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探讨了如何在习语翻译中尽可能地传达源语文化以实现翻译的最终目的--文化交流功能.交际的目的是使参与的各方都能很好地沟通和相互理解.要使各方相互沟通,就要把信息的意思传达清楚.因此,作者认为,在翻译文化内涵极为丰富的习语时,应当采用异化法,尽可能地传达习语中的文化差异与民族特色,充分发挥翻译在文化交流及丰富本民族语言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麦家作品《解密》中的习语及其在米欧敏英译本中的翻译,探讨译者在处理原文习语时所用的翻译方法。基于前人的研究,结合《解密》文本中涉及的习语类别,此处将习语分为成语、惯用语、谚语和歇后语四类,借助语料库工具AntConc检索出原文习语及其在译本中的对应翻译,通过分析归纳,整理出译者米欧敏在翻译原文习语时用到的具体翻译策略,为中国文学作品走出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习语是一种带有民族特色的地方性语言,它既是当地语言的精练也是当地文化的沉淀。本文通过探究习语起源、习语与文化之间的关联以及文化对翻译策略的影响来寻找更为重要的习语翻译策略,以便能在日后的翻译过程中更好地翻译各国习语。  相似文献   

4.
《红楼梦》中含有大量的习语,如何翻译这些富含文化信息的习语是翻译的难点所在。为了解决这些难题,杨宪益和戴乃迭采用了多种翻译策略。笔者试从语用等效的角度,对杨译本中的部分习语英译进行分析,以探索语用等效翻译观对习语翻译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习语是一个民族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言中的精华。汉英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语言中包含大量的习语表达。习语具有独特的语言特点,习语翻译则更讲求原语和译语意义之间的对等和共鸣。因此,翻译习语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依据来探讨、总结和归纳英语习语的基本翻译方法和技巧,以便使译文更好地被读者理解和接受。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习语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习语又是语言的精华。习语一词的含义非常广,翻译又属于一种跨文化的沟通行为,所以译者们在展开翻译前必须对所其翻译作品的文化有一个充分的了解。习语翻译必须透过语言的表层,了解其深层内涵和文化底蕴。本文从文化的角度来探讨英汉习语之间的文化因素并加以比较,最后总结出不同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7.
闫利芳 《现代交际》2014,(11):23-23
在人类语言的发展进程中,习语发展成为语言和固定表达的基础。因而,英语和汉语中都不乏大量的习语。但由于文化差异同一动物在不同语言中具有不同的联想意义。本文试图探讨功能对等理论在鱼习语翻译中的指导作用,从而提出对应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8.
英汉文化的差异明显,在处理跨文化翻译时,译者将会面临很大的困难。而习语作为文化中一部分,其翻译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在进行具体的翻译活动时,如能找到相对应习语能进行互译,是最理想的状态。但是当无法找到相对应的习语时,就应该采取适当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9.
英语习语是英语国家的人们经常使用的一种固定的表达方式,它用最通俗易懂的话概括人们各个方面的体验及经验教训。汉英民族都有包含极为丰富文化的习语,由于潜在的文化背景和心理联想的不同,英汉习语互译过程中有着不可避免的困难。因此,它是语言文化宝库中一笔可贵的财产,是词汇海洋中绚丽多彩的瑰宝。文中试图从中西文化差异以及英汉习语翻译的区别几个方面谈谈英汉习语的翻译。  相似文献   

10.
习语具有强烈的文化内涵,是语言的精华。英汉习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特色和文化信息。在国际交流中,为了避免文化休克和各种各样的误解,除了掌握目标语言,还必须了解其文化。本文拟从习语翻译角度来探析英汉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习语是语言在其使用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独特而固定的表达方式。英汉习语中包含着英汉两个民族不同的文化特质及信息,他们与各自的文化传统之间是密切相连的,鲜明的体现出了两种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因此,对于英汉习语的翻译就不只是两种语言之间的简单转换,更应该是一种文化之间的交流过程。掌握好习语的翻译,对于语言的领悟力以及跨文化的交际能力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英汉语言因其产生背景及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不同而存在差异,导致两种语言表达方式不同。习语源于生活,最能反映出它产生的文化和社会背景,因此习语隐含的文化信息是习语翻译的重点和难点所在,亦关乎跨文化交际能否成功。本文将从归化和异化这两个策略探讨跨文化中的习语翻译。  相似文献   

13.
文中介绍了韩礼德的语城理论,从语场、语式和语旨三个层面来探讨英语商务合同翻译中语域的对应并介绍了语域的三种意义——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是如何在翻译中体现的,并力求达到商务合同翻译的三C原则,避免因合同翻译的含糊笼统而引起损失。  相似文献   

14.
刘丹丹 《现代妇女》2014,(5):295-295
公示语的翻译是我国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也是翻译学研究的新领域。在中国与世界接轨的今天,公示语翻译日益显出重要性。虽然有许多专家对公示语的翻译进行了多方面研究和探讨,但公示语翻译的研究成果还存在着许多缺憾。本文旨在分析现有公示语中常见的翻译错误,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原则和要求,希望为今后的公示语翻译研究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5.
习语是一项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表达方式,尽管有时候,不同文化的习语之间有着相同的背景。由于文化差异和文化起源的关系,汉语的成语和英语的习语之间有着相当大的差别。本文通过调查研究案例,试分析并总结英汉之间的文化相同点和不同点,并努力探讨在翻译习语时所需要注意的三种方法:直译法、意译法以及直接与间接结合法。  相似文献   

16.
成涛  姜义梅 《职业》2013,(30):106-106
英汉语中的动物习语由于历史、宗教信仰等文化差异,在翻译时不能简单地对动物名词进行字面翻译,应根据情况采取直译、意译和省略等多种翻译形式。  相似文献   

17.
自古以来,人类世界就与动物世界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因此人们总是喜欢用带有动物的一些词汇去形容人或事物的特征,但由于文化的差异,不同国家对于同一种动物会有不同的联想,所以在进行此类的习语翻译时就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本文通过对英汉动物习语的差异对比,以及分析导致差异存在的原因,以功能对等为视角来介绍适合动物习语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8.
语义翻译是一种以原文的形式和原作者的原意为中心的翻译方法,不是以目的语语境及其表达方式,更不是把译文变成目的语文化情境之物。不同于语义翻译,交际翻译不考虑使用场合。交际翻译的重点是根据目的语的语言、文化和语用方式传递信息,使译文不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语言形式上都能为读者所接受,而不是尽量忠实地复制原文的文字。本文简述了在实际翻译过程中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区别。  相似文献   

19.
习语存在具有普遍性,习语又是语言的特殊表现形式,具有典型的浓厚的民族特色,它来自于人民群众,是劳动人民语言智慧的结晶。英汉两种语言都有着大量习语。习语是一个民族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论述了几种英汉习语的翻译方法,从而提高语言学习者的语言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20.
语篇是语言交际中的意义单位。在翻译实践中,散文翻译等文学样式的翻译多采用语篇作为翻译单位。语篇翻译应更加注重语篇的一致性、重点突出和衔接连贯三个方面。以美国作家詹姆斯·J.凯尔帕特利克的散文SPRING和宋德利先生对其的译文为例,分别说明这三方面在散文翻译中的具体体现和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