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黄县为徐福故里新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曾撰文《徐福故里赣榆说质疑》①,论述秦代率几千名童男女东渡日本的方士徐福为黄县(今山东龙口市)人,对主张徐福故里为江苏赣榆说者提出质疑.现在,据个人的深入研究,再进一步申述我的一些新的论证根据.  相似文献   

2.
笔者曾在《徐福故里赣榆说质疑》(载本刊1989年第二期)和《徐福故里黄县说新证》(载本刊1989年第四期)两文中,阐明了对秦方土徐福故里的见解,即:根据古籍记载,主张徐福为山东黄县(今龙口市)徐乡人。并以黄县及其附近的古地名、古代黄县及其附近人民的生产生活方  相似文献   

3.
第二届徐福研讨会在龙口市召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1年9月10日至12日,山东省徐福研完会和龙口市徐福研究会在龙口市联合召开了第二届徐福研究会。来自中国北京、上海、江苏、安徽、河南、辽宁、山东等省市及日本的专家学者共六十余人出席了会议。入会代表就徐福的籍贯、出海  相似文献   

4.
杜之松郡望籍贯考辨王宛磐初唐诗人杜之松,其生卒年不详。关于其郡望、籍贯,诸说不一。在此列举几种有代表性的说法:1.《唐诗大辞典》(江苏古籍出版社,以下简称《辞典》)杜之松条载:杜之松“中山(今陕西淳化东南)人,一作京兆(今陕西西安)人。”2.《唐文选...  相似文献   

5.
三十年代初,黄县(今龙口市)地方刊物《黄县民友》,载王景宋作《黄县方言的研究》,对当地方言有以下诂释:褪,吐困切,吞去声,愿韵.卸衣也.《桂安世诗》:“髻松弹衣斜褪.”《赵鼎诗》:“顿觉春衫褪.” 有凋落意义.苏轼词:“花褪残红青杏小.”申引之,黄县砍树之密枝,曰“褪树”.  相似文献   

6.
由山东省徐福研究会和龙口市徐福研究会编选的《徐福研究》论文集,1991年7月由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出版,收秦代航海东渡方士徐福原籍及其东渡起航地点研究论文18篇,著名历史学家安作璋先生为该书作序.徐福原籍问题的讨论,是目前国内“名人名胜争战”的课题之一.徐福原籍之争有龙口说与江苏赣榆说两种观点.这次出版的《徐福研究》,论文作者多持龙口说观点.安作璋先生在《序冲评价说:“其中的文章大都是作者长期研究的成果,重史实,重证据,不崇尚空谈,不凭主观臆测,所以有较强的说服力.当然,关于徐福的研究,还仅仅是开始.”  相似文献   

7.
现在,秦代方士徐福的故里是江苏赣榆,很多人认为似乎成了定论,江苏省及徐州、新海连市于近几年分别召开徐福讨论会,江苏《新华日报》、《文汇报》等都多次作过报道.这个徐福故里赣榆说的发现者是阎孝慈、罗其湘、汪承恭等.《徐州师院学报》1984年第一期刊载阎孝慈《秦代方士徐福东渡日本新探》,《徐州师院学报》1986年第一期刊载阎孝慈《秦代方士徐福东渡日本再探》;《光明日报》1984年4月18日发表罗其湘、汪承恭《秦代东渡日本的徐福故址之发现和考证》.这三篇文章都提出秦代方士徐  相似文献   

8.
《旅次丹阳郡遇康侍御宣慰召募兼别岑单父》。此天宝十四年冬,刘长卿避安史之乱过江至润州丹阳郡时所作。丹阳郡,即今江苏镇江,乾元以后改郡为州。“骄虏窥中原”等句,即写安史之乱。岑单父,即岑参之兄岑况。岑参《梁园歌送河南王说判官》云:“单父古来称宓生,只今为政有吾兄。”时在天宝中。天宝末岑况即客丹阳郡,后官终湖州别驾。  相似文献   

9.
龙口市是一座新兴的沿海开放港口城市,地处山东半岛西北部,是中国环渤海经济区中最具发展活力的地区之一。全市总面积893平方公里,海岸线长68.4公里,辖1个经济开发区,19个镇,62万人口。 龙口市历史悠久,商末建莱国,秦设齐郡,始置黄县,是中国最早的县治单位。龙口市既是秦代著名方士徐福的故里,又是2000年前徐福率船队东渡日本的启航地。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撤消黄县,设立龙口市。 龙口市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境内探明煤炭储量26亿吨,现已建成我国唯一的大型海滨煤炭基地,年产量达400多万吨;沿海大陆架蕴藏有丰富…  相似文献   

10.
汉高祖置育犁县,属青州东莱郡,后汉省。但县治何处,《前汉书》未有记裁,此后各种志书版本所记不一。代表性的有两说:今乳山市育黎镇城阴村、烟台市福山区奇章村。通过查阅若干历史文献,综合分析研究和考证,笔者认为:“乳山说”论据充分,证据可靠,成立;“福山说”论据牵强,证据不足,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11.
<正> 一、白居易的籍贯、生卒年与墓地白居易,字乐天,小字阿谁,晚居香山,自号香山居士。因曾官太子少傅,后人因称白傅或白太傅。他的籍贯比较复杂,据他自己为祖父白锽所写的《故巩县令白府君事状》,因祖先白仲封于太原,“故今为太原人”。《旧唐书》白居易本传,说他的曾祖白温徙于下邽(今渭南),今为下邽人焉。”他祖父死在河南新郑私第,死后由白居易迁葬下邽县北义津乡北原,因此可以说是陕西人。至  相似文献   

12.
关于姚合的籍贯问题——兼与吴企明先生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唐晚期的重要诗人之一姚合,据两《唐书》记载,他是河南陕州(今三门峡市)人。他的传在两《唐书》中都附在《姚崇传》后,说他是姚崇的玄孙。姚崇史书定为河南陕州人、姚合为其后代,当然也应系籍于陕州。吴企明先生在他的《〈全唐诗·姚合传〉订补》中说他实是吴兴人。不只郡望属吴兴,籍贯也当属吴兴。这样,姚合的籍贯也就成了问题。  相似文献   

13.
原《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单丕艮(笔名山曼)教授,因病于2007年3月26日在烟台去世,享年72岁。单丕艮教授,山东省龙口市黄城镇邹家村人,1935年2月2日出生,1950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52年6月在山东省黄县(今龙口市)参加革命工作。1952年6月至1956年8月  相似文献   

14.
古地名三考     
一、汉代的九江郡不等于秦代的九江郡《汉书·霍光传》:“光以其书视丞相敞等,擢郎为九江太守。”北京大学中国文学史教研室《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注云:“九江,秦、汉时郡名,今江苏、安徽两省的长江北岸,与江西全省,皆其所辖之地。”(471页注13)王力先生主编《古代汉语》亦云:“九江,郡名,包括今江西全省及江苏、安徽的年江北岸一带地。”(修订本第三班第765页注11)汉乐府民歌《孤儿行》:“父母已去,兄嫂令我行贾。南到九江,东到齐与鲁。”《古代汉语》注云:“九江,汉时郡名,包括今江苏、安徽长江北岸和江西全省之地。…  相似文献   

15.
登州商人     
清道光五年(1825)漕运改海运前后,中国沿海贸易进入了一个空前繁荣的时期,这包括沿海南北贸易及尔后的转港出口贸易,参与这期间南北交流各项贸易者,习称“土产杂货商”,在出口贸易中,把持者虽为外商洋行,但提供货源者,往往还是这些“土产杂货商”.这些商人,原籍多为蓬莱、黄县(今龙口市)、掖县(今莱州市)三县.蓬莱归为登州府治,黄县为登州所辖,掖县虽属莱州府,但与黄县毗连,习惯上按不很严格的地理区划概称之为“登州商人”.  相似文献   

16.
关于罗贯中之籍贯,以山西太原说与山东东平说之争论最为激烈。主山西太原说者,依据贾仲明《录鬼簿续编》"罗贯中太原人",认为罗贯中是山西太原人;主山东东平说者,依据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庸愚子序"东原罗贯中",认为罗贯中是山东东平人。又有学者提出"东太原说",致使罗贯中籍贯的争论更加复杂化。罗贯中籍贯山西太原说的合理性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论证:"山西太原说"有直接而明确的文献记载,"山东东平说"则至今未发现有直接而明确的文献记载;庸愚子序"东原罗贯中"之"东原",不仅指山东东平,也指山西太原,"东原罗贯中"应是山西太原罗贯中之意;古今只有一个位于山西的太原,所谓山东之"东太原郡",是个侨置而虚设在山东的地名,有郡名而无实地,其实质指的还是山西太原。  相似文献   

17.
刘勰与晋陵     
《文心雕龙》作者刘勰的籍地一直是众说纷纭。其中通俗的说法,认为刘勰的籍地是莒县(今山东日照市)或京口(今江苏镇江市)。文章旨在探究刘勰的籍地,及与籍地相关的问题。认为刘勰的籍地"东莞莒"是南东莞莒县。在刘勰生活的年代,"东莞莒县"是侨郡的名称,当时此郡属南徐州管辖,"侨"在晋陵境内。现此地在江苏常州武进区境内。  相似文献   

18.
(一)晚清谴责小说作家李伯元,虽籍贯武进(今江苏省常州市),但因祖父去世早,父亲依其在山东做官的伯父李锡琨生活,故李伯元生于山东。又因伯元的父亲去世过早,故李伯元随其堂伯父李翼清(锡琨之子)生活。李翼清,字念仔,也长期在山东做官,先后任肥城、济阳、黄县知县,胶州知州。光绪十四年升东昌府知府,山东后补道。民国十一年《增修胶志》有对李翼清的记载,称他在任胶州知州时,曾“捐廉延师”,兴办学校,“俾童蒙之贫者入塾肄业”;曾在沿海地区植树造林,达“数十万(株)之多”;当荒年歉收时,又开仓赈济。平抑物价;他注意案件处理,曾“平反冤狱”。  相似文献   

19.
东平人说罗贯中籍贯考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罗贯中的籍贯问题,历来有几种不同说法。其中“山东东平说”和“山西太原说”可谓针锋相对。本文通过考察、分析“梁山伯的方位”、“武松的籍贯”和“寿阳的错位”来证明罗贯中的籍贯在“山西太原”,不在“山东东平。”  相似文献   

20.
吴郡《辞源》的释义是:“地名。东汉顺帝时分会稽郡置,约有今江苏长江以南全部,及长江以北迤东之南通、海门诸县地。治吴。”这一释义不全面,不准确。“吴郡”一词最初见于《史记·灌婴列传》,灌婴“渡江,破吴郡长吴下,得吴守,遂定吴、豫章、会稽郡”。《汉书》中亦有,《高祖纪》:“以故东阳郡、鄣郡、吴郡五十三县立刘贾为荆王”。《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博阳节侯周聚。以卒从丰,以队率入汉,击项籍成皋有功,为将军,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