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约瑟夫·奈软实力理论的形成具有丰富的思想渊源,包括彼得·巴克拉克和莫顿·巴拉兹的“力量的第二面”理论、摩根索的权力政治理论、保罗·肯尼迪的大国兴衰论和尼克松的不战而胜论等.从源头上廓清并系统阐述软实力理论在建构过程中对上述思想渊源的传承与升华,有助于为深入理解软实力理论提供新的认识视角.  相似文献   

2.
金筱萍 《江淮论坛》2012,(5):170-175
“软实力”理论自1990年由美国学者约瑟夫·奈提出以后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反响。但纵观软实力理论构建的各个环节.约瑟夫·奈所提出的软实力理论在软实力定义的构建方面、在软实力理论三个来源的确认方面、在软实力发挥作用的因果机制论证方面以及在对软实力进行量化的设计中都存在一些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中国国家软实力研究述评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约瑟夫·奈提出的软实力理论,丰富了国家综合实力的内涵,引起国内外理论界和决策部门的高度重视.国家软实力问题已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国内学者在全球化、信息化和本土化的语境下,借鉴国外相关研究成果,主要探讨了国家软实力的概念、构成要素、文化软实力、区域软实力及其建设路径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实现了对约瑟夫·奈软实力理论的"中国化",增强了软实力理论对中国综合国力研究的解释力,对进一步促进我国软实力建设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全面提升我国软实力水平,应将文化软实力和区域软实力纳入国家软实力建设的总体框架之内,理性分析我国软实力建设的优势与约束条件,统筹国内外软实力建设,努力实现国家软实力与硬实力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软实力概念是由美国前助理国防部长约瑟夫·奈首次提出的.中国军事思想文化、外交和国防政策、中国军事外交实践、中国军队现代化发展模式等分别构成建设中国军事软实力的四大来源.中国军事外交既是军事软实力资源之一,也是军事软实力资源运用的有效手段.论文对军事软实力进行理论分析;诠释了建构新世纪中国军事软实力的四大资源;论述了军事软实力与中国军事外交的内在联系;阐明了为增强军事软实力对中国军事外交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约瑟夫·奈最早明确提出的"软实力"概念,不仅引起了许多国家、政府决策者的高度重视,也引起了文化学界的普遍关注和热烈讨论.文章就软实力研究的热点和重点--"文化软实力"问题,对国外学者重点探讨的文化软实力的战略意义、文化软实力资源和运作模式研究以及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研究等进行了综述.面对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紧迫课题,国外的文化软实力研究无疑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成果.  相似文献   

6.
约瑟夫·奈最早提出了软实力概念并将之发展成为软实力理论。从约瑟夫.奈提出该理论的初衷来看,这一理论仍然没有摆脱冷战思维的陷阱,因而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性,特别是"美国性"。中国学者结合我国的实际,创造性地提出了"文化软实力"概念,并上升到国家层面,提出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战略。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分析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构成要素,提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五元并举"的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7.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治国理念的重大创新和发展.提升中国软实力,既有利于推动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又是实现中国和平崛起的现实需要.自美国学者约瑟夫·奈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软实力”概念以来,“软实力”研究逐渐成为中外学者的关注焦点.20多年来,中国学术界对软实力进行了深入研究.文章以中国知网检索被引次数前5名的期刊文章为切入点,对软实力的战略意义、软实力的概念、软实力的构成要素、软实力与硬实力的相互关系、中国软实力提升方略等方面的研究进行梳理与回顾,并对软实力的研究提出前瞻性的理论分析,以期进一步推动软实力研究的中国化,为提升中国软实力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8.
《学术界》2006,(4)
邓显超在《理论与现代化》2006年第1期上撰文《提升中国软实力路径》指出,软实力(softpower)这个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约瑟夫·奈(JosephNye)于1990年提出。包括文化、价值观、意识形态等方面。他认为软实力一般是指无形的、抽象的,非物质性的力量。软实力靠的是吸引力和感召力,具有自愿效仿的特点。一般来说,硬实力是指主要通过经济胡萝卜或军事大棒来利诱和威胁别人去干他们不想干的事情,而软实力依赖政治、思想、文化和政策的吸引使别人自愿“追随自己”。一个国家的实力包括硬实力和软实力两个方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软实力随着硬实力…  相似文献   

9.
《江西社会科学》2017,(6):211-216
约瑟夫·奈是提出软实力理论的第一人,从1990年首创软实力概念,到2013年基本形成理论体系,历时20余年。梳理奈在不同时期关于软实力主要成果的内容可以发现,奈的软实力理论经历了软实力概念的提出、软实力理论的初步确立和软实力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共三个阶段。软实力理论的提出和逐步完善,为我们全面认识实力以及软实力在当今社会发挥的重要作用,开启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
政治意图、文化软实力与文化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轶 《江淮论坛》2009,(5):105-109
经济全球一体化并非导致了“意识形态”的终结,却导致了国际秩序的重新设定和安排,不再简单地以国家武力作为唯一的选择,而是更多地依靠资本和跨国公司的力量。这背后都与国家之间的文化软实力竞争紧密相关,近年来各国依托文化产业的发展来提升和扩张自己文化软实力。在当代国际政治关系中,政治意图、文化软实力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逻辑呈现为:国家政治意图在国际问的推行.往往借助文化软实力;而国家文化软实力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推行,往往借助国家文化产业的发展。“政治意图”、“文化软实力”、“文化产业”在这一意义上已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1.
文化软实力是现代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撑和思想保证。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经历了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坚持“两手抓”、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发展进程。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深远战略眼光。  相似文献   

12.
《大庆社会科学》2012,(6):154-154
周向军、高奇撰文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代中国第一软实力”的观点,认为这是关乎国家软实力建设的一个重要命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方面的内涵、属性和功能决定了它们在新时期以来国家软实力、文化软实力中的最重要位置,主要表现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具有最根本的思想软实力,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也是一个文化软实力战略从无到有,从奠基到成熟的过程。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国际自信力,在其指导下新中国的成立为文化软实力战略的提出奠定了政治基础(主权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及其指导下的中国模式的成功为文化软实力战略的提出奠定了经济基础。此后,发展文化软实力成为应有之义,从文化产业到文化软实力再到文化生产力的提出,体现了逐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一步体现了文化软实力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从而也说明了理论的进程同客观实在发展的进程以及人类认识的进程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14.
中国语境下的文化软实力是约瑟夫.奈软实力概念的中国化表达,但二者又存在很大的差别。正是由于文化软实力是中国化的学术概念,中国学术界十多年的研究也是大相径庭的,不同学者从各自的学科出发对文化软实力进行了阐释,形成了对文化软实力的不同理解。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来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的人文精神,即重天道、法自然、尚人道的人本主义、反省自求提升自我的内省主义、尚中贵和的中和思想、克己复礼的礼仪主义。这是中国品格所在,也是世界普存的中国元素,它们不仅能彰显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柔性,而且作为资源要素也为中国文化软实力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中国元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中国社会进行价值整合和规范整合,从而达到塑造中国全新自我的目标。这些思想孕育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同时在经过当今中国的全新阐释之后而被国际社会广泛接受。  相似文献   

15.
“软实力”是一个与“硬实力”相对应的概念,是指通过吸引而非强迫、合作而非收买的手段来达成自己所愿的能力,是一种具有吸引魅力的隐性能力;“硬实力”是指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军事实力等,是一种具有强制特征的显性能力.最先提出“软实力”概念的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JosephNye),他认为,“软实力”是以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生活方式、意识形态等的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和“硬实力”共同构成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本文认为:经济制度应属于“软实力”的范畴,经济制度是构成“软实力”形的基础;适合和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制度,可以带来经济增长的“硬实力”,从而极大地提升一国的综合实力;经济制度需要以适应和促进生产力发展为目的不断地变革,才能持续不断地转化为经济增长的硬实力.本文以19世纪的英国、20世纪的美国,以及新近崛起的中国的经济为案例,探讨了经济制度的“软实力”与经济增长的“硬实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张红 《理论界》2008,(11):36-37
构建“和谐世界”是我国近年来在国际上所倡导的外交新主张。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是当前我国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增强综合国力竞争力的迫切任务。本文阐述了构建“和谐世界”与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关系,指出构建和谐世界背景下提升中国软实力的途径和构建和谐世界背景下提升中国软实力应避免的误区。  相似文献   

17.
王霸之说是先秦诸子在诸侯争霸背景下提出的政治概念,却与当今社会流行的软实力理论有着相通的思想内涵。王道推崇以德服人,可与软实力对应;霸道强调以力服人,可与硬实力对应。就思想主流而言,古人认为王道将伦理感召和道德震撼作为治道,其力量来自百姓的诚心拥护,具有硬实力所不能比拟的优势。而在实际运作中,王霸兼用,软实力与硬实力并重一直是历代统治者治国理民的主要方式。与西方意义上的软实力不同,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软实力首先强调的是自我完善,通过自身表率,给民众、社会及他国以正面影响,最终使得社会和谐、天下安定。软实力的作用不在于控制他者,而是取得与他者的共生共赢。  相似文献   

18.
自从约瑟夫.奈20世纪90年代提出软实力的概念之后,软实力理论已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之一。软实力理论的提出使长期以来隐伏于国际关系间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制度体系等方面的暗中较量公开化、明晰化和理论化。国际竞争既是一种硬实力的竞争,又是价值观念、制度、文化等软实力的竞争。国家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以非强制方式运用全部资源以争取他国自愿理解、认同或合作的能力。回顾并剖析美国软实力的发展历史和形成规律,对促进中国软、硬实力的协调发展与和平崛起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提升文化软实力 促进东莞全面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燕惠  孙锐 《南方论刊》2008,(10):14-16,10
文化软实力是国家和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和平崛起的重要战略被写进党的十七大报告,掀起了全国建设文化软实力的浪潮。本文深入分析文化软实力的内涵及其对东莞城市建设的战略意义,在认真研究东莞文化软实力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东莞文化软实力建设切实可行的工作思路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0.
提升中国软实力路径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一个国家的实力包括硬实力和软实力两个方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软实力随着硬实力的增强有了一定的提高。目前提升中国的软实力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障碍。今后应在以下几方面加倍努力: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走一条可持续的人与自然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新路;克服市场经济带来的弊端,构建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走和平、发展、合作之路,实现与国际社会和本地区国家的共存与共荣;加快政治体制改革,建立高效、廉洁的服务型政府;为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和稳定有序的政治环境;继续加强文化建设和对外文化交流,增强中华文化的亲和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