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齐州章丘县明水镇(今山东章丘县治所,西距济南市中心五十公里)人,旧说谓清照为济南人,非是(据于中航《<廉先生序>石刻考释——兼谈李格非、李清照里居问题》,载《文物》1984年五期)。她生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卒年约在高宗绍兴二十五年(1155)或稍后,年约七十余岁(参看王学初《李清照(?)校注》附录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几千年的文学史上,著名作家诗人数不胜数,可是女作家却寥寥无几。宋代的女词人李清照却以诗、词、散文多方面的才能,独创的艺术风格,在文学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 李清照的一生跨越着北宋末与南宋初两个历史时期。尖锐的民族矛盾是这一时期最主要的特征。北宋末年,北方金人兴起,北宋王朝屈辱投降,致使金人得寸进尺。在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冬二次围攻汴京。1127年攻陷汴京,俘虏徽、钦二宗及赵宋宗室北去,北宋灭亡。(这就是史称的靖康之乱。)徽宗的第九个儿子赵构在金人攻陷汴京时未被掳,逃至河南商丘。金人追来,他又逃至临安(今杭州),建立了南宋政权。赵构不顾民族的奇耻大辱,不思收复失土,苟安江南,极力支持投降派,打击主战派。 这一时代特点对李清照诗、词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有很大影响。李清照的生活和  相似文献   

3.
大陆近年李清照研究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李清照在中国文学史上的特殊性与重要性,因而有关其人其作的研究历来是文学史界关注的焦点之一.至于对本文命题的限定,乃是考虑到以下的因素:一、施议对《李清照及其词作的评价》刘扬忠《宋词研究之路》中关于李清照及其词论”一节,对1987年以前的研究状况已经作了较为全面而扼要的总结,为避免重夏,本文拟对其后六、七年来的情况作一综述;二、因为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笔者对港台及海外学者的有关研究资料浏览不多,与其挂一漏万,倒不如暂不涉及;三、近几年大陆李清照研究更趋活跃,仅山东省就分别于1988年、1991年、1993年在青州、莱州、济南召开国际性或地区性研讨会三次.全国性研究社团“中国李清照辛弃疾学会”已于1992年被国家有关部门正式批准建立.据不完全统计,自1988年以来出版李清照及其作品的专门性著作近十种,其中徐北文主编的《李清照全集评注》、陈祖美主编的《李清照作品赏析集》,都是颇见功力的.若干种新编文学史、诗学、词学、诗词鉴赏集等论著,亦多为李清照设立专章或在择取其作品时增大比重.见诸于各类报刊的研究论文也大约在九十篇左右.为了行文方便,本文主要就理论性评述方面的情况作一回顾.  相似文献   

4.
试论南方文化对李清照婉约词风的影响郑海味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1084—约1155),历来词论家都把她归属词坛的婉约派。明代王士祯在《倚声前集序》中说婉约一派“(李)、(李)煜为之祖,至漱玉(李清照)、淮海(秦观)而极盛。”他于《花草蒙拾》进而提出“...  相似文献   

5.
开封,同文学的缘份是很深的。有人以写它成名,也有人以在它这里生活、写作而成名。许多的文学家、艺术家同开封有不解之缘。李清照就是一位。 一、李清照在开封生活的时间 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曾在开封为官多年。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进士及第,哲宗时官太学,后曾任校书部、著作佐郎、礼部员外郎、提点京东刑狱等。他是北宋著名学者兼散文家,传世作品有《洛阳名园记》等。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李格非官太学,再转博士,以文章受知于苏轼。是年李清照三岁。 元祐四年(1089年),李格非官太学正,赁屋于东京经衢之西。是年李清照六岁。晁无咎《鸡肋集·有竹堂记》:“济南李文叔为太学正,得屋经衢之西,输直于官而居之,治其南轩地,植竹砌傍,而名其堂曰‘有竹’,(片旁)诸栋间,又为之记于壁,率午归自太学,则坐堂中埽地置笔研,呻吟策牍,为文章数十篇……”。从晁无咎这则文字看,李格非是在开封安了家,妻子儿女到开封居住的时间也许还要早一点。 元祐六年(1091年),李清照八岁,李格非仍在太学官博士。《枫窗小牍》载李格非撰“元祐六年七月哲宗幸太学君臣唱和诗碑”,录宰执侍臣吕大防等三十六人,中有赵挺之及格非。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古代诗歌史上,处于宋南渡前后的女词人李清照,有如一颗巨星放射着灿烂夺目的光芒。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生长在文学和学术气氛都很浓厚的封建士大夫家庭。中年过以前着比较平静美满的生活。她多才多艺,能词,能诗、能文、能  相似文献   

7.
《声声慢》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晚年名篇之一。北宋靖康二年(一一二七年),金兵南下,攻陷都城汴京,黄河南北相继沦陷,北宋灭亡,南宋王朝偏安临安(今杭州),不图收复中原,一味屈膝求和,妄想以卑辞厚赂来保住东南半壁河山。当此时代离乱,人民灾难深重之时,李清照经历了政局动荡,家破夫死和逃亡的巨大变故,在离乱中,饱尝了人生的痛苦,家难国忧,在她的心中留下了难以消除的创痛。《声声慢》一词集中地表现了她那深沉的忧虑与悲伤的心情。  相似文献   

8.
为了纪念我国杰出的女作家李清照诞辰九百周年,由七单位联合发起组织的“李清照研究学术讨论会”于一九八四年十月四日至八日在女作家的故乡山东省济南市召开。全国与会专家学者五十余人,对李清照生平、创作和文论进行了热烈讨论,取得一定的进展。关于李清照前期生活。过去往往只强调李清照前期与丈夫赵明诚情投意合,生活幸福美满的一面,会上有的代表指出,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与公公赵挺之分别属于新旧两党,两家关系并不融洽。在激烈党争中,其父先被罢黜,其后公公在与蔡京的争夺中又失败、病死,全家遭祸迁往青州。李清照不是不问世事的平庸女子,而有清(?)的政治识  相似文献   

9.
西汉人口数量变化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汉初至武帝前期(前202年—前130年),西汉人口由1300多万增长到3400万左右,是人口的快速增长时期;武帝中后期(前129年—前87年),由于战争等原因,造成大量人口非正常死亡,全国人口进入增长停滞期,甚至显著下降,武帝末年人口减少到2800多万;昭帝至平帝元始二年(前86年—公元2年),社会较为安定,西汉人口又进入增长时期,并达到5900多万的高峰。但此数字,并不是西汉末年全部实际存在的人口数,而仅仅是以郡国为基础列入政府版籍的“编户齐民”。实际人口数应加上:隐匿人口,宗室、列侯及奴婢人口,西域都护管辖地区的人口及以属国方式管辖的少数民族人口。西汉末年人口总数可达6400万。  相似文献   

10.
2007年4月20日至22日,全国李清照及南渡词人学术研讨会在浙江师范大学举行。此次会议由中国李清照辛弃疾学会、浙江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江南文化研究中心和浙江师范大学中国文学与文化研究所联合主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人民文学出版社、  相似文献   

11.
甲鱼又称团鱼、鳖,是一种名贵水产品,国内外市场供不应求,经济效益很高,但在自然环境下养殖,从稚甲鱼出壳饲养到500克左右的商品甲鱼需3—4年的时间,养殖周期长,获利慢,近年有关单位研究出一套实用性强的甲鱼快速育肥新技术,商品甲鱼养殖周期缩短到一年,15克的稚甲鱼经12个月饲养,可增重至500克左右,每10平方米养殖池投入综合成本1200元(设备600元,饲料600元),一年内可产甲鱼50公斤,产值近万元,其主要技术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2.
对于李清照词的评价,建国以后有过几次反复。一九五八年出版的几种文学史,把李词说成是“哀怨颓废”、“悲观绝望”,划入“形式主义”、“反现实主义的逆流”,显然是由于受了“左”的思想的影响。这种不公正的评价,已经为人们所抛弃。大家公认,李清照是宋代一位优秀的词人,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女文学家。但是以后又出现了一种偏向,就是对李词的艺术成就,以及她在词史上的地位评价过高。如王仲闻先生《李清照集校注·后记》说,李清照“较之柳永、周邦彦,固然远在他们的上面,就比较南北宋其他大词人,也不见得有多少逊色”。又说:“李清照……使婉约派发展到了最高峰,从此也没有人能够继续下去。”又说:“清照词影响所及,竟下至本世纪初。”也有同志说:“李清照所开创的‘易安体’继往开来,集婉约派之大成。”(李玉铭《论李清照的婉约派词风》,《文艺论丛》十二辑)或曰:“她流传下来的词只有四十五首,却荟萃了词学的全部精华。”(黄墨谷《李清照评论》,载《重辑李清照集》)这些评价,我认为不尽妥当。下面谈几点粗浅看法,就正于各位前辈。  相似文献   

13.
近50年来,对李清照及其作品的研究经历了历史的沧桑。改革开放以来李清照研究走上了康庄大道。多次举行了全国暨国际李清照学术讨论会,并由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出版社、齐鲁书社、山东大学出版社分别出版了李清照研究论文选。研究李清照的个人专著时有出版,论文更是时有发表,多达数百篇。80年代是李清照研究的鼎盛时期。李清照研究走向了世界。一些国家翻译了她的作品,发表了研究她的论著。本文对近50年来的李清照研究按时间顺序分为三个阶段,按研究内容归类为四个专题。每个专题按时间顺序梳理。这样梳理意在从近50年大量的李清照研究成果中…  相似文献   

14.
1901—2009年间有关李清照研究的成果量为2 207项,辛弃疾研究的成果量为1 970项,分别位居个体词人研究成果量的第二和第三,仅次于苏轼。但二安研究并不是持续的热点,70年代以前一直比较冷落,直到1979年李清照才开始成为备受追捧的热点,辛弃疾研究也开始进入发展时期。比较而言,1978年以前,辛弃疾研究的热度略高于李清照;1979年以后,易安研究的热度则高过稼轩。特别是新世纪以来的10年,易安研究快速升温,成果量比稼轩研究高出4成,但选题重复扎堆的现象相当严重。  相似文献   

15.
李清照跨越北宋与南宋,以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44岁南渡为界,其创作明显分为前后两个时期。由于政治背景、生活环境及人生遭际的不同,李清照前后期创作的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也因之相异。李清照作为婉约词之一大宗,其词作具有鲜明的婉约词特点。  相似文献   

16.
<正> 李清照的《词论》,历来颇有怀疑为“托名伪作”者。至当代的词学界,还有一些学者持这个看法。马兴荣先生的《李清照<词论>考》一文,在这一派意见中,是很有代表性的。马先生说:“从世传为李清照的《词论》的出处来源,流传情况以及《词论》本身存在不应有的疏失和《词论》的主张并不指导李清照的词作三个方面来看,可以说《词论》的作者不  相似文献   

17.
李清照是我国宋朝时代的大诗人。她的词虽然遗留下来的不过五十首左右,但却有不少篇章是优美感人、辗转传诵、脍炙人口的,在文学史上享有盛名。这是因为她的作品具有出色的艺术成就与撼人的艺术美。李清照的词,从内容上看,她写的不  相似文献   

18.
李清照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女作家。她具有多方面的艺术天才,在诗、文、歌词创作上,都取得突出的成就,而且,她还有一篇《词论》,倡导“别是一家”说,使人耳目一新。建国以来,截至一九八五年六月,全国(未包括台港地区)发表李清照研究论文二百余篇,出版论文  相似文献   

19.
<正>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南方的一座小城——无锡,因为一座书院的诞生而变得不再沉寂。那一年,经顾宪成和吴地学者的共同努力,官府终于批准在无锡城东门内的东林书院旧址重建书院。重建工程开始于当年四月十一日,至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李清照<金石录后序>的"屏居乡里十年"首次作出确切的界定:1107--1116年(闰正月之前).<永遇乐>的"元宵"即1129年的元宵;该词中的"重(chóng)三五"即1116年的闰元宵.又利用李清照词、文、诗中的内证,提出李清照自比洞庭龙女的新说;再根据李清照习惯于自道"憔悴"的特点,论证<声声慢>(寻寻觅觅)、<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玉楼春>(红酥肯放琼包碎)、<永遇乐·元宵>四首"憔悴词"皆作于明诚逝世之前,特别论证了后三词作于1129年的金陵;文中还对宋人周煇、张端义、刘辰翁的记载或看法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