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在我国社会救助的主体结构中,政府固然是第一责任主体,但受政府财力所限,政府救助存在许多盲点,有相当一部分社会成员游离在政府救助的保障网之外。从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尚不发达的国情出发,帮助社会困难群体的职能,不能只由政府单独承担,应发挥各方面的力量,使社会救助逐渐形成由政府包揽过渡到政府和非政府力量共同参与的社会机制。 相似文献
2.
在经济体制转型与农村社会变革过程中,非政府组织介入农村社会救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文章通过探讨非政府组织介入农村社会救助的优势,分析当前非政府组织介入农村社会救助存在的现实困境及其成因,进而对非政府组织如何有效介入农村社会救助提出一些建议,以期更好地发挥非政府组织在农村社会救助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4.
5.
社会救助作为反贫困的长期制度安排,多元救助主体是其主要特征,多元共治是社会救助事务的核心要义。在社会救助多主体责任的定位上,国家是社会救助首要的义务主体,提供社会救助是国家应尽的义务,强化国家责任是现代社会救助制度的重要标志,同时家庭、个人也负有社会救助的义务。在社会救助多主体责任的关系上,个人自救、家庭互助在主体责任关系中处于第一和第二位阶,"穷尽其他帮助"是我国社会救助法律规范中的要件,国家在主体责任关系中是处于最后位阶。为此,在我国社会救助立法和政策改革中,通过明确政府的给付责任,强化家庭的义务和责任,实施分类管理和开展社会救助服务,激发有劳动能力者的个人积极性,推动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家庭和个人尽责的社会救助新格局。 相似文献
6.
社会救助的目标与我国现阶段社会救助的评估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社会救助具有社会照顾、社会规制、助人自助以及促进社会公正、社会融合等多重目标.对比这些目标,我国现阶段的社会救助还存在救助对象的需求满足程度有限、实施结果出现不公,导致某种程度的"福利依赖"、社会规制效果不明显、社会融合效果不突出等诸多不完善之处.进一步完善我国社会救助应当着眼于完善社会救助的制度设计、提升社会救助工作的专业化水准、保障社会救助资金的投入、优化社会救助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7.
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公共服务发展报告2006》指出,我国当前政府公共服务整体呈现出总体水平偏低,发展不平衡,效率低水平趋同的基本特征。面对这样的问题。本文选取了公共服务主体多元化这一视角,通过对我国公共服务主体现状的研究,分析了我国公共服务供给多元化的可行性。同时,设计了供给模型,指出政府、市场化主体、非营利性组织和个人在模型中的作用,并给予机制上的保障。 相似文献
8.
温子勤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9(3):15-20
非政府组织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政府所不能发挥的独特作用。它们是促进和加强民主法治社会的重要力量,是社会关系的重要协调者和利益冲突的重要舒缓器,是增进社会资本,是诚信友爱、安定有序社会的源泉和动力。非政府组织在环境保护方面亦可发挥重要作用,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观念的积极倡导者和坚定实践者。 相似文献
9.
高园 《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58-62
新中国城市社会救助经历了从传统救济到现代救助两个完全不同的阶段,体现了城市社会救助工作从政府恩惠到政府责任、从单一济贫到综合救助、从无法可依到有章可循、从"输血"到"造血"的巨大转变。重新审视60年来的发展历程,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有利于更好地构建现阶段的社会救助体系,这对于贫富差距逐渐拉大、弱势群体问题尤为突出的转型期意义重大。提出了从明确社会救助中政府的主导责任、健全综合救助体系、加强社会救助的法制保障和重视受助者的能力建设等四个方面的建议,以期不断完善当前的救助体系,使弱势群体也能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最终实现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0.
论我国高等学校投资主体多元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大众化高等教育时代的到来,办学经费越来越成为制约高等学校发展的瓶颈。在政府财政性投资有限,高等教育机构又迫切需要发展的背景下,采用多元化投资方式发展高等教育,是西方发达国家采用的主要模式,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论社会救助法中的国家责任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责任是现代社会救助制度的重要标志.国家责任是保障公民社会救助权的要求,是政府存在的合法性基础,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与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必然要求.社会救助的国家责任主要表现为制度供给责任、财政责任、实施和监管责任、引导民间救助以及宣传责任等.我国社会救助立法应该确立国家责任原则,建立以政府救助为主导,民间参与为补充的社会救助模式. 相似文献
12.
市场机制发育和社会保护建设,在转型国家中至关重要。社会救助,由于其目标定位依据选择性原则,其功能在于拾遗补缺,其后果常造成羞辱效应和社会排斥,长期以来在社会保护体系中边缘化。在全球性福利国家转型的浪潮中,社会保护的取向发生了深刻转变,形成了积极社会政策的框架,强调必须超越收入保障,转变为积极的能力建设。随着整个社会保护体系向积极干预主义的转型,社会救助有了新的定位,从仅具有保护性的社会安全网转变为社会风险管理的利器。社会救助项目,无论其目标定位人群是长期失业者、抚养儿童的家庭、弱势人群还是老年人,都纳入了能力建设的积极内容,以帮助受益者摆脱福利依赖,跳出福利陷阱,参与劳动市场,融入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3.
随着现代公共行政的改革,各国政府把一部分公共职能交给社会中非政府公共组织来承担,公共行政包括国家行政和社会行政两种类型,公共行政的发展对行政法产生了影响。综观法、德、日等几个大陆法系国家的行政主体类型,其均呈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伴随着政府的改革,我国也出现了大量的承担公共职能的非政府公共组织,然而我国目前的行政主体理论并不能反映行政主体多元化的特征,应提出“公共管理职能和行政权”,以重新界定我国行政主体的内涵,扩大我国行政主体的范围。 相似文献
14.
社会救助制度的社会建构主义维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社会救助制度的变迁必须关注社会救助制度的建构主义性质。从社会建构主义维度看,社会救助制度是社会的一个层面,反映并遵循着一定的社会逻辑。围绕这个逻辑,各种权力和主体会通过各种途径争取和强化自身在社会救助制度的有利位置,并通过合法化的过程,使其对社会救助制度的各种界定和解释得到广泛认可,这个过程通过微观的身体化技术使人们默认甚至参与共谋这个社会逻辑。在这个实践过程中,权力、知识、伦理道德是很重要的三个因素。社会救助制度变迁不仅仅是客观属性的变革过程,还需要一个去魅和建魅的过程。现有的社会救助制度变迁研究必须关注如何去魅和如何建魅,其核心应该是回归主体自身。 相似文献
15.
占美柏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4(8)
当个体生存遭受自然或社会危险而无力自救时,获得社会救助不仅仅是一项道义诉求,而是一项基于法律的权利主张.社会救助权是对公民生存权的补救和扩展.确立和落实社会救助权,是社会救助立法的核心立法宗旨所在.以《社会救助法》的立法实践为契机,从法理上厘清社会救助权的根据、性属与功能,构建社会救助权的框架体系,对社会救助立法的价值定位,以及对社会救助立法的整体构造,都具有方向性意义. 相似文献
16.
社会救助是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部分,对社会安全和稳定起到兜底作用。但是对于城市困难家庭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和社会救助网络运行还存在诸多问题。如何发挥社会救助体系作用的问题,从社会救助网络建设的角度,提出了多元救助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政策排斥是客观存在的,具有普遍性、复杂性和两面性等特征。资源稀缺性、社会问题复杂性、决策信息不对称,决策与执行者的价值观、素质与能力等都会影响到政策排斥性问题的形成与产生。消极性政策排斥的危害是不可低估和轻视的,基于政策排斥的社会管理创新不仅是弥补政策自身不足的客观需要,而且是推动社会管理实践与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8.
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是《民法典》侵权责任编、《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办法》、《社会救助法(草案征求意见稿)》等多部横跨不同部门法的法律法规所关注的重要制度。有关其社会法属性的主要学说有社会救助说和社会补偿说,社会救助说的直接论证路径和间接论证路径都存在缺陷,而社会补偿说可以从制度发展、命名方式、思想理念、概念构成等多个维度得到有力阐释。社会补偿说的理论重述具有重要的制度价值,既有利于维护法律制度的体系性,又能够在规范资金来源、扩大保障对象、划定保障范围、界定追偿对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论农村"留守儿童"群体的非政府组织救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政府组织是救助农村留守儿童群体的重要力量.非政府组织应当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实现对农村留守儿童群体的救助.非政府组织与政府要实现良性互动,以增加救助效果. 相似文献
20.
社会科学作为复杂社会的知识救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作者对"展望二十一世纪的浙江社会科学"讨论会上发言的补充.本文指出,社会科学是在19世纪中期后作为复杂社会的知识救助而产生的,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欧美各国政府与社会科学界视为制订公共政策、实现社会改革和社会控制的科学依凭,而社会科学在此过程中也展示了它的基本功能和内在紧张.在这种情况下,作者期望中国社会科学家在努力发挥社会科学的知识救助功能时,能够恰当注意社会科学的不充分归纳知识的有限性,恰当注意社会科学内部的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的配合、学科与专业之间的紧张、学科维护与知识供应的关系、满足国家政策咨询与保持一般理论兴趣之间的平衡等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