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唐朝文成公主远嫁吐蕃(即今西藏),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十分动人的故事。它不仅反映了历史上汉藏两族人民的友好关系,而且由于文成公主的远嫁,还給吐蕃带去了中原地区的物質和精神的文明。因此这个故事千百年来流傳不衰,深为汉藏两族人民所喜爱。据流傳在西藏人民中的傳說,說文成公主当时带去了谷物三千八百类,牲畜五千五百种,工匠五千五百人。新旧唐書的吐蕃傳上也記載着:文成公主到了吐蕃,还派人到長安要去了蚕种,請去了釀酒、制造碾磑、紙墨等各行各业的工匠。話剧“文成公主”是田  相似文献   

2.
一部中华民族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汇聚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构了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培育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花儿”是甘青宁地区多民族共创共有共享的民歌符号,充分体现了甘青宁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对于“花儿”这一西北多民族共有文化符号的解读,既是从文化本位的角度对于西北花儿的本质属性进行正本清源,更能从经验案例中提供一个各民族在不同领域不同层面交往交流交融的地方知识,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必要的学理依据。  相似文献   

3.
族谱是书写族群共同记忆的文化实践,湖南桃源回族在其编修的族谱中将英雄祖先的事迹、军事移民的历史、忠孝爱国的价值理念融入族谱的叙事表达中,呈现家族肩负国家使命迁居到湖南军事要地常德的漫长历史,将地域生活实际和家族历史变迁紧密相连,表达家国命运同构的价值取向,弘扬中华民族的忠孝爱国精神。通过守望相助的民族互嵌叙事,体现多民族互嵌地区回族与其他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进程和共同繁荣发展的美好生活图景。研究桃源回族族谱的叙事体例、叙事动力和叙事情节,呈现回族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以及通过族谱叙事实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叙事逻辑,展现少数民族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文章梳理了位于河西走廊的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不同历史时期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基本特征和对民族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河西走廊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的人口流动与人类社会群体的整合,在一定层面上促进了该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进程。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多民族分布格局的形成,为肃南县内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奠定了历史与现实基础。改革开放后,大规模的人口流动进一步增强了各民族之间更深层次的交往交流交融。对于河西走廊自古至今人口流动的关注,能够帮助我们深刻认识到我国民族关系发展主流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厘清民族交融的真正内涵。  相似文献   

5.
<正>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春节不仅融合了各民族优秀文化,也为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舞台。春节文化历史悠久、分布广泛,在数千年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时空经纬交织、各民族互动交融、文化形式与价值体系严整的综合性谱系。可以说,春节是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彰显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相似文献   

6.
“民族互嵌”是当下我国民族工作和民族研究领域的新兴概念,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抓手。官坝村作为鄂西南地区因历史移民而形成的民族互嵌式村落,来自异地的多民族人口汇聚于此,在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了以居住格局相互交错为表现形式的空间互嵌关系,以基层市场、礼物经济为纽带的经济互嵌关系,及以语言融合、信仰交融为主要内容的文化互嵌关系。受互嵌关系的影响,官坝村不同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频繁深入,民族关系和谐稳定。本文旨在通过对官坝村的案例分析,揭示民族互嵌式村落的形成演进过程,为当今“民族互嵌式社区环境和社会结构”的建构提供有益的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7.
家谱是族群共同体社会记忆的集体叙事。近十来年,随着跨境民族“家-国”命运共同体意识逐渐增强,滇缅边境的景颇族开始了家谱修编。龙安村已印制的孔、刀、刘三大姓氏的家谱都将溯本同源和共有家园作为叙事策略,凸显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体现了具有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基础的族群身份建构。研究发现,少数民族家谱不仅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定版”的文化表征,而且激发了跨境民族自觉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内源动力,呈现出各民族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建构实践逻辑。立足新时代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研究边疆跨境民族家谱现象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文成公主在汉、藏两个民族的关系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这个人物在藏族人民中间有着深远的影响,在藏族人民口头上,至今还保留着关于她的传说,这是世代藏族人民对文成公主的歌颂,也是一曲汉、藏民族友好团结的赞歌。文成公主是公元六四一年进吐蕃跟松  相似文献   

9.
"盘瓠传说"是主要分布于苗族、瑶族、畲族等南方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族源神话,在正史、方志、文人笔记等文本中皆有反映,体现了华夏族对南方蛮族的表述与认知。但作为少数民族,在以汉族为主流话语权的历史时期,苗族、瑶族、畲族先民通过自身的话语以神话塑造自己的祖先形象,成为信仰。从"盘瓠传说"中,我们看到了汉族与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多民族多面向的交往交流交融,以及人们共同体的整合与分化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0.
国家政治建设与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现代政治内涵。从政治哲学角度说,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一种三维政治存在,第一维是规范性交往交流交融,第二维是制度性交往交流交融,第三维是其他政治实践中的交往交流交融。三者具有形而上、形而中和形而下的内在逻辑关系,形成政治价值理念—政治制度—政治实践的逻辑闭环。规范性交往交流交融,表现为各民族要内化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之价值,远景表现为各民族要为未来的民族融合、人类大解放努力奋斗。制度性交往交流交融,以前述规范为前提,表现为各民族在基本政治制度框架内交往交流交融,这是各族人民当家作主、共建伟大祖国的正式制度过程。其他政治实践中的交往交流交融,表现为各族人民共同实现中华民族大解放,共同参与民族区域自治实践以及共建中华民族大家庭。  相似文献   

11.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谷苞先生在新疆天山南北的农牧区社会进行广泛的社会调查。在前期社会调查的基础上,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谷苞先生在关注丝绸之路的过程中形成了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思想,进而将其用于研究中国历史上的多民族关系;同时,谷苞先生认识到在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中形成了中华民族。中华民族的共同性是中华民族形成的前提,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基础,这是谷苞先生最重要的民族学研究成果。中华民族的共同性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增强,并对中华民族进行长时段的形塑。谷苞先生的"中华民族的共同性"理论,在当下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资源与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12.
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是党和国家为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而提出的重大创新举措,是对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深刻认识和全面把握。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具体实践形式,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又促进和发展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本文以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大河家镇这一多民族聚居区为例,厘清大河家镇各民族互嵌式格局的历史演进,阐明大河家镇各民族互嵌式发展的主要内容及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生活范本。  相似文献   

13.
针对当前学界多就单一别史文集进行研究的现状,本文选取唐宋时期别史文集进行集中分析讨论,其关于社会交往、经济交流、文化交融的历史表现形式,有力阐释了历史上民族“三交”的历史生成逻辑,并表明历史上促进民族“三交”的因素与王朝的因俗而治、广开商贸、科举兴学等举措密切相关,同时也与民族地区渐归汉地、渐慕华风、渐习汉语等自身因素密不可分。南方民族地区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表现及成因,正是我国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写照与历史确证。  相似文献   

14.
徐君 《民族学刊》2023,14(3):11-22, 143
日常生活是各种社会活动与社会制度结构中最深层次的连接处。历史上各民族人民由于战争、商贸等原因流动迁徙,在一些地方形成居住空间上互嵌、生计上互补共生的多民族聚居区。各民族个体社会成员在日常实践中通过语言使用、礼尚往来、节庆参与、婚丧嫁娶、交友等彼此交往与交流,不断打破区隔,增加共同性和认知关联性,在彼此的互动交融中凝聚共识,建立起跨民族的相互依存与情感依恋关系。来自不同地方的同一民族人民通过公共文化空间的塑造和拟亲关系的建立,实现内部认同与精神文化支撑的合力;同时,不同地方不同民族人民又通过日常生活实践中中华教化的塑造,实现本地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合拍共振,从而构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础。本文通过考察各民族日常生活实践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体现,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15.
中华各民族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形成的中华民族的公共记忆,是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重要基础。文章通过分析相关个案,阐述了从个体记忆到各民族集体记忆与各民族共同体认同,再到现代中国社会的公共记忆与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路径与机制。从公共记忆的视角出发探讨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形成过程与机制,可以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和中国的民族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田茂旺 《中国藏学》2023,(1):43-50+212
历史上的汉藏边茶贸易由汉藏等多民族商人合力完成,是青藏高原各民族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进程的一典型案例。多元的商人类型和多样化的经营形式,为西南地区各族人民提供了多层次和立体式的互动交融平台。商人在赚取商业利润的同时,还注重学习和理解对方的历史和文化,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经营策略和交往方式,比如主动学习掌握对方的语言,接纳对方的文化习俗,利用年节赠送礼物维系人际关系,以通婚巩固其商业,并以民族、宗教及政界上层人士为靠山,以城镇、寺庙为中心开设贸易场所等。边茶商人这一系列经营策略和交往方式,实质上在促进各族人民的交往交流交融和维系中央与地方关系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赵心宪 《民族学刊》2021,12(3):29-36, 97
马克思主义的“交往”范畴,立足于哲学人类学思维范式的应用,重视日常生活化“接地气”的交往功能。“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理论的落脚点在“交”,即“相互交汇,有所接触”的“交往”。这样通过“民族群体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日常生活的应用理解,阐释“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概念的核心要义及其逻辑起点。风俗习惯在人们社会交往活动过程中产生与传承,直接影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交往活动。重庆国家级民俗类非遗的秀山花灯,当代以来舞台化精品打造历史经验收获不少,但我们可能更应注意的是其民间交往功能存在的问题,政府主导的秀山花灯春节“跳花灯”习俗活动,成为本地“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民间文化交往功能重要载体,有助于美丽乡村公共文化建设愿景的达成。  相似文献   

18.
蚂节是红水河流域壮族极具农耕色彩的节日。在壮族与汉族长期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其文化要素与内涵不断丰富,壮族神器铜鼓与汉族神兽实现互通,壮族文化与道教文化得以互融,壮、汉民族以仪式为纽带“同祀共欢”。壮、汉民族通过“互鉴”的途径达成“共享”,从而实现彼此文化的交融。蚂节也因此发展成为整合壮汉民族关系的节日庆典。这一鲜活案例不但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微观体现,而且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宝贵资源,对于从多维度探究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创作和传承了类别丰富、形态多样的多民族民间文艺。多民族民间文艺诞生、传承于和谐的家园共同体中,成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重要表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我国民族工作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也是中国多民族民间文艺学建设的方向。中国多民族民间文艺将守信修睦、情同手足、彼此交融、血脉相连作为价值理念,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基与体现。从多民族历史实践和生活现实的视角审视多民族民间文艺,萃取多民族国家认同资源,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培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民族服饰既是一种无字史书,也是一种视觉文本,是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民族图志,“百苗图”不仅图文并茂地展示了贵州各民族独特的服饰文化,还呈现了晚清民国贵州多民族服饰文化交融的历史图景,对贵州多民族共享的服饰元素、共有的织造技艺、共营的服饰交易有详细记录和生动图描。可见,历史上贵州各民族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服饰文化和自享的视觉形象符号,也在长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形成了多民族共享的服饰文化和视觉形象符号,可为塑造中华民族的视觉形象提供丰富素材和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