,探讨在中国情境下其二者与社区建设深层次的本质关系。根据普特南社会资本研究的主要观点,社区的自治对于该社区或者社会的社会资本具有重要的影响,实证研究也表明两者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这启示我们繁荣社区社会资本是推动社区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战略选择,真正建立和完善社区自治机制是繁荣社区社会资本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2.
村民自治在推进农村民主化进程、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村民自治的基本内涵在于"四个民主",即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村民自治实施中相关问题的研究集中在农民的政治参与、"村两委"之间的关系、民主监督、村民自治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乡政村治"等五个方面。从未来走向看,村民自治将向着权利保障、社区重建、民主化和制度化方向迈进。  相似文献   

13.
城市社区秩序的达成离不开居民的参与,不同主体主导权力会塑造出差异化的自治效果。实践中,少数精英因具有资源资本优势、擅长运动式的维权抗争而易形成精英主导型自治。然而,精英主导型自治易陷入精英寡头化、谋利化、派性化、悬浮化与对常态化的生活型事务介入不足等困境,从而导致居民自治蜕变为精英自治。精英主导型自治困境的形成原因在于精英—普通居民二元权力结构。面对分散的、原子化的普通居民,少数精英会运用形式代表制获取权力,此外,精英与普通居民之间因缺乏进行有效沟通的中间媒介从而易造成精英悬浮。因此,破解城市社区自治困境的路径在于构建精英—中间居民—普通居民三层权力结构,中间居民扮演着关键角色,既对少数精英予以监督规约,又对普通居民进行组织动员,还处于与物业、政府沟通的节点位置。为了进一步推动中间居民"中坚化",需要对其进行识别、动员与培育,以此增强中间居民的能力、权力与动力,从而促进城市社区居民自治。  相似文献   

14.
社区建设中存在多元主体协同行动动力不足的困境,从协同优势与惰性视角,沿目标、权力、领导力的逻辑进路分析,我国社区建设协同行动中存在着目标融合困境、权力调适困境和领导力催化困境,制约了协同优势的产生。基于此,可以尝试在社区场域构建融合动力目标机制、动力引擎机制、动力维模机制的社区建设多元协同动力体系,推动多元主体融合性力量的生成,激发内生的、可持续的协同优势。  相似文献   

15.
《集体行动的逻辑》是一部有关人类行为理论的经典巨著,它对个人在具有集体利益的组织中为何引发行动困境这一问题具有很强的解释力。然而,奥尔森集体行动理论的缺陷在于它把这个理论简单地建立在"经济人"假设、集团成员数量是集团规模大小唯一变量假设、集团利益具有竞争性假设这三大假设之上,从而导致该理论在解释现实的过程中有很大局限性。在很多情况下不难发现自利的个人能够打破行动困境达成合作的共识,而这正是奥尔森集体行动理论所无法解释的。  相似文献   

16.
民主从属于对共识的追求,谋求共识而又依赖共识。政策问题建构其实就是一个形成共识的过程,即形成关于社会问题的一致意见,从而确认需要通过政策手段来加以解决的问题。直到19世纪后期,政策问题建构基本上是一项政治活动,一直是在民主的途径中去达成共识的。进入20世纪后,随着政治与行政的分化,由行政部门做出的政策问题建构基本上是在科学的路径中进行的。科学本身就意味着共识,而且是具有霸权属性的共识。随着社会发展走进了高度差异化的阶段,无论是民主还是科学,在政策问题建构中所制造出来的“共识”都出现了经常性地导致政策问题误植的问题,从而说明以共识追求为宗旨的政策问题建构本身已经成为一个问题。所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当把政策问题建构的关注点转移到参与者的行动上来,在承认与尊重参与者之间差异的基础上通过合作行动来完成政策问题建构。  相似文献   

17.
国际化社区是我国社会转型背景下对外交流扩大与当前城市社区发展相结合的产物,如何针对其特殊性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理模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典型的国际化社区——上海市G社区为例,以当前国际化社区管理模式为切入点,可以发现传统的“街—居”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及社区组织无力承担社区自治的困境.运用社区治理理念,在基层行政管理与社会组织自治两者之间寻找嫁接点,构建社会代理机制,在政府权力和市场优势之间搭建居民、社会组织、政府三方共建共治的平台,可以成为探索在社会转型视野下国际化社区治理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农村税费改革和合村并组运动,村委会出现了“无钱理事、无人理事”的新局面,由此形成了村民自治内在的“成长的烦恼”与“发展的困境”。在探索这一问题的解决之道中,社区自治是一种有益的形式。在村委会工作陷入困境的当下,进行农村微观组织再造,成立社区并探索适合于各地的模式,实行社区自治,具有推广性价值,有利于提升村民自治水平。  相似文献   

19.
中国市民社会形成的相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民社会是介于家族、国家之间的自治性和自洽性的第三领域,必须依靠公共舆论、通过文化参与和政治认同形成集体共识。中国市民社会形成过程中有权力、资本市场,走自上而下的政府扶持和政府监管下的自治之路。  相似文献   

20.
“社区自治”概念的缺陷与修正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学术界流行的社区自治概念缺乏理论解释力 ;根据自组织理论 ,社区自组织是指社区成员通过面对面协商而自主走向有序化的过程 ;社区自组织包括五个基本要素 :独立的权利主体、被集体确认的公共利益、面对面协商机制、人际关系网络、自我约束秩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