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从古代娄底、湘勇团练、湘军崛起和湘运之兴四个方面,概述娄底湘军文化发祥的社会土壤、历史背景、人文特色和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湘军源流记     
本文所说的湘军,是指上湘(湘乡)三里士绅,从各办"团练自保"开始,继而至"湘乡团丁"、"湘勇"左、中、右三营及"湘军"左、中、右三营正式建立之过程,这支"湘军"是咸丰初元湘乡一县之"湘军"。一、清康熙三十五年湘乡县的行政区划及变迁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湘乡知县李玠重新编查都坊,将全县分成12个乡,乡以下划分都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大量的材料较为详细地论述了江忠源从科场失意到办团练发迹,死心踏地地对抗太平天国运动,并得到朝廷重用,官至巡抚,名噪一时,最终投水自杀的一生。还对江忠源在组建湘军方面所起的作用进行了探讨,认为江忠源推动了曾国藩的水师建设,应当把江忠源划入湘军创始人之列;但同时指出,江忠源创立的楚勇,并没有成为曾国藩组建湘军的榜样。  相似文献   

4.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军阀制度的鼻祖。他所组建的湘军“赤地立新,特开生面”,走出了传统团练的窠臼;“别树一帜,改弦更张”,大胆改革传统兵制;“以礼治军”“勤恕廉明”,加强对军队的思想教化和控制,这些措施开了中国军队走向近代化的先河。  相似文献   

5.
太平天国时期,为解决湘军出省作战和省内军需团练的饷费,湖南大力倡导绅商士民捐输。在各地捐输数目不多、绅商士民不甚踊跃的情况下,湖南当局对捐输作了变通办理,使捐输数额大大增多。湖南此时期办理捐输的结果,一方面扩充了绅士阶层的数量,加强了绅权;另一方面加速了吏治的腐败,加重了民众的负担,导致全省经济走向衰落。  相似文献   

6.
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历史小说《曾国藩》是下最为畅销的小说之一。作者唐浩明。该书由血祭》、《野焚》、《黑雨》三部构成。曾国藩清道光末年官至侍郎,1853年初,因母丧在籍故,奉咸丰命在湖南原籍办起团练——湘军。这支队伍以曾国藩“洪杨以民族大义争人心,我则以卫争人心”的思想为主旨,具有较强的战斗力,成当时清廷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重要力量,曾国藩因此被现在的历史教科书称为“屠杀太平天国起  相似文献   

7.
研究旧中国军阀史的编著在分期问题上,有诸多的不同意见。现就自己掌握资料,谈一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为节省篇幅,新陈各点,皆从正面阐述。分歧的焦点及理由根据等,在此不展开。这是首先向读者说明的。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军阀史亦可称之为中国近现代军阀史。 就其断限看,我认为上限断在1853年曾国藩办团练、组建湘军为宜;下限断在1949年年底,国民党反动派残余军队逃往台湾、政权覆灭为止。  相似文献   

8.
1851年太平天国农民起义使清王朝的统治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在清朝廷任命曾国藩为“帮团练大臣”以后,他组织“湘军”并镇压了太平天国。虽然,他未能超出封建王朝卫道士的范畴,但在将近20年的时间里,曾国藩针对清王朝旧的军事体制大胆革新,并通过战争实践为军队的改革与建设提出了一整套原则,内容丰富,体系完备,反映了军事斗争的一些普遍规律,对中国近代军事思想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高峰 《华人时刊》2015,(2):50-51
在军事史上,曾国藩的湘军不能不算是一个奇迹。湘军是所谓的"官勇",即地方政府招募的临时性武装,并非国家的正规军,当时的国家正规军是八旗和绿营。然而曾国藩却在很短时间内,将这样一群来自草根的散兵游勇打造成那个时代最具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部队,乃至令"湘军精神"流传后世,成为"团队精神"的代名词。他是怎么做到的?从改革制度设计入手这得从曾国藩编练湘军时问自己的第一个问题说起。曾围藩当时并没有  相似文献   

10.
论湘军文化与娄底社会的源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娄底是湘军文化的发祥地。娄底山农是湘军组建的基石,湘军远征的劲旅。娄底又是湘军将领荟萃的故里,名将数以千百计。娄底绅民为湘军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湘军文化对近代娄底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以费秀元、费金绶父子为首的周庄枪匪集团 ,是清末太湖地区众多枪匪中势力较大的一支。费氏通过捐输取得官衔、功名 ,约束土匪劣性 ,获地主士绅和清政府的支持。太平军攻占苏州后 ,该集团负隅顽抗 ,继而被迫假意受抚 ,最终公开投降清军。在李鸿章率淮军攻占太平天国苏福省的战斗中 ,周庄枪匪绘呈地图、担任向导、随军作战 ,出力颇巨 ,后为李鸿章收编。  相似文献   

12.
抗日战争时期,华中抗日根据地对地方武装的成功改造,是新四军统战工作的一个鲜明特色。华中抗日根据地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审时度势,灵活运用我党的方针策略,从组织、思想和作风上对地方武装进行改造,充分壮大了我党掌握的武装力量,为华中抗日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杨靖宇和抗联第一路军赫赫有名,但作为抗联第一路军前身的磐石游击队却鲜为人知。它是“九-一八”之后,中国共产党在东北组织领导的第一支抗日武装。他们在党的领导下,在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采用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英勇的抗击日本侵略,对推动整个南满地区乃至全东北的抗日游击运动起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4.
晚清时期湘军集团的将领们大多十分推崇王船山的学行,船山人格精神里几个突出的特质,如以坚贞之遗臣所体现的民族气节、集豪杰与圣贤一体的醇儒气象和经世致用的实学所体现的济世情怀,对湘军将领们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船山人格成为湘军的精神动力,成就了湘军将领们"内圣外王"的儒家理想人格。  相似文献   

15.
"富国强军"是我们党根据历史经验和时代发展要求作出的科学的战略抉择。科学发展观是实现"富国强军"战略的思想指导。"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是实现"富国强军"战略的根本途径。实施"富国强军"战略必须统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甘军是西北近代史上一支重要的地方武装力量.势力曾盛极一时,历经回民起义、收复新疆、义和团运动等一系列重大事件.庚子事变后,因排外而遭到列强的忌恨,在内外压力下被清廷裁撤,势力受到很大的削弱.西北辛亥革命之时,因时势所迫,清廷不得不再次借重其武装以镇压西北辛亥革命.这给当时的甘军余部提供了重新崛起的机会.他们编组军队,率部攻陕、镇压宁夏起义,给当时的西北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同时,也正是在西北辛亥革命中,他们完成了由旧到新的转型,成为以后控制西北政坛的一支军阀武装.  相似文献   

17.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中央一方面派遣大批共产党员回湖南恢复党的各级组织,另一方面十分关注湖南战局的变化,对国民党政府坚持湖南抗战予以充分的肯定;同时,先后派遣新四军和八路军南下支队到湖南建立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中共湖南各地党组织积极参加和领导湖南人民参加抗日救亡活动,建立抗日救亡团体,为坚持湖南抗战起了动员和组织群众的作用;各地党组织组建游击队,开展游击战争,配合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战,为湖南抗战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抗战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华北不仅要有效地打击日军,而且还要在国民党的限制中取得自身的发展,维持统一战线不致破裂,同时还要做好对土匪、会道门、联庄和游杂武装的争取工作。中国共产党的乡村动员是党、政、军、民分工协作共同完成的,激发民族主义精神、制定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经济政策和扩大政治参与都是中国共产党唤起民众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9.
"九一八"事变后,在国难当头、民族危亡的刺激下,青年党积极投入到抗日大潮之中。以书生政党行武装抗日之事,分别进行了党员参加、义款支援东北原有抗日武装力量;以党员为主力,组成义勇军深入敌后作战;策动东北军,并促成党员翁照垣统兵参加长城抗战等活动,为抗敌守土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20.
后期捻军在取得一系列胜利后骤然败亡,与当时的社会环境、社会文化、社会制度、民风、民俗的改变密不可分。后期捻军失去了可滋长的社会土壤,是其败亡的本质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