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文学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 ,几乎人人耳熟能详 ,但“高”在何处 ,至今并未完全明确解决。实际上 ,文学比生活“高”在三点 :一、文学中多了一层作家知、情、意统一的生活感受 ,更富感染力 ;二、文学中的情景比之生活 ,美丑更加分明 ,更富审美价值 ;三、文学多了一层美好的艺术形式 ,更有美感性。上述三点统一之后 ,实际使文学成为一种审美创造。这一创造是通过肯定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否定生活中的假恶丑完成的  相似文献   

2.
论法制文学     
作者认为,法制文学是有着自己的基本特征的:1、反映社会的法制生活,具有法律意识性;2、法制文学也要“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但又有自己的创作原则要求。而法制文学作品要塑造出典型人物,作者就应该深入法制生活、正确认识法制生活并提高艺术修养和才能。  相似文献   

3.
人民性是一个文学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在近20年的精英文化批判面前,民众的文学和文化需要没有得到过正常的尊重。精英文化要尊重人民群众的文化和文学生存权力;要尊重民众文学和艺术的选择权力;不能低估和贬低民众文学生活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不能将自己的精英文化立场“贵族化”;精英群体不能只是把矛头指向民众,精英文化是同样需要被批判的。  相似文献   

4.
人的生存状态具有双重性,货币化的物质生存状态是第一性的,它派生出情感化的精神生存状态.在这二者之间,情感是中介,它源于人的欲求实现状态,而人的基本欲求是货币化的生活欲求,故而情感的本源为货币化生活之情状.这种生活情状不仅成为文学表现的内容,也规定着文学表现的形式及其演变和传播.文学自身也是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存在.鉴于此,文学的研究也应是双重性的,精神的分析与物质的分析并重,所以不仅要分析情感的内涵,而且也要分析透视情感所以生成的生活,特别是利益化、货币化生活之本源;不仅应分析情感的形式,而且也应分析生发情感形式的生活动因.  相似文献   

5.
文学为什么要民族化?生活使然。所以,在我看来,文学的民族问题说到底就是一个反映现实的民族生活的问题。叫人讷闷的是,这样一个本来并不费解的问题何从会弄得如此争论不休,莫表一是。五四伊始,国粹派派与洋务派之争;二、三十年代通俗化、大众化的提倡与“为艺术而艺术”的唯美主义旨趣的分庭抗礼;《讲话》时期解放区文艺关于“阳春白雪”与“下里色人”的讨论;早几年“文学现代化”的呐喊;近年来的文学“寻根”的呼吁,这条分明的文学曲线中,莫不贯穿着对文学民族化问题的思考、探索。然而,作家们专注于创作无暇作太多的理性思考,即兴式的感受和直觉性的追求难免概念的含糊、偏颇;批评界远离创作实际的一家之言,常常使批评隔靴搔痒,  相似文献   

6.
民俗学与文学的关系极为密切。优秀的现实主义文学在再现生活时,总是离不开真实的民俗生活;作家描写人物或事件,也往往不可避免地要涉及民族生活的习俗。因此,民俗生活理所当然也是文学作品中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正> 文学是什么?这一简单却又玄奥的问题,曾困惑过多少睿智之士,引起过多少热心者的讨论、争鸣。假如要在这众多的关于文学的定义、界说中寻出一个最简明、科学的答案,我以为,无疑应当是高尔基那句著名的话:文学是人学。这的确是一个富于见地的论断。在全部的意识形态中,恐怕再没有象文学这样全面地表现人的生活了。文学上的每一种发展都包含着一种对人的新的认识和新的理解,都反映着人的社会历史内容在现实生活中有新的变化和发展。这一事实为中外文学的实践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大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和相应的文学特点,指出了文学对于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亲和力和吸引力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充分发挥文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一是要通过文学的介入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二是要培养大学生的文学分析能力以提高其政治觉悟;三是要运用文学的语言、情感魅力开拓校园文化建设、心理健康教育等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正> 给散文加上“女性”的限制,自然是指女性作家的创作.把它们归为一类加以研究,是因为有了“妇女文学”这个大前提.“之所以打出‘妇女文学’的旗号,并不是要和传统文学分庭抗礼,而是试图召唤起一支新的文学队伍——妇女作家群,以女子物殊的生活体验和女性创作风格,去有意识地丰富以男性作家为主体的传统文学.”女性作家作为群体形象出现于文坛,始于反帝、反封建、提倡科学民主、个性解放和男女平等的“五四”时期;她们的出现,既  相似文献   

10.
今天,为什么还要读诗写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是人的一种生存方式;诗是人类的文明之母,是最古老的文学样式,诗性精神之光照亮文学、艺术乃至生活的一切领域;学诗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要了解中国,了解中国古代文学乃至中国古代文化,应该从学诗入手;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诗教传统的国家,古人讲究"言修身当先学诗".在当今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要培养当代青年健康的道德情操,更应该大力提倡读诗写诗.  相似文献   

11.
文学之所以让人感动,是因为当一个世界不复存在的时候,文学可以帮助我们结识不复存在的世界,在人的想象中,它能引起共鸣。好的文学作品不仅提示我们自我意识的存在,还可以彰显一种道德的力量,所以读书也有这样一种诠释自我意识的力量。一部文学作品应该立足现实,与我们当下的生活、我们的历史息息相关;但是任何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也必定都有未来,都有梦想。文学给人们带来力量,文学会以一种精神继续存在。作家非常重要的贡献就是对语言的贡献,没有语言,就没有那份新的体验、新的力量和那份细腻,不可能带来更为真实的表达。文学的方法可能是教育最基本的方法或者最基本的教育方法,文学也是重要的教育内容。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人类的语言不会消亡,因此文学会永远存在。  相似文献   

12.
人性是文学艺术美的本质因素。艺术实践证明,文学作品只有表现丰富多彩的人性,富有醇美的人情味,才能打动人心,具有艺术的感染力和生命力。本文将从文学人性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个方面去解读人性的双重性,这对研究与探索文学作品中的人性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大众传媒上有许多文学的消息,可是没有文学本身。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文学生活的一种形式,而且是多数人熟悉的形式。这个时代文学生活的另一重大方面是娱乐、娱乐的文学,包括从侦探、武侠、言情、科幻到新的玄幻、穿越等种类。但娱乐文学与我们真实的人生经验联系不多,或者说基本没有联系。娱乐文学的另一特点是大众拥有巨大的话语权,但各个专门的领域内大众所占有的权重需要重新考虑。文学不仅仅是娱乐,还应该更为深入地理解人的复杂性,解释其他学科无法揭示的各种微妙的、纠结的人生波澜,发挥出改善人生经验的巨大潜能。文学的特殊聚焦点是日常生活的各种细节,文学必须深入到这个层面,不仅关注社会历史,同时还关注人生。  相似文献   

14.
从建国至今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大学“文学概论”教科书在有关“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和“两结合”创作方法问题、典型理论问题、“文学反映生活”问题和“生活是文学的唯一源泉”问题上,一直显现出理论上的矛盾和学术态度上的雷同或模棱两可,并由此带来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值得人们去探讨和反思。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生活书店对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艺的生产、传播所做的巨大贡献,从《小说月报》与《文学》月刊的源流进行研究。研究认为,生活书店以独特的价值立场与文化理想深深地介入《小说月报》、《文学》月刊等文学研究会刊物的深层运作,不仅吸纳、团结了文学研究会解散后的大批作家,而且接续承传了“五四”新文学传统,影响并制约着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学风貌。  相似文献   

16.
文艺与道德     
文艺与道德是社会意识的两种不同形态 ,二者既相互联系 ,又有较大区别。文艺包含道德的内容 ,影响着人们的道德观念 ,道德以文艺为重要的传播手段。文艺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精神现象 ,是人们反映社会生活的有目的、有意义的创造活动 ,道德则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 ,以善恶评价为标准 ,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文艺忠实地反映人的道德品质和社会道德风尚 ,道德和政治为文艺的繁荣创造良好的环境 ,应当成为文艺与道德关系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文学作品是作家生命体验的凝结。这一体验具有情感诗意化、意理深刻化、感受个性化的特质。文学教育是一种“以身体之 ,以心验之”的行为 ,是一种叩问价值的精神活动。只有把学生置于文学的价值世界中 ,让其领受诗意情感 ,提升生命价值 ,感悟自由精神 ,才是文学教育的美学蕴涵。  相似文献   

18.
建国之初上海的儿童文学创作既有对于儿童思想品德教育的,也有对儿童学习劳动生活描写的;既有揭露黑暗社会摧残儿童的,也有叙写革命战争时期儿童斗争生活的,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面貌。建国初期上海儿童文学的创作拓展了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创作的题材、主题、形式,为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9.
五四文学是一种具有“现代型”价值的新文学,“现代型”价值是它的核心,“为人生”的平民文学、白话文学、文体大解放的文学是它的价值体现。但由于20世纪中国文化先驱的载道思想、忧患意识和偏激思维方式,使他们在推动文学革命向前发展的同时,又犯了顾此失彼的错误。  相似文献   

20.
根据中学生阅读心理、学语文的根本任务、语言文字与文学的关系 ,文学教育应是阅读教学的主体。文学教育要克服“坐实”理解等积弊 ,须认识到文学是生活的审美反映和文学言语模糊性多义性特点 ,重视感悟和涵泳等方法 ,从而有效实施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