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学校、幼儿园、家庭,攻击行为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行为,经常发生在青少年儿童中.暴力行为者通常是高攻击性行为者,攻击行为对于以后的暴力行为有一定的预兆警示作用.攻击行为较频繁的环境对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不利,有攻击行为的儿童青少年在这样的环境中可能会招来更多的攻击而成为被攻击者,这势必会导致攻击行为的加剧;而本身不具有攻击行为的儿童青少年,在频频受到攻击的情况下,要么会产生悲观厌世的消极情绪,要么奋起反击而成为一个有攻击行为的人,从而可能导致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儿童青少年以后出现暴力的高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小学儿童亲社会行为、攻击行为归因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投射法对小学一、三、五年级儿童亲社会行为、攻击行为的归因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小学儿童对亲社会行为倾向于做内归因,而对攻击行为内外归因的差异不显著。性别因素与儿童对亲社会行为、攻击行为的归因无关。小学不同年龄组儿童对两种行为的归因均无显著性差异。儿童对4种不同故事情境(分享、助人、身体攻击和言语攻击)的归因在某些维度上存在着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3.
童年期躯体和精神虐待经历对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发生产生诸多影响。躯体虐待经历可直接引发青少年的攻击行为,也可能会通过模仿而习得父母的暴力行为,还会改变受虐儿童的基因成分。精神虐待会引发青少年的攻击人格,引发敌意情绪进而导致攻击行为的发生。因此,家长要多关爱孩子,尽量不虐待儿童;要转换家长角色,改进自身的教育方法,加强沟通,留时间与孩子交往。  相似文献   

4.
儿童的攻击性是儿童社会性发展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20世纪以来,攻击的发展与控制问题一直是发展心理学最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文章从儿童攻击行为的定义着手,对攻击行为的分类、攻击行为的理论以及新近研究成果做了梳理,试图使读者对攻击行为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  相似文献   

5.
80年代以来儿童攻击行为认知研究的进展与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80年代以来儿童攻击行为认知研究的进展与现状张文新作为儿童社会性发展一个重要方面的儿童攻击行为的发展,在本世纪3O年代以后的几十年中,始终是发展心理学中理论探讨与实验研究最多的课题之一。然而,由于研究课题本身的复杂性、实验设计中的伦理学问题,以及研究...  相似文献   

6.
儿童攻击行为发展模式简述夏利民攻击行为是指有意伤害他人身心健康的行为,是儿童社会性发展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自本世纪30年代以来,从来没有一个课题象攻击行为受到国际心理学界如此多的重视与研究,众多的心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攻击行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尤其...  相似文献   

7.
浅谈移情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是儿童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一种不良社会性行为 ,对儿童攻击行为的控制与纠正一直是发展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移情作为儿童亲社会行为的重要促动因素 ,同时对攻击性行为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因此探讨利用移情减少攻击性以及培养提高儿童的移情能力对儿童的良性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哈尔滨市400余名独生子女家长的调查,发现儿童早期家庭教育中的教育内容、教育主体、教育期望和儿童交往等方面存在着较为明显的性别差异。根据质性相关分析,揭示早期家庭教育中不合理性性别差异影响职业性别隔离的四大机制,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哈尔滨市400余名独生子女家长的调查,发现儿童早期家庭教育中的教育内容、教育主体、教育期望和儿童交往等方面存在着较为明显的性别差异。根据质性相关分析,揭示早期家庭教育中不合理性性别差异影响职业性别隔离的四大机制,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0.
以幼儿园小、中、大班共115 名学前儿童为被试,在进一步考察学前儿童心理理论与情绪理解发展特点及关系的基础上, 主要探讨了学前儿童心理理论与情绪理解发展的性别差异。研究发现:1)在心理理论任务上年龄差异显著,大班学前儿童成 绩显著高于小班学前儿童;在情绪理解任务上年龄差异显著,中班学前儿童成绩显著高于小班学前儿童;大班学前儿童成绩显 著高于中班、小班学前儿童。2)学前儿童心理理论和情绪理解性别差异均显著,女孩心理理论和情绪理解成绩在各个阶段上 均显著高于男孩。3)学前儿童心理理论和情绪理解成绩相关显著。研究结果表明,学前儿童心理理论与情绪理解发展具有相 同的发展趋势,而且学前儿童心理理论与情绪理解发展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在此阶段女孩心理理论与情绪理解发展水平高 于男孩。  相似文献   

11.
众多婚姻理论的歧义性表明,各种婚姻论说中一旦引入婚姻的功能性要素来界说婚姻的本质时,也就进一步遮蔽了婚姻的本质。婚姻本质的界说,应该首先剥离各种次生的功能性关联,最后唯有性以及性关系或性行为是婚姻的中心事实,是婚姻的核心指向。婚姻的本质就在于,它是对人类性行为的制度性规范。  相似文献   

12.
为准确客观了解国内外幼儿攻击性行为近十年研究热点及发展态势,以Web of Science(WOS)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为文献检索来源,利用共词分析软件Bicomb2.0和数据统计软件SPSS22.0对2007-2018年国内外幼儿攻击性行为1250篇文献进行梳理。对国内外已有研究进行时序、研究力量、高频关键词、聚类分析、多维尺度分析、知识图谱等方面比较比较,发现我国幼儿攻击性行为研究主要集中在幼儿攻击性行为发展研究、幼儿社会化发展、攻击性行为表现及教师介入、幼儿个性化发展及干预方式四个主题领域,国外幼儿攻击性行为研究主要集中在幼儿攻击行为特征、幼儿攻击行为表现及影响、攻击行为发展趋势研究、幼儿攻击行为发展因素探究、控制及预防五个主题领域。  相似文献   

13.
对盐城某镇中学青春期留守儿童健康状况进行的调查研究表明,青春期留守儿童缺少健康及性相关知识,未形成端正的性相关态度,可能面临性相关行为侵害。建议人口计划生育部门与学校联合,对留守儿童开展系统规范的青春期教育。  相似文献   

14.
有关性别差异的假设在许多研究报告中都有所呈现.尽管这是一个备受争议的领域,但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研究者们还是已经探察了许多人格变量的性别差异.如今,使用元分析技术,心理学家们对于性别差异有了一定的认识.已有的相关研究表明:男性和女性在助人行为、移情、攻击、从众等方面都没有显著的差异,以往研究从效度来说是存在问题的.  相似文献   

15.
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与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我省儿童心理发育状况,探讨儿童行为问题形成与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程度,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四川省部分城市4-7岁儿童1978名,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中国标准化版本(家长用)[1]进行测量,问卷回收率94%;对280名儿童所在班级的幼儿教师采用sc l-90量表测查其心理健康状况水平,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18.83%,其中男童检出率(23.31%)高于女童(13.86%),男女之间差异显著(X=10.23,P<0.01),6~7岁组检出率(19.30%)与4-5岁组检出率(18.73%)无年龄差异(X=0.179,P>0.05);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总症状得分与儿童行为问题总分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儿童行为问题的各因子分与幼儿教师的躯体化因子分呈显著负相关,而且年龄越小的儿童行为问题与教师躯体化因子得分的负相关程度越高。  相似文献   

16.
师生关系作为一种伴随儿童成长的重要关系模式,对儿童的影响日益受到关注。文章介绍了师生关系测量的工具,探讨了师生交往的模式和师生关系的作用,并从性别差异、年龄差异角度探讨了师生关系对儿童影响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7.
亲属相犯论     
就亲属间的人身犯罪包括性犯罪而言,在当今刑事法视野中,身份刑法已向行为刑法转化,应彻底剔除封建制度中以身份作为积极定罪的陈腐观念,把亲属身份作为司法实践中法官酌定从重处罚的因素。对于亲属间的性犯罪,不主张对成人间亲属性侵犯的刑罚处罚重于常人,但出于对儿童权益的保护和伦理法中内敛性和紧缩性的考虑,对于行为人利用亲属关系对儿童进行性侵犯的行为应从重处罚。  相似文献   

18.
告状是儿童幼儿期的常见行为之一,影响着幼儿社会性发展水平。本研究随机选取平潭H幼儿园31名大班幼儿(其中男孩16名,女孩15名)为研究对象,对其告状行为开展为期1个月的观察,共收集116次有效目标行为。先阐述了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的概念及类型;再从幼儿性别、活动类型和行为类型对该行为表现进行分析;最后从幼儿自身因素、家庭因素及幼儿园环境因素进行探讨,希望提供一定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