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村民自治的实施拉开我过政治体制改革的序幕,也是我国实现基层民主的有效形式。村民自治中蕴含着深厚的政治生态意蕴,其中之一是村民自治的主体,即村民;村民的政治参与又是决定村民自治这一制度未来如何发展与前行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目前我国的村民更多的表现出政治冷漠。着眼于政治生态的理论视野,调动村民积极的政治参与,构建农村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对基层民主的建设与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藏区青年妇女是藏区政治参与的重要力量,研究其政治参与的影响因素,对改进参与行为和维护藏区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对多名藏区青年妇女进行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研究,发现大多数影响藏区青年妇女政治参政的客观因素是保健因素,而大多数影响藏区青年妇女政治参政的主观因素是激励因素。政府应根据藏区青年妇女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保障因素和激励因素的核心优势,综合施策。  相似文献   

3.
在新世纪新阶段,随着各项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断推进,青年的政治参与也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这些变化既有经济的原因,也有历史、文化和教育的因素.为此,一定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引导青年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4.
政治参与是现代社会民主制度赖以存在的基础,是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而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的政治参与水平也是衡量中国政治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研究当前我国农民政治参与的行为方式与途径,对发展和完善基层民主制度,促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魏君 《现代妇女》2013,(12):I0045-I0045,I0047
农村妇女是农村半边天,他们参与基层民主的状况直接影响着整个农村基层民主状况,对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顺利开展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四川省s镇的调查.对当地村民自治过程中妇女参政的现在及其存在问题有了初步了解:在参政方面,农村妇女的参政结果与农村妇女的庞大队伍和对社会的巨大贡献相比,不太相称。  相似文献   

6.
村民自治是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促进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村民自治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本人认为农村人口流出就是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这种人口流出给广大乡村造成了严重的治理困境,本文就是从农村流出人口引起的村民自治的困境出发,重点论述对于该问题的解决思路及对策。  相似文献   

7.
当代青年政治参与新特征之辩证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年政治参与是有序扩大公民政治参与中的优先领域。新世纪、新时代,当代青年政治参与的新特征主要表现为政治参与的主导力量多元化、政治参与的方式多样化、政治参与的能力娴熟化和政治参与的目标具体化。辩证分析当代青年政治参与的新特征,需要科学认识新社会环境对青年政治参与的决定性影响,需要科学把握青年政治参与中的耦合与偏离,需要科学判断青年知识分子在政治参与中引领作用的弱化。  相似文献   

8.
政治转型带来整体社会政治架构的变化,同时也深刻影响着政治体系中的核心因子——人的情感取向与行为选择。青年作为思维活跃、求新易变的一个群体,其政治参与行为受外在行为环境变化的影响,凸显出许多问题。尤其是受校园生活社会化与就业压力、文化多元化等多重影响,非理性政治参与在青年的政治参与中占有较大比重。对青年群体非理性政治参与现象及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把握问题的症结所在,在此基础上对青年群体的非理性政治参与进行疏导,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青年网络政治人的无序政治参与是党和政府面临的时代挑战。当前,青年网络政治人群体在正向、优效引领政治网络化、社会化的同时,也展现出诸多不良现状:其分散性、隐匿性和自由性的行为特质促使不良政治舆情的产生,网络意见领袖和舆论制造者极大影响着普通网民的政治价值观,易盲目冲动和从众跟风的心理弱点导致其政治参与的非理性,以及在网络世界强烈宣泄现实不满而造成整体网络政治环境的压抑和躁动。因此,将青年网络政治人有效纳入统一战线,将其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顺利推进的助推力量,是统战工作亟需完成的使命。统战工作具有整合社会力量、推动政治参与有序运行的重要功能,因而是解决青年网络政治人无序政治参与的优势路径。  相似文献   

10.
民主视角下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效应与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政治参与是现代民主的核心要素。青年政治参与是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中国民主建设状况与政治发展方向。青年政治参与先后出现过计划经济时代的政治动员型参与、市场经济时代的利益趋动型参与、网络时代的自我表达型参与三种类型。青年是网络政治参与的重要主体,由于网络自身的适时性、便捷性、交互性,再加之现实政治参与渠道的狭窄,在网络空间的青年政治参与表现出迥异于物质世界青年政治参与的活跃性。网络政治参与是青年政治参与新的增长点,不过其自身也存在着非理性、失范性、网络民粹主义、网络谣言等负面效应。为此,构建引导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政策与制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1.
在革命之前和之后的1911年,民主作为一种政治制度已经进入了西方国家。西方政治民主轨制,被称为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了第一个《宪法》。《宪法》划定,人民按照法律规定,经过种种路径和方式,办理国家事宜,管理社会事务,经营经济和文化行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政府的制度,是我们国家最合适参与国家治理的政治制度。我们认为,所谓的民主就是一切事都要大家做,所谓的民主意识是关于:一切事情都要大家做的共识,所谓的民主能力即共同协商一个宪章,选举产生了一个办公室组织来处理所有事情。随着公共事务的性质和范围的差异变化,我们不仅可以把民主看作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且还可以看作为一种政治制度。  相似文献   

12.
在城市化过程中,青年农民工面临着身份危机。为了实现身份认同,青年农民工需要进行身份重塑,经由身份重塑实现身份认同是青年农民工个体获得明确身份地位的一次飞跃。除了实现身份认同,青年农民工还应通过政治参与的方式来融入社会,获得社会认同。由身份认同到社会认同是青年农民工在社会化过程中的第二次飞跃。  相似文献   

13.
青年农民工有序政治参与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持续至今的人口流动现象,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之一。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双重作用下,农民工群体日益壮大。随之而来的农民工问题也成为社会和学界关注的焦点。农民工的诸如讨薪、社会保障、子女教育等许多显性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问题解决总是差强人意,进展缓慢。实际上这里有一个隐性问题未得到重视,这就是政治参与问题。它涉及到公民的资格、利益的表达与维护、制度的供给。公民的政治权利保障制度愈完善,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就愈公平。目前,青年农民工的政治参与状况并不乐观,尤其是青年农民工非制度化政治参与日益增多。他们有序政治参与面临着制度供给、自身素质、政府自利动机、组织代表局限等困境。对此,政府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并积极从制度和组织层面解决青年农民工在政治参与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振兴乡村战略,作为农村主体的村民是实践的主体,而村民自治是推动乡村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本文从历史的演进、制度的变迁、当前村民自治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以及村民自治的当代价值浅析坚持好这一制度的重要性,并提出解决村民自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政治参与是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青年政治参与是指作为参与主体的广大青年对国家的政治、社会生活现状的基本了解、认识,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各种途径的实际行为投入,它包括政治参与意识和政治参与行为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  相似文献   

16.
青年政治参与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共青团在青年政治参与解构重构的历史演进中,逐步确立、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团成为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可靠力量和得力助手。90多年的建团史,使团积累了丰富的群众工作经验,形成了一整套完备的青年工作方法。但是,面对当前国情、舆情、社情的急剧变化,党对团的新要求,青年对团的新期待,团原有的运行模式难以适应新情况、应对新问题,团有被边缘化的危险。中央群团工作会议精神为团的改革指明了方向,党为团设计的改革路线图,开启了团自救式的系统改革新篇章。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市化快速推进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邻避冲突大量出现,其危害性日益凸显,邻避冲突的治理研究成为学术界的关注焦点。邻避冲突的治理关键在于如何应对碎片式青年政治参与模式,正是基于此,将融合式青年政治参与模式作为邻避冲突治理的基础性治理工具。融合式青年政治参与模式的实现以理清政府角色定位为前提,建立政社共享的信息系统和健全全程参与的公共决策机制,在此基础上在制度框架内培养公共理性精神,从而根除邻避冲突产生的根源,实现邻避冲突的治理。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农村治理模式基本稳定在乡政村治的形式上。从村民自治几十年的运作过程来看,现行乡村治理模式还无法实现充分的村民自治,乡镇政府、党支部和村委会之间的权力争夺是其主要羁绊。针对村民自治的现状、已经取得的成绩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对提升村民自治效果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基于一个具有全国代表性的大样本调查数据,本文将定量研究中国村民选举参与的主、客观影响因素,特别是分析村民对农村基层乡镇党委、政府的主观政治信任对其村级选举参与行为的影响。通过定量分析村民对基层乡镇党委、政府的"政治信任"、村民"社会信任"和社会网络的影响,特别是处理了村民"政治信任"和"社会信任"的内生性问题。本文旨在揭示我国特定政治体制中"政治信任"对村民选举参与所起到的特殊作用,并探讨在一个"压力型"政治体制下推行基层民主选举所可能存在的内在矛盾及进一步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随着十七大报告中首次将我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划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我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以来,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在我国广大农村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乡镇政府管理与村民自治有机配合,更是推动了基层的稳定与发展。然而,实践工作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文章主要就此展开,对乡镇政府管理与村民自治的有机结合进行阐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