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经济学理论观点认为,人均GDP跨过3000美元后,不仅标志着地区经济已达到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同时也预示着经济社会发展开始发生结构性的变化并进入重要的转型期。本文遴选了人均GDP已过3000美元的浙江、江苏、广东以及福建等省份,对其经济结构演进的动态特征及一般性规律进行了实证分析,归纳总结出发达省份人均GDP过3000美元后经济结构优化调整的一般规律以及对欠发达省份的有益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2.
城市化与城市经济结构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WTO已经加入 ,中国农业目前面临严峻压力与挑战。中国农业就业人口约占全部就业人数的5 0 %,生产产值约占国内 GDP的15— 17%;美国农业劳动力仅有35 0多万 ,占全部就业人数的 3%不到 ,生产产值约占美国国内 GDP的10 %。从收入来看 ,美国农民人均年收入约 10万美元 ,高于国内人均 5万美元的平均水平 ;中国农民人均年收入则很低。 1997— 2 0 0 0年 ,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仅增长 4 .0 %,比 1979— 1996年平均增长 16 .0 %回落 12 .0 %;更为严重的是 ,1997年以来农民纯收入增长呈逐年下降趋势 ,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农业处于极端不经济的状态…  相似文献   

3.
欧盟区域经济趋同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欧盟自1987年之后人均实际GDP差异的研究表明,没有充分的证据支持欧盟经济存在趋同迹象.部分后起赶超国,如爱尔兰、芬兰有良好表现,而其他一些国家如意大利、德国则出现了结构性衰退和人均实际GDP增长的显著下滑.研究发现,欧盟15国与欧元区并不存在整体上的δ趋同,而β趋同检验显示初始人均GDP与增长率之间存在弱负相关关系,但2002年后,区域内人均实际GDP增长率有明显的趋同表现.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LMDI指数分解方法建立了人均增长率测算模型。该模型可以分析产业GDP结构、产业劳动力结构、产业全员劳动生产效率以及劳动力占总人口比重等因素对人均GDP增长率的影响。江苏省人均GDP增长率的实证分析,表明产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和产业结构是该省2010年实现人均GDP增长率200%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就业领域取得巨大成就,同时也面临一些突出难题:在短期(“十四五”期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这三重压力导致就业总量难题仍然存在,城市就业压力巨大;在中长期(截至2035年),人口结构变迁、经济结构调整、技术加速进步这三大变动导致就业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并成为就业领域的主要矛盾;此外,就业质量难题和效率难题也不容忽视。短期内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容量,高度关注失业的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人群;中长期要着力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努力提升就业质量,健全就业监测预警机制,完善公共服务,防范规模性失业风险。  相似文献   

6.
党的二十大指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必须推动经济长期稳定增长。文章对中国式现代化目标作出了具体界定,采用相对人均GDP对标法,建立模型对2050年之前的中国经济增长情况进行预测,并从经济结构角度深化这一讨论。研究结果表明:2035年之前中国人均GDP将保持6.7%以上的增长速度,2050年之前中国人均GDP将保持3.4%以上的增长速度,中国能够圆满完成“两步走”战略设定的目标,21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未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征程要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始终坚持共享增长原则,着力加强各维度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张杰  陈容 《学术论坛》2022,(3):36-47
当前,全球很多国家发生了创新引致经济增长停滞之“谜”的现象。文章提出创新引致经济增长停滞之“谜”的新理论框架,归纳出一国的创新投入对经济增长可能产生的复杂影响效应及其内在逻辑,进而解释当前部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生的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停滞效应现象。继而通过重点分析当前我国科技创新投入投资对GDP增长形成有效的支撑效应,发现可能存在一系列突出的制度性障碍;基于以上提出的新理论框架,结合当前创新投入的内在结构性特征以及不同的承载主体,文章探究科技创新投入对我国经济增长可能产生的有效支撑作用及其不同形式的具体途径,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十四五”期间不同类型创新、创新主体的研发投入对GDP的拉动效应,提出强化和提升创新投入对我国GDP促进效应的改革突破口及具体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以定量角度对A市2015—2020年的面板数据建模,分析减税降费对A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及A市经济增长与减税降费之间的关系。明确此次实证研究所需要的数据后,依托Stata计算软件运用LLC、PP、ADF及IPS对研究样本中的变量是否有平稳性进行判断,有效规避伪回归现象。通过回归分析得出:A市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与A市的产业结构、人口增长率、人均实际GDP、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等因素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财政支出占GDP的比例与A市县域经济负相关;宏观税负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经济增长0.480个百分点且在1%上具有显著性,证明减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后综合研究调查中A市供给侧改革现状提出A市减税降费的完善措施,旨在为供给侧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后发优势经济体在达到12000国际元后同样会进入结构性减速,其增速变化与其相对于美国人均GDP的百分比紧密相关.根据亚洲四小龙的经验,在进入结构性减速之后,相对美国人均GDP每上升1%,导致人均GDP增速下降0.16%.根据上述规律预测未来中国中长期增长演变趋势,即在达到12000国际元的结构性减速之后,其经济增长速度要比较早时期的国家同一阶段的经验增速更快.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国际上一般把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作为进入一个新的经济发展阶段的重要指标。随着经济的稳步发展,2004年湖南省人均GDP达到9117元,按现行汇率折算为1102美元,突破1000美元大关。[1]在人均GDP1000~3000美元之间,经济发展存在着两种可能,一种是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另一种是经济发展缓慢、波动甚至停滞。国际上既有美、日、法、亚洲“四小龙”等国家和地区成功的经验,也有巴西、阿根廷等国失败的例子。他们中的成功源于对收入分配差距的重视,以及较为完备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中低收入阶层的保护,使大部分人享受到了改革及经济成长…  相似文献   

11.
“世上湖山,天下常熟”。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常熟,人文底蕴深厚,自古就有“江南福地”的美誉,历史上因“年年丰收常熟田”而得名,同时也是长江之滨极具发展活力的新兴港口工业城市。改革开放以来,常熟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保持在15%以上,工业经济、财政收入年均增长保持在20%以上,全市人均GDP预计2006年可达10000美元。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私家车拥有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民营企业创业、银行储蓄等富民指标在全省领先,率先跨入江苏省首批“全面小康”县(市)行列,并先后荣获全国同类城市首家“国际花园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首批“国家生态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30多项国家级乃至国际级荣誉。  相似文献   

12.
当前政府政策主导与干预下的经济结构,已经出现内生增长动力不足的基本态势,需要通过市场主导的结构调整来充分释放经济增长动力,提升经济潜在增长率,财政政策仍然是调结构的主要手段.不同结构调整模式对中国财政政策调整需求存在显著差异和影响,财政困境的新常态将极大制约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路径选择空间.基于此,必须利用结构性改革破解结构性矛盾,通过全面的市场化改革提高经济效率.而要加大结构调整与改革力度,就需要对财政政策和结构调整内在关系的重新定位,通过财政政策发力,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对中国既有的财政政策框架进行全面的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13.
一、经济增长逐月下跌,竞争力一滑再滑 在岛内政局混乱等因素的冲击下,2005年台湾经济形势不如预期,全年经济增长率3.8%,未能达到台当局修正后的保四目标。由于下半年起经济景气开始回温,去年底,对2006年台湾经济增速各有关部门都作了预测。台“中研院”经济研究所预计台湾2006年GDP增长为4.25%。台“中经院”预估全年经济GDP成长率为4.11%。台湾规模达3400亿美元的经济体,在亚洲主要国家中,增长率仅高于日本。台湾官方预期2006年经济增长率为4.28%,而部份经济分析师则预测增长率会低于4%。  相似文献   

14.
创造出“汉江奇迹”的韩国经济自60年代初以来一直保持着高速发展。据世界银行1992年9月1日公布的世界各国《社会发展指标(1991—1992)》称,从1965年至1990年间,韩国 GNP 增长率年平均达7.1%,居世界第一位;GNP 由1962年的23亿美元增加到1992年的2940亿美元,三十年间增长120多倍,使韩国从世界上最贫穷、落后的国家一跃而跻身于中等发达国家之列。  相似文献   

15.
我国经济增长已经步入新常态,科技创新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本文通过阐述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分析科技创新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义,结合四川产业发展与科技资源基础实际,对四川基于科技创新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探讨,提出“育主体、强技术、搭平台、促转化、创模式、合资源”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从制度因素中经济权利的角度剖析中国转轨时期经济高速增长的动因,分析经济权利作用于劳动、知识、资本要素增长率的过程以及对于经济增长率的影响,我们认为,中国转轨初期经济高速增长的源泉,在于赋予民众一定程度经济受用权的前提下,通过逐渐扩大民众经济行为权,使民众的要素供给增加,进而带来经济增长率的提高。随着改革的深入,当行为权不再起限制作用后,应继续促进要素供给增加以取得进一步的经济增长,并将改革的重点主要转向完善经济受用权。  相似文献   

17.
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十四五”时期的主要任务之一。当前,我国农业发展条件发生了新变化,也相继出现了新的矛盾,主要表现为阶段性供大于求的结构性矛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生活的追求,有助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应从加强科技创新、降低农业生产成本、补齐农业现代化“短板”、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拓展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等方面入手,推进京津冀地区优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相似文献   

18.
“普惠金融”是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金融手段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总抓手。基于制度变迁理论,普惠金融的发展可以分为探索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创新性发展三个阶段。可以从生成逻辑、运行机制、驱动因素和创新发展四个维度构建普惠金融理论框架。目前,我国普惠金融政策持续发力,普惠金融发展质量不断提升,供给规模不断增长,供给结构不断优化,普惠金融重点在农村和小微企业。但也面临着普惠金融概念“混沌”导致实践偏误、城乡“三大鸿沟”导致发展不均衡、金融机构“成本—风险”约束导致供给不足、数字化潜在风险导致监管风险升级等挑战。为此,要做好普惠金融概念界定,优化农村科技、金融与教育资源配置,提升金融机构普惠金融供给意愿,完善普惠金融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9.
继日本和“四小龙”经济在六七十年代迅速崛起后,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这四个东盟成员国的经济也从70年代以来有了长足的进步,正在形成这一地区又一支新兴的和日益重要的经济力量,并越来越为国际社会所关注。据统计,东盟五国(包括新加坡在内,1984年才加入东盟的文莱除外)经济的年均增长率在1965-1985年的20年间平均达到7.5%。在1980-1987年间,虽然整个世界经济发展处于低潮时期,东盟国家也遇到了许多经济困难,其经济发展也出现了明显的波动,但其经济的年均增长率仍平均达到3.7%,高于同期世界高收入国家(2.6%)和中等收入国家(3.4%)的平均发展水平。再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来看,1965-1987年,东盟国家平均水平为4.3%,也大大高于同  相似文献   

20.
2003年,我国经济的增长具有两个标志性的特点其一,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其二,GDP增长率达到9.1%,标志着我国经济运行进入了新一轮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在经济周期进入上升阶段之后,如果宏观调控得好,就可以保持经济继续平稳较快地增长;如果调控得不好,有可能出现大起大落.新一轮经济周期的背景出现了四大特点体制基础变了,但仍然需要防止经济过热和大起大落;消费结构变了,但需求面的消费制约仍然会存在;供求关系变了,但供给面的瓶颈制约仍然会存在;物价态势变了,但经济增长过快仍然会导致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