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文章在对我国省域金融开放水平进行测度的基础上,结合地理相邻、地理距离和经济距离三种空间权重矩阵对2004-2015年我国大陆31省城的金融开放水平及其地区差异进行了考察,并对金融开放的空间格局进行了具体分析.研究发现:第一,我国总体金融开放水平不高,需推动金融市场双向开放.第二,我国省域金融开放水平存在较强的空间联系,而且这种空间联系受省域间经济联系的影响逐渐增强;第三,金融开放水平的区域分布不平衡,且表现出明显的区域集聚特征.  相似文献   

2.
面对各种复杂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增强中国经济韧性是抵御风险冲击的必要条件,也是中国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文章基于复杂系统视角,选择熵权TOPSIS法从六个维度测度了1998—2021年中国经济韧性的动态演进特征,运用空间Kernel密度估计方法得到了中国经济韧性的区域差异,使用李雅普诺夫指数分析了中国经济韧性区域差异的动态演进特征。研究发现:中国经济韧性呈动态上升态势,且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整体韧性及各子维度韧性显著提升;中国经济韧性的东、中、西部地区差异问题仍较为突出,且西部地区内部差异较大,经济韧性的稳定性较弱;中国经济韧性区域差异的动态演进呈现收敛趋势,这为改善中国经济基本面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文章基于乡村振兴的科学内涵与总体要求,构建省域乡村振兴发展评价三级指标体系,运用改进的熵权法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2010—2019年我国31个省份的乡村振兴发展水平及其空间集聚特征进行测度分析,研究表明:我国乡村振兴发展整体水平较低,区域差异明显,呈现由东部沿海向中部内陆再向西部地区阶梯递减的空间格局,乡村振兴最优区主要分布在东部经济发达省份,弱势区和最弱区主要位于西部边疆省份;各省份乡村振兴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5个维度的发展水平和增长速度呈现不均衡特征;各省份乡村振兴发展水平存在全局空间集聚特征,且空间依赖性逐步加强,大多数省份乡村振兴发展水平具有正向空间自相关性,东部省份多位于高高(HH)集聚区,而西部地区多落在低低(LL)集聚区,空间关联格局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4.
文章基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理念,构建了经济高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测算了2012—2021年中国31个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一步归纳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间演进特征和空间集聚特征,分析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上成绩斐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各省份经济质量发展水平均有明显的增长,但发展不平衡,各地区差异显著;空间分异明显,呈典型的“地带性”和“梯度性”分布特征;呈现显著的全局正空间自相关性,局部空间集聚模式以“高-高”和“低-低”集聚为主;海拔高度、科技水平、公共物品供给、经济水平、工业化水平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空间效应,政府规制没有显著影响;空间效应的影响表现为东部地区最大、东北地区次之、中部地区再次之、西部地区最小。  相似文献   

5.
杨芯  陆小莉 《统计与决策》2023,(10):105-110
文章以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组合测度方法设计为基础,从全国、南北、三大地区和省域共4个层面探究了1990—2019年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演化特征与影响因素,并对接下来5年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走势进行了预测。研究发现:第一,绝对离差、泰尔指数与阿特金森指数的组合测度结果表明,全国和南北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程度均呈现“倒U”型变化特征;第二,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影响因素的区域分异特征明显,教育水平和生产资料对东部地区不平衡的调节作用最强,政府干预、生产资料、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变迁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效应最大,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受到技术进步和对外开放的逆冲击效应最为显著;第三,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程度不仅存在很强的时间依赖特性,而且表现出一定的周期性演变特征,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的预测结果表明,2016—2024年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可能存在“倒U”型变化趋势,这也证实了政府干预过度会扩大地区差异、生产资料流动性加强与对外开放力度加大有助于缩小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后,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势在必行。本文从数字能力、经济活力、知识实力、创新动力和潜能助力5个维度构建新经济新动能综合指标体系,借助PP-IPM模型进行权重设置,测算2014—2019年我国31个省(区、市)的新经济新动能指数,利用修正的引力模型考察省域新经济新动能的空间关联强度,采用社会网络分析呈现新经济新动能关联网络的整体形态、内部结构与演进态势。结果显示,我国省域新经济新动能呈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先收敛后发散的动态趋势,形成以“高—高”和“低—低”聚集为主的空间格局;地区之间的新经济新动能联系东密西疏,省域新经济新动能的对外辐射和吸纳能力逐步提升,北京、四川等省份大概率占据结构洞位置,表现出明显的发展优势。结论对于推动我国新经济新动能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文章在构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韧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2011—2020年我国30个省份创新生态系统韧性进行测度评价和动态预警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韧性水平整体不高,存在明显的空间正相关性,呈现“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分布格局;各省份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韧性类型保持不变的可能性较大,类型转移均发生在相邻类型之间,且受到相邻省份创新生态系统韧性的影响;我国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韧性整体情况不容乐观,仅有广东、上海等部分省份处在(或回归)安全无警状态,而相当一部分省份仍处在中警、重警和巨警状态。  相似文献   

8.
运用科学计量学方法,对CSSCI收录过的法学期刊及其收录年度的载文数量、作者省域分布等分省域进行空间计量分析,通过定量分析准确反映中国各省域法学研究近年来的发展情况。研究发现:中国法学期刊之间的水平差距明显,具有区域特点;区域间法学研究水平呈现出极不均衡的态势,法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直接影响着法学研究水平;法学研究水平省域空间变化呈现出自西向东、自南向北的总趋势。  相似文献   

9.
文章运用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理论,采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从省域、六大区域和三大地带尺度,对我国2000-2015年入境旅游时序差异特征与空间格局演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尺度的区域间绝对差异在逐步增大,相对差异在逐步减小;三大地带、六大区域及其内部省域之间的差异趋于收敛,区域内外发展不平衡逐步趋缓;不同尺度的地位差异性、空间聚集性,呈现“南下西进”的移动趋势及由沿海向内陆扩散的演化格局.  相似文献   

10.
文章运用核密度估计、空间自相关、分位数回归等方法对2009—2018年我国30个省份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研究期内,我国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平衡且有待提升,区域差异较为明显;我国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主要呈同类集聚态势,且该趋势不断加强。区位优势对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正向影响逐渐加强,创新环境、市场化程度、经济发展水平对旅游经济发达地区拉动作用较为明显。开放程度更能有力拉动旅游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  相似文献   

11.
科学把握各地区数字经济的发展水平及其禀赋差异,对于推动中国经济结构提质转型,实现数字中国建设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依据数字经济的内涵特征以及地区数字经济的发展实践,从数字基础、数字产业、数字融合和数字环境四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使用改进的指数法测度并评估中国各省份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而采用聚类分析法揭示其空间发展格局。研究发现,2015—2020年,中国各省份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均呈现增长趋势。广东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最高,青海暂居末位,并且落后型省份在数字经济测度的各项维度指标中均不具备优势。从整体来看,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基本形成了东部省份集体领先、中部群体次之、东北和西部区域相对落后的俱乐部式阶梯递减的空间分布特征。但在发展速度上,省域数字经济的年均增速高达10%以上,并且中西部地区的增速已经明显快于东部地区,形成集体追赶趋势。使用空间面板误差模型对省域数字经济的发展趋势做进一步分析显示,长期内,各地区数字经济发展通过省际之间的经济交流及空间溢出效应而形成收敛趋同现象,这一结论在条件收敛和绝对收敛模型以及变换空间权重矩阵的设定后均成立。研究结果表明,为构建区域数字经济动态互促的良性发...  相似文献   

12.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均衡性,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问题不仅是我国一项长期重要国策,也使其成为社会经济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将空间计量模型与面板分析方法相结合,以我国省域经济发展作为研究对象和数据来源,从而对我国省域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和所受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着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不同,对经济发展有持续显著正影响的因素有:人力资本、人口资本、市场化进程和财政支出等。据此本文提出若干政策建议,以促进我国经济协调增长。  相似文献   

13.
青海省区域内部经济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产力落后,经济发展不平衡是我国基本国情.从各省区域内部来看,也存在着明显的区位梯度差异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对这种经济发展不平衡进行综合考察和研究,无疑为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4.
黄森  蒲勇健 《统计研究》2011,28(4):42-48
 本文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以及修正绝对β收敛回归模型,对中国2003—2007年省域经济发展的集聚性与差异性进行研究发现:中国31个省域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空间集聚和空间依赖性,虽受到地域限制,但集聚辐射区域有逐步扩大的趋势;固定资产投入、人均实际工资以及城镇化率对于区域经济集聚的发展起到稳健的推动作用,FDI对集聚区域发展的促进作用也越加显著,但是财政投入却在一定层度上遏制了块状经济的发展。另外,修正和传统收敛模型均显示,2003-2007年我国经济整体发展呈现明显的不收敛特性。  相似文献   

15.
田乾  金怀玉 《统计与决策》2016,(13):152-155
文章通过对我国各区域保险业发展的空间自相关的强度大小进行分析,以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保费收入为观测值指标,运用Moran指数I对我国各省份以及东中西部地区的保险业发展的空间集聚效应进行分析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我国各省域间的保险业发展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以东部沿海为主要地区的“高-高”集聚型和以西部内陆为主要地区的“低-低”集聚型都日益显著且稳定,中西部地区的保险业发展明显落后于东部地区,并且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落后情况没有出现太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邱海洋 《统计与决策》2017,(12):165-167
高新技术产业化是科技创新成果市场转化的重要实现途径.文章通过对高新技术产业化Moran's Ⅰ指数测算发现,无论是采用地理距离空间权重矩阵,还是采用经济距离空间权重矩阵,在金融发展维度下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的Moran's Ⅰ值均显著为正;高新技术产业化水平提升是一个动态过程,其产业化水平在省域之间呈现出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金融业规模指数提升对高新技术产业化水平提升有明显正向促进作用;金融发展效率指数和金融集聚程度指数对高新技术产业化水平的促进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建筑业是我国重要的实体经济,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背景下研究建筑业生产效率的空间分异特征与时空收敛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结合2005—2019年中国31个省份的建筑业相关数据,运用SBM模型测算建筑业生产效率,采用Dagum基尼系数分解方法测度建筑业生产效率的区域差异,通过分布动态学模型揭示建筑业生产效率的时间演进过程与空间转移路径,基于分位回归构建β收敛模型,刻画不同效率水平的收敛趋势。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建筑业生产效率的区域差异较大,区域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中国建筑业生产效率出现过极化现象,各地区维持固有水平类型的能力较强,不同水平类型间的流动性较弱;中国建筑业生产效率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较低水平处的收敛速度明显快于较高水平处的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18.
文章在构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我国30个省份2005—2021年的数据,采用Dagum基尼系数、核密度估计和收敛性分析法探讨了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动态演进和收敛性特征。研究表明:从区域差异来看,我国各省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主要来自组间差异,尤其是低质量组与中高质量组之间的差异;从动态演进趋势来看,各省份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在样本时期内均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步,低质量组与中高质量组之间的差距相对明显,中高质量组之间的界限相对模糊;从收敛性特征来看,不同分组的收敛模式间存在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文章基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多维内涵,构建涵盖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加入时间变量的熵权法对2001—2021年中国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利用Dagum基尼系数方差分解和QAP分析方法揭示其差异来源和形成机理。结果显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不高但呈上升趋势,其主要优势在开放,主要劣势在共享,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平衡,呈现“东高西低”的分布特征;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总体差异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区域间差异是差异的主要空间来源,开放差异和创新差异是差异的主要结构来源;创新差异、协调差异、绿色差异、开放差异和共享差异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差异的作用强度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特征。  相似文献   

20.
文章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对1999-2008年我国建筑业技术效率空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引入趋同理论进一步分析了技术效率空间差异的演进轨迹和内在规律。结果表明:我国建筑业技术效率存在较大空间差异,东部地区高于全国和中西部水平,中西部低于全国水平;从变动趋势来看,建筑业技术效率表现为明显的绝对趋同和“俱乐部趋同”特征;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呈现较为明显的资本驱动型和规模经济特征,城市化水平和金融发展水平对建筑业技术效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政府行为对建筑业技术效率有明显的负面影响,我国建筑业技术无效率程度有明显的不断减弱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