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 ;其经济基础在于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导的多种经济形式并存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是长期历史形成的一党领导与多党合作的统一 ,一党执政与多党参政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改革十年来我们对社会主义经济所达到的基本共识。但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经济基础究竟是什么?商品经济能否建立在公有制的基础之上?为什么社会主义经济仍要采取商品经济?对这些问题却仍各有各的说法。所以,搞清楚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商品经济共融的依据,仍然是一个很值得探索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3.
张艳丽 《兰州学刊》2007,(10):39-41
能否成功地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取决于诸多条件,而其中的决定性条件是经济基础.经济基础被简单地等同于生产关系是一种理论误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才是经济基础的基本要素和内涵.发达的生产力、科学发展观主导的自主创新能力、多元产权制度与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是建构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经济基础.而妥善处理科学发展观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公有制与非公有制、公平和效率这三种关系是实现社会和谐所必须解决的经济基础问题.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公有制与所有权的社会化董德刚社会主义社会实行公有制占主体的经济制度。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的主要经济支柱。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就必须维护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我们要搞好社会主义,就必须搞活公有制经济,然而,从实践看,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方针。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作为政府领导下一个重要的综合职能部门和经济执法机关,对于实现治理整顿的总目标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根据国家法律、政策,运用行政权力,对商品经济活动的主体进行监督、检查、控制、协调和服务,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保护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工商行政管理在治理整顿中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作用。坚持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中国是我们基本国策,因此作为经济领域里的监督管理机关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明确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明确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是属上层建筑,因此为经济基础服务,为发展社会生产力服务、为改革开放搞活服务、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服务,是我们工商工作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6.
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在社会经济结构方面的特征,就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已成为社会经济的主体,但是,它还不是社会唯一的经济基础。与社会主义经济同时并存的,还有各种半社会主义经济和非社会主义经济即私有制经济。本文准备就我国私有制经济的有关问题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7.
文章依据邓小平关于生产力标准理论,对经济基础的含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基础的构成和非公有制经济等基本问题作了重新认识。依据生产力标准,经济基础是指社会发展一定阶段生产关系的总和,而社会发展一定阶段首先是物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基础既包括公有制经济,又包括非公有制经济,这是由社会生产力状况决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对社会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属于资本主义性质或“资本本主义尾巴”。  相似文献   

8.
在社会主义初级价段,伦理道德与过去相比,有新的内涵和特征。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和发展;而公有制又是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分离,以股份制、租赁制、承包制等多种形式发展的。这一现实的经济基础反映到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领域,  相似文献   

9.
我国自1956年基本完成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后,至今公有制已经经历了四十余载。实践证明,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和基本国情决定的。社会主义的基础是生产资料公有制,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然而如何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公有制的实现形式能否多样?这个问题长期以来束缚着人们的思想,在实践中也经历了曲折和失误。只是经过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五大的召开,这个问题无论是在思想上、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才已经逐步搞清楚了。我国公有制及其实现形式的发展阶段,按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经济在我国…  相似文献   

10.
经济法的本质和特征,是经济法学的基本问题。本文试就这些问题谈谈粗浅认识。 1 我国经济法是管理、调整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的多种经济成分之间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是社会主义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重要的基本法。它是国家领导经济、组织经济和管理经济的重要工具,是国家对国民经济的各种经济关系和经济组织的各种经济活动进行调整、管理、监督、奖励或限制的法律手段。 经济法是调整各种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原理,经济关系根源于社会物质生活。恩格斯说;同国家和公社一样,“私法本质上只是确认单个人之间现存的,在一定情况下是正常的经济关系”经济法作为一种上层建筑,是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而产生,并且随着经济基础的改变而改变,适应经济基础要求的经济法规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经济的发展。所以说,“经济法是直接反映经济基础的,是基础法”,是统治阶级的意志在经济领域中的法律表现,反映了统治阶级干预和维护经济利益的强烈愿望,是统治阶级在经济领域中行使权力的一个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历史视角是马克思主义研究问题的基本出发点,对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研究必须要在当前的历史环境下展开分析,方能得到有益的认识和结论。当前历史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全球化,而且是资本主义跨国企业主导的全球化,这意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终于完成了经济基础层面的扩张,原有的上层建筑——国家不再与之匹配。因此,全球化会对国家发起挑战,国家经济职能被弱化,生产要素的歧视性流动会对不同国家造成截然不同的影响。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中国要实现社会主义公有制,必须认清国有制和公有制的关系,并且意识到国企这种新组织形态缓解了全球化对中国的挑战,顺应了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公有制属性才得以发挥作用,因而发展国有企业是国有制经济实现公有制属性的必然途径。  相似文献   

12.
进一步贯彻对外开放和深入改革的方针,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使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有机的结合起来。现对这一问题谈一些粗浅的认识。一、必须先明确的几个问题1.必须明确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是生产资料公有制。这自《共产党宣言》发表后,是没有问题。但近年来由于社会主义各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发展商品经济和保留并适当发展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的其他经济成分,有人借口改革,对公有制这个基础不强调,  相似文献   

13.
我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突破单一公有制的传统观念,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新观念;突破了只能搞按劳分配的传统观念,确立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新观念;突破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的传统观念,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观念;突破了闭关自守关起门来搞建设的传统观念,确立了对外开放、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新观念,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相似文献   

14.
今后十几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各种关系,特别是公有制经济和其他经济成分这一带有全局性的重大关系。 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届五中全会上强调指出,必须长期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的一条根本原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一个时期以来,一些人宣扬什么中国的“出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虽然可以同市场经济相结合却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本质区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完善只能建立在公有制经济主导的市场经济之上,资本主义民主政治不能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结合。我国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同时也必须坚决维护市场经济下弱势群众的基本利益。  相似文献   

16.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正确认识集体所有制经济所处地位和发展趋势,这是在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前提下,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必然要求。《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在认真总结建国40多年来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走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必须“逐步壮大集体经济实力”的战略目标。我国宪法中也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经济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  相似文献   

17.
市场经济呼唤精神文明建设冯举(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的作用,它涉及国民经济中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各方面经济关系的重组和利益关系的调整,基本上属于经济基础的范畴...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核心制度和经济基础。随着社会主义实践的进展,对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内涵,反思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历史实践,是社会主义改革事业能够顺利进行、不走弯路的重要前提保障。 一、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历史构想及实践反思 “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一概念的提出源于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批判。传统社会主义理论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根本特征是其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性质。这一性质决定了资本生产剩余价值的本性,即资本所有…  相似文献   

19.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已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发展格局。如何坚持和维护公有制主体地位,既涉及实践中的政策确定,又涉及理论上的认识调整。最近江泽民同志所说要注意分清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同私有化的界限问题,就是针对思想理论上出现的某些模糊认识而提出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公有制的主体地位问题作深入的探讨。一、公有制主体地位提出的缘由——新情况、新问题的回答公有制的主体地位问题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提出来的。问题的提出,基于两方面的原…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的经验,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理论和方针,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进一步作了深刻阐述。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必须坚持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允许和鼓励其他经济成份的适当发展,既不能脱离生产力发展水平搞单一的公有制,又不能动摇公有制的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