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岳阳,古称巴丘,亦名巴陵。上古属三苗国地,春秋属罗子国地。巴丘得名,与麇子国及东夷族人有历史渊源关系。晋太康元年(280),晋平吴,始置巴陵县,改巴丘为巴陵,以巴陵名之;南朝梁中大通三年(531)首置岳阳郡,辖岳阳等6县,以岳阳得名。自此后州、郡、路、府、县、市,皆以巴陵、岳阳名之。  相似文献   

2.
楚汉之际,在江东出现有鄣郡、吴郡、会稽郡,但是《汉书·地理志》不载吴郡,所记会稽郡的地理范围包括了吴郡。清代考据学家对吴郡、会稽郡建置沿革进行了考证,仍然没有一个定论。据吴卓信《汉书地理志补注》有四种说法:一、《元和志》越王无强为楚所灭,楚以其地并吴立为会稽郡;二、《史记·始皇本纪》:二十五年王翦定荆江南地,降越君,置会稽郡。《寰宇记》秦灭楚以越并吴立会稽郡;三、《汉书·高帝纪》:六年,以故东阳郡、鄣郡、吴郡五十一县立刘贾为王。……《汉书地理志稽  相似文献   

3.
醴陵地名源流考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醴陵得名,与战国末楚灭越,一支越人乌程氏后裔,迁居今醴陵市渌水流域北源,与原醴陵县东漉山有关。西汉高后四年(公元前184年),封长沙王相(刘)越为醴陵乡侯。从此醴陵地名,载入国史典籍。东汉建武元年(25),置醴陵县,属长沙郡。东汉建武中元至东汉延光年间,县治由古城中三洲,迁驻今址。以后醴陵县区划未变。  相似文献   

4.
今香港、深圳二地原属一县之治,即为广东省新安县也.溯史知秦始皇挥军入定岭南诸地,统一中国之后,置南海郡,新安一地自兹纳入中国版图,汉代时为博罗县地.晋代咸和六年(331)置东官郡治宝安县.今此地名犹见于深圳市宝安区.隋废郡属南海.唐肃宗至德二年(757)改名为东莞.至明代万历元年,析东莞,置新安县.取"革故鼎新、转危为安"之意.清代仍沿旧制.  相似文献   

5.
讨论苏州的旧方志,先要弄清楚苏州的历史沿革。因为方志除总志而外,一般是以一个行政区域为记述的对象,并以这个行政区域的称谓或地名命名的。不明了苏州的历史渊源和变迁,就无从了解它所有旧志的全貌。简略地说,苏州,最早是东周敬王六年(公元前514年)吴国所建的国都■闾城。越灭吴,楚灭越,称吴或吴地。秦为会稽郡治的首县。东汉顺帝永建四年(公元129年),从会稽郡分浙西诸县为吴郡,其后或改吴州,或复为吴郡。隋文帝开皇九年(548年)改称苏州,苏州成为州郡一级地方建置的名称从此开始。煬帝到中唐,又几经改易,自乾元(758年)复苏州,苏州不仅是一个州的标识,并逐渐普遍地作为州治的地名。五代时,吴越改为中吴军,宋又由州改平江军和平江府,元为平江  相似文献   

6.
论诸葛亮     
诸葛亮(公元181—234年),字孔明,东汉末徐州琅邪郡阳都县(今山东沂水县)人,父母早亡,由叔父诸葛玄抚养长大.袁术征玄为豫章(今江西南昌市)太守,把他带到南方,不久,东汉王朝以朱皓取代诸葛玄,他又跟随叔父到荆州投靠刘表.玄死,诸葛亮就寄居在襄阳城西二十里的隆中(属南阳郡邓县),与颖川石广元、徐元直,汝南孟公威等相友善,常自比于管仲、  相似文献   

7.
张家山汉简<奏谳书·南郡卒史盖庐、挚田、叚(假)卒史目鸟复攸广隼等狱簿>载录的秦代案例文书,具体反映了秦灭楚国的战争进程与秦时苍梧设郡的历史事实.秦令中称秦"所取荆新地",应指秦攻取楚之"陈以南至平舆"、"淮南"、"荆江南地"等地,是相对于公元前278年秦"越宛有郢"置南郡的楚地而言的;"苍梧"之地由楚入秦为郡,成为秦所取荆(楚)之"新地",不应超过秦始皇二十六年,抑或即二十五年王翦"定荆江南地"时设置.  相似文献   

8.
刘勰的籍贯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专著《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字彦和,据《梁书》卷五十《刘勰传》记载, 刘勰为东莞莒人,对此,杨明照《梁书刘勰传笺注》一文曾做过专门的考证。根据杨先生的考证成果,并结合一些其他史料,我们可以知道:莒即今山东莒县,春秋时为莒子国,西汉属成阳郡,东汉属琅琊郡。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置东莞郡,太康十年(公元289年),将莒划属东莞郡。晋永嘉时,天下动乱,北方沦陷于异族,东莞亦在其中。渡江以后,随着北人大批南移,东晋政权在南方大量侨置州郡, 即将原先的一些北方州郡名强加于南方的土地上,以安置和安抚这些北人,巩固自…  相似文献   

9.
隋唐时期,今绍兴市被称作越州,其治城是浙江地区的军政、经济、交通和文化中心,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南朝迄隋唐,置于今绍兴市的州级政区经历过几度演替,即东扬州--吴州--越州--会稽郡--越州的变化.隋开皇九年始,在越州城(今绍兴)先后建置吴州总管府、越州总管府、越州都督府、浙东观察司和镇东军节度司等地方高层管理机构.开元末年,越府管8州,相当今浙江省的绝大部分.越州城是隋唐时期浙江地区的中心城市.其历史地位表现在:绍宁平原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推动其中心城市的出现、越州城是联结内地与海外交通的中枢节点、越州城文化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文化名人辈出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经过先秦秦汉时期的变迁,越灭吴、楚灭越、秦灭楚、汉灭秦,西汉时在吴越地区设立了鄣郡和会稽郡,东汉时又将会稽分为吴郡和会稽两郡.吴越地区的居民随着政治的变迁也发生了变化:吴人逃散,越人取而代之;越人败退,楚人取而代之;秦国短暂,汉人陆续南迁,经过两汉400年的整合,吴人、越人、楚人、秦人的后裔都融合成为统一的汉民族,吴越地区的文化也是和其他地区一样的汉文化.虽然吴越地区的汉文化与其他地区相比还有一些自己的特点,但是再用先秦时代的国别文化来称呼它已经不合适了.  相似文献   

11.
连州是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其历史文化殷实,风景宜人,魅力无限,从建筑到人文都透出浓浓的古韵。古城连州位于粤西北、五岭南麓、北江支流连江上游。史书记载,连州春秋战国时属楚,秦时属长沙郡。隋朝开皇十年置连州,民国元年称连县,1994年设连州市(县级)。  相似文献   

12.
西晋仍置涪陵郡后,由于涪陵郡本身置废不一和诸家史地志书记述不清,晋宋齐时期涪陵郡废置与属州问题成了后人不太清楚的问题,以至于后来学者认为三峡地区的涪陵郡在西晋后期因被少数民族首领控制而废罢,到南北朝的齐朝时才复置;西晋到齐,涪陵郡都属于梁州。这是不正确的。实际情况是东晋、南宋仍设置涪陵郡,西晋后期到齐朝,涪陵郡均属于益州  相似文献   

13.
《源流》2012,(4):31-33
南雄历史悠久,始建于三国吴元兴元年(公元264年),原名斜阶县,属始兴郡,至五代南汉时改置雄州。由建县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南雄人民富有革命斗争精神,早在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南雄就有一批革命志士加入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先生进行民主革命斗争。1917年,"十月革  相似文献   

14.
前时读报有《今日幽州城》一文,把山西怀仁县金沙滩公社日中城大队,当作“古幽州”来凭吊,说日中城“就是过去的幽州城”,这是没有事实根据的。根据历史记载,怀仁县汉为沙南县,隋为云内县,唐置云中县,辽置怀仁县而属大同府,故治在今怀仁县城西,金贞祐二年(1214)徒今治,改为云州。同怀仁县毗邻的山阴县,汉为洼陶县,隋为善阳县,唐为马邑县,辽初置河阴县,属朔州,金大定七年(1167)改为山阴县,贞(衤右)二年改置忠州,故置在今山阴县城南十五里故驿村之北。同怀仁县毗邻的应县,汉为剧阳县,隋为马邑郡地,唐置金城县,五代、辽、宋、金、元均为应州治。  相似文献   

15.
恩施市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在恩施地区中部,长江支流清江两岸。古为廪君国地,春秋为巴子国,战国属楚巫郡,秦属黔中郡,汉属南郡,三国属吴,晋属荆州郡,后周为施州治所,唐属黔中道,宋属清江县,元明清为土司管辖,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改土归流为思施县治。“恩施”名始此,意为出于皇帝恩赐。民国为荆南道、施鹤道、鄂西行政区,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湖北省政府迁此六年。解放后为恩施地区行署、县人民政府驻地。1982年4月置恩施市。面积14平方公里,人口5万。少数民族有土家族、苗族等。全城座落在陷落盆地南部,海拔250—500米。四周群山环绕,高矗云宵,海拔在1000米以上。河流沿岸为第四纪沉积物和近代河流冲积物,有黄壤和水稻土分布。年平均气温16.4℃,一月平均气温  相似文献   

16.
吴郡《辞源》的释义是:“地名。东汉顺帝时分会稽郡置,约有今江苏长江以南全部,及长江以北迤东之南通、海门诸县地。治吴。”这一释义不全面,不准确。“吴郡”一词最初见于《史记·灌婴列传》,灌婴“渡江,破吴郡长吴下,得吴守,遂定吴、豫章、会稽郡”。《汉书》中亦有,《高祖纪》:“以故东阳郡、鄣郡、吴郡五十三县立刘贾为荆王”。《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博阳节侯周聚。以卒从丰,以队率入汉,击项籍成皋有功,为将军,布  相似文献   

17.
《浙江风物志》(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2月版)第十六页载:“浙江另一历史名城是绍兴。它在春秋末期曾是越国的都城。秦时置山阴县;三国时为孙吴属地;西晋、南北朝期间均称永兴县,属会稽郡;隋开皇九年并永兴入会稽县,属越州;唐仪凤二年(公元677年)复置永兴县;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为萧山。到宋高宗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以‘绍祚中  相似文献   

18.
古射阳考     
古射阳县始建于公元前177年(汉武帝元狩六年),隶属于临淮郡。东汉明帝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年)省临淮郡,射阳县划属徐州广陵郡。三国时废,西晋复立,东晋分射阳境地置山阳县。刘宋时山阳与射阳并存。南齐时射阳已名存实亡。后射阳被废,山阳兼有其境。射阳城之争,古已有之。世人多认为在宝应,我则认为在山阳城西。  相似文献   

19.
浏阳市古称“浏”,古为越人族居之邑。东汉建安十四年(209),三国吴孙权首置刘阳县,县治驻居仁镇(居陵镇)。《水经注》称刘阳县为浏阳县,认为“县凭溪以即名也。”然而,《三国志》称刘阳县,属湘州长沙郡。刘阳,疑为长沙定王发之族邑封地,故以姓氏名地。置县称刘阳。  相似文献   

20.
安仁县域,古为容陵县地;东汉建安二十年(215年),容陵县划属阴山县。唐武德五年(622年),以阴山县地原容陵县大部分地域,置安仁镇;后其行政、军事区划数次调整。北宋乾德三年(965年),终以安仁场置县,县治始驻古城市;宋咸平五年(1002年),迁县治于今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