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2 毫秒
1.
歌唱的二度创作是歌唱者进行再创作的过程,目的是歌者在尊重原作、忠于原作的前提下,利用纯熟的发声技巧和声情并茂的演唱,更充分地发掘歌曲丰富的思想内涵和表现歌曲艺术的魅力。所有的音乐都是为了表达某一时期词曲作者创作作品的思想情感,都是一项充满创造性的二度演绎的艺术过程。为此,从四个方面阐述演唱者如何把乐谱上的声乐作品变成具体的艺术形象,以达到感情真挚、富有魅力的演唱效果。  相似文献   

2.
歌唱的二度创作是歌唱者进行再创作的过程,目的是歌者在尊重原作、忠于原作的前提下,利用纯熟的发声技巧和声情并茂的演唱,更充分地发掘歌曲丰富的思想内涵和表现歌曲艺术的魅力.所有的音乐都是为了表达某一时期词曲作者创作作品的思想情感,都是一项充满创造性的二度演绎的艺术过程.为此,从四个方面阐述演唱者如何把乐谱上的声乐作品变成具体的艺术形象,以达到感情真挚、富有魅力的演唱效果.  相似文献   

3.
音乐表演作为二度创作 ,必须是在正确传达和再现作曲家意图的基础上 ,配合自己对文本(音乐作品 )的理解领悟、情感体验及想像力 ,才能使二度创作的审美再创造产生更好的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4.
在钢琴表演艺术中,音乐作品诠释的不确定性,是钢琴演奏二度创作的魅力所在。20世纪波及几乎所有人文科学领域的哲学阐释学虽不能为此提供方法性指导意义,但是它为钢琴演奏二度创作的研究提供了哲学视角——钢琴演奏者在二度创作中主体性的发挥,二度创作过程的动态性因素,音乐作品"文本"意义的开放性,都能影响演奏的品质。而时、地、人等各个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同一音乐作品得以不断被演奏者们不断再阐释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5.
歌唱艺术二度创作 ,除了探讨歌曲中所包含的时代特征和文化底蕴对表现的影响和作用外 ,处理好一度创作与二度创作的关系、文学美与音乐美的关系、声与情的关系、二度创作与三度创作的关系 ,对歌曲形象的完美展示将产生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声乐作为一门音乐艺术,其表现力和渲染力是丰富的,演唱者对声乐作品的艺术处理,是声乐作品能否得到音乐家和欣赏者认可并传唱的关键所在。二度创作是声乐作品分析演唱的基础,能增强作品的感染力,提高欣赏者审美鉴别力。应从演唱者综合素养与作品内涵相融合、演唱技巧与作品要求相一致、情感表达与创作者意愿相统一、艺术特征掌握与体裁分类相匹配等方面把握二度创作。  相似文献   

7.
情感的内化性倾向是郁达夫小说创作的突出特点。情感在文本中的高度张扬使得人物失去了其在传统模式下的功能,成为传递情感的中介。郁达夫一方面继承和发扬了传统诗歌语言的"诗言志","诗缘情"品质,即将空虚而抽象的性与具体而切实的情相结合,另一方面吸取和异化了浪漫主义诗歌的创作理念,走出了他独有的将古典意象赋予现代情感,将现实的生命体验以诗意的笔调进行重新演绎的创作道路。这种独抒性灵的诗意创作,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  相似文献   

8.
陶渊明诗歌创作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基调是不完全一致的,有时充满了伤感、哀怨乃至悲愤;有时又表现得超脱而豁达,情绪愉悦而舒朗。这固然主要是决定于他人格上的矛盾性,理智、意志、情感之间的交战使其情绪时有波动。但是,前代诗人既定创作模式对其情感的影响也是不能忽视的。下面,我们从这一角度分析一下陶渊明诗歌中的情感基调。  相似文献   

9.
摹写当今人生种种无奈情状,借此演绎世事人心,是作家小说创作十年来一以贯之的情感内核。  相似文献   

10.
对一首声乐作品进行好的二度创作,离不开好的歌唱技巧,广博的知识和修养以及生活情感转化为艺术情感的能力,只有这三方面很好地结合起来,一首作品才能表现生动。  相似文献   

11.
谈"新写实"小说对"原初现实主义"的回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写实是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小说创作低谷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创作倾向,它以写实为主要特征,摒弃革命现实主义作品中那种强烈的政治色彩、理想主义色彩,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展示生活本相,还给人们一个真实的处境,表现出世俗化的倾向。所以说,新写实是原初现实主义的回归,是对革命现实主义的反动。  相似文献   

12.
二度创作是对声乐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使学生认识到二度创作在歌唱中的重要意义 ,不能只唱声不唱情 ,把二度创作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培养学生把声乐技巧与艺术表现相结合的意识 ,自觉地把作品内容中应当抒发的感情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13.
"采"对于"诗"具有发生的意义,文言小说早期之"缀"、"采"与"采诗"之"求诸野"在方式上是相通的,故"采"对于文言小说也具有发生的意义;考察文言小说创作实际状况,发现文言小说从其产生就与"采"相始终,"采"成为文言小说的一个"观念",采录也成为文言小说最主要的写作姿态;以上方面,决定了文言小说内容上的"博"、"杂",在结构上的"小"及作家非正统心态三个本质的规定性.  相似文献   

14.
古米廖夫是俄国"白银时代"阿克梅派的创始者、领袖、理论家、诗人,其整个诗歌创作过程及其诗歌创作,以好奇、冒险、幻想的诗魂融合了阿克梅派诗歌理论主张.在内容方面表现为浪漫的灵魂;在形式方面则表现为精致的形式.  相似文献   

15.
宋代歌妓不仅以演唱的方式作为宋词主要的传播者,对宋词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也直接地进行词的创作。虽然宋代歌妓词人的作品数量有限,文学成就不高,但却展示了宋代歌妓的精神世界,从侧面反映了当时宋代的社会文化。从宋代乐妓制度入手,可以分析出宋代歌妓词的创作特点。  相似文献   

16.
以男性为参照系,追求成为一个独立大写的人的"强己"意识,是丁玲创作和做人的重要特点。丁玲的强己意识的形成,既有家庭的影响,也是以当时出色男性为参照、自觉学习的必然结果。丁玲的强己意识在创作中表现为女性独立人格的觉醒和对性别角色的反抗,在做人方面表现为以成功男性为榜样,从而靠拢主流文化与亲近政治。丁玲所取得的成就和所经历的磨难,都与这样的做人姿态和文化心态有关。从文化史的角度考察,丁玲的强己意识有着值得充分肯定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余华是一个风格独特的作家。综观八十年代末至今对余华小说的研究,无论是创作风格、主题内涵、叙事特点还是作家的创作思想,都取得了不少成果。  相似文献   

18.
对“梦”与“境遇”及其关系的思考 ,是鲁迅前期思想的核心内涵 ,构成了《呐喊》、《彷徨》创作的一条中心线索。本文以此对《呐喊》和《彷徨》进行重新解读 ,展示了鲁迅创作中更深层次的内涵与追寻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80年代,袁可嘉把他在40年代关于中国新诗现代化的一系列诗论文章结集出版,命名为《论新诗现代化》,这本曾受到西方现代主义诗学思想影响,同时又结合了40年代中国新诗在创作中存在的问题,及九叶诗人创作实践而形成的诗学理论,在90年代被认为是中国现代主义诗学理论的重大突破。袁可嘉本人则称之为"中国式现代主义",并从思想倾向和诗艺两方面对其作了进一步的阐述。这一突破为我们寻找到一个研究的出发点,即袁可嘉的诗学理论借鉴了哪些西方话语,同时又进行了哪些中国化的探索,进而形成了中国式现代主义诗学理论。  相似文献   

20.
刘因是元代著名的理学家、诗人,他在理学和文学两个方面都有所创新.刘因将其"生生不息"的理势观与文势观结合起来,在其山水诗的创作中得到完美的体现,不但表现了山水的自然之势及其强大的自然力,同时,在表现方式上也有所创新,采取一种类似文人画的大写意方式表现出山水的形象和精神,表现出耐人寻味的隽永的理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