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字经济是我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驱动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在阐述数字经济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机理的基础上,文章基于中国2011—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多维度实证考察数字经济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的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显著赋能中国式现代化,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内在机制检验证实,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与推动科技创新是数字经济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作用渠道;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经济结构中的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积极效应强于数字产业化,西部地区数字经济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赋能作用更为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制度环境与数字经济在赋能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存在替代效应;数字经济赋能中国式现代化还受到城镇化与环境规制的影响,表现为门槛效应与调节效应。研究有助于解释数字经济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力、机制与效应,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选取2008—2019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通过建立空间杜宾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金融发展、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科技创新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金融发展、科技创新投入的间接效应与总效应能够显著促进经济增长,科技创新产出对经济增长具有抑制作用,科技创新能够显著正向调节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与总效应。科技创新的调节效应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中西部地区科技创新投入的调节效应优于东部地区,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科技创新产出的调节效应甚微。政府应当进一步优化金融结构,促进金融创新,加强金融监管,推进金融改革,提高金融体系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对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应实施差异化的区域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3.
朱洁西  李俊江 《浙江社会科学》2023,(12):31-42+156-157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中,激发数字经济对制造业出口技术升级的赋能效果,已成为中国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构建数字经济影响制造业出口技术升级的理论分析框架,基于2011—2020年中国28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对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出口技术升级的具体效应及中介路径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发展显著推动了制造业出口技术升级,其作用机制包括人力资本机制和技术溢出机制。(2)相对于成渝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数字经济发展对制造业出口技术升级的推动作用更显著。(3)在三种空间权重矩阵下,数字经济对周边城市的制造业出口技术升级均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本文的研究对推动中国制造业高水平“走出去”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充分释放数字经济潜能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4.
任保平 《东岳论丛》2024,(1):41-48+191
在新发展阶段数字经济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双重目标,既要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又要实现农业农村的数字化。双重目标下数字经济能够在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数字经济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机制有创新驱动机制、效率提升机制、分工协调机制、组织管理机制、供需结构机制、融资支持机制。新发展阶段双重目标下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点任务是:推动农业全产业链的数字化改造,提升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推动数字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推进数字化的农业经营组织体系建设,实现农业的数字化经营管理;以数字经济赋能农业发展,提升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应保障水平;以数字经济赋能农业生态化,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针对新发展阶段数字经济赋能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制约因素,双重目标下数字经济赋能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路径在于:推进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推进数字技术与农业农村深度融合;补齐农村数字经济短板,弥合城乡数字鸿沟;完善保障支持系统,提高数字经济赋能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支撑保障能力;加强财政金融支持,拓宽数字经济赋能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5.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高效运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数字普惠金融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提供新思路,进而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基于新三板企业数据,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企业效率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第一,数字普惠金融显著提升中小企业效率,数字普惠金融使用深度、数字化水平均对中小企业效率具有显著的提升效应。第二,数字普惠金融提升中小企业效率具有明显的行业异质性、规模异质性及区位异质性。数字普惠金融对制造业企业及中小型企业的效率提升效应更为显著;在东部地区及规模较大城市更为显著,在中西部地区及小城市中小企业的促进效应尚待挖掘。第三,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有助于推动企业创新发展、提高城市金融水平,进而促进中小企业效率增长。研究对于数字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和中小企业效率提升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张梦露 《江汉论坛》2023,(12):30-37
高校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探讨高校科技创新影响高质量发展的效应与路径,对于提升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效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4—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研究高校科技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并从通信设施和交通设施两个方面构建交易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来分析交易效率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高校科技创新能够显著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并且高校科技创新对经济、环境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相对更为明显;交易效率显著强化了高校科技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影响,且信息传输效率相比于交通运输效率的正向调节作用更为明显;在东部地区、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高校科技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影响更为显著。基于此,应完善高校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推进高校科技创新与地方经济的融合发展,提高交易效率,更好地发挥高校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王俐  周向红 《浙江社会科学》2023,(6):26-37+156-157
产业数字化是加快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抓手,是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能,本文重点关注数字化赋能旅游经济发展的机理与路径。本文通过构建纳入数字化赋能效应的Hotelling扩展模型,从“流量”和“质量”两个维度深入探究数字化赋能旅游经济发展的效应、路径及动态演化机理,进而通过测度旅游数字化水平、构建基准回归模型、结构方程模型并利用Bootstrap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数字化赋能旅游经济发展的路径主要是扩大旅游客流量、提升人均旅游消费水平和推动旅游消费结构升级;(2)数字化赋能旅游经济发展的效应存在显著区域差异,在我国东部和中部地区以“质量”路径为主,在西部地区以“流量”和“质量”路径为主;(3)从路径演进看,数字化赋能旅游经济发展的“流量”路径效应日渐式微,将“流量”转换为“质量”是未来旅游数字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8.
数字普惠金融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关键环节。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显著提升了城市基尼系数,加剧了收入不平等,即数字普惠金融对收入分配产生了相对明显的“马太效应”,而非“涓滴效应”。在经过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仍旧成立。机制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会通过金融科技使用程度、个体知识技能产生有差异的“数字红利”,即通过“数字鸿沟”作用引致收入分配的“马太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相较于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其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更会加剧收入不平等,数字普惠金融对收入差距的扩大幅度呈现东中部地区大于西部地区的特点。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优化当前的数字包容性金融体系,促进共同富裕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基于2002—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基础设施投资结构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基础设施投资结构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影响,且这一影响效应存在阶段性特征;机制检验显示,基础设施投资结构通过改善资源配置效率与推动绿色技术进步两种途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异质性分析显示,基础设施投资结构对东部地区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高质量发展的促进效应更为明显;空间效应分析显示,基础设施投资结构在提升本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同时,也带动了相邻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商业银行是中国金融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风险防控对维护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当前数字经济的背景下,深入研究金融科技发展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对促进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完善风险监管政策、防范整体金融风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2010—2020年176家商业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运用Python网络爬虫技术构建商业银行金融科技指数,实证分析金融科技发展对我国商业银行个体风险与系统性风险的影响。研究表明,金融科技既能显著降低商业银行自身个体风险,又能抑制系统性风险。此外,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存在异质性,金融科技发展降低了非系统重要性银行的系统性风险,增加了系统重要性银行系统性风险。机制分析发现,金融科技对银行个体风险的影响通过杠杆率渠道和风险承担渠道产生作用,而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仅通过杠杆率渠道传导,风险承担渠道机制的作用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数字赋能已经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普遍特征,推动数字经济在公共服务领域的理论研究,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公共服务的服务效率和公平程度,还可以通过数据资源的有效利用促进公共服务的高质量发展.鉴于我国数字经济赋能公共服务产业的发展现状,从信息不对称、集体行动和交易成本等理论视角出发,要着力从数字技术服务化、公共服务数字化和数字赋能效应化三个方面剖析数字经济赋能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面对数据安全、科技理论、数据鸿沟和平台垄断等制约因素带来的挑战,重点应在互联网医疗、在线教育和智慧养老等三大领域加强数字经济对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  相似文献   

12.
文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财政科技支出对城市创新水平的作用效果,研究其中介机制并进行异质性分析。基准回归与稳健性检验表明,财政科技支出能够有效提升城市创新水平;分位数回归表明,随着城市创新水平提升,财政科技支出对城市创新水平的促进作用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倒U型"变化特征;城市区位异质性分析表明,财政科技支出对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城市创新水平均存在显著促进作用,但对东部地区城市创新水平的促进效果更强。中介机制分析表明,财政科技支出会通过企业发明专利与引导城市投资集聚,提升城市创新水平,且东部地区中介效应大于中西部地区。进一步研究发现,在经济增长目标较高的地区,财政科技支出对城市创新水平的促进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13.
廖原 《社会科学战线》2021,312(6):270-274
云技术通过数据要素赋能金融业务,提高了金融市场信息数字化程度和运营效率。但在云服务中金融数据的安全性与可控性对传统监管提出了新挑战。因此,云技术金融监管的关键是如何保障数据要素赋能金融业务的过程安全可控。通过分析云技术的差异化特质,找到贴合云技术金融应用的监管治理路径,即构建数据权利保护体系、细化云技术领域金融数据治理规则以及统筹促进云技术金融科技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4.
如何利用数字化转型提升长期资本配置效率,是当今复杂多变和高度不确定情境下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文章从信息效应的视角,探讨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影响资本配置效率的作用机制,并进一步检验了不同数字化转型维度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1)数字化转型会提高资本配置效率,降低资本配置时的过度投资倾向;(2)机制检验表明,数字化转型通过降低代理成本,降低行业和企业层面决策信息不确定性,进而改善资本配置效率。但数字化转型并不能改变宏观经济政策环境不确定性对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3)在数字化转型的细分维度上,业务和组织流程上的数字化赋能可提高资本配置效率,而技术产品的数字化赋能并不能提高资本配置效率。研究有助于深化对数字化赋能企业资本配置效率的作用机制的认知,为我国探寻企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提供学理依据及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5.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升级,数字经济迅速崛起,已经成为新一轮产业竞争的制高点和实现中国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推动力。基于数字经济的影响因素,运用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科学方法,可从四个维度构建衡量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采用2013—2019年省级相关经济变量的面板数据,探讨了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2)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具有区域异质性,其对东部地区的影响效应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3)数字经济通过对生产端和需求端的双重赋能,提升了生产效率,转变了传统的消费模式,从而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研究结论为推进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为提高中国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6.
作为经济发展提质增效的新动能和新引擎,数字经济对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驱动作用,数字经济赋能新发展格局的研究正成为学界关注的新热点。在分析现有文献的基础上,运用扎根理论方法对数据资料进行三级编码,构建数字经济赋能新发展格局内在机理的理论模型,揭示数字经济赋能新发展格局的微观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通过资源赋能、产业赋能、消费赋能、开放赋能4个主范畴,推动我国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其研究结论有助于理解数字经济赋能新发展格局的内在机理,并为数字经济赋能新发展格局的现实路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梳理数字经济赋能农业韧性的机理基础上,以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一方面运用核心变量法测度农业韧性,并依托标准差椭圆等方法分析其时空演化特征,另一方面运用双固定效应与系统GMM模型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农业韧性的影响。时空演化结果表明:样本期内我国农业韧性发展呈波动趋稳态势,韧性重心向东南方向移动。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有效赋能农业韧性,在经过多重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可靠。机制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增加高素质人才的供需,扩散人力资本的正外部性与学习效应,进而赋能农业韧性。地理位置异质性上,数字经济对农业韧性的影响系数由中部向东部递增,在西部不明显;受教育程度异质性上,数字经济的影响由低人力资本地区向高人力资本地区渐趋强化。  相似文献   

18.
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是推动农业经济增长和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文章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资本深化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影响机制并提出研究假说,测度了2011-2020年农业资本深化和全要素生产率,建立了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TFP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总体指数及其细分维度正向影响农业TFP;且农业资本深化在数字普惠金融驱动农业TFP提升中起中介作用;与农业技术效率相比“,数字普惠金融-资本深化-农业TFP提升”的效应主要通过技术进步实现;异质性检验结果还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TFP的带动效应及资本深化的中介效应在大规模种植地区和中部地区更为明显,对小规模种植地区及东西部地区的带动作用则较弱。  相似文献   

19.
基于中国2011—2019年21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本文探讨了数字化转型对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潜在影响、作用机制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1)区域数字化能促进该城市高质量发展,但对邻近城市高质量发展并未表现出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2)异质性分析发现,在区域数字化层面,数字经济对低渗透融合率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低于中高水平地区;在高质量发展层面,只有中等水平的城市,数字经济才对地区高质量发展表现出促进作用。(3)作用机制分析表明,数字经济通过改善物质资本配置效率驱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但由于服务业扩张的“鲍莫尔病”现象,虽然数字经济改善了人力资本配置效率,却不能提升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20.
我国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面临的主要问题可以概括为人才短缺、资本匮乏、产业力量薄弱三个方面。推动数字经济与农业农村深度融合发展对于加快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可概括为:通过提高农村存量劳动力人力资本、吸引高人力资本劳动力流入、减少农业劳动力需求,破解乡村人才短缺困境;通过促进资产资本化、数字对资本的替代节约效应以及数字普惠金融,促进乡村资本积累,解决乡村资本匮乏难题;通过减少产业同质化、促进产业融合、提高市场化程度,推动乡村产业发展,解决乡村产业力量薄弱困境。据此三重内在逻辑推进赋能实践,就能使数字经济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注入新的动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