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提升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政治认同具有重要意义。新形势下,要积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引领大学生深入理解其内涵,把握其基本要素与特征;从现状出发,完善教材建设,提升教育针对性;优化课堂教学,提升课堂效率;提高教师素养,优化知识结构;倡导先进的文化建设理念;开展富有成效的实践活动,切实提升大学生政治认同。 相似文献
2.
王晓青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
公正不仅是一个国家政治制度设计的价值基础,同时也是社会进行良性运转的重要因素。通过制度化的设计进而寻求合理公正的制度化安排是近现代政治的主旋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就其自身的性质和特点而言,其独具中国特色的结构功能和运行机制,体现了社会主义公正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3.
马润凡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7-9
制度认同是在一定条件下,公民事实上对某一制度及其运行方式做出了属于正当的价值判断后,内心产生的一种对制度的高度信任和主动接受,以及自愿遵守与维护、进而促进该制度发展的取向与行为[1]。它是社会正常有效运转的重要条件,是执政党提升执政能力的重要制度性资源,并内在地形成了一个国家制度治理的民意基础。中国特色政治制度是在中国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经过了人们对其制度安排及制度运行的善的诘问,以 相似文献
4.
一个社会的政治体系要想获得社会成员的衷心拥护和积极支持,就必须获得社会成员的最广泛的政治认同,否则就不能在人民心中铸就这个政治体系的政治自信和价值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政治体系要想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就必须获得人民群众的广泛的政治认同和积极参与。因此,巩固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争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广泛认同和全面支持,是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自信的社会基础和历史前提。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人民的精神支柱,是凝聚和激励人民群众的重要力量,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它的价值和功能只有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认同并自觉转化为人民的追求,才能得以体现和实现。经济全球化带来了多元文化之间的相互冲撞与交融,给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削弱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人民心理和思想上的认同感。因此,必须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从文化认同的主体、客体和传播中介等层面来实现凝聚共识,赢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最广泛的大众认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在政治体制改革中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三大基本政治制度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方面提出了新思想;在发展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方面推出了新的举措;在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方面赋予了新的内容.邓小平在多方面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关于政权建设的理论. 相似文献
7.
促进人民群众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同,是当前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而构建动力机制、健全引导机制、完善保障机制有利于强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同.构建动力机制,需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激发认同的情感动力,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增强认同的利益动力,以理论的科学性增加认同的思想动力;健全引导机制,需要以理论研究为支撑,完善教育机制;以正确舆论为导向,强化宣传机制;以阵地建设为平台,健全导向机制;完善保障机制,需要壮大经济基础,突出利益认同;健全民主政治,增强政治认同;坚持文化自信,强化价值认同;夯实民生基础,巩固社会认同;推进绿色发展,提升生态认同. 相似文献
8.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8,(1):21-26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人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基础和前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示出了无可比拟的巨大优越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是对为何与何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现实回应和内在依据。基于认同理论研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实现是重要途径和致思理路,只有建立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的基础上,人们才能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和自信,从而坚定人们的社会主义信念,这有利于弄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对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张立进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3(3):76-8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形成经历了酝酿与准备、艰难探索、初步形成等阶段,反映了近代以来无数先进中国人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艰辛探索和伟大创造.尤其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顺应和平发展的时代潮流,结合历史、社会、文化和现实国情,努力突破僵化的计划经济模式,对上层建筑进行全面、系统地改革和完善,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主要框架和基本轮廓. 相似文献
10.
激发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机制,是高等学校进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首要任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机制的发生过程可以分为表面接受、自愿认同和真心接受三个阶段,其认同机制存在主动性、渐近性、差异性和变化性的特点,其发生过程是认同过程中各主体要素相互作用的过程,易受家庭、学校、大学生自身和社会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青年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价值目标。对青年大学生群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生成过程、影响因素、生成方式问题研究,从根本上属于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主体从感性直观到理性思维,从理性思维到理想信念,从理想信念到实践行动的政治心理优化过程,即“以行而求知,因知以进行”、“行其所不知以改其所知”、“因其已知而更进于行”的过程。因而,其过程的研究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启发性意义。 相似文献
12.
13.
刘丹丹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51-52
在深入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认同本质的基础上,从坚持思想理论引导的辩证化、坚持思想理论凝练的简洁化、坚持思想理论表达的诉求化、坚持思想理论言说的艺术化、坚持思想理论传播的贴近化、坚持思想理论接受的认同化、坚持思想理论践行的实效化七个方面探讨了实现其大众化路径创新,以切实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朱冰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131-135
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解决这一问题,需要认真分析社会思潮对大学生价值认同的消极影响,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在此过程中,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在大学生中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力量和基本的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15.
16.
薄明华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60-6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自信是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高度认同和坚定不移的信心。这种信心来源于对民主和社会主义内在联系的深刻认识、对资本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民主的科学比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成就的充分肯定。当前,需要在理论上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民主政治话语体系,在思想上划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在实践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来进一步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自信。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新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提出了民主政治建设的新要求,布置了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新任务,吹响了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大力推进社会民主政治建设的新号角。完成新阶段的新任务,需要我们认真掌握深入贯彻十八大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8.
伍进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1(5):44-48
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标和根本任务之一,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与民主是不可分的,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之一,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必然要求政治上的民主化。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民主的,民主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探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朱玲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7(2):106-108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是关系到国家各项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社会主义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以及和谐社会构建的重大问题。当前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缺失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针对这种现状,亟需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方法的创新,最终达到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政治认同是大学生在现实政治生活中产生的情感和行为,对大学生个人的政治社会化和国家的政治文明建设意义重大.本文基于调研数据,通过出身不同社会阶层家庭的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差异来分析社会分层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影响.调研发现出身不同社会阶层家庭的大学生之间的确存在着政治认同差异,但这些差异并未显示出规律性或倾向性,说明社会分层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影响不具有决定性.高校应重视不同社会阶层家庭的大学生在政治认同中的差异,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并提高教育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