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施跨专业教育是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手段,是协同创新理论在高校教学活动的有效应用。目前国内高校开展了以专业并行模式、专业融合模式、第二专业模式、大学科教育模式、跨学院教育模式为代表的跨专业教育,其突出问题包括专业、学习效果难以得到保证,学生学习目标模糊,教学管理和部门协调不便等。基于协同创新理论,结合武汉工程大学开展"E+"双专业一体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经验,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整合完善跨专业一体化培养方案;优化跨专业教育组织和机制;强化跨专业学生的学习引导;加强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  相似文献   

2.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经过多年探索,协同育人已经取得显著成效,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三支队伍"之间在如何协同育人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在新的历史时期,只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三支主体队伍同向同行、协同育人,避免相互对立、彼此内耗,才能发挥"三支队伍"协同育人的整体效应。一是"三支队伍"力量整合过程中,要坚持正确的原则,才能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实效性得到质的提高;二是通过建立"三支队伍"协同互补机制,探索"三支队伍"协同创新模式,搭建"三支队伍"协同创新平台,系统整合"三支队伍"的教育力量,使其各司其职的同时又协同创新,高效运转,激发出潜在的巨大教育合力,促进高校学生全面而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学科发展的不断交叉融合,协同创新已经成为当今技术创新的新范式。文章拟在国家倡导高校协同创新的大背景下,探索高等艺术院校人才培养模式,阐述了高校协同创新的基本内容以及我国推进高校协同创新的进程,探讨了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下的协同创新特质,着重探究了高等艺术院校人才培养与协同创新的互动关系,围绕"复合型""跨界"等提出了培养适应协同创新的高等艺术人才的目标要求和培养方式,并指出只有改变传统的艺术教育观念,加快我国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的改革步伐,才能繁荣我国文化产业,提升国家软实力。  相似文献   

4.
高校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主阵地,如何适应"双创时代"人才需求开展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是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取向.在"互联网+"时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必须要嵌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信息技术,以打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全新模式.要积极剖析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缺陷,优化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平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打造多方协同人才培养系统;更新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能力本位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5.
协同创新能力培养是工程教育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解决地方高校计算机专业发展与产业需求脱节问题的重要途经。针对这一问题可采取如下措施:从新工科的基本特征和新工科人才要求出发,结合地方经济转型的实际,充分发挥"厅市共建"新平台,整合创新资源及要素,深化学科融合、产教融合、优化课程、教学改革及质量评价模式,建设多元、系统、逐步提升的计算机专业协同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具有创新创业能力和跨界整合能力的计算机工程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机制的构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创新的要求,它对于突破思想政治教育瓶颈问题,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机制的构建以专业学科、管理制度和校园文化三个方向为基点,旨在高校专业学科教育中锤炼思想政治教育素养,建立高校系统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制,打造具备一定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校园文化,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更广阔的教育空间.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质量问题已成为国内学者研究的热点。"2011计划"的实施,将促使高等教育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在这个转变中,协同创新成为最重要的"抓手"。要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就必须厘清高等教育内生需求,高等教育的内生需求可以内化为高校的发展模式需求。而高校的发展方式是关系到高等教育质量能否提升的关键环节,高校必须突破各种壁垒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内涵式发展模式体现出八方面的战略需求:目标整合、特色定位、质量提升、大学经营、构建品牌、现代化管理、文化建设和战略经营。在这样的视角下,高校协同创新的路径需以"五位一体"的育人模式为核心,掌控宏观维度,实现高度的组织协同、管理协同和战略协同。  相似文献   

8.
UGSS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又称"UGSS教师教育共同体",是长江师范学院在"需求导向、全面开放、深度融合"理念指导下,为突破人才需求主体与培养主体之间的机制体制壁垒,激发地方高校、区县政府及其所辖中小学教育资源的活力,推动地方师范院校农村基础教育师资培养模式的变革,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升而提出的教师教育协同创新组织形式。长江师范学院积极构建、实施UGSS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以开放与协同为主要特征的农村教育人才培养新机制,开辟了地方师范院校聚焦农村教育问题、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新路径,拓展了教师教育共同体全面深入服务农村基础教育的功能。?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9.
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及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成功的关键。反思性教学是我国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提升高校英语教师学习与发展观、学科教学能力及外语教学观、职业观与职业道德观,以及培养高校英语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鉴于我国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及反思性教学的现状,提出更新教育理念,培养反思及创新意识;践行反思实践,提高反思及创新能力;营造反思氛围,促进合作反思,建立创新团队。  相似文献   

10.
从人工智能的科学属性和产业属性,论述了推动人工智能学科群与专业群一体化建设,学科群与产业群融合发展,建立"学科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四链贯通的发展模式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提出一是要加强人工智能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产业四个方面深度融合,推进人工智能创新生态体系建设;二是要加强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拓展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推进人工智能产业生态体系建设;三是建立政产学研金服用协同创新模式,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促进人工智能学科群与产业群深度融合,在提升高校人工智能学科专业建设水平的同时,推动地方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前正在全国实施的"2011计划"即协同创新工程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又一次良机。上一次是20世纪末抓住高校扩招之机,以扩大招生"数量"为突破口,赢得了高职教育的崛起和连续10年的跨越式发展;此次是以协同创新为突破口,强化内涵,提升教育"质量",提振高职教育信心,促进高职教育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12.
协同创新是国家科技发展的动力源泉。作为协同创新任务的主要承担者,高校应营造协同创新的文化环境。但是目前高校还不能自觉促进创新资源和要素的有力汇聚:教育过程中重继承轻创新;科学研究中竞争多于合作;管理过程中重控制轻协调;发展趋势上同质化影响了特色化。因此,高校只有努力去建设以超越性、开放性、协同性、实践性为特征的文化环境,才能使"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充满活力,促进协同创新的深度推进。  相似文献   

13.
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要求高校与政府、企业及社会建立起广泛的合作关系。目前,中国高校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正处于发展与矛盾的纠葛之中。本文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阐述和解读中国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及合作教育中的利益相关者关系,探索了中国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主要路径及形式。  相似文献   

14.
中外高校间的协同创新发展,对于我国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加快中国高等教育改革步伐,创新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中国教育与国际交流与合作接轨等方面都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随着中阿论坛的成功举办,中阿关系呈现出新的色彩。文章旨在分析中阿高校间协调创新发展所具有的独特因素,提出相应的深入协同创新策略,以期为中阿高校间的协同创新提供新的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15.
协同教育是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必要途径,基于校外导师制的高校学生双创协同教育是学生职场竞争力提升、高校创新创业协同教育改革和国内外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的具体实践举措。然而,部分高校学生创新创业协同教育面临协同教育格局不足、高校管理能力不足、导师培训机制缺失、评价机制不全面等问题,需要高校、企业等主体共同营造新的教育教学环境,通过完善教学管理机制、加强彼此之间的合作,以及共同提升教育考核水平等策略,重构全新的创新创业协同教育体系,促推校外导师制发展更加成熟。  相似文献   

16.
"2011计划"把高校作为协同创新的组织主体,将创新人才培养过程凝聚在协同创新中心研究的前沿阵地,提升高校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有别于"973"等项目以企业和研究机构作为组织协同主体。协同创新中心的治理模式、组织管理和互动条件是落实"2011计划"的核心工作。能动致变的演化机制、优化设计的控制机制及其之间的耦合是保障协同创新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深入实施“201 1计划”,大力推进协同创新,是高校提高教育质量、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的有效途径.高校应该牢牢把握这一重大发展机遇,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努力在组织管理、人事制度、合作模式、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积极有益的探索、创新,建立起科学高效、富有特色的协同创新体制机制,全面提高创新能力,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然要求,是高校适应社会需要、促进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大学生就业发展能力的必然途径。从就业的视角来分析,现行人才培养模式及人才培养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本科高校必须在坚持"以生为本""、可持续发展"和"打造品牌"的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强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策略设计,加强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创新教学管理运行机制,营造丰富的校园文化;同时,建立以专业为支点的就业工作的联动机制,加强对学生的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和创新创业教育,促进人才培养质量和毕业生就业发展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国防特色高校具有国防优势学科、专业和研究方向,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以河北省国防特色高校为例,研究其优势科研力量有效整合,建构各方密切合作的协同创新模式,为最大限度发挥国防特色高校的科研优势,完善高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科技创新体系的持续发展提供战略意见。  相似文献   

20.
协同创新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实施协同创新战略计划以后,协同创新理念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产生了重大影响,并成为一种新的大学办学理念。高校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局限性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在协同创新背景下,重新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成为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