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意识哲学的当代形式是意识现象学.胡塞尔是意识现象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他把一生都投入在认知现象学研究领域.海德格尔承袭胡塞尔,他早期的现象学可以叫做"此在现象学",根据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有些人称之为"存在现象学",我觉得也是可以的.  相似文献   

2.
人类学"再现危机"(crisis of representation)是胡塞尔现象学对实证科学的批判延伸出来的一个具体领域,人类学再现"转危为机"的根本路径是返回胡塞尔的现象学,从他对整个实证科学的批判脉络里寻找重新点燃人类学生机与活力的哲学支点——观自在者。观自在者可区分为"学理观自在者"和"文化观自在者"两个层次,通过"现象学悬搁"(phenomenological epoché),我们即可超越"实证人类学",抵达学理观自在者。通向文化观自在者必须回到人类学自身的根基——民族志,并对民族志进行"版本升级",升级为兼容实证人类学的"现象学民族志"。现象学民族志的终极指向是文化观自在者。按现象学民族志理路,我们依然承袭实证人类学的田野工作路径,即参与观察、访谈对话等,但我们的期待不再是田野对象的客观性再现的终极版本,而是在此田野工作过程中随着"自我·我思"(ego cogito)如其所是的展开,启迪参与者,探寻跃入文化观自在者境界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我思故我在"命题的重新诠释,胡塞尔现象学突破了笛卡尔的自我学,向他人问题转移.然而,由于固守传统还原论的思维范式,胡塞尔无法解决身体与意识、他人与自我之间的悖论,最终,不得不再一次回到先验自我的起点.梅洛-庞蒂恰恰在胡塞尔失败的地方起步,运用辩证的原则,在"我思"的现象学分析中.揭露出一个有血有肉的自我存在即身体.通过身体--这个自我与世界区别和联系的桥梁,梅洛-庞蒂把自我的"为他性"展示出来.至此,可以说,他人问题虽然由胡塞尔提出,但要谈到对该问题的解决,还有待于梅洛-庞蒂身体现象学的进一步推进.  相似文献   

4.
胡塞尔认为现象学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现象与本质的关系问题即认识如何可能的问题.他提出意向性构成理论作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全新思路.胡塞尔的意向性构成理论经历了由强调"使某物显现"到强调"对象构造"的发展过程,这是意向性构成理论本身的自我完善,实质是方法论的创新.它构成了胡塞尔现象学由早期静态现象学即本质的、描述的现象学向发生现象学即构造的、解释的现象学转折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5.
胡塞尔的现象学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什么样的"方法"?它在何种意义上能够使我们获得有关意识生活的真理?本文试图通过对现象学方法论的原则即"明见"(Evidenz)的讨论来回答上述问题。胡塞尔现象学中所谈及的"明见",并不指向保障绝对真理的特殊体验,或是一种私人的、对确定性的感受,而是事物在其中"自身被给予"的体验。胡塞尔将它理解为"通达"(Zugang)意义上的"方法",它是最初通达世界或世界在其中自身敞开及显现的媒介。明见的体验作为通达方法具有"原初的正当性"(Urrecht):在其中,我们"有理由"将世界中的事物看作独立、真实且毫无疑问的存在物。与日常意义上的方法不同,"明见"并不能一劳永逸地将我们带向绝对的真理,但它却是我们不断修正、改进已有的认识并从而更接近真理的唯一"方法"。  相似文献   

6.
指出胡塞尔的现象学是一种意识哲学,其哲学思想是"意向性"。认为"意向性"是胡塞尔现象学哲学根本的基础性概念、出发点概念,也可以说,现象学始于"意向性",胡塞尔的感知理论研究通过现象学的意向分析得到了进一步扩展,并从事物感知(外感知)、自身感知(内感知)、陌生感知(对他我的感知)对意识的共现结构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1913年胡塞尔发表了《纯粹现象学通论——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第一卷》。时至今日,如果要追问这部百岁著作的历史意义,最好从它与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对比说起,确切地说,是从胡塞尔对"先天综合知识"的理解说起。胡塞尔现象学在这个问题上改进了康德的先验哲学,解开了康德在"先天综合知识"的问题上的许多谜团,使之更切近于我们的实际认识过程。当然,他也留下了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生活世界现象学既是一门历史现象学,也是一门前—人格的本性现象学。胡塞尔对海德格尔著名的"哲学人类学"的批评首先意味着自我深化,它建立在胡塞尔在后—《沉思》时代对超越论现象学的主体性悖谬的明察之上,而作为这一自我批评的结果,胡塞尔对前—存在领域的揭示"预示"了海德格尔后期的存在论"转向"。因而,即便在最终的现象学基础上,海德格尔与胡塞尔在存在与思之间还是保持了一种平行关系。  相似文献   

9.
阿多诺是现代"新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代表,他撰写过专著<认识论的元批判>批判胡塞尔,这是现象学运动和马克思主义这两个现代最有影响的哲学流派的一次重要对话.文章以这本书为主,分析了阿多诺对胡塞尔的批判,揭示了这一批判的根据和缺陷.阿多诺对胡塞尔的批判主要体现在他对胡塞尔的"科学"概念的枇评和他对"非同一性"和彻底否定的强调之中,他还对胡塞尔所使用的大量术语和方法进行了批判,如"被给予性"、"本质直观"、现象学的悬置与还原方法,等等.文章通过着重展示二者的主要分歧,从中提炼出这两个哲学流派的一些本质特征,揭示它们各自的一些合理之处.  相似文献   

10.
"先天论"是存在论之现象学的方法论。海德格尔首先批判了传统认识论路径对于"先天"的主体化理解,进而借助于胡塞尔现象学的范畴直观理论窥见到了"本真的存在问题"(真理),最终以自己"存在论差异"的思想深化了作为"先天"的存在问题,建立起了"先天"、"存在"和"时间"的本质联系。  相似文献   

11.
围绕着语言问题,索绪尔和梅洛·庞蒂的思考路径不尽相同,但他们的思想是互为补充的关系。如果说语言在索绪尔那里是一个巨大的符号体系,那么梅洛·庞蒂的语言则包含了语言体系没有承我的、忘却了的以及语言的起源问题。梅洛·庞蒂在深入探究索绪尔语言学的基础上,将现代语言学的一些概念与思维问题相联系,探索了语言意义的创造性和前语言领域,开辟了独特的本体论和语言现象学领域。  相似文献   

12.
沈有鼎是将现象学引进中国的第一人。本文通过对沈有鼎20世纪30~40年代发表的论文中的基本思想倾向的分析和对沈有鼎同美国数理逻辑学家王浩之间通讯的相关内容的介绍,重显这段现象学在中国传播的历史  相似文献   

13.
梅罗庞蒂对黑格尔与马克思的辩证法的现象学的解释是从他对现代性危机的界定出发的。他认为 ,现代性的危机是理性模糊性的历史表现 ,在这一方面 ,黑格尔与马克思的辩证法是与现象学一致的 ,即历史的发展不是命定的 ,它还依赖于人的创造和愿望。只要人类认识到任何社会模式都不是普世主义的 ,而是对历史模糊性的一次把握和知觉 ,其目的在于激发人们去创造出更多、更新的模式和制度 ,那么人类就不难走出现代性的困境  相似文献   

14.
以往对马克思哲学思想的研究,十分强调其德国古典哲学的来源,从而忽视了马克思思想与其他哲学,特别是与法国启蒙思想的联系。通过对马克思和卢梭有关异化的思想进行比较,寻找马克思思想与启蒙思想的联系,从而为全面理解马克思思想做出努力。从比较中不难看出,马克思从启蒙思想家卢梭那里接受了异化观念,并且将之发扬光大,作为其分析、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有力武器。这揭示了马克思思想和启蒙思想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在第四次科技革命来临之际,中国具有超稳定的发展环境(稳定高效的政治制度、稳健高质的经济发展、稳步高升的文化自信)、宏远的国家战略和丰厚的人才储备,必将实现全面赶超。目前中国在智能制造、区块链、服务器、数据中心、电子商务网络等领域的成绩引人瞩目。"历史瞬变"的中国尺度,"全球竞发"的中国高地,"重大首创"的中国边界,"痛点导航"的中国场景和"万物智能"的中国支点等,构成了中国成为第四次科技革命领导者的引论。  相似文献   

16.
《懒寻旧梦录》是夏衍重要的回忆录自传,其以"自我"为轴心观照世界的叙事实际上就是夏衍从自我主体视角出发对历史的另一种阐述。通过对《懒寻旧梦录》和夏衍他传的对比,考察夏衍回忆录的叙事策略,旨在透视其背后隐含的从政治文化视角进行自我重构的心理动机。  相似文献   

17.
胡塞尔的现象学由于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思想多变性常常令人不易理解。对胡塞尔现象学的理论开端进行审视,是把握他的思想脉络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从三个方面对胡塞尔现象学的开端进行了分析:第一,现象学的总体特征是思维的直观性,追求“面对实事本身”;第二,现象学的逻辑起点是反对自然主义和心理主义,坚持一种观念主义的立场;第三,意向性是现象学的理论出发点和基础概念,澄清意向性的三结构:自我、意向对象、意向活动,有助于深入理解整个胡塞尔现象学的内涵。  相似文献   

18.
从科学认知角度来看,《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虚假意识概念主要是在社会认知的意义上来界定的。尽管虚假意识在科学上是虚假的,但它的产生却有其必然性,这种必然性源自于资本主义社会表面现象歪曲、颠倒本质所造成的不透明性。虚假意识有其存在的理由和意义,这主要表现为虚假意识在资本主义现实经济生活中所承担的功能。这种功能以“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为基础。全面的马克思虚假意识理论研究需要将马克思的哲学文本和经济学文本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9.
衡山赵氏家族的崛起,很大程度上缘于同权相史弥远的密切关系。官方史书中出于为贤者讳的目的,刻意淡化了史弥远在赵氏家族兴起中的作用。赵方执掌荆湖长达七年,成为史弥远掌控地方的重要工具。不过,赵方在京湖的长期经营也引起了史弥远的警惕。赵方死后,史弥远不失时机地将其子赵范、赵葵以及其他许多部属调离京湖,消除了赵氏家族在荆湖的根基。史弥远对赵氏一族的驾驭体现出既用且防的鲜明特点。此外,从对赵方的任用中可以看到,史弥远在用人上既有任人唯亲的一面,亦有选贤任能的一面,这当构成了其得以长期专权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人力资本外部性的存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是政府进行教育投资和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决策依据.文章从工业企业生产率视角识别城市人力资本外部性,基于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人口普查分县资料和地级市统计数据,考虑城市人力资本变量的内生性后,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实证研究城市人力资本对工业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企业自身的人力资本后,城市大专以上学历人口占比越高,工业企业的产出越高,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显著,且人力资本正外部性主要存在于人口规模300万以上的大城市.从工业内部看,行业内人力资本正外部性随城市规模扩大逐渐增强,而行业外人力资本正外部性随城市规模扩大逐渐减弱.从企业异质性看,高新技术企业、非国有企业和大企业从城市人力资本提高中获得的正向溢出效应更大.此外,城市外商直接投资和地方政府财政支出越高,地理区位距离港口越远,越不利于工业企业产出的提高.文章的研究结论表明增加人力资本投资,促进人力资本结构升级,发挥大城市人力资本溢出效应对新时期经济可持续增长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