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孔孟之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准确地界定孔孟之道的内涵,了解孔孟之道的形成演变过程,对于深入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但长期以来,许多报刊文章对孔孟之道的理解含混,往往把它与孔学、孔教、孔子的思想或孟子的思想相混淆。因此,本文拟就孔孟之道这一历史范畴的内涵及其形成演变过程作一简要考察。笔者以为,孔孟之道的内涵是由孔孟之道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的历史地位及职能、作用与思想内容所决定的。概括地说,可以表述为:孔孟之道是植根于农业经济、以维护封建宗法等级制的“三纲五常”为核心的种种伦理道德规范为表现形式,以执…  相似文献   

2.
反动通俗读物《女儿经》以唯心主义“天命论”为思想基础,拼命鼓吹“三从四德”,宣扬“烈女节妇”。在这些反动思想的压抑、欺骗和毒害下,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出现了“令女断鼻”“奉姑尽孝”这些骇人听闻的悲剧。今天,我们要彻底批判《女儿经》,彻底砸碎几千年来孔孟之道束缚妇女的精神枷锁,就必须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剖析妇女受压迫的历史根源,认清《女儿经》的思想渊源和阶级实质。 (一) 《女儿经》大约出笼于我国明代,它所反映的思想却不是明代统治阶级的独创。在原始社会中没有私有财产,没有阶级,没有压迫,原始社会的最初阶段是母…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在《三国演义》主题探讨方面,天命观等仅为一说;“善”、“恶”并不是决定中国历史更替的本质力量,在“天人感应”的传统思想大背景下,世袭制往往造成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智”与“位”相背离,形成中国历史的悲剧——一个统治集团的兴衰成败演化趋势,实质只是封建社会内部力量的更迭兴衰,缺乏历史大进程的质性飞跃  相似文献   

4.
延安版《中国通史简编》以一半以上的篇幅论述宋元明清时期的历史 ,显示出范文澜探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社会的内涵和演变的卓识。集中表现在 :一 ,相当准确地揭示出宋元明清各朝政治和制度的特点 ;二 ,注重反映历史演变的新态势、新问题 ;三 ,精到地提挈思想文化史的要义。通过总结上述成就更进一步证明 :延安版《中国通史简编》是一部以科学历史观为指导的成功之作 ,它标志着中国通史的撰著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相似文献   

5.
试论邓小平的富民思想牛士敏邓小平的富民思想是对毛泽东经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科学总结的产物,是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制定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思想基础.搞清楚邓小平富民思想的渊源和内容.对于我们学习和理解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6.
宁晓菊 《社科纵横》2005,20(2):12-13
富民思想是邓小平理论中富有开创性的内容。中国二十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归根结底是为了“富民”。本文从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大背景,展现了邓小平富民思想的形成渊源及过程。  相似文献   

7.
蒋重跃 《求是学刊》2007,34(3):128-131
所谓正统观,在古代中国,指的是关于天下最高统治权之合法性的观念。“正统”(关于“正统”一词的含义,可参见拙作《五德终始说与历史正统观》,载《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一词出现较晚,大概是在汉代,但关于天下最高统治权之合法性的思想,据可信的资料,则可以追溯到殷商时代,《书》、《诗》中的天命思想是其代表。一研读今文《尚书》,可以看到,在商代,就有王朝合法性的意识形态,那就是最高统治的合法性可以溯源于天和天命的思想。《盘庚》三篇是关于商朝迁殷过程中商王盘庚对部众的几次训话,以文告的形式保存…  相似文献   

8.
《红楼梦》的两条线,一是贾府的经济由盛到衰,一是宝玉黛玉爱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两者的关系,我们不能说贾府的经济衰败是宝黛的爱情造成的,但我们不能不说贾府的经济衰败是造成宝黛爱情悲剧的根本原因。这两条线所包含的内容完全不同,但却都是悲剧结局。一、“富贵流传,已历百年”的贾府终成衰败之家《红楼梦》第五回借宁荣二公之灵告诉读者“吾家自国朝定鼎以来,功名奕世,富贵流传,已历百年”。但到《红楼梦》开篇时,贾府就不怎么景气了。面对贾府的不利形势,宁荣二公也不能不为之太息:“奈运终数尽,不可挽回。”“运终数尽,不可挽回”,作者借宁荣二公之口道出了贾府衰败、封建社会衰亡的必然  相似文献   

9.
《红楼梦》集中反映了康、雍、乾时期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曹雪芹借助他的这部小说提出了针对于封建社会末期一系列社会危机的经济治理思想。本文就曹雪芹的经济治理思想结合当时的历史现状进行基于经济层面的分析,得到了有益的理论启示,并提出了对红学中某些问题的看法,给出了对曹雪芹治理思想的认识及客观评价。更重要的是,曹雪芹的经济治理思想对于今天的社会经济管理工作仍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里,封建专制能够确立和延续,社会经济得以发展,科学文化得以繁荣,与封建社会的人才思想及官吏选拔制度有着密切联系。一 封建社会初期,儒法之间曾经发生过关于人治与法治的争论。儒法两家观点迥异,其结局是人治思想获胜。儒家人治思想之所以能够被新兴的地主阶级所采纳,就在于它有可供利用的内容:“君权神授”“替天行道”的提法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所谓“天生民而树之君,以利之也”①,“天之为父母,以为天下王”②均表明君万物者莫大于天,天不能自行其意志,而必假于天子或帝王以行之,于是作为统治者的一切活动就…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的经济思想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苗鸿玲1979年邓小平同志在会见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副总编吉布尼时就谈到:市场经济只限于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市场经济,这肯定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在封建社会时期就有了...  相似文献   

12.
我国封建社会有两千多年的漫长历史,它给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的思想文化遗产,也遗留给我们一副沉重的封建精神枷锁。专制主义是封建社会政治思想的核心,它对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有着广泛、深刻的影响。封建专制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既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那个思想家头脑里固有的,而是随着封建社会政治制度和经济关系的产生、发展而逐步形成的。列宁曾经说过:中国的“封建制度是建立在农业生活方式和自然经济底统治上面;中国农民所受的封建剥削的源泉,是他们之以这种或那种形式束缚于土地;这种剥削的政治代表者是以皇帝为政体首脑的全体封建主和各个封建主。”列宁的这个论断,从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两个方面,揭示了中国封建制度最本质的特征,认清这个特征,才能真正了解我国封建专制主义的政治思想是怎样形成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13.
我国史学之父司马迁的《货殖列传》确实是一篇奇文。他以锐敏的观察力,观察现实,总结历史经验,阐发了有创见的经济观点,在当时真可谓独树一帜。一、为商人树碑立传我国封建社会一开始,重农轻商思想也就萌芽了。李悝倡导在前,商鞅推行在后,儒家大理论家荀况在理论上加以阐述,这样,在战国末年就被韩非总结为“农本工商末”的口号。然而真正在全国范围推行这一政策,那还是西汉时候的事。到了汉武帝时期,即汉朝建立七、八十年后,重农轻商的政策更为发展,盐铁官营以及告(?)令的推行就是这一政策的具体表现。司马迁在《平准书》中说:“汉兴,接秦之弊,丈夫从军旅,老弱转粮饷,作业剧  相似文献   

14.
从明中叶以后,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开始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到万隆年间,这种现象已很明显。这对明清之际启蒙思想的产生是有巨大影响的。黄梨洲的思想,正是这一时代需要的产物。黄梨洲的治学,博大精深,涉及哲学、政治、经济、历史等领域。本文仅研究他的经济思想中的两  相似文献   

15.
汉初的六十多年,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汉兴,承敝易变,使人不倦。”(《史记·高祖本纪》)西汉立国达二百十年,与初期的调整政策密切相关,而这一调整政策受到政治思想的支配和指导。当时,思想处于剧烈动荡、融合、转变的时期,是自秦始皇“焚书坑儒”到汉武帝“独尊儒术”转变过程的一个中继站。无疑,探讨这时期思想的特征、流变及其原因,既是解开春秋大一统学说出现原因的一把钥匙,又是窥探中国思想史发展规律的一条孔道。  相似文献   

16.
渠敬东 《社会》2015,35(1):1-25
从康有为到王国维和陈寅恪,中国现代思想变局的两次浪潮,确立了经史研究的新传统。康有为对《春秋》三世说的重解,旨在通过现代变革重塑大同理想,通过确立新的宗教教化化育民情,从而实现从据乱世到升平世的过渡。王国维藉社会科学之综合演绎方法,以《殷周制度论》等著作“以史治经”,确立了周代立制之源及成王周公所以治天下之意,从制度、民情乃至思想精神入手,重塑中国文明之本源、制度精神之普世价值。陈寅恪所治“不古不今之学”,则从中古史出发,运用历史研究的“总汇贯通之法”,考证中古之思想和风俗流变,构建出一部胡汉杂糅、各教混融、民族迁徙与文化融合的历史场景。  相似文献   

17.
锐词     
《东西南北》2013,(9):6-6
TVB神器 近日.网友在微博发布两组由《布衣神相》、《巾帼枭雄》、《名媛望族》、《天梯》等23部香港热播剧集整合成的TVB剧照,这些剧照中的人物手中所捧瓷碗上都画着一只红色公鸡,它的悠久历史可追溯到1983年的《射雕英雄传》,郭靖、黄蓉躲在客栈密室里疗伤,机关就是这只碗。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诗经》文本的研究,可以看出四句、八句体例在《诗经》中所占比例极高,藉此结合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分析当时之社会政治、宗教祭祀、音乐习惯等诸方面,便可追溯四、八句所产生之原因,探寻其句式章法之特点,可知《诗经》中体例基本是以四句为正体、八句为次体之形式,这种句式规范对后世诗歌体制产生了至为深远的影响,直接规定了律诗绝句的体例范式。因此,《诗经》四、八句体例可谓后世诗歌章法句式之源。  相似文献   

19.
张明  孟明娟 《社会工作》2011,(18):30-33
费孝通先生是享誉海内外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和社会活动家,我国现代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创始人。他毕生的追求就是"志在富民",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富民思想具体的内涵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发展,但核心内容就是通过对中国农村的深入研究,探求中国式的富民之路。费孝通先生不仅为推动城乡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做出了历史性贡献,同时他的治学精神和科研方法也为当代农村社会工作者带来了丰富的理论支持和深刻的启迪。本文拟就费孝通的"志在富民"思想及其对农村社会工作者的启示作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20.
原瑞琴 《学习与探索》2007,1(2):210-213
范祖禹《唐鉴》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史论著作。在阐述治国安邦之道时,范祖禹强调正君心、任贤能,偃武修文、安定社会,以及政令统一、上下有序等。这些政治思想从不同的角度集中反映了范祖禹的国家职能观,并对今人认识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统治及其在思想观念上的反映,有较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