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有三个年龄不等、籍贯相异的文学青年,他们出于对知识的渴求,对艺术的真诚,带着二十几岁年青人的一颗充满理想与追求的心先后迈进了汉花园(当初北京大学所在地)。这三位青年就是后来享誉现代文坛的卞之琳、何其芳、李广田。他们将大学时代所写的诗,合辑为一本精致的诗集《汉园集》,收入郑振铎主持的“文学研究会创作丛书”,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汉园集》的出版为三位青年赢得了声誉,从此他们被现代文学史家称为“汉园三诗人”,在三十年代的中国新诗史上留下了各自探索和开拓的足迹。其中卞元琳专志诗作,何其芳兼写散文,而李广田的兴趣最广,初吟诗,继发散文、小说,后又尝试文学批评。因卞之琳独守诗坛,所以诗作较何其芳、李广田二人为多。“汉园三诗人”既受惠于西方现代诗,又受惠于中国古典诗歌,因此给人的感觉是中国新诗开始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2.
著名学者朱德发教授的学术新著《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流派论纲》(以下简称《论纲》)以其宏阔的研究视野,新颖的理论角度和富于创见的文字描述而使方兴未艾的中国现代文学流派研究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论纲》一书的引人注目之处,首先在于编写体例上的大胆创新。作者既不象贾植芳先生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社团流派》那样从一个个文学社团流派入手,对每个文学流派从微观上进行具体考察和详细剖析;也不象殷国明先生著的《中国现代文学流派发展史》那  相似文献   

3.
日本新感觉派从1924年闪耀登场到1927年黯然退场,热闹喧哗不足三年时间.它的消退归根到底因为其自身"新感觉"文学的局限.但诸多内外在因素的影响却直接导致了这个新的文学流派的产生和解散.新感觉派作家创办同人杂志本是顺应潮流,设置一条出人头地的捷径,文坛冠以他们的"新感觉派"之名则规矩了他们的文学方向,催生了一个新的流派.也导致了这个文学流派的无疾而终.  相似文献   

4.
中国近代文学社团和流派在文学的现代转化中有着突出的意义 ;南社作为横跨两个阶段的具有全国影响的文学社团流派显示出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它以其激进的反清革命立场和囿于传统的文学观念被文学史定位。本文从南社入手 ,从它的建社宗旨、创作实践以及其组织活动方式中 ,细致地梳理出蕴藏在传统文学现象背后的现代性新质 ,从而也将它在社团流派发展演化乃至文学现代性转化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发掘出来 ,具有很重要的学术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种过渡性类型的文学,中国近代文学的特征表现为:文学观念呈现多元状态;文学创作实践的探索前无古人;文学流派的发展与文学社团新变;文学精神吐故纳新;文学理论转型;文学形式与风格特征转向。翻译文学兴起,文学发展呈现复杂景象和过渡状态。  相似文献   

6.
九叶诗派是个人数众多的诗人群体,辛笛、陈敬容、杜运燮、杭约赫、郑敏、唐祈、唐湜、 袁可嘉、穆旦不过是其中的佼佼者与代表者,当时,他们中没有出现过作为流派领袖的诗人,如李金发之与象征诗派,戴望舒之与30年代现代派;他们也没有成立一个社团、组织,也谈不上发表统一的宣言纲领,只有一篇《我们呼唤》(《中国新诗》第一集代序)代表着他们共同的追求与主张.这个由唐湜执笔的代序阐述  相似文献   

7.
一、 现实主义是文学的基本流派之一。中国的古代文学也不例外,现实主义仍然是主要的流派。一个文学流派的形成,当然需要某些作品具有真实的思想和适合于表现这种思想的形式,也就是说,需要一定的特殊的创作方法。不论哪一种文学流派的创作方法,都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产生、形成的;而是要经历长时期的许许多多的诗人、作家的创  相似文献   

8.
清初,无锡地区出现了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即梁溪诗派,该诗派成员以顾氏、秦氏、邹氏、浦氏等文化家族为主。梁溪诗派的提出,是对梁溪诸诗人文学归属的一次定位,也是对他们诗学本质认识的一个提升。这一诗派的形成,与云门社有着密切的关系,也与魁杰的作用以及家族因素的影响有关。梁溪诗派的诗学观,强调作诗要有真性情,不以时代区分畛域,以淡远冲融的风格为主调。认识梁溪诗派不仅对还原该诗派的风貌有着积极的意义,同时,对于认识流派与结社之关系,对于认识地域文化史、诗歌史均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海德格尔为代表的现代思想家们(包括叔本华、艾略特、荣格等)普遍表达了对技术世界的批判与对现代人精神荒原的不满。他们不约而同地把期待的目光转向了诗性的拯救,要求诗人肩负起对抗技术意志甚至拯救人类精神的使命。同时,他们又明确反对诗人的主体性,甚至要求诗人放弃自我,完全听从于天命、传统或集体无意识的召唤。这是现代诗人论的一个悖论。这种使命对于诗人虽然光荣却过于艰巨,它既反映了现代诗人处境的尴尬,也暴露了现代人精神的困惑;既促使了现代文学批评的转向,也铸就了现代主义文学的精魂。  相似文献   

10.
三十年代的新感觉派与八十年代中期的前先锋派均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两个现代主义文学流派.自我寻找意识是西方现代主义作家们关注人性的独特视角和表现方法,受其影响,我国的这两个文学流派也不例外.本文从这两个文学流派的产生入手,从他们共同关注的人性问题着眼,探讨他们在表现自我寻找意识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正迄今为止,与新诗发展历史相关的研究著作已有不少,有从诗人诗作、社团流派展开,有的侧重剖析诗学现象、问题争论,也有从刊物或诗集的发生探究新诗历史,因而,现在大多数的读者基本都知道新诗由哪一年开始,以谁的作品为标志,有过一些什么社团流派、代表诗人诗作等基础常识。可是若要由细节出发,追问新诗为何从那一年开始,在怎样的情形下为读者认可,新诗概念是什么,它如何传播并赢得生存空间……此类问题的回答恐怕没有经过研究者用足够的耐性去文献中摸爬滚打是无法张口的。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现代诗坛,皖籍诗人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对新诗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们开创和奠基了白话新诗,并通过自办报刊杂志、举办文学社团等方式来推动新诗的发展;积极参与到各种诗歌流派的建设中,壮大了创作队伍,繁荣了诗歌创作;他们的新诗创作顺应了社会变化的需要,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  相似文献   

13.
象征主义文学是现代主义文学中出现最早影响最大的一个流派,被看作是古典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的分界线。这个流派的基本特征是用象征来暗示作品的思想、事物的发展,尤其是作者内心的真实。象征主义者从平庸的事物中摄取题材,化腐朽为神奇。他们忽视、否定文艺的社会效应,重视诗的音乐效果和形式完美。他们认为一切事物相互感应,各种感官互通,常从感官相互交错、主客观互融中获取奇异的诗意。象征主义诗人艾略特的名著《荒原》,被认为是现代主义文学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  相似文献   

14.
一、流亡文学潮抗战文坛上,活跃着一支文艺劲旅,他们组织社团,编辑刊物,研究理论,从事创作,参加抗日文艺运动,人们把这个松散的文学群落,称为“东北作家群”。这是一群由关外流亡到内地的东北籍作家,他们是李辉英、肖红、肖军、舒群、罗烽、白朗、穆木天、林珏、端木蕻良、骆宾基、师田手、铁弦……社会的变动促成了这一文学流派的出现,它发韧于沦陷后的东北大地。  相似文献   

15.
现代女性文学从开拓之日起,就为新文学流派锋起的繁荣局面作出过重要贡献。女作家们或者直接加入某个社团、流派,或者独辟溪径,以鲜明的个性化风格成为“准流派”:而且随着女性文学日趋成熟,女作家的艺术探索精神和流派意识也随之自觉与强化,在一些重要的文学流派的兴盛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对比西方马克思主义在西方各国不同的发展路径,英国马克思主义虽然不可避免地文化转向,然而其文化转向的方式表现得更为复杂,文化与基础/上层建筑模式之间始终是一种互补的状态:一方面,文化被放置在基础/上层建筑模式中,文学批评从文学内部的研究转向文学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战后资本主义的组织方式和价值观念编织到工人阶级的日常生活中,文化因素自然而然就成为了英国马克思主义者重新理解阶级等概念另一个新的立足点.这种新的思考方式也为重新理解基础/上层建筑模式提供了新的视角.然而,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对于其他欧洲国家的马克思主义中的泛滥的文化主义倾向是有所警惕的,他们所要借鉴的是如何以更辩证的方式来分析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在维吾尔古典文学史上,由于苏菲主义文学影响较大,即使不是苏菲派的诗人,在创作过程中也难免不带上苏菲思想.苏菲主义诗歌在维吾古典尔文学史上作为独特的文学流派萌芽产生于12世纪-13世纪,15世纪一16世纪开始出现专门阐述该派思想的各类体裁的作品,到了17世纪正式形成了独立的一个文学派别并且延续到20世纪30年代.因此,对这一文学流派进行专题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把1985年作为俄罗斯当代文学的开端,是因为在这一年里俄罗斯生活中发生了一系列重大事件。由于许多复杂的原因,不少苏联文学组织发生了变化。比如成立于1934年的,最具合法形式的苏联作家协会已不复存在了。概括地说,1985年以后的俄罗斯文学的特点是多元化。也出现了早在20年代曾经出现过的文学多流派现象。不断产生的各种文学团体试图表明,他们正在寻找新的出  相似文献   

19.
文学社群与多元文化——现代中国文学社群文化类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文化视角切入,将传统的现代中国文学近40个代表性的社团流派纳入综合的文化语境里,考察其丰富复杂的文化价值取向。首次提出以相似相近的文化体中一个或多个社团流派整合的“文学社群”概念,重新辨析文学群体。从而归理出“文化接受”、“文化社会阶层”、“文化人格心理”三大类型的现代中国文学社群,剖析了多维的社群文化结构,透视了文学社群的多元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20.
上四十年代后期,在中国的诗坛上,出现了一个新的创作流派。这就是以九位艺术观点与风格都比较相近的年轻诗人为代表的“九叶”诗派。九位诗人是:辛笛、陈敬容、杜运燮、杭约赫、郑敏、唐祈、唐湜、袁可嘉、穆旦。他们在当时并没有公开打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