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莲花精神和多元尊重--澳门两笔丰厚的历史遗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羡冰 《学术研究》2003,(12):108-110
澳门多元文化并存共融,互相尊重;澳门老居民纯朴、人情味浓、洁身自爱,具有一种“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精神。这些是澳门最丰厚的历史遗产和无价的精神财富。研究澳门文教史,探讨澳门多元尊重的文化特质,剖析澳门老居民“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精神,在澳门特区奠基的今天,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在全球战争恶势力假借文明冲突而恣意扩展的当前,更有重大的国际意义。  相似文献   

2.
孔子"述、作"之义与文化的继承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子自称“述而不作 ,信而好古”。这述作之义 ,其核心即强调文化生命历史连续性的文化阐释原则。这一连续性的内容 ,即自然与文明或质与文的连续。“质”或自然 ,是“文”的发展之合理性的界限。质、文之连续 ,亦即天人之合一。在这个意义上 ,“文”的“作”亦即“不作”。文化表现为一质、文之张力关系中的生命连续 ,同时 ,亦总是作为“传统”以此“不作”之“作”的方式活在我们之中的东西 ,这正是我们总能有所“作”的原创性之本。近代以来 ,文化的“断裂性”和历史“记忆的短暂” ,造成了中国文化人文和精神资源积累与原创性的不足。孔子“述而不作”的文化阐释原则 ,在今天的文化建设中仍有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广东文化建设所面临的形势和战略目标社会历史发展现在正处在什么时代?将会过渡到什么时代?这些时代有些什么特征?对广东的文化建设提出了什么挑战?这是我们制订文化建设战略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从时代的划分来看,社会历史的发展,主要可分为三个时代,一是“前工业时代”,二是“工业时代”,三是“后工业时代”。在文化学领域,则有人把这三个时代分别表述为“政治时代”、“经济时代”和“文化时代”。也有人把“文化时代”叫做“信息时代”。这三个时代分别代表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4.
孙明霞 《北方论丛》2021,(5):171-178
从明清到近现代,澳门成为继敦煌、泉州之后的第三个中西文明交融典范性城市,为中华文明包容多元文明注入了独特的"澳门因素".在明清时期,澳门成为来华传教士向中国介绍西方科技和向西方传播中国文化的集散地,推动了中国的康乾盛世和西方的启蒙运动;在近代,澳门又凭借其独特的治理制度和发达的报刊媒体,成为中国近代思想变革的重要策源地,深刻影响了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西文明交融的"澳门因素"表明,澳门在中西文化交融中形成了独特的区位特色、历史特色和族群特色,中西文明交融的澳门特色有助于澳门在推进文明互鉴、化解文明冲突的新时代再度焕发活力.  相似文献   

5.
多元文化交融的缩影--澳门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澳门文化"是东西方文化在澳门这块葡人"居住"的中国土地上,通过长期碰撞和交融后所形成的一种典型的多元性文化."澳门文化"在其历史的长河中所表现出来的东西方宗教与中西学校的并存、及在鸦片战争后东西方不同文明的进一步融合与认同,使澳门成为了中国近代一座典型的多元文化型的国际商埠,并为我们今天考察和研究近代以来东西方多元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一个值得关注的实施范例.  相似文献   

6.
刘轶 《云梦学刊》2007,28(4):89-92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正在成为一项热门行业,对城市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影响巨大。在今后几年,我国的“创意阶层”将会逐步壮大,形成城市中的“创意社群”,并将透过创造力和对文化艺术生活的要求,确认文化艺术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建立起能充分利用文化、艺术、商业以及社区之间的重要联系。“创意社群”将会不断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推动力。为我们城市的总体规划和发展模式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识和理解我国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各种文化现象,首先应认清市场经济本身所体现的文化精神。历史上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中所体现的文化精神正是一种被称为“资本主义精神”的东西,这是在整个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中起着重大推动作用,反过来又借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而成为在资本主义文明发展中占主导地位的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8.
从政治发展看澳门历史分期澳门]吴志良一、澳门历史向学术界提出的若干问题葡萄牙人1557年“立埠于澳门,实为泰西通市之始。”①此后,澳门迅速发展成为南中国的一个对外商贸中心。西方传教士也纷至沓来,将这块弹丸之地变成向中国传播天主教义的基地。自16世纪中...  相似文献   

9.
中国文化经历了多次的文化转型与文化重构 ,每一次原创文化的再阐释 ,都在文化还原中促进了文化发展。中国原创文化复兴与比较文学跨文明阐释有三大互动体系 :古今文明体系 ,东西文明体系 ,俗雅文明体系。比较文学与文化复兴的另一重联系是 ,比较文学研究有三大理论前提与学术原则 ,亦是文化复兴与人文发展的三大定律 :一是要有文学自觉自律的历史文化自觉与独立学科及发展规律可循 ;二是要有跨文明整合的跨文化、跨学科互动体系 ;三是要有文化变革、文明重构的还原与复兴、转型与重构。中国原创文化的复兴 ,不仅需要比较文学的跨文明整合及学科群的建设与发展 ,也促进了比较文学的发展与学术探讨的深入。中国比较文学与中国文化的发展 ,是互动同步的一个开放结构 ,“引外融中”“借西改中”“用他构中”是中国文化复兴与比较文学研究的三重境界。文化转型、文化变革、文化复兴成为比较文学发展的知识力量与文化力量。  相似文献   

10.
一、民法是文化的文化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在共同的生产、生活中创造出来的人为环境和方式,是“人”化、“文”化、“伦理”化、“本质”化的人类历史运动,是以人的生存价值体系为核心,包括心理意识、行为方式、知识、艺术、制度、习俗等要素构成的文明建树,是“由历史传递的、体现在象征符号中的意义模式或意义之网。”(吉尔兹语)因此,我们对文化的理解,就是要以人的现实的生命存在及其对生存意义的追求作为文化本质,同时把人在交往关系中的普遍心理态势与行为模式,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把人及其世界的优化,作为整体…  相似文献   

11.
全球史观下的"澳门1601事件"反映出全球化早期不同文明相互影响的细节和模式。除了葡荷贸易竞争这个根本原因外,该事件亦掺杂了广东税吏与澳门葡人之间的利益冲突等诸多因素,而澳门因"双重效力"于两个贸易体系的特殊角色成为矛盾的焦点。该事件亦是葡荷两国、澳门与广东和明廷、广东地方与中央之间的诸多政治、宗教、财政、政策通过澳门相互作用的结果,从中可见澳门在世界贸易体系发展和变化过程中的特殊地位、历史作用及其具体机制。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解决香港、台湾和澳门问题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伟大构想,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和合精神。从哲学与文化的角度审视,它是中华民族和合精神的结晶和发展。一国两制和而不周“和而不同”,这是和合文化的精要之一。“所谓和合,是指自然、社会、人际、心灵、文明中的诸多元素、要素相互冲突、融合,与在冲突、融合的动态过程中各元素、要素和合为新结构方式、新事物、新生命的』总和。”(张立文:《和合学概论》,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第71页)在古人眼里,一个“和”字,提携着中华民族文化之纲,历来将它作…  相似文献   

13.
澳门作为近500年西学东渐和东学西传的独木桥,以及东西方各种宗教、文化交汇碰撞之地,在西方走向中国、中国连接世界的大航海时代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澳门研究在通向重新认知甚至改写中国乃至世界近代历史的学术努力中,应形成与敦煌学等相媲美甚至更具现实优势的澳门学.澳门学作为一种独立的学问,须以澳门深厚的历史及其研究为基础,建构以澳门历史和社会现实为核心内容同时又能丰富世界历史认知的知识系统,揭示出人类文明进程中的澳门图式及其学术范式,从而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乃至世界和平的进程提供有价值的参照.  相似文献   

14.
<正> “澳门—葡语世界2003年学术研讨会”,由澳门历史文物关注协会、澳门历史学会和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等单位联办,于9月22-23日在澳门举行。近百名学者提交论文60余篇,围绕着澳门作为中国联接葡语国家的桥梁之地位和作用、澳门与葡语世界历史文化的互动、CEPA对澳门经济的影响与多重中介经贸平台等中心议题进行讨论。学者们认为,这是具“奠基”意义的学术盛会,吹响了10月“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澳门)”的前奏曲。  相似文献   

15.
2005年9月25日至28日,“世界文明国际论坛第二次国际研讨会”在中国澳门召开。会议以“当代世界与世界文明研究的新动向”为主题,对世界文明发展的新动向、多元文化与跨区域文明研究、中外文明交流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而在承认文明的多元化、民族性的基础上,兼容并包,取长补短,综合创新,可谓是未来世界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6.
人类自身的发展和世界格局的变化促使历史研究从以往的文明之间差异的研究转向文明之间联系的研究,互动的世界体系的研究成为研究游牧文明的重要范式和思路.通过提出“游牧文明带”的概念,肯定了在东方文化三大文化圈的交叉和交流中各个历史时期游牧文明带起到的传播文化和连接文明的重要作用.历史上的游牧民族也创造出各自丰富多彩的文明,构成了东方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从游牧文明自身的环境和条件去考察游牧民族创造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比例和关系.由于迁徙不定的游牧生活方式,游牧文明创造的物质文化没有定居文明丰富并难以保存下来,但是游牧民族的精神世界依然丰富多彩,应当充分认识和开发.  相似文献   

17.
叶坦 《学术研究》2023,(10):78-84
在中华文明五大突出特性中,文明发展的连续性居于首位,不仅因其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而且更因其经历了几千年历史发展的证明。迄今为止,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大河中唯一赓续绵延、源远流长的文明形态,其能够数千载一脉相承,必有一以贯之的核心内涵传承延续,也有与时俱进、不断鼎新的新要素持续融进。考察中华文明连续性有各种不同角度或视域,本文重点梳理分析流传千载、跨越时代的“以民为本”理念,并对其发展演进轨迹与治理绩效进行历史考察。这一理念贯穿于中国历代政治治理和经济政策之中,成为创造出灿烂的经济文化并很早发达于世界的重要思想源流,也是近现代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民为本”向“一切为了人民”超越升华,“人民至上”成为“以民为本”理念的新境界,这赋予优秀传统理念鲜活的时代内涵。  相似文献   

18.
葡萄牙殖民者于明朝时通过非法手段获准在澳门进行贸易,并窃据澳门,开始在澳门修建炮台、城墙等防御设施。澳门城防体系的构建历程长达数百年之久,成为葡萄牙殖民者对澳门实施殖民统治的文化符号。随着科技与历史的发展,澳门城防体系渐趋没落,但作为那个时代的产物,具有强烈的文化标志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具有 40 0多年开埠历史的澳门 ,虽然地域狭小 ,但由于长期以来它一直处于中西文化的交汇之处 ,在语言、文学、法律、教育 ,乃至生活习俗等许多方面 ,都与外来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形成了中西文化交融中的一种独特文化现象。有人把澳门文化称之为“殖民文化”、“杂交文化”、“中西合璧文化”等等。这些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学术观点 ,说明了澳门文化的多元性特征。本文从广义上的文化视角 ,择其要者 ,来阐述澳门文化的多元性 ,并对澳门文化的传承提出粗略的看法。上篇澳门文化的多元性特征体现在社会的各个领域。这一特征的形成 ,一与澳门…  相似文献   

20.
文明互鉴论最鲜明的特色是赋予“文明”以“实践性”,将历史进程引入文明交往研究,为解读罗马与希腊的文化交融成因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其一,罗马与希腊长期而复杂的交往历程为文化融合提供了历史条件,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为持续的文化交融创造了关键契机,二者不断调适文化冲突,提升了对以往历史的认知,增强了彼此的文化认同;其二,历史学的发展尤其是“实用主义”史学的产生,既是二者文化融合的成果,也是其进一步融合的动因,希腊的理论理性与罗马的实践理性在历史进程和历史学发展中有机结合,推动了罗马与希腊的深度文化交融,使二者以希腊—罗马文化为依托,逐渐走向文明发展的新阶段;其三,罗马与希腊文化交融的历程证明了文明交往与历史进程之间的紧密关系,归根结蒂,文明发展和文化交融实质上是一个历史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