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与现有文献多从人力资本、技术进步等宏观结构性因素出发研究劳动生产率增长问题有所不同,本文基于2015~2016年"中国企业—劳动力匹配调查"(CEES)数据,就管理效率这一重要的微观因素对我国企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影响效应、影响机制进行了稳健地实证检验。运用OLS、PSM和IV等估计策略,本文研究发现:管理效率对劳动生产率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因果效应,管理效率每提升10%,其对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边际贡献约为14.2%。影响机制分析表明,与"低管理效率"分组企业相比,"高管理效率"分组企业在人力资本质量、物质资本质量、产品质量竞争力、内部知识分享等方面表现更优,上述4个因素是管理效率促进劳动生产率提升的重要渠道。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我国企业提升劳动生产率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2.
刘娟  唐加福 《管理科学》2022,25(4):88-106
企业外部环境的治理是一个重要而特殊的领域,提升企业投资效率的关键在于为企业提供优良的外部营商环境.基于资源禀赋、基础设施及区域治理环境的不均衡特征,提出区域投资承载力概念,并从支持力、压力和调节力三个维度构建投资承载力评估体系.在测算我国31个省市投资承载力水平的基础上,从影响企业投资效率的外部因素出发,实证分析营商环境、区域投资承载力对上市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以2006年~2017年我国深沪两市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通过固定效应模型验证了营商环境质量对企业投资效率、投资不足和过度投资的影响,同时分析了制度营商环境和区域投资承载力综合作用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方向和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我国区域投资效率差异显著;2)提高营商环境质量有助于企业投资效率的提升;3)降低投资承载力中的压力、提升投资承载力中的支持力和调节力会促进营商环境对企业投资效率的正向影响.建议政府营商环境改革的同时,从提升区域投资承载力视角促进企业投资效率.  相似文献   

3.
债务作为重要的公司治理手段,可以降低企业、管理层与员工之间的委托代理成本,提高员工劳动生产率.同时,债务水平上升将提高企业破产风险,对企业和员工的人力资本投入与员工劳动生产率可能产生不利影响.以我国1999年~2014年工业企业上市公司为样本,本文不同估计方法的实证结果均表明企业的债务水平越高,员工劳动生产率越低.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的财务困境加剧了债务对员工劳动生产率的不利影响;债务对员工劳动生产率的负作用在人力资本依赖度高的公司以及在外部就业环境好的地区更加显著.对于债务与员工劳动生产率作用的中介效应分析与分位数回归结果也说明债务上升可能导致企业人力资本投资下降,对员工劳动生产率产生不利影响.研究为我国"去杠杆"经济政策提供了微观企业层面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4.
债务作为重要的公司治理手段,可以降低企业、管理层与员工之间的委托代理成本,提高员工劳动生产率.同时,债务水平上升将提高企业破产风险,对企业和员工的人力资本投入与员工劳动生产率可能产生不利影响.以我国1999年一2014年工业企业上市公司为样本,本文不同佑计方法的实证结果均表明企业的债务水平越高,员工劳动生产率越低.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的财务困境加剧了债务对员工劳动生产率的不利影响;债务对员工劳动生产率的负作用在人力资本依赖度高的公司以及在外部就业环境好的地区更加显著.对于债务与员工劳动生产率作用的中介效应分析与分位数回归结果也说明债务上升可能导致企业人力资本投资下降,对员工劳动生产率产生不利影响.研究为我国“去杠杆”经济政策提供了微观企业层面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5.
区域一体化战略对微观企业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渠道是事关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问题,但学术界尚未有深入研究.本文以京津冀一体化国家战略的实施为研究场景,从企业商业信用的微观视角检验了区域一体化这一正式制度推行对社会网络这一非正式制度作用发挥的替代性影响.基于京津冀“区域内非本地”的综合社会网络关系研究发现,区域社会网络较低的上市公司在一体化政策全面实施后所获得的商业信用显著提升,且结果主要体现在信息不对称较高的企业,竞争程度较弱的行业和供应链依赖度低的企业,以及更多地体现在无高管政治关联、高管兼任网络中心度较低的企业和工作网络类型中.结论表明区域一体化政策有助于系统性降低整个市场的交易成本,从而改善营商环境,为区域一体化战略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微观机制检验,从而也为粤港澳、长三角等区域一体化国家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6.
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必然带来消费的变化,我国城乡居民旅游消费已经出现新的变化,本文从人口年龄结构视角对城乡家庭旅游消费进行理论分析,在微观家庭层面上,利用CFPS三期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家庭人口年龄结构对旅游消费支出的影响作用及传导机制,研究发现:我国城乡家庭旅游消费水平存在典型的生命周期特征;我国家庭旅游消费水平的生命周期特征与家庭的人口规模、青少儿抚养比、老年抚养比等年龄结构指标密切相关,城乡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城镇家庭旅游消费水平受年龄结构特征和家庭经济特征双重影响,农村家庭旅游消费更多受经济特征制约;青少儿抚养比影响城镇家庭旅游消费的过程中存在人力资本的中介效应,健康人力资本存在明显的正向中介效应,加剧了青少儿抚养比对城镇家庭旅游消费的抑制作用;教育人力资本存在明显的负向中介效应,缓解了青少儿抚养比对城镇家庭旅游消费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如何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提高企业生产率,对于中国经济高质量增长至关重要。本文基于互补理论阐释人力资本结构提升ICT生产率效应的微观机制:高技能劳动力能有效匹配ICT应用带来的生产方式与组织结构变革,而长期雇员则提升了企业对ICT应用导致的生产柔性与分工深化的适应能力,强化ICT生产率效应。进一步地,本文利用世界银行统计的中国120个城市共11999家企业调查数据从微观层面考察ICT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并从人力资本结构角度验证中国企业突破"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的可行路径。实证研究发现,高技能员工和长期雇佣员工均与ICT形成互补效应,能够显著提升ICT的生产率效应,这一结论在考虑了内生性并经一系列稳健性测试后依然成立。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还发现,互补效应在市场化程度更高的地区、程序化任务密度更强以及技术密集型行业呈现显著增强的特征,并且规模越大的企业互补效应越强。本文的研究表明,加强人力资本建设是企业能否更好地依托新兴信息技术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本文研究结论为当前中国进一步优化智能制造转型路径、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增长提供了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8.
已有研究将发达国家高比例的企业专业化归因于其长期发展形成的强制度环境,那么,弱制度环境下的新兴国家如何推动企业采取专业化发展方式?现实中,中国一些地区(如深圳、广州)已表现出明显的专业化倾向,原因在哪?文章基于环境依赖视角探讨新兴国家的企业专业化问题,通过对深圳的三家专业化企业进行多案例研究,旨在识别该地区影响企业采取专业化发展方式的情境框架,并分析具体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识别了支持型营商环境、高度市场化、敏捷供应链构成的企业战略选择情境框架。受到改革开放政策、内地庞大市场容量、近港区位优势和全价值链分工等外力作用,以及营商环境、市场环境、供应链之间相互作用内生关系影响,形成了螺旋演进式的情境正向优化模型。(2)外部情境会引致企业固化甚至暂时锁定在专业化战略上。支持型营商环境产生资源集聚效应,高度市场化引导行业分工出现,敏捷供应链形成专业化固化效应。研究解释了新兴国家为何会出现专业化比例提高现象,从情境构建角度拓展了企业战略选择的环境依赖理论,对新兴国家的产业政策调整和企业战略选择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程欣  邓大松 《管理世界》2020,(3):90-100
现有文献认为,社保投入对企业劳动生产率存在成本效应、激励效应两种不同的影响。由于大样本数据的缺乏,现阶段对于社会保险企业投入的讨论大多停留在其对企业生产的抑制效应。然而,本文运用随机分层抽样的"中国企业-劳动力匹配调查"(CEES)数据,就社保投入对于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影响机制进行了创新性地实证研究。基准回归表明,在充分剔除选择性偏误的前提下,社保投入对于劳动生产率的激励效应更强。随着人均社保投入每增加10%,企业劳动生产率平均提高3.5%。进一步地,实证研究发现:人力资本、创新精神与管理效率是社保投入对于企业劳动生产率产生激励效应的重要渠道;其中,与人力资本、创新精神相比,管理效率更为重要。与大部分基于发达经济体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有所不同,本文发现:对于现阶段我国经济而言,社保投入对企业生产要素投入的成本挤出效应并不明显,社会保险通过激励员工从而促进企业生产率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公司治理模式的多维度比较研究:构建公司治理权变模式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本文依据制度环境维度,将公司治理模式分为外部监管模式、家族监管模式和内部监管模式;依据人力资本维度,将公司治理模式分为股东至上主义模式、双边治理模式、员工至上主义模式;依据企业成长维度,将公司治理模式分为古典治理模式、过渡治理模式和现代治理模式。本文进行了公司治理模式三个维度的比较研究,即从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对公司治理模式进行比较研究。在综合考虑三个维度因素基础上,构建了公司治理权变模式。  相似文献   

11.
基于来自国家统计局工业企业的大样本数据,本文从微观层面衡量企业生产效率,并从制度改革与市场环境的视角,深入考察国有企业相对外资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变化以及动态趋势。具体而言,我们基于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国企生产效率是否有相对外企(包括港澳企业)存在追赶特征,以及该现象背后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国企生产效率虽然一直低于外企,但确实有显著地逐年追赶趋势。其原因主要在于:第一,国企改革政策效应带来国企内部治理的完善和代理成本的下降;第二,市场环境的变化,主要是市场化进程的加深和行业竞争的加剧带来了国企TFP的追赶。我们的研究结果为当前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与提升企业效率提供了明晰的政策借鉴。  相似文献   

12.
选取参与式管理5维度量表与和谐劳资关系氛围单维量表,对128名企业“90后”员工开展问卷调查。研究发现:员工参与管理对“90后”新生代员工工作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和谐的劳资关系氛围在参与式管理与工作满意度关系中起中介作用。为此提出,企业应通过精简管理层次、优化组织结构、赋予相应权力,调动新生代员工工作积极性、主动性;通过增加薪资及福利待遇、改善工作环境、营造和谐的劳资关系氛围,提高新生代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陈俊  徐怡然  董望  王文明 《管理世界》2023,(8):40-57+95+58-59
本文以中国汇率政策改革为背景,从市场感知汇率风险的视角,研究了宏观汇率政策对微观企业的影响,以及企业借助风险对冲手段和风险管理制度的应对机制。研究发现,市场短期内对“8.11汇改”政策发布事件做出负面反应;总体上来看,市场对使用与未使用外汇衍生工具企业的反应不存在显著差异;而市场对外汇衍生工具能否发挥汇率风险对冲作用的反应受到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进一步研究表明,在企业披露使用衍生工具进行套期保值的情形下,投资者能够感知对冲风险的作用;在企业未披露衍生工具使用目的的情形下,投资者感知的风险更大,但投资者能够通过内部控制质量判断衍生工具的使用效果。本文从市场感知的视角,揭示了微观企业通过风险管理有效应对汇率风险的作用机理,拓展了汇率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领域的研究,为我国企业提高汇率风险防范能力提供了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4.
减税降费是我国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基于2008-2019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讨减税降费对企业生产效率的影响机制以及政策转变与影响的异质性,发现:(1)减税降费力度的提高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激励作用显著;(2)减税降费通过人力资本激励和创新激励两条路径为企业增效提质,进一步从员工规模、职工薪酬和研发投入等方面促进企业生产效率的提升;(3)分两阶段考察,由碎片化向普惠性的政策转变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具有规模、行业、产权等异质性。  相似文献   

15.
年荣伟  顾乃康 《管理科学》2022,25(5):89-108
企业社会责任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问题之一.从市场微观结构的视角,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了股票流动性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经检验发现,股票流动性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将2013年大宗股票交易规则修订作为准自然实验,在控制了内生性问题后研究结果依然稳健.经进一步检验后发现,股票流动性对企业社会责任产生的正向影响是由股票流动性的信息效应路径和治理效应路径决定的,且信息效应路径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检验结果在某种程度上表明,旨在提升股票流动性的大宗股票交易规则改革对优化包括承担社会责任在内的企业行为产生了积极作用.总之,股票流动性通过信息效应和治理效应两个路径而对中国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产生了重要的反馈作用.  相似文献   

16.
市场环境的复杂性和动荡性增加了企业集团拓宽产业结构的经营风险,很多企业集团逐步减缓多元化战略的实施步伐,在动态竞争背景下塑造并提升成员企业的竞争能力成为集团获得长足发展的基本源泉。集团公司业务属性决定了资源禀赋的不同,对子公司的资源支持和管控模式也会存在差异,继而对子公司动态竞争能力的塑造和培育产生影响。 基于动态竞争理论和成长理论,以2008年至2013年中国集团属性的上市子公司为研究样本,从集团公司业务属性差异化视角对子公司动态竞争能力培育机制及效应进行实证检验;通过spss 17.0进行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构建子公司动态竞争能力和成长性的评价体系;基于2 032个有效研究样本组成观测数据,采用stata 10.0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检验集团公司业务属性与子公司动态竞争能力的关联性;构建外部经营环境与子公司动态竞争能力交互项,进行层次回归分析,考察外部经营环境在子公司动态竞争能力与成长性关系中的调节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生产经营型集团公司比纯资本运营型集团公司更有利于提升子公司动态竞争能力;子公司动态竞争能力对成长性有正向影响;基于外部经营环境的不同,子公司动态竞争能力对成长性的正向影响存在差异,外部经营环境越差,动态竞争能力对子公司成长性的积极效应越强,随着外部经营环境的完善,动态竞争能力对子公司成长性的积极作用逐渐削弱。 研究结果丰富了子公司动态竞争能力的内涵,集团公司业务属性与子公司动态竞争能力关系的验证表明了集团框架内资源协同和组织学习对子公司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同时,对子公司动态竞争能力价值创造效应及外部经营环境调节作用的探索,可以为集团公司基于外部经营环境的差异化权变选择对子公司的治理模式和治理手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举措,营商环境是影响乡村振兴的重要外在动因。本文将192个地级及以上市划分为9个营商环境区域和东西部、南北方4种典型营商环境地域,基于协调发展理论构造新型幸福感指标和采用灰色关联度方法检验营商环境异质性对乡村振兴的复合联动效应。研究发现:营商硬环境、软环境协调优化发展可稳步提升新型幸福感值,进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振兴域内因素协调发展是提升乡村振兴整体成效的根本动力,营商环境协调优化有助于提升各因素关联度。提出建立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城市辐射乡镇协同发展,协调地域优势资源的合理配置,注重农业现代化转型,力求探寻乡村振兴新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8.
文化作为契约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影响企业的会计行为.研究聚焦于中华老字号的企业文化,考察了文化规制因素对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效应及其机理.研究发现:相比非中华老字号企业,中华老字号企业的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程度更低,表明中华老字号企业存在显著的会计效应.异质性考察发现,在国有企业、强内部控制和高机构持股公司,中华老字号的会计效应表现得更为显著.机理渠道检验发现,中华老字号企业影响盈余管理的机理是重视文化渗透和稳健经营,这表明中华老字号企业具有诚信经营的会计基因.研究以老字号企业文化的独特视角拓展了“文化与财务”的研究范式,对理解驱动微观企业会计行为的非正式制度动因提供了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19.
张燕 《办公室业务》2014,(11):20-20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精神气质,是一个企业发展的信仰,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动力。建设企业文化,在微观上,对于改善企业人文环境,提升员工职业素质,规范企业运营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高,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在宏观上,是当下树立科学发展观,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搞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顺应全球化浪潮的必然要求。企业文化,是企业制度层面、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的综合体,同时也是企业的灵魂。  相似文献   

20.
本文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社会信任对分析师盈余预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以中国2007—2018年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结果发现,社会信任能显著提升分析师盈余预测的准确性并降低预测分歧度;社会信任对分析师盈余预测的改善作用主要存在于法律环境较好的地区和市场竞争程度更低的行业。进一步检验发现,社会信任显著提高了企业的会计信息透明度并增强了企业盈余稳定性,且两者均具有重要的中介效应,表明提高信息披露质量是社会信任影响分析师盈余预测的具体作用路径。本文从社会信任的视角为分析师盈余预测的影响因素提供了新证据,丰富和拓展了有关社会信任经济后果的研究,对于在推进法治建设的同时加强培育优良的社会信任环境以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