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再生产与统治——社会流动机制的再思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代际社会流动研究中,以代际之间优势的持续性为主要特征的关系模式成为一个普遍的模式。中国作为一个转型社会的数据也显现出同样的模式。作者认为,已有的工业化和制度主义的解释逻辑没有对在不同社会中存在的普遍性关系模式给出合理解释。作者从“再生产”和“统治”两种机制的角度,对关系模式所表现出来的普遍特征进行了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2.
陈颀  敖雅萱 《社会学研究》2023,(5):134-156+229
非正规的空间资源为何能让农村流动群体实现家庭再生产,是一项有待研究的议题。本文通过流动摊贩进城案例的研究发现,草根秩序下的空间包容性是摊贩获得谋生地和扎根城市的前提。居住地邻近谋生地的空间安排有利于他们兼顾生计和家务,让成员聚居、代际合作,进而使下一代进城更具可能性。然而,空间秩序正规化的转变可能会封闭草根秩序下的包容性。一旦在谋生地遭遇驱逐,流动群体就难以延续原有空间安排的统合意义,他们在本地的城市化路径也可能由此中断。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给我国的资源配置和社会流动带来了巨大变化,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社会流动速度大大加快,不仅出现了世界罕见的“民工潮”,即农民从农村到城市的空间流动,更带来了阶层之间的地位流动,一大批社会的中下阶层通过各种途径实现地位的上升和财富积累。然而,新世纪以来我国的社会状况发生了新的转变,“出人头地”越来越困难,变得仅仅停留在想象中,“全民幻想”逐步取代原始财富积累,社会逐步“定型化”。  相似文献   

4.
为了评价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状况,本文根据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内涵,在遵循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一般原则基础上,从资源消耗总量、资源消耗发展和资源节约潜力等三个方面,构建了资源节约型社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使用2011年统计数据,对广东省21个地级市行政区的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和聚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21个地级市行政区的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状况可以划分为资源高度节约型、资源相对节约型、资源轻度消耗型、资源相对消耗型四类;在空间分布上,资源节约型社会程度相对较高(即资源高度节约和相对节约的)的地区大多位于珠三角地区,而资源节约型社会程度相对较弱(即资源轻度消耗和相对消耗的)的地区大多位于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这一研究结论对相关的政府部门决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陆兵哲 《社会学研究》2023,(2):182-203+230
在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的影响下,城乡二元分析范式长期主导着国内的城镇化研究。面对日益深化的城乡融合趋势,本文提出城镇化的社会空间分析框架,将城镇化理解为多重城乡社会表征在情境性空间内的辩证过程。在其中,村庄的“空间继替”构成了城镇化的过程性,多种城乡社会表征的交汇共存缔造出具有多元空间意义的农村变迁图景。社会空间视角强调解释的情境性,有助于弥补线性转型预设、城市中心主义等研究局限,丰富城镇化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6.
通过社会流动达到劳动力资源的合理分配,充分发挥劳动力的潜在能力,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社会流动率的提高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社会流动一般可分为垂直流动、水平流动、代际流动、自由流动和结构性流动等。本文着重分析我国自改革以来由于所有制结构、阶级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变化而引起的社会劳动力的变化和流动情况。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视频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宅”族人群的体育文化现状进行研究。分析造成“宅”族人群体育文化相对落后的原因,进而从其形成和发展的动力机制入手.剖析发展“宅”族人群体育文化能够带来的社会效应和机遇。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宅”族人群体育文化发展的空间社会学因素有城市空间分畀与社会隔离:公共空间景观化、营利性与免费社会性活动场所减少;虚拟化的社会空间的出现和社会互动摆脱地域限制等。发展“宅”族体育文化的措施:缩小“宅”族人群的社会空间距离、缩小“宅”族人群的自然空间距离和缩小“宅”族人群的经济空间距离,并且在发展中能够带来一种针对“宅”族人群的社会体育从业人员。  相似文献   

8.
与代际流动相关的分析多围绕社会开放性展开,对流动后果的分析较少。对代际流动者在更长远的人生发展中,生活机会获得的考察,不仅可以深化社会开放性的分析,也可以作为表征代际流动者在后致地位上融合程度的指标。文章分别梳理了向上和向下两种代际流动后果,发现代际向下流动者往往受到优势家庭背景的保护。对代际向上流动的后果则存在一些分歧,不少研究发现了家庭背景劣势的持续影响,使得代际向上流动者的后续地位获得不及非流动者,而另一些研究则发现流动者的后续发展与非流动者无异。  相似文献   

9.
城市交通节点作为城市空间结构体系的关键点,具有公共交通和城市空间两个属性,在高度集聚和流动的各类活动和资源的牵引下,成为城市的关键“效益源”。进一步厘清TOD理念影响下,具有增效价值的城市关键地段及其发展标准的理论内涵、研究进展及经验启示,是未来该领域实践与研究的基础。通过界定城市交通节点这一研究对象,归纳其空间增效发展的实践历程以及相关研究在“设施—空间”触媒影响表征、“行为—空间”互动反馈原理、空间增效开发更新行动的模式与经验等方面的成果;系统阐释建筑学及其交叉学科视角下交通节点空间综合效益的研究进展,总结该话题未来“关联式”“制宜式”“立场式”的研究趋势。可在城市公共交通与立体空间一体化发展这类多学科问题的探索中,为建筑学领域理论和实践的突破指明重心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根据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实现代际之间的可协调性的交替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同时又以代际之间对社会资源的发展成果的共享互为条件。国务院副总理、全国老龄委主任回良玉最近指出:关爱老年群体,建立互尊、互爱、互助、  相似文献   

11.
贫富分化的代际传承是指上一代的贫穷或富裕传递给下一代.本文具体指财富、权力或社会地位、职业声望、价值取向与生活方式等的代际传递,这种传递在我国已经呈现出趋固化的危险。我国应警惕这种“过去决定现在”式的贫富分化代际传承.让更多的穷人及其后代有向上流动的机会和保障,建设“现在决定未来”式的公平竞争规则,完善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制度。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发展变迁的大众媒介,对某些社会现象的解读和传播也日益达成一个共识,如“70后”、“80后”、“90后”等一系列代表代际差异的名词划分,使得代际问题从社会现象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学术议题。现有的研究多集中在代际问题的提出、代际特征个性和共性的描述等方面,而代际刻板印象的形成机制探讨,将是今后研究中需要不断完善的部分。研究发现,“80后”被试在外显和内隐态度上出现了分离,被试在外显报告中表现出了对“90后”的积极偏好的显著倾向,在IAT实验中对“70后”的评价要比“90后”更加积极.由此为积极情境线索的反刻板印象想象实验提供了可以降低被试内隐代际刻板印象的IAT效应理论依据。分析代际刻板现象的形成机制可以使我们正确看待青年的社会适应性问题,增进代际间的理解和沟通,消除代际刻板印象和偏见,从而构建有利于青年身心发展的包容性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13.
婚姻匹配的变迁:社会开放性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择偶配对的内婚性程度作为社会开放性的指标,使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06年数据,通过对婚姻先赋性和自致性匹配在各历史时期变化的实证考察,评估不平等结构代际传递的过程和趋势。本文在理论上对两种匹配强度组合和代际不平等结构传递的关系进行了讨论,并相应在模型上使用双配分析方法以控制代际流动的影响,从技术上实现了对婚姻配对独立净效应的估计。分析发现改革开放以来婚姻自致性匹配度大幅度提高,先赋性匹配呈现倒U型的小幅波动。这一结果暗示当前不平等结构传递的特征为父系再生产强化模式,而社会开放性程度可能将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4.
从总体结构、偏移增长、圈层结构以及不均衡特征等四个层面剖析了长三角城市群人口分布的时空演变特征,从人口自然增长因素、经济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以及自然环境因素等四个方面探析人口空间格局演变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基于16个核心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影响长三角城市群人口空间分布的关键因素。结果显示:(1)长三角城市群的性别比例较为均衡,老龄化程度较严重且城市群内部差异较大,学历结构要优于全国其他地区;(2)长三角城市群的人口偏移增长量呈现上升趋势,并逐步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南京和杭州为副中心的人口空间圈层体系结构,但人口空间分布的不均衡指数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3)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房价水平、环境质量和就业率是影响长三角人口空间分布的关键性变量。  相似文献   

15.
围绕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国民经济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渐提高,以及人口老龄化速度逐步加快的大背景,展开“家庭和睦、代际和谐”学术研讨,是非常适时和必要的,它必将对我们努力创建“互尊互爱互助、共融共建共享”的新型代际和谐社会,起到一个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流动农民社会支持网探析   总被引:73,自引:0,他引:73  
一、引 论上世纪 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的社会制度变革和社会结构转型 ,出现了农民流动得以进行的“自由流动资源”和“自由流动空间” ,形成一浪高于一浪的“民工潮”。而作为问题导入型的研究领域 ,在管理部门对流动农民完成从“限制”到“容忍”再到“整合”这一过渡的同  相似文献   

17.
《公关世界》2008,(12):30-31
项目背景 1、文化互动工程是中共忻州市委宣传部着力实施的一项旨在挖掘地区文化资源,弘扬优秀文化传统,激励市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工程。工程实施以来,各项精品艺术凸现,文化与政治、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相互融合与促进产生广泛影响,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农民大院文化呈现多彩局面。以“家庭”为代表的社会细胞对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艺术融合的需求呈现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在改革前政治挂帅、阶级斗争高歌猛进的年月里,社会空间往往被打上政治与阶级的烙印,所谓“社会空间的政治化”,如街头巷尾的字报标语、革命老区的“神圣化”等。这种“政治化”既表现为国家对社会的治理以建构政治合法性与社会秩序,又表现为国家在城乡之间设置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空间壁垒以发展城市工业、稳定社会秩序、调配稀缺资源等等。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户籍制度与代际职业流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通过分析1996年"当代中国生活史和社会变迁"的全国性抽样调查数据,研究当代中国家庭背景对职业流动的作用,并对城乡间的制度分割给予特别的关注。研究发现,农民的代际流动率相当高,城市中的社会流动也具有相当的"开放"性。本文认为这种模式是由中国独特的户籍制度造成的。这一制度使得农村中从事非农职业、没有改变户口性质的农民子女还要继续务农;只允许农村中受过很高教育的人获得城市户口。这种状况使以往仅限于城市人口的社会流动研究产生严重的样本选择性偏误。本文的分析对理解社会主义国家在社会流动过程中的作用、不平等和社会流动之间的关系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0.
当前广州社会的代际流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根据90年代广州的一次抽样调查中有关人们对目我和父母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声望地位、权力地位和整体地位)的主观评价的资料,分析了当前广州社会的代际流动问题。本文透过对不同社会地位的代际流动方向、流动率以及影响流动的若干因素的比较研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广州社会的开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