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语亲属称谓词构词理据中的文化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焰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3)
探讨部分汉语亲属称谓词中的内部构词理据义.据以探求中国古代社会宗法制度和伦理观念对构词词义的影响.并据以提出汉民族、汉语言文化的某些特征。 相似文献
2.
姬慧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1(2):63-68
陕北方言亲属称谓词有单音节词,有复音节词.复音节亲属称谓词构词理据丰富多样,有重叠构词,内部曲折,添加词缀,添加修饰成分及利用修辞手法等.经过这些构词理据组成的词语共同构成陕北方言的亲属词汇系统,使其在一个较封闭的词汇系统内完成语言交际任务.通过考察亲属称谓词构词理据发现,陕北方言亲属称谓词既有古语词、古音的沿用,又有方言中所具有的特色使用方式,同时还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宗法制度和伦理观念,体现了词语语义内涵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汉字构字理据与汉语构词理据的交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杨光荣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4(1):57-60
汉字作为表意文字,与汉语的词的本义发生联系,如此,汉字构字理据便与汉语构词理据产生交集;六书的内涵特征就是构字理据;构字-构词理据交集揭示了同源字词这一字词局部融合现象的内在机制,同时对段玉裁形音义三者互相求的训诂方法作出新的解释,揭示了该方法的深层机制。同源字、同源词、同源字词三个术语可以独立存在,它们各自概括了不同的对象,同源字、同源词均属单纯集,同源字词则是交叉集。 相似文献
4.
汉语词语的构造必须遵循汉语的固有规律,否则就有可能产生信息交流中的理解障碍。本文拟对某些通过翻译而产生的汉语新词缀的分析,进一步阐明汉语词汇形义结合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孙玉文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54-58,63
汉语音变构词可以分为变声构词、变韵构词、变调构词三种简单的类型及其他复杂的类型。音变构词是传统的音义之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义之学不仅在我国,在整个世界的学术体系当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问,其内容及研究成果十分广泛,但是专门研究音变构词的诸家论著对于四声别义的材料有不少遗漏,因此音变构词的研究在资料方面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研究音变构词对语言学特别是汉语史的研究和大型古汉语语文工具书编纂修订以及古文献的阅读和整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加晓昕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0(2):9-12
色彩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们对色彩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在对色彩的认知上体现出了不同的层次,本体认知和扩张层面的认知,并反映到构词上来。本文就绿的文化内涵以及两种构词方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秦敏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4):57-58,68
汉末至南北朝时期的传注里记录的"破读"很多属于构词现象。从陆德明的《经典释文》到王力先生的《同源字典》,前贤时彦对上古汉语发生过的变声构词现象或自发或自觉地进行了艰苦的摸索,并且取得了很多成绩。目前,系统理清上古汉语变声构词研究的状况,对确认研究方向,加快研究步伐,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
汉末至南北朝时期的传注里记录的破读很多属于构词现象。从陆德明的《经典释文》到王力先生的《同源字典》,前贤时彦对上古汉语发生过的变声构词现象或自发或自觉地进行了艰苦的摸索,并且取得了很多成绩。目前,系统理清上古汉语变声构词研究的状况,对确认研究方向,加快研究步伐,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英汉构词理据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伟明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7(2):89-91
在词的理据问题上英汉有很多共同点 ,即在构词的时候都主要采用拟声理据、语义理据和逻辑理据 ,当然两种语言对各种理据的使用情况有所不同。除此之外 ,汉语词还有一个颇具特色的理据———摹状。对比英汉词的理据是研究英汉对比词汇学的一个基础 相似文献
10.
现代汉语是高度发达的语言,具有很强的创造新词语的能力.然而对于现代汉语新词语的意义,即使汉语使用者有时也感到很困惑.主要分析现代汉语新词语的词义理据,即语音理据,形态理据,语义理据,词源理据,从而使人们更好地理解新词语的含义. 相似文献
11.
孙玉文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1(5):560-566
从"闻"见"二字音变构词的具体情况来看,上古汉语中,除了使动构词、意动构词等构词手段外,还有被动构词.上古汉语中,就已发现的材料看,被动构词是相当少见的. 相似文献
12.
基于公众语感测量的汉语构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立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22(3):83-86
汉语的“词”是汉语社团普遍认同并广泛使用的现成的语言单位,可以从公众语感的角度进行考察,但许多因素都可能对语感测量的结果产生影响。根据最近一次语感测量的操作程序及统计结果,及对样本内两组切词结果进行的相关分析,表明地域及专业等因素基本上不会影响汉语社团成员对词的感知,语感测量可为汉语理论及应用研究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在扼要回顾20世纪以来中外学界对于构词的一些代表性的看法之后,文章生发出了关于目前汉语构词及其语法效应研究的八个方面的思考,并对其研究的思路、理论及所用的方法等做出了初步的说明与设想,以期为揭示汉语构词特征及为汉语语法体系完善提供一定事实与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构词理据研究溯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爱晶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3(3)
尽管哲学、心理学、语言学对理据一词有不同的学科定位,但促动性可被看成是其最本质的特征.就构词理据的分类而言,Radden & Panther的语言理据和非语言理据的二分法近年来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认同;而对构词理据与相关概念(如内部形式、词源结构、客观所指)辨析的研究表明,这些概念之间存在包含关系、交叉重叠等几种不同情况.Radden & Panther提出,理据的形成过程中包含五种符号关系:内容-形式关系、形式-内容关系、内容-内容关系、形式-形式关系、形式/内容-形式/内容关系. 相似文献
15.
16.
王立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0,(2)
汉语分词调查所显示的强烈的双音词化倾向,透视出“双字格”由于具备科学 范式的基本特征,已逐渐发展成汉语构词范式。这是因为双字格是最小的结 构体,词长适度,经济灵活,既能满足汉语语音讲究节律的审美需求,又能造 成一定语境,达到言简意赅的表意效果;同时它还是最活跃的构词元素,有着 极强的新词生成能力。 相似文献
17.
王正华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
本文首次全面系统地介绍拉祜西(拉祜族的一个支系)的亲属称谓词,并从语言学的角度对拉祜西亲属称谓的语言结构和词源作初步探讨,认为“两性”(男性和女性)亲属称谓与拉祜西的“公母或雄雌”称谓同源;亲属称谓反映了拉祜西的婚姻形式和婚姻观念;从亲属称谓的变化发展中可以看到拉祜族与汉、佤、哈尼、布朗等民族交往的痕迹。 相似文献
18.
丁益军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3):78-80
俄汉语中表人名词的对比分析是俄汉语言研究的一项主要内容 ,通过分析对比两种不同语言中所存在的个性与共性 ,对学习和掌握这两种不同语系的语言在实际中的应用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金骋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4):48-52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概念整合理论被广泛应用于语言学各研究领域。如语意成因机理、诗歌整合思维、翻译理论运用等。现阶段,少数民族语言的汉语转写已成为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本文拟从认知语言学概念整合理论出发,探讨彝语北部方言亲属称谓词汉语转写的规范化问题,试为彝语基本词汇的汉语转写提供一种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20.
《红楼梦》中人物繁多,称谓复杂,在众多的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中最能反映中国传统文化对称谓语的影响。本文以杨宪益夫妇所译之《红楼梦》为例,通过其亲属称谓词的翻译比较,来看其译出过程中造成的文化内涵的缺失,并试着探讨其在一定范围内的弥合策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