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拥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的小众群体——流动摊贩,成为社会发展进程中队伍越来越壮大的特殊群体。此外,近年来流动摊贩与"城管"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因此,我们小组通过对流动摊贩的生存状况进行调查研究,还原这个群体真实的生存状况。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看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周奔 《现代妇女》2014,(2):143-143
伴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的不断加快、外来人口的频繁流动、产业企业的"关、停、并、转",流动摊贩已成为群众关注的焦点、城管执法的难点。本文采用科学化与合理性的方法,以上海市奉贤区流动摊贩为研究对象,利用多中心视角治理探索城管作为行政主体在摊贩治理中的执法问题及冲突的原因,着重在法律法规体系、政府部门、流动摊贩、公众等多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新冠疫情之下,街头摊贩活动对提高城市居民就业率和增强城市活力的价值被突显出来,但其管理依旧是城市公共空间治理的重点和难点工作.通过对城管部门访谈、实地调研和文献研究发现,我国各城市街头摊贩空间治理实践中普遍存在摊贩临时疏导区选址不当、街道公共空间承载力有限和摊贩空间治理主体多方参与中缺乏权力运行保障制度等难题.这...  相似文献   

4.
一目前,我国从农村进城的民工约有8千万人,其中跨省市流动的约5千万人。这样大量的农村人口流向城市,是我国几千年来罕见的现象。已有不少学者写了大量论文和一些专著,论述了它的经济、社会甚至历史的意义。由于在进城民工中,80%左右是18岁到35岁的青壮年,这个问题实质上也是青年问题。(青年研究)创刊于1989年初,与改革开放正好同步。从那时起至今,将该刊发表的关于青年农民流动的调查与论文,作一个历史的回顾,可以令人清晰地看到,他们是如何从旧体制下被闲置的苦闷状态中,因改革而奋起,焕发出极大的创造力,在追求富裕的道…  相似文献   

5.
流动摊贩区问题成为我国越来越多城市发展中久治不愈的顽疾,而与之有关的处理方法往往太过简单生硬,由此而引发了许多值得深思的现实问题。笔者从规划的角度出发,以弹性理念为指导,实地调研了苏州5大城区流动摊贩区状况,分别从流动摊贩区的经营特征、活动特征、分布形态特征对其进行分析,探寻其在区域内的时空分布规律,旨在研究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布局模式和规划对策,为城市处理流动摊贩区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应星 《社会学研究》2007,22(2):1-23
本文首先提出研究农民群体利益的表达机制是事关社会稳定和社会和谐的一个重大问题,然后从一个特定的角度——草根动员——来切入对这个问题的分析。作者通过四个个案的比较研究,突破了西方社会运动研究范式与印度底层社会研究范式在有组织的精英场域与无组织的底层场域之间的简单对立;作者拓展了对“依法抗争”概念的理解,并批判了国内目前流行的农民群体利益表达已进入“以法抗争”新阶段的观点。作者认为草根行动者是一个既不完全认同于精英、也不完全代表底层,而是有着自身独特行动目标和逻辑的行动者。草根行动者所进行的草根动员,使农民群体利益表达机制在表达方式的选择上具有权宜性,在组织上具有双重性,在政治上具有模糊性。草根动员既是一个动员参与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进行理性控制并适时结束群体行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分析荣昌县流动摊贩现状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剖析荣昌县流动摊贩与当前城市管理环节矛盾的根源,以及改进流动摊贩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以促进社会和谐为出发点,用以人为本的理念对管理主体、方式进行调整,创新管理措施,力求在管理者与流动摊贩之间找到利益平衡点,实现政府、社会、公民共同管理,缓和社会矛盾,推动荣昌县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罗雪挥  孙冉 《现代交际》2005,(12):10-11
传统上人们以经济独立作为长大成人的标志。但如今中国出现了NEET族,即年轻不就业族。他们主动或者 被动放弃了谋生意欲,长期寄居在亲人的屋檐下,“长大不成人”是这些“成年孩子”及社会面临的共同尴尬。2005 年春天的“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江中联的一份提案使得中国NEET群体浮出水面。 江中联在《关于积极稳妥安排“新失业群体”的建议》的提案中指出,“新失业群体”数量已经超过下岗职工 等“老失业群体”,这是人们首次在一个较高的层面关注到中国NEET问题。  相似文献   

9.
随着大量的农村务工人员进入城市,许多原本生活在农村的儿童也随其父母进城成为城市中的"流动儿童".流动儿童群体在城市生活融入过程中受到了来自不同群体及环境的"歧视"和排斥,从而出现了社会认同的困境.社会认同困境会阻碍流动儿童自身的健康发展,也会产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因此城市社会各界必须对流动儿童采取扶持措施.  相似文献   

10.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民工进城,在同一座城市生活的少年儿童却出现了两个不同的群体——农民工子女和城市少年儿童,虽然他们是同龄人,属于同辈群体,但他们在受教育的模式和生活方式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造成了农民工子女和城市同辈群体之间的社会距离。影响农民工子女和城市同辈群体社会距离的因素主要是教育隔离、社会隔离和心理隔离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劳动力流动已分化成为四种不同的流动类型。一是“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向乡镇企业的转移;二是“进城务工经商”;三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以产业集中为拉动力的“打工者”;四是到西部地区拓荒的流动。其中,第三种类型为中国标准的现代化过程背景下的劳动力流动,它是当今中国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劳动力流动模式,也是社会组织化程度最高的一种流动劳动力组合方式。因此,在这一种流动模式上,最集中地表现出中国改革后劳动力市场发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在管理体制上的冲突。本文集中讨论了深圳劳动力市场上外来劳动力的流动及劳动力市场管理的体制成本,并以此为基础实证地探讨可能的劳动力市场体制选择  相似文献   

12.
近年涌现出的民工潮在给我国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带来不可忽略的贡献的同时,也随之出现了许许多多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思考和重视,其中关于民工权益问题应该说是一个关注的焦点。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进城,己渐渐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并且规模在不断地扩大。他们界于农民和工人之间,从职业上来看他们己不再是农民,而是在城市打工的“工人”;从其身份上看,他们仍保留着“农民”的户口,他们的“家”  相似文献   

13.
这是一个令人关注的群体:他们出身农村、考上大学、进入城市,毕业后与进城打工的父兄汇流,又重新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他们与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混同,工资相差无几,生活境遇同样是在城乡之间漂浮。对这样一个近几年涌现的年轻人群体,我们称之为“大学生农民工”。  相似文献   

14.
草根文化的兴起看似偶然,其实有着必然性,其独具的特点受到了大众的喜欢,尤其是受到90后青年的追捧,所以,草根文化植根90后青年群体,对90后价值取向产生影响,因此,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要转变教育理念,要利用草根文化的价值来继承、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和水平。  相似文献   

15.
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甚至全球化的浪潮正在全面塑造人们尤其是农民阶层的日常生活,以华北的一个村庄为个案的研究发现,社会变迁对新生代农民工家庭谋生手段、衣食住行、教育子女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经历的变化可以理解为工人阶级的形成,但中国的制度缺陷造就新工人阶级具有特殊性,如何让这一群体安居乐业成为社会发展中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河南村”流动农民的分化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城市流动农民 (又称流动人口、外来人口 )已经出现二次分化。所谓二次分化 ,是指改革以后 ,在原来意义上的农民分化为若干职业群体后 ,作为其中一个统一身份群体的流动农民内部的再分化 ,即形成若干类别群体或等级群体的过程。我们的研究表明 ,在过去 10多年的时间里 ,流动农民这一群体的内部结构已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方面 ,在横向上 ,他们在不同职业位置间的流动相当频繁 ,新的职业位置也在不断被创造 ,如我们在调查中发现 ,缺乏保障的流动到城市的农民中 ,利用各种关系网络为他人提供灰色乃至黑色社会服务和支持的中介、掮客已相当活跃 (…  相似文献   

17.
2020年全国流动人口高达3.76亿人,流动家庭已成为我国家庭模式的重要形态。儿童拥有更充分的医疗保障可提升健康水平并增进人力资本积累,然而我国流动儿童基本医保参保率远低于其他人群。本文分析了流动人口数量排名前二十地市的基本医保政策,发现流动儿童在超大型城市的参保门槛仍然较高,致使他们很难在常住地获得医疗保障。本研究基于某人口流入大市的参保数据,利用学龄前流动儿童不能参保而学龄流动儿童可以在常住地参保这一政策差异,构建断点回归和双重差分模型,考察降低参保门槛对流动儿童参保的影响。结果显示,降低参保门槛可有效提高流动儿童的常住地参保人数。但小学和中学年龄段流动儿童参保率仍有大幅提高空间。本研究还进一步讨论了流动儿童家庭不愿意参保的原因及如何提升其参保意愿。在大规模人户分离、未来发展趋势应是在“常住地参保”的背景下,本文为制定提高流动儿童医疗保障水平的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人口流动一方面可以增加农民的平均收入、提高农民群体的综合素质、稳定农村的客观秩序,另一方面也会导致农村精英群体严重流失、新农村建设工作的进行缺乏主体、外出人口的民主权无法被实施。因此,为做好农村建设工作,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可以通过大力发展非农业产业、做好农业保护、农村人口流动管理、人才回流等,将农村人口流动的积极作用全面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19.
刘升学  谭军红  徐华 《城市》2011,(3):6-12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人、公司等经济主体在经济活动中的区位选择是经济发展的空间问题,这种区位选择的累积与延续所形成的经济发展与空间的关系就构成了经济发展的空间秩序,即经济空间秩序。对一个国家来说,国内区域间经济发展的空间关系就是区域经济空间秩序。在不同的区域空间范围内,区域经济空间秩序的状态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20.
社会关系、初职获得方式与职业流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系使用者是一个高度异质性的群体,区分不同类型的关系使用者对理解社会关系的作用机制及其对劳动力市场结果变量的效应非常重要。根据初职获得的方式,本研究将劳动者分成三个群体,即通过正式渠道(不使用关系)、正式渠道与关系相结合(正式+关系)以及完全通过关系获得初职的群体。使用2009年八城市社会网络与职业经历问卷调查(JSNET2009)数据,本文探讨了这三个劳动者群体的特征以及他们在职业流动和收入分层模式方面的差异。研究发现,使用正式+关系方式获得初职的劳动者群体和完全通过关系获得初职的劳动者群体的特征及其劳动力市场经历是截然不同的。首先,前者是高社会经济地位的群体,他们有较高的人力资本以及质量最高的社会网络资本;而后者是低社会经济地位的群体,他们自身的人力资本最低,而且社会网络资本的质量也是最差的。其次,后者比前者更可能换工作(离开初职)。第三,两个群体收入获得的决定因素方面也体现出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