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夏荣坡 《统计教育》2008,(10):47-50
本文是在斯密关于分工促进经济增长这一经典理论思想的基础上探讨在产业集聚的空间组织状态下的动态收益报酬递增机制。产业集聚之所以能够促进这一动态收益报酬递增机制的运转,原因在于产业集聚的空间组织系统能通过完善的内部组织和信息系统实现动态收益报酬递增机制中的创新临界点的提前,从而实现持续的技术进步和分工不断演进,进而完成动态收益报酬递增机制的正反馈效应。  相似文献   

2.
中原城市群产业专业化与多样化分工的演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区域和地方两个层面上剖析了中原城市群产业专业化与多样化分工的演进及现状,发现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原城市群一些主导专业化产业发生了较大变化,目前具有低层次多样性较高而专业化程度偏低的产业分工特征。根据中原城市群产业分工现状及演进态势并结合实际,提出了促进其产业合理分工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3.
外商对华直接投资与中国经济主权安全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康君 《统计研究》2005,22(10):27-6
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上升,大规模外资正在加速进入中国,其影响力,已不仅仅局限于某个单一的经济领域。吸收外商直接投资(FDI)是我国引进外资的一种主要形式。中国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始于国际直接投资领域,可以说,如果没有国际直接投资进入中国,就没有目前国际产业分工的格局,也就没有中国整体经济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国际直接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中国经济快速融入世界主流经济的基础。有专家称,FDI是解释20多年来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最重要变量之一。然而客观地讲,利用外资是一柄双刃剑。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乔治·基尔…  相似文献   

4.
北京地区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区产业结构是指相对于国家整体的局部地区的国民经济活动各部门、行业间质的构成和量的比例.产业结构理论表明,产业结构变动是经济发展过程的中心特征,是影响经济增长速度和模式的本质因素.合理的地区产业结构,将充分发挥地区的比较优势,扬长避短,形成科学的产业地域分工;同时可以将资源的开发、生产基地的建设和消费市场的拓展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地区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以后,信息技术越来越发达,在运输业、仓储业和邮政业中也越来越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传统的物流产业呈现产业融合的趋势,形成现代物流行业。本文基于产业融合的角度,分析现代物流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包括:降低区域经济运行成本、优化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分工以及带动区域周边经济。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了现代物流业未来发展的宏观层面以及微观层面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利用2003-2016年中国280个地级市的数据,分别测算了产业协同集聚指数、资本错配和劳动力错配指数,采用差分GMM方法考察产业协同集聚对资源错配的影响。结果发现:产业协同集聚的提高,会显著降低资本错配和劳动力错配指数;分地区的回归发现,东部地区产业协同集聚改善了资本错配,对劳动力错配负向作用不显著,中部地区产业协同集聚会改善资本错配,但会恶化劳动力错配,西部地区产业协同集聚则加剧了资本错配,但可以缓解劳动力错配情况。进一步作用机制分析表明,产业协同集聚水平的提高,会显著提高金融业的专业化分工,进而改善资本错配,同时会提高劳动力成本,改善劳动力错配。文章的政策含义是通过产业协同集聚,可以提高金融业的专业化分工和劳动力成本,进而缓解资本和劳动力的错配,提高经济效率,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7.
总体趋势判断东部产业转移是大势所趋,性质是国际分工和国际产业转移我国东部沿海发端于21世纪初的产业转移浪潮,表象是要素成本上升,根本原因是中国经济在经过改革开放30年高速发展后出现的资源环境制约  相似文献   

8.
在39个工业大类中,四川与重庆的结构相似系数为0.4,存在一定程度的趋同。为利于资源合理配置,避免经济区内产业同构化和过度竞争,实现产业布局优化,应该明确经济区的工业分工与协作,促进成渝经济区经济更快融合。  相似文献   

9.
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只有技术变迁的方向与本国资源禀赋相一致,才能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近30年来,中国充分利用剩余劳动力的优势,推进非熟练劳动力增进型技术进步,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研究表明,中国劳动力供给由无限向有限转变,“刘易斯拐点”临近,传统增长模式日渐式微;在国际分工中比较优势,将向更具技术密集度的产业转移.在此背景下,中国技术进步的方向应由非熟练劳动力增进型技术进步向熟练劳动力技术进步转变;同时,避免向资本增进型技术进步转变,提高劳动报酬占GDP份额.  相似文献   

10.
无论是在FDI下,还是在外包下,加工贸易成为中国承接产业链分工下国际产业转移的直接衡量。文章利用2002~2008年中国27个省市数据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产业链分工下国际产业转移对中国技术进步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各地区加工贸易出口有助于促进地区技术进步,而加工贸易进口阻碍了地区技术进步。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国嵌入国际产业链分工后向关联有助于实现技术进步,而嵌入国际产业链分工的前向关联不利于技术溢出和扩散。  相似文献   

11.
交通基础设施作为区域间经济联系的重要纽带,已成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载体。杭州湾大桥的建成与开通,完善了长三角区域的交通网络布局,促进了其交通运输一体化。交通上的便利,又进一步降低了区域间要素流动的成本,扩大了要素流动的规模,深化了区域内的专业化分工,对长三角产业一体化,进而推进经济一体化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陈琪  徐东 《统计与决策》2007,(15):108-109
高新技术产业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与主要标志,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先导产业,是国际国内区域竞争的前沿与焦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水平,不仅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全球经济中的分工地位和竞争力,也影响着其今后发展的模式和后劲。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际  相似文献   

13.
我国加工贸易的产业升级效应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似臣 《统计研究》2005,22(2):31-4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跨国公司逐步形成了以产业内部工序细分为特征的全球垂直分工体系 ,并促进了中间品贸易 (垂直产业内贸易 )的繁荣。因此 ,近几十年来全球贸易增长绝大部分来自中间品贸易的迅速增长。1 996年 ,美国经济学家Feenstra利用要素连续统模型(ContinuumofInputs)研究这一现象得出结论 ,在同一产业内 ,发达国家 (或者说跨国公司 )将技术含量低 (熟练劳动相对需求小 )的工序外包给发展我国家 (非熟练劳动丰富的国家 ) ,自己则保留技术含量高的工序 ,其结果既能促进发达国家的产业升级 ,也能促进发展我国家的产业升级 ,并且扩…  相似文献   

14.
产业转移与产业集聚的实证分析——以南京市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引言经济一体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是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的必然结果。为了寻求更为有利的生产经营地点,抢占市场制高点,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纷纷利用自身在资源、劳动力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吸引国际产业资本和先进技术以创造后发优势,并通过产业结构的优化来逐步获取竞争优势。如何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主动并且有选择地对产业转移进行必要的调节,引导产业集聚过程,已经成为提升地区产业竞争力、加快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有鉴于此,笔者以南京市为例着重对产业转移和产业集聚进行实证研究,分析、总结产业发展的一般趋势和…  相似文献   

15.
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东部地区率先发展,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和自主创新中走在前列。长三角作为东部经济发展较为成熟的地区,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但还存在产业层级有待提高、城市发展定位与分工不合理、自主创新水平需要提升等问题。因此,长三角要加快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积极推动区域创新集聚、培育区域创新合力,促进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6.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引起了世人的广泛关注。目前对于中国制造业在产业全球化分工格局中的地位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成为理论界内外争论的焦点。本文拟从实证分析入手,在分析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运用相应的理论剖析在产业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制造业在产业全球化分工格局中的地位以及发展趋势,并指出中国制造业进一步发展所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中服务产业发展十分迅速.已成为许多城市巩固和提升工业基础、带动财政收入和促进就业增长的主导产业部门.其中生产性服务业的扩展.更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发达国家和地区近年来经济增长的主要特征.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成为各国服务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表明.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能够细化和深化专业化分工.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在现代化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第十五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以下简称西博会)在成都隆重举行,新一轮会展经济的盛宴拉开序幕. 会展经济对于四川经济发展最本质的意义,不在于为GDP增长贡献了多少,也不在于会展产业带动系数的高低,而是在于会展发展实现了四川经济更大范围的对内对外开放、更有效的资源配置,进而提供了四川经济发展的广阔平台、增强了四川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贸易促进,推动产业分工专业化  相似文献   

19.
国际产业转移的动向及我国的选择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趋势渐强  (一)产业结构梯度发展规律促使国际产业转移向新的层次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各国家、地区之间的经济相互依存关系和国际分工发生了新的变化,但先进国家或地区向后进国家或地区转移、传递产业,后进国家或地区不断追赶、调整、提升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建立反映数字贸易依托部门的国际投入产出表,将数字化分工、传统分工以及融合分工价值链纳入到统一的生产分解模型,直观地测算出全球数字价值链增加值。研究发现:全球数字价值链增加值呈现稳定上升趋势,占全球价值链的比重显著提高,全球数字价值链分工格局具有典型的聚集效应和阶梯分布特征,中、美、德等国家在全球数字价值链中获利能力较强,高技术制造业部门是全球数字分工中增加值最为集中的部门;最终需求变化是驱动全球数字价值链增加值演变的重要因素,但在产业影响层面差异较大;全球数字价值链在一定程度上缓冲了新冠疫情对全球分工体系的冲击,起到了全球分工体系调整“稳定器”的作用。本文的研究为研判全球数字价值链分配格局,分析数字经济下全球分工新格局趋势提供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