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主要任务和重要内容。这是邓小平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理想人格理论的基础上,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形势下提出的崭新时代课题。邓小平确立并阐述了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基本内容。揭示“四有”的辩证关系,指出了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途径和方法.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理论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一)新形势下提出的新时代课题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理论,…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的重要贡献,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邓小平“教育为本”的思想,从现代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的高度,揭示了教育的深刻本质;第二,邓小平社会主义教育要培养“四有”新人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毛泽东关于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第三,邓小平教育要“三面向”的理论,提出了一种全新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发展观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时代体现。就邓小平塑造社会主义新人思想的形成过程而言,邓小平塑造社会主义新人思想是以毛泽东新人观为起点,在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恢复与重建任务的协调推进中形成,以塑造社会主义“四有”新人为核心内容,以塑造共产主义新人为最高理想的系统理论。就邓小平塑造社会主义新人思想的内涵而言,这一思想内蕴着新人的总体规格之“新”、基本素质之“新”、精神面貌之“新”和实践要求之“新”。系统梳理邓小平塑造社会主义新人思想,对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培养社会主义新人,是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4月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当时刚粉碎‘’四人帮”,但旧的一套观念体制尚未根本触动,在这种情况下,他以无产阶级战略家的眼光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了“造就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一代新人”的目标。此后,他在领导设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中,对社会主义新人问题作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邓小平同志的这一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发展的理论,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新人观。人的发展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课题。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在建立唯物史…  相似文献   

5.
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高度,论述了邓小平社会主义德育战略思想的视角、基本特征、目标取向、实施原则和方法、理论特色和贡献,强调“四有”新人说是塑造跨世纪中国社会主义文明新形象的行动指南,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时代新人观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述,是中国共产党关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理论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一种思想都有其形成和发展的逻辑,习近平时代新人观的形成和创新也有自身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习近平新人观形成和发展的历史逻辑;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理论是习近平时代新人观发展和创新的理论逻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习近平新人观形成的实践逻辑。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精神文明建设思想 ,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邓小平根据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 ,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特征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相似文献   

8.
赵紫阳同志在六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所作的《关于第七个五年计划的报告》中提出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的方针”,把美育作为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是对美育地位和作用的充分肯定,同时也使美育理论研究的深入显得更为迫切。本文试图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出发,从总体上探讨审美教育的独特性质和功能。  相似文献   

9.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的重要论述,这一重要论述从理论来源、内涵特质、实践路径三重维度科学地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重大时代课题。习近平在长期成长奋斗和治国理政的实践中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必须培养造就适应世界发展潮流、具有远大理想和担当历史重任的"时代新人",并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历代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培育社会主义新人思想精髓的基础上,阐述了"时代新人"的内涵特质及形塑"时代新人"的实践路径,从而为新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范式和实践形式,彰显了其鲜明的时代特色。深入学习和探讨习近平这一重要论述,有助于进一步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进而揭示这一重要论述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史上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0.
培养“四有”新人是对马克思主义教育目的论的继承和发展。邓小平这一思想把泽东提出的教育方针贯彻到社会的各个方面,使之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是对这一方针中包含的教育目的深化和具体化;这一思想实现了培养“四有”新人和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高度统一,并对“又红又专”作了科学的分析和界定。本文从保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发展社会生产力和建立社会主义新型社会主义关系三个层面论证了培养“四有”新人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还从培养共性个性相统一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教育目的制约整个教育事业的高度,阐明了培养“四有”新人规定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和尺度。从而在较深层次上揭示了邓小平培养“四有”新人思想的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当代期刊编辑理论研究,已经逐渐淡化了对期刊本身的功能、基本属性,办刊特色等的讨论,因为编辑学的理论发展,已经解决了这些基本问题。对于人文社科学术理论刊物,现在更多的是在关注人文社会科学的编辑出版与全球化背境下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关联性;当代学术批评与编辑的选择性思维方式;当代学术期刊的编辑过程及编辑活动与学术评价的关系;当代网络化条件下的学术活动与编辑活动的关联研究等与文科期刊相关的更为重大的理论课题。  相似文献   

12.
论共同犯罪中止的认定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对于共同犯罪案件如何认定犯罪中止,司法机关在办理中是仁者见仁,法学人士在讨论研究中是智者见智。共同犯罪中止的认定,应以行为人自动停止犯罪并有效地阻止其他共犯利用其先前行为继续实施犯罪或防止危害结果的发生为标准。  相似文献   

13.
关于代位权行使的效力, 有入库规则说、平等受偿说、优先受偿说等几种观点。从立法目的、法律功能、法律成本和效率、其他债权人利益的保护、中国司法解释的性质和来源来说, 中国应选择优先受偿说的观点, 赋予代位债权人优先受偿权, 建立代位权上优先受偿权的现代理念。  相似文献   

14.
作为现代武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民国武术置身于当时人们追求"科学"的话语背景之中。以"传统"为特征的国术(武术)与当时的"科学"话语形成了较大的反差与抵牾。国术界要实现以武图强的远大抱负,国术的"科学化"问题首当其冲。鲁迅与陈铁生的论战围绕国术是否有提倡的必要展开,一方面为国术的科学化做了舆论上的铺垫,另一方面也促使国术界开始反思传统武术的痼疾。进而,国术界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展开了国术科学化的改造,其实质是确立发展国术的合理性和合法性,为国术的进一步发展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15.
2012年3月,美国参议院通过修订《1930年关税法》的法案,以便对中国、越南等“非市场经济国家”征收反补贴税。近几年,中美之间的贸易争端处于高发期,金融危机加剧了我国外贸出口中遭受的贸易摩擦。应尽快转变原有增长方式,提高产品附加值、降低对少数国家的路径依赖,开拓多元化市场、促进内外贸一体化,以实现我国外贸战略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6.
在不签发提单的情况下,利他契约理论能很好地解释海上货物运输合同当事方的权利义务。但在签发提单的情况下,该理论就不敷使用。借助罗马法中的准契约理论,既能对提单下的义务转让进行合理解释,也能解决在实务中诉权的确定之难。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案件的深刻剖析,论述了认定合同的依据、广告行为的效力、公司与股东的责任以及公司主体的混同等重要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从某种意义上说,<精神现象学>是黑格尔哲学的"秘密起源".本文将首先说明黑格尔为什么要以"感性确定性"作为<现象学>的开端;其次,我们将阐明黑格尔本人对"感性确定性"的辩证分析过程;最后,我们将指出黑格尔在此处用语言瓦解感性确定性时所犯的错误,并就此提出我们的见解.  相似文献   

19.
中国社会转型和经济全球化的双重背景凸显了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新的理念和新的目标定位,创新方式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找准着力点是提升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绩效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典美学意象概念的主体间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对于现代美学的主体间性而言,中国古典美学的主体间性是前主体性的主体间性,即主客体尚未充分分化、主体未获得完全独立状态的主体间性。中国美学的意象概念就是这种古典主体间性的体现。意象概念的形成经历了意与象的合成过程,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境界。意象通过审美感兴而产生,突破物我、人我的屏障,达到了主体间性的审美境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