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以鳃为材料,用PHA腹腔注射秋水仙,空气干燥制片法制作染色体玻片标本,Giemsa染色,对灰神仙鱼的染色体组作了分析。其二倍体染色体数目2n=48,染色体可分为四组;A组:中部着丝粒染色体1对;B组:近中部着丝粒染色体5对;C组:近端着丝粒染色2对;D组:端部着丝粒染色体16对,NF=60。组型分析中出现异型染色体,并对其分类位置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鳃为材料,用PHA腹腔注射秋水仙,空气干燥制片法制作染色体玻片标本,Giemsa染色,对灰神仙鱼的染色体组型作了分析。其二倍体染色体数目2n=48,染色体可分为四组;A组:中部着丝粒染色体1对;B组:近中部着丝粒染色体5对;C组:近端着丝粒染色体2对;D组:端部着丝粒染色体16对,NF=60。组型分析中出现异型染色体,并对其分类位置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历来研究屈原的学者都重视《离骚》而忽视《远游》,一则以为《远游》非屈原所作;二则以为《远游》多言神仙,其实《远游》也是屈原的作品,也同样应该受到重视。若说神仙思想,《离骚》同样有较明显的神仙思想。学者们多注重《离骚》所表现的坚持直道、“九死不悔”的精神,而忽略了它巫术神仙方面的内容,其实神仙思想并无损于屈原的伟大。以下就谈谈自己肤浅的看法。《离骚》、《远游》同为屈原作品《远游》的作者究竟是不是屈原,学术界颇多争议,但若将《离骚》与《远游》细加比较,便会发现两者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从内容上看,《离骚…  相似文献   

4.
成仙方式和途径,是道教神仙信仰的重要内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特征。道教神仙传记《列仙传》中,存在着一种独特的成仙方式——仙由技成,即一个人如果在某一领域的技能达到登峰造极、与天合一的境界,那么他就能够超凡成仙。这种成仙方式表现出道教早期神仙信仰重视人的现实性生存根基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神仙观念的由来、变迁和在秦汉的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长寿的渴望是神仙观念得以产生的根本原因。神仙观念在战国秦汉之际发生过一系列变化。首先,神仙观念在产生之初的彼世色彩淡化,神仙观念与长寿愿望合流;其次,神仙观念在世俗化过程中开始走向普及。汉武帝对此影响最大,他重祭祀,好神仙,并把求仙的领域扩大化,这一切无疑助长了民间神仙信仰传播。  相似文献   

6.
神仙文化是我国特有的传统文化,神仙思想的产生于现代旅游活动有着必然的联系,神仙思想是最具特色的休闲文化。自贡市仙市镇是仙与盐的完美结合。从神仙文化与旅游活动的关系入手,分析了神仙文化与现代休闲文化的契合关系,并具体探讨了神仙文化在自贡市仙市镇乡村旅游规划中的运用问题:强调在景点打造、景观设计以及旅游活动项目的设计上应融入神仙文化元素。  相似文献   

7.
神仙思想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远古时期的灵魂不死观念是神仙思想产生的源泉。春秋战国时期,诸子典籍中存在的大量关于神仙世界描写,极大丰富了神仙学说的内容。战国以来方士的崛起及帝王的求仙活动,则标志着神仙思想的正式形成。  相似文献   

8.
赵民 《齐鲁学刊》2006,(6):17-20
秦汉之际,神仙观念发生过一系列变化。首先,神仙观念在产生之初的彼世色彩淡化,与长寿愿望合流;其次,神仙观念在世俗化过程中开始走向普及。汉武帝对此影响最大,他重祭祀,好神仙,并把求仙的领域扩大化,这一切助长了民间的神仙信仰。  相似文献   

9.
曾礼军 《兰州学刊》2012,(7):106-110
《太平广记》神仙小说蕴含着丰富的"石"文化,石头是神仙生命的原生点,石髓是神仙修道的仙药,石洞是神仙居住的仙境。神仙小说的石文化意蕴,既是神仙道教对远古以来的石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也是道教对于自然山石进行宗教审美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神仙小说是<太平广记>的一个重要类目,白鹤则是神仙小说中一个重要的仙化意象,它们或为神仙的化身、或密切关联着神仙,具有长生不死的宗教文化意蕴.白鹤能够成为神仙的典型意象,与神仙思想的原始生成、白鹤的形体习性以及鹤鸟所附载的民俗内涵分不开.  相似文献   

11.
神仙境界是道教美学的核心。神仙境界的创造经历过三个重要环节:(1)本体的衍变:道的神化、人的神化和人的仙化,道本体演变为仙本体,道成为成仙的手段。(2)主体的演绎:神仙作为道教的主体,其本质可以从超越性和世俗性两个维度来演绎,前者体现出神仙自由的一面,后者体现出神仙享乐的一面;前者体现出神仙的非人性,后者体现出神仙的人性。(3)环境的建构:道教神仙学有关仙境的描绘集中体现出中国古代的环境美学思想,注重环境对人的肯定,生态与人的统一。道教神仙学全方位地开拓了生命的意义,它是中国古代生命美学的集中代表。正是因为有了神仙之学,中国传统文化才在厚重深刻之外别添了美丽和浪漫。儒家的实践理性与道教的审美感性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审美理想——"尚贵羡仙"。  相似文献   

12.
程群 《江淮论坛》2005,(6):141-147
中国传统道教对很大一部分古代文人产生过重要影响,道教理论家所建构的“神仙世界”曾深入他们的精神领域,成为诗意栖居之家园。“神仙世界”之所以能够转化为文人诗意的家园,很大程度上是由道教理论家所创造的“神仙世界”本身内容所决定的。道教理论家关于神仙实存的论证,神仙对于人生的巨大救赎功能,“神仙世界”物质充盈、自然环境优美等等因素,契合古代文人的精神需求,从而将之视为诗意栖居之家园。历代帝王热衷于访道求仙所形成的社会心理氛围,是促使文人将“神仙世界”视为诗意栖居家园的重要动因。  相似文献   

13.
《淮南子》存在着非常确定的神仙信仰。它没有直接使用神仙一词,但其至人、大丈夫及真人与道合一后所具有的永恒性、无限能力性与超越性的神性特征无疑就是神仙。《淮南子》以神话和阴阳气感应论证明了神仙的实有性,也为其神仙信仰提供了理论基础。《淮南子》之道秉承于老庄之道,并进一步神秘化,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明显宗教性的神仙道家思想。  相似文献   

14.
郭璞对于神仙世界的追求绝非一时的冲动和偶然的兴趣,而是他一以贯之的宗教信仰。他认为在人间之外存在着一个独立的神仙世界,而人通过修炼可以成为神仙。这一认识不只是反映在他的学术著作和诗赋作品中,更被他付诸实践:为了成为神仙,他曾隐逸山林,并进行过多种方术修炼。郭璞对于神仙世界的向往和追求贯穿终生,并最终通过兵解正式成为神仙。正确认识郭璞的宗教信仰,不但是全面认识郭璞人生道路的关键,而且也是正确评价《游仙诗》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15.
论中国人的神灵观──鲁迅与道教研究一得郑欣淼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道教认为,道生神,道无所不在,故亦认为神无所不在,所谓有物即有神,有形即有神。因此道教带有浓厚的万物有灵论和泛神论色彩,属多神教,信奉的神仙很多。这些神仙除道教自己所造之外,还不断从民间信...  相似文献   

16.
美和情欲:梦会神女原型题旨的内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和情欲:梦会神女原型题旨的内核王守雪在中国,“天仙”一般被认为是对一个女子最美的评价,林妹妹在贾宝玉的眼里就是天仙一般──“神仙似的”。天仙也好,神仙也好,仙女也好,其实具有相通的原型题旨,也是千百年来文人们喜爱的一个话题。如果追溯其源流,宋玉的《...  相似文献   

17.
道教对中国古代小说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对唐传奇而言,相当一部分作品袭用了道教传说的结构模式。道教的神仙观念为唐传奇的人物形象注入了仙的活力。而神仙家虚幻的时空意识及其所向往的生活方式,又为唐传奇造成了审美上的陌生感、神秘感和惊奇感  相似文献   

18.
100道教名山     
道教这一土生土长的宗教,源于古代的巫术和秦汉(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20年)之际的神仙方术和阴阳五行之术。严格地讲,中国道教的正式出现应该是在东汉(公元25年至220年)末年,由张道陵所创立,其诞生是以五斗米道、太平道的出现为标志。它主要由长江文化孕育而成,创始人张道陵由吴入蜀,以楚文化的老庄道学为基础,吸取了燕齐文化的神仙思想,  相似文献   

19.
《老子河上公章句》与道家思想的世俗化□张运华1.道家思想与神仙方术思想的融合从《老子指归》中,我们可以看到道儒的进一步融合,这是汉代道家思想发展的一种趋向,还有另一种趋向,就是道家思想的世俗化,以便使道家思想为更多的人所接受。这里就不能不谈到神仙方术...  相似文献   

20.
汉魏六朝志怪中的道教养生王连儒来源于先秦的古代宗教与巫术,以有秦汉以来所兴起的神仙方术之学,无疑成为诱发道教产生的最有力的因素。无论是古代宗教中的诸神创造,还是巫觋系统中的星占与祈祷;无论是神仙家所畅想的列国仙境,还是方术之士对明灭海天的苦苦探寻,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