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清初对鄂西容美土司田旻如一案的处理有依照大清法律严格执行的一面,但更多地体现了清廷对少数民族地区法律政策变通实施的特点.它对当时鄂西土家族地区的"改土归流"及清政府此后民族政策的制定和贯彻.均产生了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清朝廷在政治上处理少数民族地区事务的成熟.  相似文献   

2.
徐镜心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者之一.辛亥革命时期,他被孙中山委任为中国同盟会北方支部支部长和山东支部主盟人.世人将其与黄兴、宋教仁并称,有"南黄北徐"、"南宋北徐"之誉.1914年徐镜心被袁世凯诬陷杀害,造成"徐镜心案",该案是民国史上的严重事件.但此前学界鲜少关注此案,对此案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因此十分有必要厘清其原因、经过和影响.这对于开阔人们辛亥革命史研究视野、加深对民初宪政斗争复杂性的认识很有裨益.  相似文献   

3.
"球案"及其对中朝宗藩体制的冲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75年,日本政府强行宣布琉球改制,禁止琉球对清朝贡,“球案”由此引发。清政府以“球案”为鉴,加强了对朝鲜控制,企图加强中朝宗藩体制。但由于清政府在“球案”中懦弱的表现,以及朝鲜部分统治者对清加强控制的反感,朝鲜越来越倾向于日本。1895年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战败。中朝宗藩体制荡然无存。  相似文献   

4.
FRAND承诺是一种促进竞争的事前价格控制机制,违反FRAND承诺可能对竞争、创新和消费者福利造成消极影响.美国加州北部地区法院在FTC诉高通案中,认为高通公司"无许可—无芯片"商业模式违反FRAND承诺,造成了竞争损害,违反了反垄断法上的交易义务.对于此案,一方面我国应当反思美国法院在判决中仅仅认定高通在基带芯片市场...  相似文献   

5.
应廷主编《明史纪略》,是清初史学史上的一件大事.《明史纪略》因庄氏史案而扬名,也因此而湮没。庄氏修史的直接起因是续朱国祯未成之《史概》.此书是清初史坛第一部公开刊刻的明史著作,它的遗民立场,直接导致了文字狱的发生.庄氏史案后,清初个人修史风开始降温。  相似文献   

6.
清末,女性解放问题受到广泛关注,放足与兴女学是宣传女性解放的重要方面。本文通过考察发生在1907年4月24日江苏沭阳县儿媳胡仿兰因放足与兴女学惹怒翁姑而被翁姑逼毙性命一案,分析此案发生的社会背景与包括沭阳县民众、以端方为代表的清政府、倡导放足的天足会和兴女学的江苏教育总会等在内的社会各界对此案作出的不同反应,笔者试图探析清末女性是如何在社会各界影响之下积极争取放足与兴女学权利的。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帝制国家的政务运行是建立在发达的公文书制度基础上的。各类文书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名称和形态, 其间的变化体现了制度的成长性变革。汉唐之间向皇帝申报政务的公文书中, 有一类大致经历了由“奏”到“奏案”再到“奏抄”的演变。从作为动词的奏到作为文书专名的奏案、奏抄的变化, 正是汉唐间国家政务申报和审批机制变迁的反映。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帝制国家的政务运行是建立在发达的公文书制度基础上的。各类文书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名称和形态, 其间的变化体现了制度的成长性变革。汉唐之间向皇帝申报政务的公文书中, 有一类大致经历了由“奏”到“奏案”再到“奏抄”的演变。从作为动词的奏到作为文书专名的奏案、奏抄的变化, 正是汉唐间国家政务申报和审批机制变迁的反映。  相似文献   

9.
近代随着清政府的衰落,传教士恃其政府实力要求清政府归还百年禁教期间的教产.上海徐家汇地区信奉天主教的基础较好,法国传教士便将还堂的第一个目标定为上海徐家汇旧天主教堂.在还堂过程中,传教士利用计谋迫使清政府归还教产,这是近代还堂案的开端,之后传教士借其经验,纷纷要求清政府还堂,引发一系列还堂案.  相似文献   

10.
长庆元年(821)复试案是唐史学界引证和争论频度相当高的事件,全面考证有关史实的来龙去脉,可以发现此案是唐后期弑君立君宦官势力集团通过培植朝臣朋党势力维护既得权益与尊君削藩势力斗争在权贵操纵科举中的外在表现.李德裕并非此案中的关键作用人物,但是他一向维护君国利益,因而成为朋党势力斗争的牺牲品.许多学者认为长庆元年(821)复试案是唐后期延续几十年的"牛李党争"之起源,而且将其归因于李德裕和李宗闵、牛僧孺等人的个人恩怨,这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11.
在湖北浠水洗马镇出现了政府开的"白条"在当地充当货币流通的现象.文章分析了白条之所以能作为货币流通的内在原因,探讨了由此所引发的社会经济后果.得出的一个基本结论是"马币"的存在将导致地区整体福利水平的下降,扩大收入分配的不公,阻滞地区经济的发展,而地方政府对此必须承担责任.  相似文献   

12.
"封锁"澳门问题与清季中葡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封锁"澳门是同治、光绪年间中葡关系的重要事件.这一事件不仅使粤澳之间冲突频仍,而且直接导致了同、光年间中葡关于澳门周围水域主权归属的争执,其严重性并不亚于"封锁"香港,却始终被清政府看作是粤澳之间的地方性事件,由此引发的各种冲突和纠纷基本上由广东当局直接处理.透过这一事件,可以看出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对葡政策及中葡关系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3.
“债务随企业资产转移”原则是国企改制后判断和识别债务承担的重要司法原则。然而该原则并不科学。从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的角度,对该原则进行了适法性和妥当性剖析,以求有助于国企改制的司法实践。  相似文献   

14.
“部费”是清代陋规的一种,在钱粮奏销、官员升调、刑名案件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部费成因复杂。与清代财政体制、胥吏设置以及人才培养体制有着密切的关系。部费的存在,在给清代财政、吏治等造成消极影响的同时,也给民众带来了沉重负担。清政府试图采取一些措施来清厘此弊,但并未取得可观成效。清后期,部费渐有公开、合法之趋势。  相似文献   

15.
从金融学角度看,高校债务本质上是一种借贷关系,包含了借贷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在无抵押担保的情况下,银行债权并无强制履约保证;高校如果无力偿还债务,停止还款并不会立刻遭受经济损失,因此没有破产风险。政府部门主动出资"化解高校债务风险",说明:高校并没有沦落到破产的地步;政府部门不愿意高校失信于银行,从而失去继续获得银行信用贷款的机会;银行贷款已经成为高校生存的重要资金来源。  相似文献   

16.
清代云南官办民助初等教育"义学"探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义学是清朝在边疆民族地区普遍设置的官办初等教育学校。清代云南的义学自康熙朝起由地方官府主持创办,经过雍正、乾隆时期的快速发展,曾达到700余所,遍布云南各地,深入到山乡夷寨。清代云南的义学以边疆少数民族子弟为主要教育对象;以“训以官音,教以礼仪,学为文字”为教育内容;以“识字明理”、“开化夷民”为教育目的;它所创立的“官办民助”的办学形式和经费筹措管理模式,也成为清代边疆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典范。义学在促进边疆少数民族的文化发展和文明进步、增强多民族统一国家的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分析清人及现代学者对土尔扈特人回归祖国的原因的错误认识后,认为导致土尔扈特人回归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即土尔扈特与厄鲁特其余诸部的联系是土尔扈特人回归祖国的一个主要原因;共同信仰的藏传佛教起到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清政府对土尔扈特蒙古的关怀与施恩是促使土尔扈特人东归的决定性原因;沙皇俄国对土尔扈特的欺凌与压迫是促使土尔扈特人回归的直接原因。而清王朝在其回归后所实行的安置措施是与前期政策一脉相承的,充分体现了"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特色。  相似文献   

18.
"清"在<文心雕龙>中被大量引用.它既是文学构成性的概念,又是文学审美性的概念,这种交叉使"清"作为文学理论概念在<文心雕龙>中得以首次确立.这种确立与"清"所表征的审美趣味、美学理想和玄风荡拂的六朝思想文化以及刘勰原道宗经的传统儒家文化精神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急剧增加,部分地方政府偿债压力较大,存在一定的债务风险。其主要是因为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不对称、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滞后和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缺陷造成的。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应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增强防范与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能力;推进地方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经济社会风险分散化解机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监督,确保国家经济社会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20.
清代八旗生计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入关后,清政府对旗人采取了"恩养"政策,然而随着旗人人口的增加与旗丁的奢侈腐化,八旗生计问题便日渐成为朝廷的负担和社会的累赘。为此,清政府自康熙朝始,历雍正到乾隆朝耗费巨多帑项,采取汉军出旗、八旗非正身旗人出旗为民、设立井田、赏赐银两、赎回民典旗地、设立养育兵制度等诸多措施,以求解决、维系这种制度,均收效甚微。乾隆初年,政府中的一些有识之士便开始提出了移驻京旗闲散回至东北屯田的思想,并在随后付诸实施,直至清末。虽然这一政策最终未能完全实现统治者的最初目的,但确有相当部分的京旗子弟留在了回屯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