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无产阶级伟大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立科学共产主义理论的同时,也揭示和论述了民族问题的发展规律,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民族问题理论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理论,是无产阶级观察和解决民族问题的锐利武器,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民族纲领和民族政策的理论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核心,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和政治基础。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同志一贯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斗争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理论。  相似文献   

2.
社会管理政策的多源流分析:议程、方案与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源流理论是分析议程设立和政策制定的一种有效理论,可以用于分析我国的社会管理政策。分析表明,严峻的社会问题、社会危机、焦点事件构成了社会管理政策的问题溪流;政府官员、研究人员和公众的主张构成了社会管理政策的政策溪流;公众情绪、执政党的意识形态、政府变化构成了社会管理政策的政治溪流。完善的活动机制、畅通的信息机制和科学的评估机制促成了三股溪流的交汇,开启了我国社会管理的政策之窗。  相似文献   

3.
"政治五因素"论是浦薛凤创立的一种用以解释和研究政治的理论方法,文章对该理论方法的内容、形成与反响、应用及其在中国现代政治学史上的意义进行论述.从中国现代社会科学学术独立的视角来看,"政治五因素"论是一项不应忽视的理论创见.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论,是邓小平在总结全党智慧的基础上创立的科学理论,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系统化的理性认识.科学的方法总是以一定的科学理论为基础,本文就此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关于民主理论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较系统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主要观点 ,论述了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理论的基本内容 ,分析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作者认为 ,在新世纪 ,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6.
深刻分析法国社会党70年代后理论、政策和组织的调整,是透视当代法国政治生活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的主要线索。新中间阶层是法国社会党的主要依靠力量,它的政治文化指导着法国社会党理论、政策和组织的调整。鉴于法国社会党的长期执政地位,任何对当代法国政治的全面和深入的分析,都离不开对社会党70年代后理论、政策和组织调整的分析,更离不开对新中间阶层政治文化、政治行为及其政治影响的科学分析  相似文献   

7.
政策科学家约翰.W.金登教授的多源流分析框架对分析政策议程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将多源流理论用于我国"异地高考"政策议程分析当中,梳理异地高考政策方案出台的问题源流、政策源流、政治源流以及机会之窗,指出政策时机、政府重视以及多方参与等会直接影响到公共政策议程,引发政府关注,并最终推动异地高考方案的出台。  相似文献   

8.
美国联邦党人的共和制和联邦制思想过去一直受到重视,但他们建立强有力中央政府的主张却常被忽视。实际上,他们所面对的政治问题与自文艺复兴以来多数西方思想家不同,他们要在一个缺乏有效政治权威的地方创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所以,联邦党人一方面主张共和制和联邦制思想,另一方面则主张强国家理论。本文试图运用文本分析与情境分析两种方法,结合20世纪的国家理论,来解读联邦党人强国家理论的历史情境、思想观点与政治影响。实际上,联邦党人的强国家理论及其政治实践促成了美国早期的国家构建,并为美国后来作为一个现代民族国家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孙中山对西方政体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中山在相当程度上突破了代议制和三权分立理论的局限,丰富和发展了西方资产阶级的政体理论。具体来说,在人民与政权的关系问题上,创立了复合民主制理论;在国家权力结构的布局上,创立了复合分权学说,构建了独特的国家权力结构体系;在国家权力的制衡上,创立了与“权能区分”相联系的制衡理论。这一理论本质上虽仍是资产阶级的政体理论,但它体现了较高的民主性和合理性,为我们今天的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0.
斯金纳把语言哲学的言语行动理论引入政治思想史研究,创立了以言语行动为视角,以历史语境和政治修辞为核心的历史语境主义方法论。历史语境主义把分析重心从语言意义转到言语行动,实现了研究视角的重大转换。同时,历史语境主义把概念作为分析单元,实现了政治思想史研究对象的根本转变。但是,历史语境主义把政治思想语境化,忽视政治思想的相对独立性和内在连续性,从而否定了探询政治思想内在一致性和连续性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农民是我国社会阶层中人数最多、政治取向最复杂的一个社会阶层。农民阶层的政治态度与价值取向是国家制度创新与政策设计的重要基础。本文采用实际调查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取得大量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对现阶段农民阶层的政治态度与价值取向进行了理论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2.
在着重解析当代中国政治参与对于政党政府政策活动的影响,以及政党政府的政治回应的基础上,本文总结和检讨公民政治发展的成就及其存在的问题以及政党政府在回应公民政治参与过程中的态度、理念、政策和体制等诸方面的变化及其不足,从政策和制度两个层面就发展民主和稳步推动政治体制改革发展,兼顾政治参与的有序性和有效性的问题进行了理论和政策分析。  相似文献   

13.
形势与政策课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理论环节,社会实践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实践环节,二者存在多方面的统一。本文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进行形势与政策课和社会实践调查分析,并进行个案访谈。结果显示,社会实践活动和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效果具有较高的正相关性,社会实践提高了学生学习形势与政策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了形势与政策课教育的理论内容。本文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关对策来提高社会实践融入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张培培  狄成杰 《宿州学院学报》2013,28(7):108-110,124
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视角,分析了当前军校思想教育存在的问题,表现为对学员个性需要、发展需要及实践环节关注的缺失而导致的吸引力不够、针对性不强、实效性较弱;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对人的社会性、实践性和发展性的概括和阐释为指导,以军校青年学员作为军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特,最为出发点,论述了军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价值;提出构建以“价值统一”为导向满足学员内在需求的军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机制,建立以“潜能开发”促进学员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军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机常l,创立以“转识成智”激励青年学员体验的军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创新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政治沟通理论及其研究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治沟通现象由来已久,但对于政治沟通的学术研究却在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美国才出现和兴起.政治沟通理论的研究发展经历了"一元—二元—一元"的过程.目前,国内学者一般认为政治沟通理论是由卡尔·多伊奇创立发展起来的.实际上,这个发展路径限制了政治沟通理论的发展,现有的"一元"政治沟通理论是难以满足中国政治沟通研究需求的.对已有的政治沟通理论进行梳理概述有利于日后对中国政治沟通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6.
多源流理论自引入我国以来被广泛用于多种领域的政策研究。以多源流理论作为研究框架对我国普惠性幼儿园政策进行剖析,发现政策议程的设置源于三重动力:问题源流来自学前教育财政性经费占比偏低、家长群体对普惠园需求旺盛、普惠性民办园教育质量堪忧,是开启议程的源头;政策源流来自专家学者的建议和政府部门在“政策原汤”中的决策,是组成议程的核心;政治源流来自兑现幼有所育和人民美好生活承诺的执政理念及国民情绪,是推动议程的关键。建议紧扣问题源流,及时跟进解决普惠园问题;驱动政策源流,吸纳学前教育利益共同体;回归政治源流,切实把握普惠园舆情方向。基于多源流理论探索普惠性幼儿园政策的嬗变过程和内在逻辑,或可为普惠性幼儿园政策研究与公共政策理论提供借鉴和启发。  相似文献   

17.
传统贸易保护理论(重商主义、"幼稚工业保护"理论、"中心-外围"理论、新贸易保护主义)都没有考虑到政府的自利性、利益主体在政治形成过程中的能动性及政府与其他利益集团、利益集团与利益集团之间在政策选择中的冲突.因此,贸易理论基础的研究发生了由传统贸易理论到贸易保护政治经济学的转换.正是采用了贸易保护政治经济学的方法,分析国家之间的贸易政策的内生政治决定过程.  相似文献   

18.
政策制定过程是一个真实时间中的政治过程。由于政治交易各方的信息不对称、机会主义和资产专用性,政策制定过程存在大量交易成本。借助于经济分析的交易成本理论,建构出政策制定过程交易成本分析的基本框架,厘清政治过程交易成本的构成与节约交易成本的治理机制,可以为理解政策制定提供一个新的、合理的解释窗口,提供政策过程微观政治分析的可能,从而为节约交易成本,改善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无论是对现有政策的评价、不同政策的规范化评估或是替代政策的推荐等,都必须认识到制定政策面临各种交易成本的约束,这些交易成本影响了政策制定的效率,使政策制定不只是一个技术问题或计算问题,而是许多试图影响政策制定者(代理者)行为的参与者(委托者)之间的一种政治博弈,政策是政治博弈均衡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自由主义是西方国家的主流政治思潮,自其理论流派创立以来,对世界政治实践和政治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面对自由主义在中国的影响,我们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吸收借鉴其积极方面,摒弃消极因素,正确认识自由主义。  相似文献   

20.
二十年代苏联新经济政策终结的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四个方面对新经济政策终结的原因作了分析:一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新经济政策缺乏有力的理论支持;二是党内普遍存在着急于加快发展的赶超心理,忽视了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三是没有适时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党内民主生活不健全,政治斗争严重妨碍了新经济政策的执行和深化;四是社会历史传统力量影响至深,不利于新经济政策的推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