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元尚 《北京纪事》2009,(8):91-94
喜欢收藏的人有两种,一种是专题收藏,另一种是凭自己的爱好收藏,喜欢什么就藏什么,没有一定之规。秦东苑就属于后者。这和他性格有关,他打小就是个见异思迁的人,什么东西看着好,兴趣马上就转移过去,几十年来的生活,用他的话说,是一路丰富,一路快乐。  相似文献   

2.
轻松一刻     
《社区》2010,(24):38-38
唯恐太迟 一个男人手拿纸袋在路上狂奔,恰巧被一位巡警遇上,巡警怀疑他可能偷了什么东西,于是就上前把他拦住了:“喂,站住!袋子里是什么东西?”  相似文献   

3.
如今收藏不仅是人们文化休闲的一项内容,更是投资理财的一个热点。有道是“宝藏,宝藏,越藏越宝”,可见,收藏的价值全在“藏”这一环。事实上,藏得越久的东西身价也就越高。如今,你若藏有春秋战国年代的东西,无论是什么,都会是价值连城的珍宝。然而,如果你换一种思路来理解收藏,  相似文献   

4.
幽默一页     
小笑话(四则) 日月难辨 有个酒鬼名叫菲尔。一天,他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在一家酒店宵夜,喝了很多酒。刚走出酒店,他突然看见一个人站在路中间。这个人也刚从酒店出来,比菲尔喝得更多,他似乎看到了天上什么奇怪的东西,用手一指“对不起。请问,那是太阳还是月亮?”菲尔看了看,然后摇了摇头,说:“不知道。我也不是本地人。  相似文献   

5.
不久前,一家社会政治杂志约我自拟题目写篇文章。我选了好几个题目,编辑一看就说:“这些选题都不合适。”“为什么?”我问。“你是知道的,”他回答说,“这些东西暂时还都要回避哩。这要上面批准。什么时候批准,你什么时候再写吧。”“不是提倡公开性吗?”我坚持说,“这就不应有什么限制了。”“难道你对这一切都信以为真?解禁的范围是扩大了,但还是有限的。问题还不仅是上面能否批准,我们还有一个‘内部监察员’,他那里也是通不过的”。那好,我就把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给你写一篇关于‘内部监察员’的文章。这倒是个好主意。不过,你确有把握你写的东西他能通得  相似文献   

6.
市场的性质     
<正> 有交换“东西”的地方,就有市场。这“东西”可能是一袋土豆,一台洗衣机,或一所房子。在所有这些情况下,购买什么和对它付款两者之间有直接联系。但是这“东西”,也可能是堆垃圾,一付新义齿,国民教育,医疗保健,或一颗原子弹。所有这些,都或多或少地由集体供给资金。一个人购买奶酪称为顾客,在他需要社会福利事业时,就称为“用户”;对商品的需要和社会  相似文献   

7.
进入二十一世纪,艺术从一种贵族式的享受,转变为风靡普罗大众的另一种文化风潮,拥有艺术收藏已不再是富豪的特权,而是每个人都可能做到的事。本次展览聚焦呈现—位日本平民收藏家宫津大辅的当代艺术收藏,宫津以—个平凡的“工薪族”的角色,凭着对艺术的高度热情和过人眼光,竟然在短短的十七年间,收藏了超过300件当代艺术品。  相似文献   

8.
林清玄 《社区》2010,(8):22-22
朋友带我去看一位收藏家的收藏.据说他收藏的都是顶级的东西.随便拿一件都是价逾千万。 我们穿过一条条的巷子,来到一家不起眼的公寓前面,我心中正自纳闷。顶级的古董怎么会收藏在这种地方呢?  相似文献   

9.
阿虎 《山西老年》2008,(5):31-31
如今很多人都有收藏的爱好,相互间自然免不了交往。在交往中,笔者建议应注意"三大纪律"。一、不问藏品值多少钱一听说某人喜爱收藏,有些人见面就问:"你家收藏的东西值多少钱?"这种问法不妥:一是"东西"用词太不雅。但凡收藏爱好者都将藏品当做命根子般看待,你说"东西",他情感上受不了。如果  相似文献   

10.
袁世凯多妻妾之奉,生子凡十六人,都以“克”字为名。唯第二子克文不喜政治,而好金石书画,被视为没有出息。据说,袁世凯曾对他说:“文物有什么意思,我死后,我用过的东西就是文物。”我辈当然比袁二子更没出息,竟然还以收藏他的书画为乐。去年五月,上海国拍有古籍拍卖专场。那天正是我的生日,我太太说要给我买个生日礼物。于是这张袁克文的信札就成了我的 birthday gift。这是张写给木师大人的便条,希望他将一本宋版书以最快的速度送过来。木师是谁?暂无可考。”颇急急一睹为快”几个字,就显露了袁二公子对好书的喜爱之情。袁克文爱书、藏书是有名的。由于他地位特殊,再加上经济实力雄厚,收藏非  相似文献   

11.
林清玄 《社区》2012,(20):48-49
朋友带我去看一位收藏家的收藏,据说他收藏的都是顶级的东西,随便拿一件来都是价逾千万。 我们穿过一条条的巷子,来到一家不起眼的公寓前面。我心中正自纳闷,顶级的古董怎么会收藏在这种地方呢?  相似文献   

12.
仇恨与宽容     
普济的寺难题里有,一都个会年去近向百这岁位的老老禅禅师师请,教许。多人有什么解不某天,一个内心充满仇恨的人来到普济寺,他想向老禅师请教“为什么自己从来都没有开心过”。此人正要踏进老禅师打坐念经的禅房,却发现自己脚边有个像袋子似的东西,虽然块头很小,可是看起来却是气鼓鼓的。他感到很奇怪,就抬起脚来,猛地向那东西踩去,可是那东西不但没有被踩破,反而迅速地膨胀起来。这个人一看到这种景象,犟脾气一下子就上来了,他随手抄起放在禅房门口的一根木棒向那个和他一样“气鼓鼓”的东西使劲儿砸去,到最后,那东西已经膨胀得将整条通往…  相似文献   

13.
见到阿龙时,他正在铃铛胡同那个老北京物件儿博物馆接待中央电视台的拍摄。聊起他的老北京物件儿收藏,阿龙说:“打小我就喜欢北京城老辈子留下的东西,上小学时,看见一个同学拿来两枚铜钱就喜欢得了不得,最后竟是用舍不得吃的两个苹果把铜钱换到手。”有了这份儿心气儿,阿龙收藏北京老物件儿已经几十年,博物馆更是一家接着一家开。用阿龙的话说:“我是用实物传承老百姓的文化……”  相似文献   

14.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与僧人佛印是好朋友,他们都很幽默。 一天,苏东坡唤来书童,叫他去佛印那里取点东西。书童问取什么,苏东坡说:“你戴上草帽,穿上木鞋去,他就知道你取什么了。”  相似文献   

15.
许先生是位珠宝大王,不但经营着全城最有名的珠宝商店,还收藏名贵珠宝,所以,常常被盗贼们列入“黑名单”。但是,20年来,还没有任何一个盗贼能够从他这里“拿”走一样东西。尽管没有被“拿”走一样东西,可每次有人要“拿”东西时,都会让他心情不好一阵子。  相似文献   

16.
郁贝红 《社区》2002,(23):41-42
问:北京市一位残疾人在来信中诉说了他的苦恼。他说:“我虽身残.但心灵却和健全人一样.助残工作只是送钱,送东西.对此。我们十分感谢.然而却帮不了我的心灵。请问.助残的含意究竟是什么?助残事业都包括什么内容?”  相似文献   

17.
《可乐》2007,(4)
明星也是人啊,就不允许别人有点个人爱好?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不少港台明星都迷上了收藏,他们收藏的东西也是五花八门。比比看,你的业余爱好是什么?  相似文献   

18.
一位父亲遇到了一个难题,他的未成年的孩子们要求看一部“少儿不宜”的电影,因为电影的主演是他们最喜爱的演员,而且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说电影拍得很好。电影之所以“少儿不宜”,是因为片中有极少量性和暴力的场面。但父亲一直都不同意,他甚至并不跟他们摆理由讲道理,而是摇摇头说一个字:“不!”那天晚上,父亲问孩子们是否愿意尝一尝他制作的馅饼。他说,这些馅饼采用的是他们最喜欢的馅料,另外还添加了一些新的东西。孩子们问添加的是什么东西。父亲语出惊人地答道:“苍蝇。”不过,他很快安慰孩子说这只是一只很小的苍蝇,其他馅料则是绝对新…  相似文献   

19.
崔修建 《社区》2012,(35):54-54
每一件与生命息息相关的物品,其实都是有灵魂的。面对那些具有灵魂的珍品,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心存敬畏地欣赏,而不能占有性地收藏。去欧洲的旅途中,我有幸结识了一位著名的古玩鉴赏家。与其闲聊收藏。我提了一个问题:“最好的收藏是什么?”  相似文献   

20.
小笑话(3则)     
一 春节前,一家百货公司挤满了人,顾客们争先恐后地大抢购。一个身材矮小的男士好不容易从人群中挤了出来,满身大汗。 当这位男士定神一看,发现他竟然是在女性内衣专柜之前而专柜内的美丽售货小姐,正对他微笑。 这位男士想了一下,就对专柜小姐说:“小姐,我可以和你讲几分钟话的吗?” “请问你要买什么东西?”小姐问。 “我并不想买什么东西,我只想和你讲讲话就好了!”男士很真诚地说,“因为我太太现在还挤在人群里,我实在找不到她,但是,只要我和一位漂亮的小姐讲话,她就一定会马上出现,自动出来找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