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尹保云 《学术界》2008,(1):127-133
前些年学术界关于人文底蕴与学术创新的关系的讨论,是在概念模糊的基础上进行的.本文指出,人文底蕴概念的核心是历史时间上的区分,即有"传统的"、有"现代的".现代人文底蕴主要以个人权利与自由的原则、方法怀疑论的精神和现实历史图式的原则为标志,它不仅与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的基础理论直接相连,也通过影响学术环境、学术气质与治学方法而决定整个学术创造.国内学术界90年代以来的有些创新的探索与尝试其实是违背人文底蕴原则的,中国学术振兴需要等待现代人文底蕴的奠定.  相似文献   

2.
在培养学生的诸多素质中,人文素质最为重要。学生的人文素质受许多因素影响,其中教师的影响不可低估。当代的教育教学,要求教师不仅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有深厚的人文素质底蕴。人文素质是教师实现“教书育人”最终目标之必备。  相似文献   

3.
关于“经济学是什么”,可以说回答是多种多样的,但都可以归结到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这一文化思潮上,所以,应该从这一文化思潮的底蕴——科学与人文相统一的角度来理解经济学。经济学是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论经济的人文底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是属于人的活动,其间处处渗透并受制于人文因素.经济承载着人文,人文主导着经济,经济与人文融于一体,经济之中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西方经济学在成功运用数学分析经济问题的同时,又极度数学化,导致人文精神的缺失和人文关怀的失落,究其目的是为了掩盖资本主义雇佣剥削的本质.  相似文献   

5.
社会保障制度作为现代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产物,是一项充满人文关怀精神、具有深厚伦理底蕴的制度体系。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不仅要以经济的发展为前提,更重要的还要遵循一定的伦理理念和伦理原则。当代中国社会保障建设所应遵循的伦理原则主要有四个:一是人道原则;二是公平原则;三是效率原则;四是责任原则。  相似文献   

6.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受丞相赵挺之诬陷,被免官除名,羁管宜州,于崇宁三年(1104)五月只身到达宜州,被官府胁迫,多次迁徙,最后被逐居南门戍楼,山谷泰然处之,每日与州人讲学,趋者如云,崇宁四年九月,贫病交加,卒于南楼,年61岁。黄庭坚死后,宜州兴教益盛,各类书堂相继而生,中举人数倍增,宜州成为桂西北文教母城。  相似文献   

7.
数字化时代人文精神的视域与语境必然要发生转换,但人文精神的底蕴仍然表现为对人的存在意义的追问;在数字技术被奉为青臬的数字化时代,非常有必要肯定"人文取向"对"数字化生存"的意义.只有达到"道"与"技"的完善结合,人类才能真正做到"诗意地栖居"."数字化"为技术与人文的合流构筑了非同寻常的新平台,或许可以超越仅从技术维度去界定"数字化"的局限,而期待一个技术逻辑和人文逻辑相耦合的"数字人文"的出现.  相似文献   

8.
人文素质教育刍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的素质可分为政治思想素质、人文素质、专业素质和心理生理素质,而人文素质又是其中的关键,是根本,它是政治思想素质的基础,是专业素质发展的底蕴,是心理生理素质健康的保证,所以要提高人的素质,首先要提高人文素质。   一、人文素质是一切其它素质形成的基础与前提   人文素质,是指社会的人文知识,人文精神,经过环境教育等途径,内化于人的身心所形成的一种稳定的、基本的、内在的个性心理品质,它又外现为人的理想志向、道德、情操、文化修养、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简言之,人文素质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最起码的所必须具备…  相似文献   

9.
初海伦 《兰州学刊》2010,(10):126-128
通识教育又称博雅教育,其核心理念是通过自由人文教育,使学生成长为具有健全人格、人文底蕴、公民美德以及行动能力全面发展的人。音乐艺术素质教育在综合型高校教育体系中的目的与内容与通识教育的所倡导的核心价值有着诸多方面的一致性,通过对其教育内涵的解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艺术素质教育在普通高校中的价值定位以及它与通识教育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0.
《甘肃社会科学》2012,(1):2+259
临夏回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位于甘肃省中部西南面,辖7县1市总面积8169平方公里,第六次人口普查登记常住人口194.67万人,有29个少数民族,东乡族和保安族是甘肃省的两个特有民族。临夏历史文化悠久,人文底蕴深厚,民族风情浓  相似文献   

11.
杜鹃,倘若从生物学的角度解释,它不过就是:鸟纲,杜鹃科,树栖攀禽;形体、羽色多样,具对趾形足;主食昆虫,尤嗜毛虫,故为益鸟;在我国分布甚广…….实可遽断而明.然而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它不复是一个纯客观之自然物,而是一个“人化的自然”,经过历代以来人的意识的赋予,带上了丰厚的人文韫涵,具有深厚的审美底蕴.而具体的一篇篇以之为景物题材的作品,之所以使人因之获得“美”的感受,正是它的审美底蕴的永不衰竭的辐射释放作用及其审美价值的体现.  相似文献   

12.
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状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在校的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高职学生文史知识储备不足,常识性知识缺失比较严重,掌握科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不够理想,文学艺术知识缺乏底蕴,社会责任意识消退比较突出。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唐代安史之乱前后政治、经济变化的对比,对浙东自然山水文人化的分析,以及对浙东水陆交通状况的梳理,试图从社会稳定、经济繁华、人文底蕴丰厚、水陆交通便利等多种角度和侧面论证浙东唐诗之路形成的综合原因。  相似文献   

14.
被喻为“文学轻骑兵”的报告文学,自从20世纪初传入我国后,就紧握时代的脉搏并与之一起跳动,从未放弃过对社会生活的干预,因此,它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对民族独立、生存和发展的关注;对历史的反思,对现实的追问,对未来的预见;对人的尊重,对知识分子的价值的肯定与张扬;对真善美的热切呼唤与歌颂,对假恶丑的深刻揭露与批判。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人们往往只重视认知教育而忽视情感教育,尤其在升学考试的压力下,情感教育往往被人们遗忘,在这种状态下的语文教学常常造成人文价值、人文底蕴的流失,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趣味的语文教学变成枯燥的技艺之学,因此文章着重从实践的角度上,论述了在语文教学中应重视情感教育的作用以及在教学环节中的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16.
黄梅戏的生成繁衍与文化生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邵敏 《江淮论坛》2013,(1):179-183
黄梅戏是特定文化生态的产物。从发生论的意义上看,黄梅戏在长江中游皖、鄂、赣交界一带产生和形成,有其自然生态缘由。以农耕为主的经济生态和地方人文历史的交织,孕育了黄梅戏的平民性、博采性和自由灵动性等艺术特征。而底蕴深厚的人文生态,潜移默化地或直接地促成了黄梅戏的成熟和繁盛。安庆地区特定的文化生态综合体,是黄梅戏生成繁衍的活水源头。黄梅戏赖以存续的文化生态一旦削弱甚至消失,它的生命力也就难以维系甚至枯萎。因此,黄梅戏的传承应优先保护和修复其文化生态,尤其是人文生态。  相似文献   

17.
革命老区临沂民营企业的发展是我国市场经济的奇迹。临沂当地没有企业发展所必须的基础原料资源,但是,一批民营企业迅速崛起,这其中一定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底蕴。从场域文化环境角度探讨临沂经济的发展模式,分析企业发展的内在逻辑,试揭示革命老区、"沂蒙精神"在现代创业中的能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郑敏在西南联大读书时在冯至影响下踏上了诗歌创作的道路,迄今已有70年。她在西方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寻求着结合点,以哲学作为诗歌的底蕴,以人文的感情作为诗歌的经纬,把哲理和思辨融入形象,其沉思、宁静、既富于音乐的流动感又具有凝重的雕塑之美的诗歌启迪了不止一代读者的心智。郑敏坚持终身写作,且向晚愈明,她是当今诗坛当之无愧的世纪之树。关键词:诗歌;郑敏";九叶"诗派  相似文献   

19.
传统“诗史”说的阐释意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梳理了中国古典诗学中“诗史”这一重要概念的演变脉络,着重发掘了传统文人在阐释“诗史”的过程中所遗留的思想经验和历史隐秘,认为“诗史”之所以能够出于杜诗学而广播于诗学领域,是由于中国文化中有着诗史大传统的人文底蕴,而“诗史”的阐释意向也因此有了思想史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20.
周宝印  邹吉彬 《理论界》2012,(5):148-150
保护好化石资源是化石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繁荣化石文化是发展化石文化产业的底蕴;采取科学举措发展化石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