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被誉为"满清第一词人"的纳兰性德在悼亡词的创作上成就最为突出,共存有悼亡词作40余首,词人通过拼接有关爱妻的记忆碎片来描摹至真至深的情感世界.多重凄苦悲凉意象的运用构筑了其词作哀感顽艳、婉丽凄清的风格特质.其多重隐忧与矛盾下的忧郁悲戚的生命体验正是其独特词风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李煜,南唐第三任国君,史称李后主。被称为"千古词帝"的李煜在中国词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后世影响甚大。他继承了晚唐以来花间派词人的传统,通过具体可感的个性形象,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一般意义的意境,将词的创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本文结合李煜的词作,体会一代才情横溢帝王的悲喜人生。  相似文献   

3.
词学研究是古代文学研究的一大显学,词起于唐,兴于宋,延续于元明,尤繁盛于清而发展于近现代。在中国文化历史的发展进程中,词一直作为介质为人们传达着各种各样的信息。宋词的成就在于中国文学在经历了唐朝的鼎盛时期之后,词作为一种新的文学形式得到了广泛发展:词人大量增加以及词作大量涌现。宋代涌现出的大批优秀词人、大量优秀的词作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古典文化。  相似文献   

4.
明代江苏昆山文人叶盛,一生创作丰厚,但因各种原因而散佚,留世作品甚少。叶盛在词作方面成就较为突出,题材内容主要是歌颂英雄、回忆故人和感慨生活等,可谓丰富多彩。而在艺术技巧的运用上,也见其匠心独用。因此有必要对叶盛进行深入的研究并给予其一定的文学地位。  相似文献   

5.
阳文湘 《职业》2014,(14):180-182
晚唐著名词人韦庄的词塑造了一个美妙绝伦的南国世界,纠正了自秦以来文人对南国的丑化及歪曲的认识。他的词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艺术涵养,在题材开拓方面有较大的贡献,对晚唐五代词体观念的革新有着较大影响。不同于同时期其他词人的词作,他在南国词中注入了真实的生活经历和切身感受,使词脱离了音乐而有了独立的文学生命,他把伶工之词转变为士大夫之词,是晚唐五代词史上闪耀着熠熠光辉的伟大词家。  相似文献   

6.
柳永的失败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自幼学习诗词,心怀功名用世之志。也是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同时,柳词的内容从市民阶级男女之情到都市生活羁旅行役甚至歌颂显贵自叹生平,同时又是雅俗共享,北宋时曾传"凡有饮水处皆有柳词",本文主要从柳永生平经历、词作、政治来分析柳永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读书随想     
王立 《金色年华》2011,(8):41-41
(一) 在阅读的经历中,唐诗宋词乃是百读不厌。如婉约派著名词人柳永的词作,就深获我心。想那柳永,恃才自负,以为才子词人,自是自衣卿相。他第三次赴京赶考,皇帝宋仁宗圈点放榜时,想起柳永写下的《鹤冲天》有“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相似文献   

8.
秘诀一:心理“磨合”夫妻的性格、爱好和生活习惯不完全一样,只有在互相尊重的前提下不断“磨合”,才能相互适应。应该尊重和允许对方有自己独特的兴趣和爱好,尽量满足对方的心理需求,有条件的应当参与到对方的活动中去,共享其中乐趣。李老夫妇就一同赋词作诗,有共同的兴趣和语言。同时,应充分理解和尊重对方的生活习惯,爱其所爱,  相似文献   

9.
李晶晶  蔡龙威 《现代交际》2023,(4):81-88+123
从叙事学视角理论看,在第一人称视角词作中,作者与人物为同一人,因描写的是词人自己的经历体验,故能突出作者主体的真实情感;在第三人称视角词作中,作者与人物非同一人,因描写的是他人的故事,故类型化痕迹明显。纵观唐宋词的发展脉络,即从晚唐五代词抒情主人公的模式化向北宋前中期抒情主人公的个性化转变。  相似文献   

10.
柳永是宋代以来久负盛名的词作家,他的词作题材多样,手法丰富,在当时乃至如今都具有独一无二的成就与影响。本文将着重于柳永所创作的歌妓词,浅析其中的突出或被掩盖的艺术价值与人性光芒,对柳永的歌妓词进行更全面的解读。  相似文献   

11.
陈廷焯以"深厚"与"沉着"之语精准地概括了少游之词于身世的感伤与其词所流露的闲雅情思,少游词是最为深厚,最为沉着之词。少游将身世之慨于词作之中真情流露,其情感虽是愁怀郁结却又并不直言,形成了怨诽不乱的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12.
周景星 《老年人》2004,(2):49-49
填词和写诗一样,讲究构思立意、运笔谋篇、修辞炼句,注重形象思维,讲究比兴、夸张等表现手法。这里且让我们共同欣赏颜震潮先生的词作《水龙吟·纪念岳飞诞辰900周年》。  相似文献   

13.
柳永一生仕途上屡不得志,词作上,雅俗对立,难以认同。其内心深处的浪子情怀也让其不断的痛苦挣扎,他的一生注定是个人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历史的悲剧。  相似文献   

14.
王士禛词作虽然沿云间步履,呈现艳丽之风。其词论著作《花草蒙拾》也是读《花间集》和《草堂诗馀》后掇拾而成。但是王士禛受南宋词家张炎词论影响的痕迹明显。这体现在王士禛词论中"雅正"观念的运用,对"清空"之作的推崇,对句法、字面的锻炼,强调词的创新,以及对咏物词的看法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你可以不知道林夕,但是你不可以不知道王菲、张学友、张国荣乃至当红的偶像少女TWINS等,《红豆》《流年》《约定》《越吻越伤心》《至少还有你》……这些香港乐坛的经典佳作均出自林夕之手,这个瘦削的男人包揽了香港乐坛70%的词作,而华语歌坛天后王菲的几乎所有有分量的作品都源自林夕,所有的歌手以得到林夕的一首歌词为荣耀。  相似文献   

16.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基本属性。概数词作为表达模糊性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日常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概数在特定场合下的语用功能可分为以下几类:弱化功能,弱化某些生硬表达,达到幽默的效果,以避免伤及说话人的"面子";隐含功能,对于我们不想直接回答却不得不回答的问题,模糊语言可以避开不合适的词语;精确功能,对于无法给出精确的回答,为了不违反质量准则,概数成为最合适的选择;化境功能,使用夸张的概数,让读者身临其境。我们要关注不同场合概数词的使用,提高交际表达的礼貌性。  相似文献   

17.
南宋词人陈亮是坚持抗金的爱国志士,也是当时杰出的思想家。他反对统治者苟安一隅,为主北伐,收复中原失地,以言论警策震惊天下。 在词坛上,陈亮是“不作—妖语媚语”的硬汉,因此,他的词作多有雄壮之风,以“论”入词,一生之志尽在词中。如他的[水词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  相似文献   

18.
阳文湘 《职业》2012,(12):179-180
李清照是因为那首著名的《声声慢》被人们记住的,那是一种凄冷的美,特别是那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彪炳于文学史,空前绝后。于是,她便被当作了"愁"的代言人。当我们穿过历史的尘烟咀嚼她的愁情时,才发现在中国三千年的古代文学史中,特立独行、登峰造极的女性也就只有她一人。笔者摘选李清照前期和后期所经历的不同生活境况,以及一连串的变故后所作的词,来分析她的词作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9.
浴后遐思     
张鹄 《老年人》2004,(7):48-48
填词,既要注重立意,又要讲究章法,才能收到内容与形式和谐统一的效果。例如范再凡老同志的《浣溪沙·郊游》就是一首两者俱佳的词作:“菊艳枫丹野径幽.相呼鸥鹭乐优游,湖山如画赏清秋。激浊扬清声共应.餐英饮露气同求,明时不用赋登楼。”  相似文献   

20.
早在杨坤未推出之前,就有业内人士曾断言:杨坤的出现注定将成为2002年中国流行乐坛最大的惊喜。他独特的嗓音,成熟的演唱功底和出色的创作才华是难以被埋没的。果然首张个人专辑《无所谓》中杨坤创作了全部的旋律和大部分词作,主打歌《无所谓》更是成绩斐然,迅速成为全国各地排行榜中惹眼的作品。杨坤的音乐绝大部分都在传达着伤感的情绪,倾听他的歌曲,你会很容易陷入他的音乐中无法自拔,情愿去享受伤感情绪所营造出的如咖啡般苦涩却回味无穷的氛围。这就是杨坤与众不同的创作美学:享受痛苦,伤感即美感…… 似乎口口声声在讲着无所谓的情感,似乎在表达着无所谓的情爱,但是爱过的人都知道,无所谓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