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薛侃 《领导文萃》2007,(1):17-21
备受关注的物权法草案已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六轮审议。8年间.关于这部法律的纷争此起彼伏,牵动着许多人的神经。虽然媒体的一项调查显示,公众对于物权法的认知程度仍然偏低,但毋庸置疑的是,中国人越来越关心自己的财产,对财产安全的关注也空前浓厚。中国正步人物权觉醒的时代。  相似文献   

2.
主持人语: 物权法是各国民法典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调整公共和私人财产关系的重要法律。我国的物权法是1954年以来,继宪法、合同法、婚姻法之后,第12部向社会公布并征求意见的法律草案。这个草案自1998年3月着手起草,至今历时8年,终于在今年10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通过六审,在诸如公、私财产有无轻重之分、对国资是否需要特别保护、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抵押和宅基地使用权能否转让等重大问题上取得了共识,现已比较成熟,有望进一步修改完善后,适时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 物权立法不仅丰满了民法体系的羽翼,而且必将渐进地推动整个中国宪政文明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一) 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四次审议原计划提交2006年初召开的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草案)》,因为北京大学法学院巩献田教授的一封公开信而“叫停”,由此引起了一场轰动一时的物权法“叫停”风波。2006年3月9日,吴邦国委员长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作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时说,物权法草案列入今年的立法计划,待条件成熟时再提请审议,可以说为这场“风波”画上了一个句号。风波过去,物权法的立法程序已重新启动,但这场“风波”带给立法者们和全社会的思考并没有结束,给起步中的中国法治进程的影响是深远的,也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6月27日至30日,我在京列席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4天时间,3次全体会议,5场分组审议,完成了13项议程。审议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行政强制法草案、职业病防治法修正案草案、兵役法修正案草案。听取国务院关于2010年中央决算的报告、国务院关于2010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相似文献   

5.
7月1日,历时7年多时间经过不断审议的物权法(草案)向社会全文公布,广泛征求意见,以进一步修改完善,预计将在明年3月召开的全国人大会议上审议表决。它是我国保护公民私有财产的第一部法律,将福泽13亿中国人。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对《广东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草案)立法审议过程为例,研究地方人大常委会立法审议机制,透视其中所存在的民主参与和民主协商下的理性决策模式。  相似文献   

7.
徐华 《领导文萃》2007,(1):21-26
一部与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物权法,辗转8年.6次提交审议。围绕物权法的诸多争论,中国最高立法机关在最新的法律草案中给予了明确的“回答”。  相似文献   

8.
立法公开是法律体现民意之前提,近几年来,人大通过公开征集立法项目、专家参与立法、公布法律草案、举行立法听证会等形式,使立法过程更为公开和透明,立法为民理念更为突出。立法的过程也是各利益相关方进行利益博弈的过程,此种博弈无疑能使立法机关更为充分考虑各方利益诉求,以制定出更加公正合理的法律。  相似文献   

9.
乔新生 《决策》2006,(9):52-52
前不久,媒体报道了公民熊伟自费起草法律文件的事迹,读来分外亲切。早在三年前,熊伟同志通过朋友介绍拜访过我,记得当时他拿出几份人大代表的立法建议草案,请我提出修改意见。我依稀记得这些文件中包括制定反浪费罪等内容。后来,熊伟同志曾经带着湖北荆门几个农民兄弟来见我,希望我能代理他们的诉讼。非常遗憾的是,我并没能帮上忙。  相似文献   

10.
12月22日,为期6天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将审议8部法律草案。12月2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出台14措施扩消费  相似文献   

11.
民主立法是现代民主原则在立法程序、形式上的具体体现,也是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硌然要求.要扩大和提高公民参与民主立法的程度,应从两个途径入手,一是在主体上保证法定内的主体科学参与和法定外主体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 二是在程序上坚持立法计划要公开,法律草案要公开、立法文件和资料要公开.  相似文献   

12.
酝酿13年之久、8次会议审议、创造中国立法史上单部法律草案审议次数最多纪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终于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以高票获得通过,并将于10月1日正式实施。可以说,《物权法》既是近两年争议最多的一部立法,也是与普通老百姓关系最大、最直接的一部法律。它的出台和实施,将成为中国老百姓日后定纷止争的基本准则。  相似文献   

13.
《领导决策信息》2008,(14):30-31
十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在2003年3月至2008年3月的五年任期内,审议和通过宪法修正案1件,法律73件,法律解释5件,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21件,一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支架作用的重要法律相继出台。在今年"两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时提出,2008年共安排审议20件法律草  相似文献   

14.
朱琳 《决策与信息》2009,(4):180-181
本文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抵押的历史变迁和现行规定着手分析,认为既然法律允许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转让,那也应当允许抵押,着分析了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制度的建立给出了立法建议,主要论及抵押人、抵押权人、同意权问题、抵押权的效力范围、集体成员优先权方面。  相似文献   

15.
<正>作为一名普通的公民,我希望自己能在法律的实践中更多的参与进去,而不是作为一名看客,但是,我想消极地说更多的时候大多数的公民连作为一名看客的机会都没有,而只是被动地去接受,或者"在毫无知情权的情况下"去履行自己的权利。近几年来,听政会、讨论会、法律草案的公共评论等形式的公众参与,成为中国立法和公共决策过程中的一道风景。公众参与正成为公  相似文献   

16.
正一部地方性法规的诞生,聚集了政协委员的智慧。今年1月22日,《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由北京市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而此次提交人代会审议的《条例》草案中,有83处修改源于700多名政协委员。这是北京市委、市人大、市政协开展立法协商的一次成功探索。在市委统一领导下,从提出协商需求到迅速组织开展,从  相似文献   

17.
正——日前,《广东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管理条例(草案)》进入人大审议阶段。草案规定,食品摊贩仅需按规定免费办理食品摊贩登记卡后,便可在划定区域和时段从事食品经营活动,无须再进行工商登记。广东以立法形式创新管理制度,对流动摊贩由"堵"到"疏",体现了执政理念的巨大进步。  相似文献   

18.
在2006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没有进入议事日程的物权法(草案)成为关注的焦点。这不是因为物权法(草案)包含着多么高深的理论,也不是物权法(草案)存在多少技术难点,而是物权法草案承载着中国人对未来的希望,是对中国近30年改革的总盘点。  相似文献   

19.
强制执行法是规范国家机关(执行法院)运用国家强制力强制债务人履行其义务以实现债权人权利的行为,以及在执行过程申所产生的各种关系的法律.制定强制执行法的现实需要是为了解决“执行难”和“执行乱”的问题。最终价值追求应当是为了依法规范执行权的运作,保障强制执行工作的公正和高效。德国学者耶林指出:“目的是全部法律的创造者。每条法律规则的产生都源于一种目的,即一种实际的动机。”故此,本文试图全面论述即将制定的强制执行法应当追求的目的与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20.
田冬冬 《经营管理者》2011,(10):190+189
现阶段我国没有一个进行海岸带综合管理的部门,也没有一部国家层面的、统一的、兼具综合性的和专门性的海岸带管理法律。鉴于国内的混乱局面以及世界各沿海国家的成功经验,如何协调现有各项海岸带相关法律法规的适用而不发生冲突,制定一部有强烈针对性、专门调整海岸带开发与保护各类关系的海岸带综合性法律,是我国海岸带管理活动中亟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