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商业广告的翻译受到营销战略、商业规律、商业法规和文化障碍的制约,并有极强的目的性。翻译英语广告必须先分析它的语言特点,再按功能对等的原则来翻译。本文从词法、句法、修辞手段及文化差异等几方面,并结合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来分析广告语言的特色及其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2.
从风格的内涵出发,总结了国内外风格翻译的研究成果,阐明了翻译中风格再现的重要性,并着重对法律英语的风格进行详细分析,指出法律英语的翻译要遵循准确、严谨、统一的原则,同时实现语义和风格的对等。  相似文献   

3.
奈达的对等翻译理论强调对意义的对等翻译而非形式的对等,此理论对科技英语中的专业名词进行了分析,发现有些专业名词形式不对等,意义对等。通过调查分析可以得知,对等理论指导科技专业名词翻译,不仅有助于翻译科技专业名词,并且易于理解和记忆所译的名词。  相似文献   

4.
根据Nord对翻译错误的分类和我们的调研,认为当前国内企业简介英语译文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语用、文化和语言三方面错误。其主要原因在于译者缺乏明确的翻译目的,没能把译文读者放在首位,只是一味追求译文与原文在形式上的对等。企业简介翻译应当遵循三个原则:目的原则、译文读者导向原则和合适原则。  相似文献   

5.
目前,越来越多的公示语被翻译成英语,但是翻译中所出现的拼写错误、语法错误、文化误解等等随处可见。这些错误都严重影响了旅游以及经济和外事交流。本研究试图把语用学中的合作原则作为达到语用翻译对等的一个新原则,并对公示语的翻译做探索性研究。依照这个原则,翻译文本的质量可通过合作原则的四个准则来进行检验,并且合作原则能够作为有效检验译文语用效果的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6.
对等原则是翻译理论中的一个基本问题。翻译是否能真正实现对等是当前翻译研究的热点。但是等值翻译不是绝对的,而只能是相对的、近似的。运用关联理论从三个方面分析对等原则,从而论述了对等原则的局限性。首先,对等原则视角下的翻译本质即“二元论”无法解释翻译的“交际性”特征;其次,翻译是一种语际转换活动,由于文化的不同,势必存在翻译上的“缺省”现象,从而使得翻译无法实现完全对等;最后,对等原则认为翻译是静态的,因而无法解释翻译的动态特征。  相似文献   

7.
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的桥梁,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关于翻译,奈达提出了功能对等理论。从功能对等的视角看,翻译强调的是源语言与目标语言的接受者对于信息反应的对等。翻译教学作为以双语(英语和汉语)的转换为主要内容的学科对文化传播更负有直接的责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对于翻译教学具有比对一般外语教学更为重要的意义。功能对等这一翻译原则在翻译教学,尤其是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尤金·奈达的“动态对等”原则被很多学者推崇为评判译文质量优劣的标准以及翻译的最终目标。将“动态对等”翻译理论引入中医翻译实践中,可以较好地解决中医翻译中形式对等和意义对等往往难以兼顾这一问题。“动态对等”原则在中医翻译中具体可以应用于词、语句、语篇翻译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广告翻译具有较为特殊的目的性,讲求翻译的目的原则。传统的以"忠实"为标准的对等性原则难以符合这一要求。以目的论为视角,分析传统对等性原则在广告翻译中的问题并结合成功的广告翻译案例,为广告翻译实现功能对等开辟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词典翻译需要遵循翻译的功能对等原则.从翻译的对等原则出发,从语义、形式、风格、文化等方面分析了的一些例证,并就例证存在的翻译问题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1.
电影片名翻译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好的翻译能为影片锦上添花。电影片名翻译的方法主要包括直译、意译、按照历史背景和故事情节来翻译、按汉语的语言特色来翻译。在翻译过程中应坚持功能对等原则和适应市场需要原则。  相似文献   

12.
受西方误读和误译的影响,中国译论家将奈达的Functional Equivalence误译成"功能对等";后来"功能对等"进一步被错误地推演为"等效翻译"。"等效翻译"原则是中国一些翻译理论家在西方译论家误读误译Equivalence的基础上自己创造的翻译原则;它的理论基础违背了翻译的本质,没有实质理论内容和体系。Functional Equivalence被译成"功能对等"曲解了奈达翻译理论,"功能对等"被推演为"等效翻译"进一步曲解了奈达翻译理论。  相似文献   

13.
广告翻译是一种特殊文体的翻译,所以在翻译中我们要注意到其特殊性,要用不同的翻译原则来评价广告翻译文本的优劣。文章探讨了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在广告翻译中的指导和评价作用。动态对等可以作为广告翻译的一个评价原则来指导广告的翻译及评价广告译文的优劣。  相似文献   

14.
试论戏剧翻译的标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译文的使用目的决定了不同体裁文体的翻译应遵循不同的翻译标准。本文分析了戏剧翻译的特点,提出戏剧翻译应以功能对等为原则,以原语和译语观众能获得大体相同的反应为标准,并探讨了为达到功能对等需对译文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5.
浅谈中国电影片名的英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将中国电影名片译成英语,必须以功能对等为目标,按照片名的信息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和商业价值的要求进行翻译。翻译过程中,应对片名进行分析,根据不同情况采用直译、音译、意译、另译等不同方法,使英语译名形式与电影内容达到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6.
功能等效原则是西方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文中结合功能等效原则,从语义对等、句法对等和文化对等3方面分析了标示语汉英翻译中存在的功能失效问题,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论”在广告英译中仿拟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功能派翻译理论提出了目的性原则,突破了对等理论的限制,要求翻译活动必须依据翻译目的,以文本目的为翻译过程的第一准则;广告英语中仿拟辞格应用广泛,在具体翻译实践中,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运用:仿拟英文广告体例;仿拟英文诗句。  相似文献   

18.
榆林红石峡景区的摩崖石刻、碑刻、石窟等蕴含了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如何准确有效地传播这一独特的历史文化,是旅游英语翻译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尤金·A·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原则,探讨功能对等理论视域下红石峡摩崖石刻书法内容的翻译策略,旨在进一步探讨这一理论在旅游翻译中的应用,发挥旅游翻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从“等效翻译”理论看英语习语翻译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习语的特殊性,在翻译中不能以形式对应的方法处理,只有尽量做到效果对等。本文基于“等效翻译”理论,把英语习语汉译归类为四种情况:习语偶合、习语并行、习语空缺、习语冲突。探讨了每一种情况下英语习语可行性等效翻译策略,以期实现常用英语习语在汉语中的有效转换。  相似文献   

20.
翻译的目的论是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翻译理论,源于对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的不满,目的论的原则是目的法则和忠诚法则,两者贯穿翻译的整个过程,译者的翻译手段和策略都是由目的论的翻译原则决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