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4年黑龙江省农村人口仅占全国农村人口的2.02%。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为3005.18元,比全国平均值略高2.3%,居全国各省(市、区)的第11位。而我省耕地面积占全国耕地面积的9.05%,农户平均经营土地9.71亩[注1],均居全国第一位;人均粮食占有量和出售量居全国第二位(仅次于吉林省),牛奶产量居全国第二位(仅次于内蒙古),可谓为农业资源大省。但是,我省与之密切相关的乡镇企业甚不发达,农业发展、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尚有很大潜力,在当前和今后,全党全国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又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首要任务,对此,有如下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陈世怀 《科学咨询》2007,(23):12-1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在我国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新的农村发展战略.其目的是要解决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消除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方面的差距.因此,新农村建设必需重点发展集体经济和合作经济,深化农村改革,坚持以人为本,全力打造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3.
彭崇谷 《领导科学》2006,(10):10-11
十六届五中全会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确定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如何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新概念,分析当前亟须解决的迫切问题,以及应该采取哪些对策措施,是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必须认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一、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内涵,应该是根据各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总的来讲,五中全会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要求,是对新农村的全景式描绘,可以说是新农村的具体体现,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4.
徐光华 《决策探索》2007,(13):28-29
干河陈村位于漯河市源汇区南部城乡结合处,全村5个居民区,1103户,3280口人,930亩耕地.村党委下设企业党支部、村机关党支部、老年党支部三个党支部,共有党员103名.近年来,该村党委以农村党建"三级联创"活动统揽全村工作大局,狠抓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牢牢把握自身区位优势,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整体目标,以实施旧村改造为突破口,不断加快城市化建设步伐,全力打造新型都市村庄,闯出了一条近郊农村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5.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搞好科学规划 科学的规划是发展蓝图和行动指南,要按照"长远不落后、眼前要领先"的原则,科学编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坚持从改善最基础的条件入手,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特别是制定好产业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6.
今年两会期间,新农村建设成为一个重要话题,代表委员们热烈讨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路逐渐明朗了。  相似文献   

7.
镇湖街道位于苏州高新区最西部,是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2005年被列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之一。2005年以来,镇湖街道围绕苏州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提出的“规划、整理、造景”的方针,依托太湖及刺绣的独特山水人文优势,以新农村建设为主线,整合资源.打响品牌,走特色化发展之路,初步构建了“刺绣文化产业”、“生态旅游产业”和“现代休闲农业”三大产业格局。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命题,如何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方针建设新农村,长葛市结合实际,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确立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理念、统筹规划、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命题,如何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方针建设新农村,长葛市结合实际,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确立了以科学发展为指导,创新理念、统筹规划、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决策导刊》2007,(9):49-49
改革开放特别是重庆直辖以来,城口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与时俱进,务实创新,奋力开拓,扎实工作,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相似文献   

1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若干理论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今年2月1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全面、系统、深刻地论述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主要任务,并对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真正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不断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经过二十多年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这个新起点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相似文献   

1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需要动员全党、全社会的力量共同推进,尤其需要农村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团结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共同奋斗。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抓住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就抓住了关键,就能够取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动权。因此,我们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个主题,不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着力解决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服务功能不强和党员队伍“青黄不接”等问题,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13.
李松 《领导科学》2006,(14):14-1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在新形势下统筹城乡发展、着力破解“三农”问题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推动农村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是当前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大历史任务。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要做到“三个结合”。一、坚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与农民的主体作用相结合,防止出现“政府包揽”和“农民缺位”的现象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做到“不越位、不错位”。各级党委政府是建设新农村的领导者…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部署要求,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总的来看,新农村建设启动快、举措多、声势大,开局良好,进展顺利。但是,部分地区在新农村建设中,也出现了一些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一是急功近利、急于求成。二是偏重“治窝”、偏重形象。三是要求过高、预期过高。四是模式趋同、做法雷同。我们对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进展和成效应予以充分肯定,对地方和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应给予支持和保护,对出现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务必高度重视,对农民的所盼所怕也要认真对待…  相似文献   

15.
相对于由经济总量、基础设施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硬实力而言,软实力体现在文化水平、体制制度等方面。从一定意义上说,硬实力是软实力的载体和基础,软实力是硬实力的灵魂和延伸,二者相互促进、密不可分。因此,只有“软硬兼施”,使硬的更硬,软的不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用新观念塑造新农村的软实力新观念是最强的软实力。目前一些地方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对软实力重视不够,存在着重经济建设轻社会发展,重硬件建设轻软件配套的现象,使新农村有了筋骨肉,却缺乏精气神。解决的办法就是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  相似文献   

16.
谢寿保 《领导科学》2006,(17):14-1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重大而长期的历史任务。安化是一个位于边远山区的农业大县,相对于其他地区,新农村建设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基础设施落后,最大挑战是农民增收缓慢。今后一个时期,安化县委、县政府将从实际出发,以不断增加农民收入为着力点,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一、从发展产业入手,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一是加快推进传统农业发展。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点,以效益为中心,推进农业内部结构调整,推动优势主导产业发展。养殖业是我县农民增收的重要增长点,因此,我们将着力抓好养殖业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建设,使养殖业从单纯追求…  相似文献   

17.
王晓宏 《领导科学》2007,(21):23-24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乡镇党委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中,首先应抓好党委班子建设,努力建设和谐班子。笔者在实践中,对此有些想法。  相似文献   

18.
从总体上看,与发达地区相比,目前欠发达地区推进新农村建设还存在很大的差距,特别是在思想认识上,不少干部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还缺乏足够的认识。一些同志认为,新农村是工业化、城市化高度发展的产物,必须以强大的财力作支撑,而欠发达地区工业化、城市化水平不高,财政实力薄弱,推进新农村建设还为时过早;一些同志认为,欠发达地区重点要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强调新农村建设会淡化工业化、城市化,把推进工业化、城市化与建设新农村割裂开来、对立起来;还有些人认为,推进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投入,欠发达地区底子薄难以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9.
公推公选作为对传统的领导干部委任制的一个新突破,是近年来在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型干部选拔方式.各地经过探索与实践,积累了一些比较成熟的经验,公推公选的范围不断扩大,做法也已基本成型.今后,必须把注意力更多地投向其制度层面的构建与完善,把公推公选工作纳入整个干部任用体制中去,规范运作,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