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 毫秒
1.
关于先秦诸子所属学派的划分 ,历来就存在分岐。而对宋、尹文的学派属性 ,争议尤多 ,自先秦以降 ,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 ,总结起来有如下三种不同意见 :一、名家学派说 ,认定宋、尹文是名家学者 ;二、墨家学派说 ,认为宋、尹文是墨家后学 ,属于“别墨”的一支 ;三、道家黄老学派说 ,认为此二人是活动于稷下学宫的道家黄老学派的学者。宋、尹文究竟属于哪一学派呢 ?笔者认为应将此二人分而论之 :宋属墨家 ,尹归稷下道家黄老。  相似文献   

2.
■虹同志在《肃慎和西团山文化》一文中,以大量事实说明,西团山文化是肃慎的遗存,及这一文化的断年和与中原的联系等,读后,得益不少。但是,他对肃慎地域和肃慎与挹娄、勿吉关系的论述,与史实有出入。草写此文,与(?)虹同志商榷,求教于读者。一  相似文献   

3.
关于先秦诸子所属学派的划分,历来就存在分岐。而对宋Xing、尹文的学派属性,争议尤多,自先秦以降,众说绘纭,莫衷一是,总结起来有如下三种不同意见:一、名家学派说,认这宋Xing、尹文是名家学者;二、墨家学派说,认为宋Xing、尹文是墨家后学,属于“别墨”的一支;三、道家黄老学派说,认为此二人是活动于稷下学宫的道家黄老学派的学者。宋Xing、尹文究竟属于哪一学派呢?笔者认为应将此二人分而论之;宋属墨家、尹归稷下道家黄老。  相似文献   

4.
后现代主义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时下主要有两种观点:一者认为后现代主义我们中国早就有了,先秦以前的思想家、哲学家对此就有过精确而深刻的论述;二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哲学与后现代主义有着本质的不同,我们决不能因为它们的某些似是而非的特征而将它们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5.
中外学界对悲剧世界关于终极力量问题有四种权威性和代表性的说法:一是"命运"说;二是亚里士多德"人物性格过失"说;三是黑格尔"伦理实体的自我分裂与重新和解"说;四是布拉德利"道德秩序"说。这四种说法只能分别解释悲剧终极力量问题的某一方面,无法涵盖一部具体悲剧作品的本质问题。将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作品《哈姆雷特》、《李尔王》、《奥赛罗》和《麦克白》纳入美学研究的范畴思考,结合悲剧终极力量问题的探讨,从实践美学和审美学角度观照四部作品呈现出的悲剧冲突、悲剧结局和悲剧审美意蕴等三方面的共性特征。  相似文献   

6.
就齐文化概念这一问题,目前学术界主要有五种说法。 其一,齐国文化说。刘宗贤认为:“齐文化指先秦齐国的文化。”它可以“追溯到齐的封国”。创始于太公,传至管仲而形成系统,后来稷下齐法家进一步发展(《试论齐文化的开放性特点》,《管子学刊》1987年第2期。)  相似文献   

7.
满族虽然在明代后期才正式形成,但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夏、商、周时期的肃慎,是满族最早的先人。至汉、三国时期称挹娄。北朝时称勿吉。隋唐时又称秣揭。辽、宋、元、明时期再改称女真。因此,肃慎、挹娄、勿吉、靺鞨、女真是一脉相承的满族祖先。肃慎又作息慎或稷慎,多见于先秦的记载。最早生活在东北“不咸山”(即今长白山)北,东滨大海以及黑龙江流域的广大地区。即《山海经·海内东经》所记的:“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有肃慎氏之国”。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导言》(以下简称“导言”)中提出了关于掌握世界的四种方式的问题。对此,近几年来许多同志从各个角度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但有一种说法认为:"由于在书中缺乏详尽的阐述,  相似文献   

9.
韩愈是唐穆家长庆四年(824)十二月二日死去的。关于他的死,历来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他是服金石药死去的,死于愚昧;另一种却极力否认,为之辩解,说是正常死亡。双方大张挞伐,争辩激烈,官司打了近千年,至今没有解决。韩愈曾高举“排斥佛老”的大旗,他是否服金石药而死,关系到他的言行是否统一、他的“排斥佛老”是否贯彻始终的问题;因此,很有研究的必要。  相似文献   

10.
挹娄源于肃慎的说法由来已久,然细思则感此说疑点甚大。今小议之,乞教方家。一、主要疑点:(1)时差忒久。肃慎与中原的往来,可上溯至尧舜时期。周初武、成、康三王时,肃慎与周王朝关系密切。但至昭穆,肃慎突然失踪。直到汉魏之际才发现了东北地区的挹娄,二者间隔何以竟达千年有余?(2)地距太远。《左传,昭公九年》记:“肃慎、燕毫,吾北土也”,即肃慎与燕同为夏周之北土,地域相距  相似文献   

11.
东北亚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等条件生成了东北亚原始民族典型的狩/渔猎--采集经济,并孕育了东北亚地区独特的森林草原文化类型.这种原始文化基本上可分为:山戎文化群,北发文化群,肃慎文化群,华夏文化群,古倭文化群和古韩文化群.以狩猎、渔猎、游牧等不同的原始经济为基础生成的东北亚各原始文化群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共性大于个性.诸文化群与中原华夏文化有着密切的接触和联系,长期受其影响,始终演绎着一种趋同于中原文化的自然进化过程.  相似文献   

12.
<正> 《老子》是近代学者争议最多的一部书。如,关于作者,马叙伦、高亨、吕振羽等人认为是略早于孔子的李耳;郭沫若认为是环渊(关尹、它嚣);罗根泽说是太史儋;冯友兰说是生于孟子之后的某人;范文澜说是战国末年一个叫做李耳的人;还有人说是老莱子。关于成书时间,除了春秋末、战国初、战国中、战国末几种说法之外;任继愈认为并非出自一人之手,成书过程延续了“一二百年甚至几百年以上”;顾颉刚甚至提出了成书于秦以后的汉武帝之前的说法。关于书的性质,魏源认为是一部救世术;杨荣国  相似文献   

13.
髡、耐、完是中国古代法制史上的重要刑罚.关于完与髡、耐二刑的关系,前人虽有多种说法,但都不能对有关材料作出令人满意的解释.其实,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完的涵义并不一样先秦至汉初,完相当于髡;而汉文帝以后,完又相当于耐.汉文帝的刑制改革以及汉代儒家“孝”观念的影响是导致这种转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通过纵横比较,点面结合的方法,辨证系统地研究先秦时期的战争观.认为,先秦战争观的发展大约经历了4种形态:天命战争观、民本战争观、功利战争观和战争观的初步融合.在先秦战争领域,有三对矛盾相互角力,推动了战争观的发展:一是战争目的上的服人与兼并;二是战争手段上的重人道与重实力;三是王权与军权,即政治与军事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对藏区地名的形成或者命名的几种主要情况分别加以介绍,并诠释地名所蕴含的文化含义:一是描述地理位置、形状的地名;二是表明自然资源和地理实体的颜色等特征的地名;三是反映历史事件、军事活动等情况的地名;四是反映藏族的崇尚心理和宗教信仰的地名;五是以部族名、人名、动植物名等命名的地名.  相似文献   

16.
关于两汉金城郡治允吾的位置,学术界有各种说法,争论较大。(一)、一九七五年出版的《中国历史地图集》标注允吾的位置在今甘肃永靖县西北的湟水南岸。(二)、一九七八年《地震战线》第三期刊载的《赞张衡的地动仪》一文认为在今青海民和县。(三)、随后一九七八年《历史研究》第十期发表了王仁康同志的考证文章《东汉金城郡治地理位置考》认为允吾在今“大通河以东,庄浪河以西甘肃境内湟水入黄河处,即  相似文献   

17.
1899—1902年发生在南非大陆的英布战争,其性质虽然众说纷纭,不外三种说法:一、认为布尔人是侵略者,英国人是被侵略者。这种说法是不值一驳的,英国参加这次战争的殖民帝国主义性质是显而易见的。二、认为英国人是侵略者,布尔人是被侵略者。三、认为英布双方都是侵略者,双方进行的是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 我同意第二种说法,不同意第三种说法,下面谈谈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先秦时期的庄子、荀子等人都有关于"小说"或"小家珍说"的论述,这些言论所针对的虽还不是文体意义上的小说,但却是后世小说观念的源头,故梳理它们的所指及其所暗含的态度是非常必要的。在相关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庄子所谓的小说是指与大道相同的小道,所指向的是道家之外的其他家学说,也就是认为包括儒家在内的其他各家学说均是小说;而子夏、荀子等儒家诸子则认为除儒家学说之外的其他派别都是"小道"、"小家珍说"、"邪说"或"异说"。可见,先秦诸子在论及小说时都指向的是自己所信奉的学说之外的其他各家学说。故先秦时期所谓的小说,是在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中所形成的,是各家互相批判和攻击时所用的、带有鄙夷色彩的一种说法。  相似文献   

19.
<正> 关于“使命意识”的界定说法不一。一种说法认为:“广义的使命意识即广义的忧患意识。”另一种说法认为:“广义的使命意识除了忧患意识外,还应包括支持真善美、批判假恶丑的斗争意识。”我认为:还应再包括渴望真理、憧憬光明的追求意识。屈原在《离骚》中所表现的使命意识就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20.
满族,是我们伟大祖国少数民族中的一员,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满文,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重要的作用。今天满文尽管在绝大多数满族人民中已经不复使用,但它的历史作用是不能低估的。本文试就满文的产生以及满文在清代东北史研究中的作用,谈一点粗浅看法。一满族的先人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古籍中所记的肃慎人。其后挹娄、勿吉、靺鞨、女真皆肃慎之后裔。女真,又称女直,来源于黑水靺鞨。黑水靺鞨是由隋唐时靺鞨族七部之一的黑水部发展而来。到五代时(十世纪初)始称黑水部人为女真。北宋末(十二世纪初)女真族完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