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庄子人生哲学影响到了魏晋文人对自身与社会关系的重新审视,使他们认识到个性独立的价值。这一心态变化激发出他们的创作热情,并在他们的文学作品中也呈现出力求摆脱一切束缚以求得个性自由的特征,而这正是“文学自觉”的最突出表现。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具体的社会历史文化环境出发,着眼于作家创作心态的演变历程,对比论述了川端康成和贾平凹忧郁气质的成因和他们坎坷的人生经历对创作的趋同性影响,并结合作品从禅宗的角度分析了两位作家创作上的得失,最后探讨他们在创作上走向低谷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刘宋谢灵运与中唐柳宗元都创作了大量山水诗,谢灵运是山水诗鼻祖,山水诗自此历经隋朝、初唐到柳宗元生活的时代,自然产生新变。直至金元之际,诗评大家元遗山认为各朝各代诸多诗人中只有柳宗元最似谢灵运,其实二人同中有异,谢柳在寂寞心态上有着表面上的相似之处,实则在对待山水态度上以及此种心态在诗中呈现出来的风格上有着细微差异。  相似文献   

4.
在理智与情感、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实之间难以厘清界限的张炜 ,其创作心态陷入二难抉择的困境之中。文章从作家的自我意识、精神结构分析其创作心态的矛盾之处 ,并指出作家内在精神冲突给创作带来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5.
屈原创作时有五个层面的想象,即再现想象、移情想象、联想想象、理想想象、虚创想象。产生如此丰富想象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其创作中的心理变态,即感知错幻、情绪异常、人格分裂。实现心理变态的途径得益于他丰厚的生活积累、敏锐的情感体验、独具的心理特点。屈原创作中的短暂“变态”,是形成其作品奇幻瑰丽风格的重要心理条件,是极为可大的创作心态。  相似文献   

6.
汤显祖和屠隆罢官闲居时期的心态与戏剧创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显祖和屠隆都是明代重要的戏曲家,生活在明代嘉靖、隆庆、万历年间,二人的政治理想、文学观念、仕宦经历多有相似之处,罢官回乡后都付出相当的精力致力于戏剧创作,抒发胸中的不平之气,戏剧的题材也与佛道思想相关。但是思想、性格的差异影响到了二人罢官闲居期间的处世心态、行为方式和创作水准。本文旨在通过对二人上述方面进行比较,互为参照,从作家生活处境和创作心态的视角更加透彻地解读“二梦”和“凤仪阁乐府”的主旨。  相似文献   

7.
庄子和屈原的作品都以“奇”见称 ,历代都将之归为寓言和象征手法的作用。其根源在于神话思维对庄子和屈原的巨大影响。这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神话思维使庄子和屈原笔下的意象充满了鲜活的生命力 ;二、神话思维使庄子和屈原多以具象表达概念和思想 ;三、神话思维使《庄子》和屈原的作品分别更具“玄”和“幽”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生活在清初的蒲松龄为适应传统道德重建的时代要求,有意借小说创作来劝善惩恶,化民导俗,劝世救世;亦借小说来表现落第失意文人的苦闷与幻想,达到自我疗伤的目的。他的创作心态主要有两种,即救世与自救。  相似文献   

9.
贾平凹的病体直接导致了他的病人心态.这种病态对他的生活与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具体表现在正反两个方面,即(一)病使贾平凹牺牲了正常人应有的很多乐趣,病使他对读者的批评很不耐烦,病使他的思想有时发展到神经质的程度,病使他的作品笼罩了一层浓厚的神秘色彩.(二)病使贾平凹获得了不少有关创作的奇思妙想,病使他观察事物、人物的角度多维而新异,病使他的想象力极度活跃,病使他的文体丰富而混茫.  相似文献   

10.
颂圣诗,即歌颂皇帝的诗歌,颂扬其德行、恩泽与太平盛世,中晚唐是唐王朝由盛转衰的时期,诗人们又是出于何种心境而作,是个极其复杂的问题。据统计,中晚唐颂圣诗有将近900首,诗人们深受时代和境况的制约,在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形成了两种心态,真心颂扬和曲意奉承,其中曲意奉承居多,究竟是其中哪一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1.
屈原的痛苦内容及其解脱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屈原的诗篇记录了诗人深重的痛苦内容,如其对民生多艰的痛惜、无人理解的痛心、国君昏庸的痛恨和去国忧谗的痛楚等等。他对这些痛苦的解脱方式主要包括写作抒愤、寄想占卜、精神远游和从容沉江。他的痛苦遭遇,代表了中国传统文人所经历的多种困境,具有典型意义。其对痛苦的解脱方式,对后世影响深远。屈原既继承了儒道精神又超越了儒道精神,并且是对儒道精神的一种有益的补充。  相似文献   

12.
屈原在古今中外享有盛誉,屈原的思想对中华民族的影响源远流长。其"忠君爱国",昭示着中华民族的魂魄,引领着亿万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其可贵的和谐精神,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现代和谐精神文明的宝贵遗产,同样也包含着深刻的历史教训。弘扬传统文化,弘扬和谐思想,对于我们构建和谐世界、和谐中国以及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通过介绍黄自先生的生平和音乐创作倾向,着重对声乐作品的音乐形成及音乐特点作简单的评析,并对我国第一部清唱剧<长恨歌>作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4.
庄子的气论及其哲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是庄子哲学的核心范畴。本文对庄子的气论进行了梳理,并阐述了其"气"具有的三种基本意义。  相似文献   

15.
屈原和韩非,两个看似无甚关联的历史人物,实则有诸多相似之处.譬如他们的身世:屈原是楚王的同宗,韩非作为韩国的"诸公子",同样与韩王有宗亲关系.在人生际遇上,他们都忠诚爱国,却终其一生不得君王理解,无法施展抱负.其次,二者性格均呈现出矛盾的一面--极高寒的理想与极热烈的感情.其三,政治思想非常相似.韩非是先秦法家的集大成者.屈原的政治思想虽然比较复杂,但是其中法家因素显著.屈原和韩非的不同在于,虽然他们的人生均以悲剧谢幕,但是二者身后得到的评价却大相径庭.屈原成为中国文化中爱国的象征,韩非却与刻薄寡恩、专制、阴谋诡计等相伴.究其原因,后人对屈骚与<韩非子>的体认和评价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从中亦可看出民族文化和历史语境对文学作品传播与接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明代以来时有学者疑<卜居><渔父>非屈原所作,以为篇首作"屈原既放",不合古人自称不称字之习俗,其中叙事也有同当时历史不合之处.其实<史记>中"屈原者名平","名"乃"字"之误;屈原名原字平,南北朝以前人以至唐代一些人尚如此认识.此两篇也非顷襄王朝放于江南所作,而是怀王时被放汉北时所作.如此,则一些疑窦均可消除.至于有的学者以为此两篇中表现了道家思想,乃未能弄清文意所致,不可信.  相似文献   

17.
丘园,字屿雪,常熟人,是昆曲苏州派的重要成员,生平作全本传世传奇3种,即《党人碑》、《幻缘箱》和《御袍恩》。《党人碑》以北宋徽宗年间发生的真实历史事件为背景,塑造了与权奸蔡京不屈不挠斗争的孤忠形象刘逵;《幻缘箱》叙演茂苑诸生方瑞生与刘婉云、陈月娥的婚爱故事;《御袍恩》剧演宋真宗时河西节度使高琼在抗击西夏犯境过程中与卖国求荣的权奸作殊死斗争的故事。三剧一个相似的模式是:大致以历史影射现实,借以总结明亡的历史教训。这也是昆曲苏州派的一个普遍特点。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瞿佑全集校注》的解读,认为其在现存瞿佑作品的发掘上有新的突破,辨伪精细,直面瞿佑研究领域的关键疑难问题,在此基础上,对由《瞿佑全集》的整理而引发的期待与展望进行了蠡测。  相似文献   

19.
<九歌>文体性质问题历来争议较大,学者各执一端,讫无定论.根据祭祀仪式"仪式诗歌"在文体上多表现为"混合性艺术"的一般规律,对<楚辞·九歌>文体进行新的界定,认为<九歌>为"大文体",其中包孕"小文体".而且将<九歌>认定为"混合性艺术",对深入探讨楚辞体的发展形成过程、屈原<离骚><九章>等作与<九歌>在文体上的渊源关系等重大学术命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陈琳与应(王易)的文风同中有异,又异中有同。就作品的文采而论,陈琳文章“微为繁富”,应(王易)“学优以得文”;就作品的气骨看,陈琳的文和赋气骨壮健,应(王易)的诗歌“和而不壮”。陈琳文章的“繁富”、“殊健”主要得之于他的“习”;应(王易)的“文”主要得于他的“学”,而其诗“和而不壮”的特点乃得之于他“流离世故”的生活遭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