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古代中西关系史上,利玛窦(M atteo R icc i,1552~1610)是最为重要的人物之一。他在许多方面对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包括汉文世界地图的绘制。这些地图在当时流传甚广,曾强烈冲击中国人传统的“天下”观。不仅如此,利玛窦世界地图的影响还远远超出中国,波及日本、朝鲜等东亚地区。直到今天,我们依然可以在不同的国家中找到一些利玛窦汉文世界地图藏本,它们是东西方共同的珍贵文化遗产。在世界地图绘制史上,它在总体上呈现“万国”完整图像方面也显然是超出前人的重大成果,只是由于图上用的是汉文,这一点在西方学术界尚未得到充分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杨婧雅 《江汉论坛》2023,(1):106-118
康熙《皇舆全览图》是我国首次采用西方测绘方法,在全国范围实测后绘制的有地理坐标的地图,在我国地图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考虑其数学要素和地理要素都达到了较高的科学水平,对该图湖广地区进行分层数字化,可形成以该图完成年代为时间界面的、覆盖目前湖北湖南两省范围的基础历史地理信息和地名数据库,为历史地理及相关学科的研究应用提供基础;可以考察清代一系列地图地理要素的流传过程,进而分析湖广地区的国家管控过程和地域发展历程,可望破解以往一些历史政区研究的学术难题。自清代中后期,湖广地区总图和湖北湖南省图基本都渊源于《皇舆全览图》,光绪年间湖北湖南两省新一轮地图测绘与舆图绘制也继承了《皇舆全览图》的测绘技术及绘图方法,其中最有名的当属湖北巡抚胡林翼在吸收《皇舆全览图》和《乾隆十三排图》长处、参照李兆洛《皇朝一统舆地全图》基础上绘制的湖北本省舆图。《皇舆全览图》对湖广地区方志地图的影响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先进测绘技术的运用基本上到清朝后期才体现到方志地图上。  相似文献   

3.
思想史研究视野中的图像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中国思想史研究领域 ,研究者们对于图像文献的价值一直不够重视。本文通过一组宗教祭祀神挂轴、若干东西方文化交流史上早期互相想象的图画、古代中国刻印的世界地图 ,以及早期译西书中的一组插图、道教典籍中一些地理图转化的神符图等个案的分析 ,指出图像资料的意义并不仅仅限于“辅助”文字文献 ,也不仅仅局限于被用作“图说历史”的插图 ,当然更不仅仅是艺术史的课题 ,而是蕴涵着某种有意识的选择、设计和构想 ,隐藏了历史、价值和观念。因此 ,图像资料本身也是思想史应当注意与研究的文献 ,只是目前尚需要有一些不同于文字文献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4.
刘飞飞 《天府新论》2021,(6):142-148
梁治平先生的《为政:古代中国的致治理念》一书考察了“天下”“为公”“民本”“家国”“礼法”五个关于中国古代致治的观念,是近年来从观念史角度探讨中国古代政治的代表性著作。“为政”兼具伦理与政治的特点致使以上五个观念之间彼此相涉。观念演变轨辙的背后是人的生存处境的变化。五者之中,“天下”具有统摄地位,其观念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天下主义”“天下秩序”的狭隘化样貌。“天下”的规范性使为政者把“以民为本”“天下为公”作为施政方略,但由此导致的公私不分、家国一体、礼法纠缠构成了古人的生存处境。今人面临的许多纠葛与古代观念的延续不无关系。接受了新观念的人未必抛弃了旧观念。就此而言,从观念史角度考察中国古代政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那些“旧社会”的“新人”和“新社会”的“旧人”。  相似文献   

5.
三年前,我们在选辑《清代吉林档案史料》的过程中,从吉林省档案馆发现一幅不著名称、撰人与撰制时间的舆图,但不知谁人将该图的名称定为《东三省地舆全图》(以下简称《全图》),撰制时间确定在“一八八一年”,用钢笔题写在卷封上。大抵以往的阅卷者,每当见到如同卷封上题写的目录卡片时,无不把该图视为普通舆图,从未给予应有的注意,遂使这幅舆图长期深藏在密室中,未尝受到任何触动。如果能够认真而详细地审视一番舆图画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最近在伊朗发现的伊利汗时代百科全书中的一幅世界地图。作者认为这幅地图反映了极为典型的“蒙古时代”的特征,也是东西方地理学知识交流的一个例证。本文对该地图中出现的地名进行了考释,并以此为中心讨论了元代统治者的世界观念,他们对地理学知识的重视,伊斯兰地理学知识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局限。  相似文献   

7.
古代小说插图方式之演变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燕岗 《学术研究》2007,(10):141-145
中国古代小说的插图是逐步从故事情节图转变到人物图,插图方式也经历了从上图下文式到分章分回插图再到书前贯图的演变。不同的插图方式是由各地书坊主所针对的读者群的不同而决定的,又与版画艺术的发展和文人的审美需求密切相关。在明代,建阳插图多以上图下文的全像为主,金陵等地则以整版插图的出像为主。上图下文方式有助于文化层次不高的读者理解故事情节,而整版插图虽然图像的叙事能力有所减弱,但插图的表现力则大为增强。在晚明唯美风气的影响下,插图的阅读功能逐渐消退,审美功能更加凸显,人物插图就是案头清赏发展到极致的表现。清代小说插图以人物图为主,虽然后来随着石印术的普及故事情节图又开始出现,但总的来说失去了明代插图的神韵,仅为小说版式的装帧和美化,古代小说插图至此走到了尽头。  相似文献   

8.
华夷天下观不仅是中国传统的外交思想,也是古代东亚各国共同拥有的外交理念。在由“华”与“夷”共同组成的天下中,实力最盛的中国负有维护东亚世界繁荣和稳定的使命。历史上,朝鲜、日本和越南深受华夏文明的影响,华夷天下观在“朝贡-册封”的互动实践中成为东亚各国的共有国际理念,各国以此为指导思想来参与国际实践。传统东亚世界就是在华夷天下观这一国际理念支配下,出现了以中国为中心的“大中华”与周边诸国各自中心的“小中华”并存的格局。文化认同是维系传统东亚国际秩序的命脉所在。  相似文献   

9.
刘泰然 《天府新论》2018,(4):139-150
中国古代的“文”的传统建立在一种连续性的“文”的观念基础之上,表现为自然与人文、文字与图像之间的一体性,也体现为这种整体性的“文”的观念贯穿于整个中国古代文化史。连续性的“文”的观念使得中国古代的语-图关系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断以新的形式紧密结合在一起,没有发生西方意义的语-图关系的对立和紧张。语-图关系变迁的过程实际上是“文”的内涵不断被改写的过程,不同历史时期,“文”的意义赋予语图关系以一种新的表现形式。一旦图像逻辑试图独立发展,“文”的传统总是进一步对图像予以新的赋义。在宋元以后,中国文化中的图像逻辑被“文”的传统彻底归化,而那种独立性的图像逻辑在中国文化中则始终没有出现。  相似文献   

10.
我的哲学观     
我的哲学观张岱年哲学是一个译名,其西文原意是爱智之意,哲学即追求智慧之学。中国古代也有与哲学相类的名词,即是道术。《庄子·天下篇》说:“古之所谓道术者果恶乎在?曰无乎不在。”梁任公曾建议将哲学改译为道术学。但道术一词被道教的道士们滥用了,附加上迷信的...  相似文献   

11.
华夏“和”文化与民族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中国古代是宗法社会。宗法社会以家族、家庭为本位,最终形成了“中国是伦理本位的社会”特色,形成了包含一系列做人说教在内的“人教”文化,“礼教”便是其重要的构成部分。“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华夏“和”文化即是由“礼教”派生的一种子文化、这种“和”文化表现为一个多维的行为文化系统。 首先,古人为了给人间之和找到一个本体论依据,便把“和”设想为宇宙天地的根本法则,这便构成了“天地之和”。《中庸》曰:“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董仲舒《春秋繁茂·循天之道》曰:“中者,天下之所始终也;而和者,天地之所生成也。夫德莫大干和,而道莫正于中。中者、天地之美达理也……和者,天(地)之正也,阴阳之平也,其气最良,物之所生也……举天地之道而美于和。” 其次,作为“天地之和”必然反映的“人间之和”体现为“天人之和”与“人人之和”两大形态。“天人之和”是人们在处理与天的关系时必须遵循的行为原则。在中国古代的宇宙生成图式中,天与人是  相似文献   

12.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云 :“都邑者 ,政治与文化之标征也。”都城是国家政治权力机构的所在地 ,也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之中心 ,因而它必须建立在有利于政治管理和权力推行的地区。古代中国人在都城应建立在什么地区的问题上 ,自始即有一种“王者必即土中”的观念 ,即都城应该建立在天下之中心的观念。都城为何必须建立在天下之中心呢 ?董仲舒《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篇》解释说 :“天始废始施 ,地必待中 ,是以三代必居中国 ,法天奉本 ,执端要以统天下、朝诸侯也。”班固《白虎通德论》卷三《京师》亦云 :“王者必即土中者何 ?所以均教道…  相似文献   

13.
翰林制度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一项职官制度,在封建政治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翰林制度的演变与中国封建社会中枢权力的转移密切相关,是中枢权力以专制君权为中心、由内及外不断转移的结果。  一、翰林制度的形成与演化  “翰林”之名,早在汉代就已出现,本指文学之林,是文翰荟萃的所在。“古未有以此为官名者,其设为官署,则自唐始”①。唐翰林院设置的具体时间不详,宋人程大昌认为出现于高宗乾封(666—668)以前。最初的性质是“天下以艺能技术见召者之所处也”②,充任翰林者包括文学、经术、僧道、书画、琴棋、阴阳等…  相似文献   

14.
有关谢缵泰的《时局图》的最早记载,见于国民党元老冯自由所著的《革命逸史》:戊戌六月缵泰感慨时事,特绘制“东亚时局图”(the situation in thefareast),以警示国人。这是中国人对晚清中国局面的理解,由于这幅图片作为中学课本的插图,于是成了家喻户晓的一幅历史图片。  相似文献   

15.
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世界上许多国家把孔子看作人类历史上的十大思想家之一。由于孔学和儒学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一直处于统治地位,所以孔学或儒学在一定的意义上是中国文化的代名词。中国古代不仅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而且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就有不同面孔的孔子及孔学出现。其影响不仅渗透于中国古代,也影响于今天的中国及国际社会。历代研究孔子的文字也不知超过了《论语》的多少倍。  相似文献   

16.
关于上官周曾受诏进宫为皇帝作画的传说由来已久。一说上官周是《康熙南巡图》的主要绘制者之一;另一说他是《乾隆南巡盛典》中的插图作者。本文通过考查《康熙南巡图》及《乾隆南巡盛典》的成书状况,结合史实和文献资料证明,相关美术史论著关于上官周是《康熙南巡图》主要绘制者之一的观点,以及叶德辉关于上官周是《乾隆南巡盛典》绘制者的记录都缺乏史实依据。释成鹫的相关诗文表明,上官周于康熙五十七年(1718戊戌)接到皇帝的诏书,但在成鹫的规劝下,毅然放弃了进京为朝廷效力的机会,力辞不应。由此,亦印证了民间关于上官周为"宫廷画师"传说实有"出处"。  相似文献   

17.
<正> 一、古代没有“天下公有”和“公有制”思想《礼运》大同章的“天下为公”四字,现在都解释为“天下是公有的”,或“天下成为公众的”,或“天下成为公共的”。甚至说“天下为公”体现了“公有制原则”,“明显的否定生产资料私有制,主张生产资料公有制”。这些解释和说法,似乎已成为群众的常识。但它们来源于康有为的托古,缺乏历史根据。康有为在《礼运注》里说:“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者,官天下也。夫天下国家者,为天下国家之人公共同有之器,非一人一家所得私有,当合大家公选贤能,以任其职,  相似文献   

18.
《快乐青春》2011,(9):43-43
老师说:“这是一幅世界地图,谁来找找美洲?”学生冯笛走到地图前,指了指美洲的位置。老师说:“对了。同学们,现在告诉我,是谁发现了美洲?”众学生一齐回答:“是冯笛!”  相似文献   

19.
与“中国威胁论”相应的是在近代中国曾经流行一时的“黄祸论”,其对中国未来的忧虑很深。历史的发展恰恰否定了“黄祸论”的结论;中国社会被拉进了近代化的历史进程之中,从中国固有的“天下观”中所具有的世界主义精神来看,中国社会对此的最初反应是对“陈腐世界”的一种抗争;从传统的“天下观”和“朝贡”体制中挣脱出来,中国文化出现了新的觉醒和新的意识,这就是“文化民族主义”的意义,它是中国文化理解世界近代历史的开始,也是中国社会进入世界大家庭时的历史根据。  相似文献   

20.
形象化历史地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初创制和使用的地图。地图的形象化,既反映了我国早期地图的原始性,又反映了先民认识地理和描绘地理的客观性。形象化历史地图的最主要特征即是在地图图面上描绘有地图所涉地域的山脉、川泽、林木、村落、道路等地理实体和野兽等的立体图象,形象化历史地图,在我国历史上绘制和运用时间长达5000年左右,其间虽然发生过一些变化,但其基本绘制方法的运用则久盛不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