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阳光不锈     
一商人赶着毛驴经过一座大山.见山脚下愚公的子孙正在挖山.干了多年才只挖了一个大坑.于是停下来对他们说:“现在都实现机械化了,你们为什么不用挖土机干呢?”愚公的子孙们回答说:“我们哪付得起那么贵的费用啊?”一路人插话:“那你们把家搬到山那边去不就方便了吗?”  相似文献   

2.
文稿工作为什么这么难 大家都说:搞文稿工作的不是一般人:一般人不愿意干、一般人干不了、干的人不一般。为什么这样说呢?我想还是因为这项工作所具有的挑战性、艰巨性和对从业人员素质要求的高门槛所决定的。简单归纳一下,我认为有这样几大难:  相似文献   

3.
来自欧洲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目前已有12种语言出版,风靡全球,被评为欧洲十大畅销管理图书,世界级管理大师的代表作。这是写给那些希望做好管理的人、希望提升绩效的人、希望过上高品质的生活的人。为什么即使解决了所有问题,却仍难以取得重大发展?为什么有些企业总是在改善企业文化,总是在激励员工,却总是白费努力?为什么时间总是不够用,总是需要加班?为什么按照人力测评的标准层层筛选出来的,却是一个平庸的人?怎样才能卓有成效?什么才是管理的关键?卓有成效的管理是一种职业,一种能力,  相似文献   

4.
为什么我们缺少特立独行的人生态度?为什么相比于西方人,我们的人生追求较为单一、同质?一个民族不能宽容特立独行的人生态度,会怎么样?这是萧功秦先生在《为什么我们缺少特立独行的人生态度》一文中的连续追问。最早知道萧先生的大名就是通过该文。  相似文献   

5.
低头     
有一个人问一位哲学家:“从地到天有多高?”哲学家回答:“三尺高!”“为什么这么低呢?我们人不都长得至少有四尺、五尺、六尺高吗?”哲学家回答:“所以,你超过三尺高的人身,要在天地间立足,便要懂得低头。”  相似文献   

6.
一个立国不过58年的国家.为什么能从一个农业国家快速变为现代化国家?一个人口不足700万的国家,为什么能在炮火和战争的阴影中实现人均GDP18000美金的经济奇迹?一个国土面积不足中国三十分之一的国家.为什么能完成从“农业立国”到“科技立国”的成功转型?一个除了沙子外几乎一无所有的弹丸小国.为什么能在世界经济论坛国家排名中遥遥领先?2006年11月25日开始的10天里,我们揣着一长串的问号,管中窥豹地探寻了以色列崛起的秘密。  相似文献   

7.
王重旭 《领导文萃》2009,(11):77-78
包拯与海瑞,都是有名的清官,为什么一个被罢官,另一个青云直上,这里的关键是什么? 也许有人说,两人所生的时代不同,一个是宋代,一个是明代。也许商人说.两人所遇的皇帝不同,皇帝的性格决定了两人的命运。二者都没有说到关键之处。  相似文献   

8.
咪蒙 《经营管理者》2014,(8):111-111
互联网时代跟传统时代有一点不一样。传统时代,比如说电视台请了一个长相丑的主持,你真的可以反对。你可以写信给台长,说让他下去吧。可现在是自媒体时代了,我们在互联网环境里制作了一档视频节目,就好比在农贸市场推出了一个包子摊。你觉得不好,旁边有卖蒸饺的,你可以去他家吃,何必非得抬脚把我这个摊子踹翻呢?说得更严肃一点,你说我长得丑,你能不让我上街吗?这是我的自由。在言论自由的国家里,我为什么不可以做自己的自媒体节目呢?  相似文献   

9.
一则故事说,日本曾洞宗的开创者道元和尚到中国参禅时,看见禅院伙房一位背曲如弓、眉自如鹤的老师父,正头顶正午烈日,在一心一意晒菜干。道元不禁奇怪地问道:“为什么不叫仆僧来晒呢?”老僧答:“他人不是我,这是我的任务。”道元又说:“现在这太阳多毒,你不觉得太劳累了吗?”老僧答:“现在不正是晒菜干的最好时辰吗?”老僧的话言简意赅。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10.
采英拾贝     
《领导文萃》2011,(10):36-36
“我自己当了首相之后,才理解为什么过去有这么多首相只做了很短的时间就辞职。因为做了首相,自己的情绪不是被高扬,而是不断地遭受打击从而逐渐枯萎。我自己干得这么辛苦,为什么得不到好评?再努力。结果也不会见好。所以,越想越没有干劲。”——日本首相菅直人接受采访时说。  相似文献   

11.
《经理人》2013,(12):120-120
创始人并非乐意搞家天下,所使用的家人无论在学历上还是在以往的工作中,都相当不错,为什么到了自己的公司,却出现不和、影响管理效率?该如何消除家族成员给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真正用好他们,避免家族合伙人成散伙人?  相似文献   

12.
贺海峰 《决策》2009,(1):20-22
李军曾经表态:“我不在贵阳干几件事,到贵阳来当这个市委书记干什么?”他希望自己在离开贵阳的时候,老百姓们会说:这个人是一个清官,是一个勤官。  相似文献   

13.
金一南 《领导文萃》2013,(21):116-118
中国整个近代史.既是一部先烈的牺牲奋斗史.也是一个不断出现叛徒的历史。尤其到了抗日战争时期.叛徒比比皆是,汉奸众多。曾经看过一个抗日战争的统计,就八路军方面的统计,八路军活捉的日本鬼子有1000人左右——因为当时抓一个活的鬼子是很难的.活捉汉奸44万。汉奸是什么人?汉奸就是跟着日本鬼子干的中国人。  相似文献   

14.
王运宝 《决策》2006,(6):41-42
从第一个马路市场建成以来的24年,义乌走过了一条怎样的个性化之路?浙江为什么提出全省学义乌?这个让人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惊呼“发现义乌”的地方,究竟蕴含着什么?  相似文献   

15.
怎样使自己健康长寿?人为什么生老病死?孩子为什么像父母?这些关于人类自身的奥秘,这一切都与人体基因有关。  相似文献   

16.
王星闽 《决策》2001,(12):21-22
中国股市的造假,一直以来就是一道挥之不去的阴影,但人来没有一个造假者能像银广夏这样,引起股市如此大震荡和连锁反应。从琼民源到PT红光,从大庆联谊到东方锅炉,一起起涉及虚假信息披露,损害中小股东利益的事件令人触目惊心。而今,一度号称“中国第一蓝筹股”的银广夏又东窗事发,出现了严重的伪造经营业绩,虚报财务报表问题,受到证临会调查。人们在震惊之余,不禁要深入反思:为什么类似事件屡禁不止?中国上市公司究竟病在何处?  相似文献   

17.
小幽默5则     
《领导文萃》2011,(7):66-66
一男生对女朋友说:“我想分手,我觉得烦了,就没有感觉了。”女朋友对他说了一段让他顿时无语的话:“亿万中国人民对国足早就烦了,早就没感觉了,为什么国足还没有解散?13亿人的烦都没能解散一个11个人的队伍,现在你一个人说烦了,就要解散两个人的队伍?”  相似文献   

18.
当你接到一大堆邮件,最想先打开的是什么? ——是信。 在一大堆信里最想先看的是什么? ——跟自己关系最亲近的人的来信,特别是情书、家书。 但是,你可知,信——为什么会有如此魅力?世界上有多少奇奇怪怪的信?因为信又发生了多少奇奇怪怪的事情? 仇润喜的新著《邮人说信》,就回答了这些问题。此书资料详实,情趣盎然,既能让人享受阅读的愉悦,又可从中获取到许多知识。 仇润喜,亦信人也。 《说文解字》上说:“信,诚也。”儒家的五字道德箴言在“仁义礼智”之外还有一个“信”,孔老夫子在《论语》里格外强调,“与朋友应交而…  相似文献   

19.
正实践证明,在领导工作中,目的比目标更重要。虽然一个明确的工作目标能够让下属知道"该干什么和干到什么程度",但是下属不知道"为什么干和为什么一定要这样干",其最大的局限就在于因为不明确工作目的而难以激发下属的内在工作动机和工作热情。只有明确了  相似文献   

20.
吕静 《领导文萃》2008,(20):85-89
我们与领导者的矛盾关系也可以从进化中找到答案什么造就一位好的领导?美国大选在即,很多人提出这样的问题。的确,这并不是一个单独的问题。直到最近,还很少有人考虑过领导能力的起源问题。其实,领导能力是对集体行动需求的一种反应。一个组群的成员怎样决定要干什么、如何去干和什么时候干呢?一个很明显的解决方案就是让一个人带头做领导,其他人都同意追随。在人类,这能力可能包括计划、交流、组群决策、能力认知、社会学习和冲突管理等等方面。虽然这些性状一般都和高层次的推理有关,但对领导能力的认知、适应可能早在现代人出现之前就已经进化出来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