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古来“画意”和“诗情”是相通的.苏东坡就说过:“味摩诘(王维)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史鉴类编》也说,“王维诗中有画”,“百啭流莺,宫商迭奏.”这是由于他善于了解和把握自然景色的独特新奇,所以把它融会灌注入诗篇之中.  相似文献   

2.
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诗品》“滋味说”成为热点问题引起广泛讨论。本文试图时这些探讨进行梳理,针对“滋味说”是《诗品》的主要评诗原则、审美标准以及审美范畴提出质疑,说明所谓“中心”论、“核心”观的偏颇。  相似文献   

3.
司空图与《二十四诗品》的关系,原本无所疑问。自有学者发现宋元以来缺乏明确的文献记载以后,《诗品》的著作权问题就成了悬案。从学理看,没有著述纪录只是缺失了"出生证明",并不能由此说明《诗品》与司空图再无关涉。故有学者从意象和用韵方面证明《诗品》与司空图的诗歌有密切关系,司空图原有的著作权不能轻易否定。《诗品》是诗学理论著作,宜在意象和用韵之外,从义理方面为《诗品》做一番更有针对性的"亲子鉴定",或可重新认定司空图原有的著作权。  相似文献   

4.
5.
读《诗品》     
钟嵘《诗品》,晦于宋以前而显于明以后,明后见诸丛书者有二十余种。最早的注本是明朝冯唯讷的《诗纪别集》,以后又有黄侃的《诗品讲疏》、张陈卿的《诗品疏释》、陈延杰的《诗品注》、许文雨的《诗品讲疏》、古直的《诗品笺》。数家注本,详略不一,难以备说。冷落了几十载,近年始有注译本问世,计有:萧华荣《诗品注译》、吕德申《钟嵘诗品校释》、向长青《诗品注释》、赵仲邑《钟嵘诗品译注》和拙  相似文献   

6.
"清"范畴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到了钟嵘《诗品》,完成了向纯文学批评领域的转变。在《诗品》中,"清"有的用以指代一种刚健的风格,接近风骨之意;有的指作品所表现的"清丽"或"清新"的风格;还有一些偏重于雅正这样的内涵。这些都是钟嵘文学思想和主张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钟嵘为衡裁古今诗人之品第,采取“以赋诠诗”的方法,首先“以赋尊诗”,提高诗体的格调,然后在品举之中体现出了“以赋衡诗”的倾向,注重用赋法观照诗歌,并进而做出相应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文论存在着一种以“自然”为核心而展开的重要文学思想,即“自然”论文学观,这一文论系统体现在魏晋六朝《文心雕龙》、《诗品》两部鸿篇巨制中。其中,钟嵘及其《诗品》在诗歌理论上确立了“自然英旨”的审美标准,批判诗歌创作热衷“用事”、讲究“声病”之风,提倡“即是即目”的“直寻”创作方法,崇尚“自然”而不废文采。其理论取向与刘勰颇为一致,进一步促进了“自然”论文学观的确立。  相似文献   

9.
钟嵘和杜甫都重视诗之"法"与"神"。二人诗论在很多方面有着相通之处,但比之于《诗品》,杜甫的"法"、"神"之论则有着巨大的超越。杜甫诗论更多地体现出海涵宇宙的深广思想和对各种体式的欣赏与宽容。在诗之神化境界的创造观上,杜甫诗论也同样体现出与钟嵘的《诗品》的关联。飞动是杜甫所谓神化境界的一个重要标志,这也是杜甫对钟嵘主张清虚自然,富于生气的诗学思想的承接与张扬。  相似文献   

10.
11.
钟蝾反对用事,就针对齐梁诗坛的弊病来说,确有补弊救偏的作用;对田园诗、山水诗来讲,不宜用事,也揭示出这类诗歌的创作特点。问题是,他把局部性的创作经验,无限制地扩大,推论出“吟咏情性,亦何贵于用事?”这显然与抒写情怀的古典诗歌经常用事的历史事实不符,从而暴露了钟嵘立论不周,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钟嵘响亮地提出诗歌的形式——五言优于四言。这种主张,具有反潮流的精神,对五言诗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梁朝钟嵘著的《诗品》是我国第一部关于五言诗的理论批评专著,也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话,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有很高的地位。贵州人民出版社把它列入“中国历代名著全译丛书”是恰当的。徐达译注的《诗品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12月第2次印刷)在这套丛书中是比较好的一本,主要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第一,“前言”写得具体充实。1979年版《辞  相似文献   

13.
近十年来,对《诗品》诗"怨"理论的研究,主要是纵向的古代文学或文论史的"悲怨"流脉研究;横向的单一的从某个角度对《诗品》诗"怨"理论的研究。而从多个角度,对《诗品》诗"怨"理论进行纵横结合的研究,还有很大的探讨价值和空间。  相似文献   

14.
以比较的方法,探究《庄子》之"奇"对司马迁之"爱奇"的影响和沾溉。《庄子》以"奇"寓意是司马迁用"爱奇"以表达"一家之言"的先声;《庄子》的奇人、奇事为司马迁"爱奇"以记"奇人"、"奇事"提供了借鉴;《庄子》之"奇"的浪漫特色是司马迁"爱奇"所表现出浪漫性的启导。  相似文献   

15.
单本的《蕉帕记》是一部以爱情为题材的明传奇。它虽然以爱情为主要题材,但俗中求异,表现出有别于其他传奇的独特之处。其表现在:以蕉叶幻化成帕作为定情信物,这是一奇;主题内容囊括甚为丰富,神仙道化、人狐三角恋以及政治斗争三者巧妙地糅合在一起,构成了其主题的多义性,这是二奇;形式上,烘云托月、众星拱月等手法的使用以及场面描写的夸张渲染则体现了表现手法的新颖别致,这是三奇。信物、主题和表现手法三者相互促进,构成了《蕉帕记》的“奇”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思想文化史的流程表明,不是思想家们的相同点,而是他们的不同点,特别是思想分歧,更能显示某一思想历史段的组织结构、运动态势和变化趋势,更能反映社会时代氛围,更能说明思想的进展和学术的进展。因此,了解和认识分歧,对于思想文化史研究,具有钥匙作用和方法论意义。从这一点上看,也许可以说,理解文化史,就是理解观点分歧。作为一个整体,六朝文学批评标志着古代文学批评的突破性进展,代表了中国文学批评  相似文献   

17.
《诗品》"曹植"条里包含了其诗学理想的一些重要方面,钟嵘以对曹植五言诗歌的理想化评价实现了他的部分诗学理想。钟嵘认为诗歌的本体应该以情为命脉,"情兼雅怨",将高雅的士大夫文学和民间以悲为美的俗文学相融合;诗歌的体貌应该"风力"与"丹采"兼美,亦即把五言诗歌刚性的"质"与柔性的"文"结合在一起,将诗歌的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起来,让"雅"与"怨"、"文"与"质"得到高度的统一;而具体到"雅怨"、"文质"内部,则可以发现钟嵘的诗歌批评准则:尚"雅"重"质"。  相似文献   

18.
《诗品全译》(徐达译注,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6月2版)第148页(题解)云:“惠体上人,善属文。齐世祖萧之还俗。本姓汤,字茂远,位至扬州刺史。今存诗十一首,五言诗五首。”其说实误。晟按,惠休还俗事见《宋书·徐湛之传》。内云:“时有沙门释惠休,善属文,辞采绮艳,湛之与之甚厚。世祖命使还俗。本姓汤,位至扬州从事史。”据同传记载推知,其事在元嘉二十四、二十五年左右,则命使还俗之人为刘宋世祖孝武帝刘骏,而非南齐世祖武帝萧。又,惠休位至扬州从事史,非扬州刺史。据南朝官制从事史为刺史之佐吏,与刺史不同。向长清《…  相似文献   

19.
钟嵘《诗品》二题谢文学钟嵘《诗品》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论专著,但迄今对《诗品》的名称、《诗品·序》的位置及其写作年代等问题,还存在若分歧,这里谈谈我的一些粗浅的看法.(诗品》名称者隋人刘善经《四声指归少云。领川什殊之作《诗评》,科简次第,让其工林....  相似文献   

20.
钟嵘著《诗品》的目的在于创立一个诗歌的品评准的,以矫正南朝萧梁文风。《诗品》的品评准的可以分为理论上的品评准的和实践上的品评准的。但在品评的实践上,却侧重于丹采,即艺术形式,而对诗歌的内容则重视不够。《诗品》与《文心雕龙》在古代文论的理论建树上各具千秋,但也都有其历史时代的局限,它们虽都旨在总结诗文创作的经验教训,但终因忽略思想情志,偏重艺术形式,而不能彻底解决南朝萧梁时代诗坛上“喧议竞起,准的无依”的问题,也不能彻底矫正长期沿袭下来的绮丽文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