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国家主权豁免问题是当代国际法中的一个重大问题。从各国的实践看,国家主权豁免原则为各国普遍承认,成为国际法的一项重要原则,包括绝对豁免原则和有限豁免原则两个理论。应利用此原则充分协调不同观点和立场,尽力平衡主张豁免国家和给予豁免国家之间的主权冲突,维护世界各国的主权和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2.
豁免原则是一项古老的国际习惯法规则。当今,豁免原则仍是国际法中最重要的原则之一。随着近年来国际刑法迅速发展,绝对豁免原则日益受到挑战,限制豁免原则正在成为共同趋向。在此背景下,中国应在坚持国家主权原则和国家主权豁免原则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现有的豁免规则,以协议或其他具体形式处理具体案件或某些事项。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是否应当赋予律师作证豁免权,在《律师法》和新《刑法》起草过程中都早已有过激烈的争论。但由于种种原因,并未在法律上形成规定。在实践中,大部分的法律职业人员因受多年法律教育的关系,对律师作证豁免也有一定的认识。但因为没有具体、明确的法律规定,  相似文献   

4.
根据国家主权平等原则所确立的国家及其财产享有豁免权原则不断发展,限制豁免理论逐渐取代绝对国家豁免理论。中国已在《联合国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公约》上签字,表明我国一贯坚持的绝对豁免态度开始有所转变,逐渐接受限制豁免理论。这一转变必将对中国参与国际民商事活动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通过研究这一动态以寻求应对措施,无疑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5.
2002年7月11日,深圳市某律师事务所律师王跃进因重婚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将王跃进送上法庭的不是别人,而是他的清洁工妻子李自霞。3年来,为了搜集王跃进的重婚证据,她一个人漂泊异乡,边打工边寻找证据,历经了千辛万苦,终于为自己讨回了尊严和公道。  相似文献   

6.
开心五分钟     
《伴侣(A版)》2011,(7):63-63
正忍无可忍丈夫打肿了妻子的眼睛被押到法庭,听他诉说苦衷后,法官准予保释。第二天,他又在法官面前出现,这次他把妻子的另一只眼睛也打肿了。他对大为光火的法官解释道:"法官大人,是这样的,昨天我在法庭内烦透了,被那一群律师包围,总之,烦死了。所以我觉得喝酒会好些,  相似文献   

7.
7月31日,因受贿被推上法庭的中国建国以来级别最高的官员——成克杰一审被判死刑。据称,在庭上,辩控双方曾发生了激烈而精彩的抗辩,当天为成克杰进行辩护的,正是北京共和律师事务所的主任律师张建中  相似文献   

8.
接受采访的专家有:王铁涯我国驻海牙前南地区刑事法庭大法官、国际法教授邵天任原外交部条法司司长、现外交部法律顾问、海牙国际常设仲裁法院仲裁员、北大和外交学院兼职教授许光建原外交部条法司司长、现外交部法律顾问马骏中国国际法学会常务副会长、外交学院教授龚刃韧北京大学法律系国际法教授  相似文献   

9.
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妇女——三十七八岁、小学毕业、很少出门——在被镇政府强行收费、丈夫被法庭人员戴上手铐之后,毅然决然地把镇政府告上了法庭。一审、再审、二审,从被律师骗到自修法律,自己出庭为自己辩护,借了1万多元也要打这个官司,她显然已不是我们眼中的普通意义上的农家妇女  相似文献   

10.
据中国日报报道,103岁的美国联邦法官韦斯利·布朗目前仍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他每日都在向着"美国最长寿在职联邦法官"的历史记录逼近。而为确保正常工作,他还随身带氧气瓶上法庭。如今,他提醒那些接手长期案件的律师,他可能活不到做最  相似文献   

11.
一、引言观护制度(probation)是一种矫治计划。由法官将犯法者之案件暂缓宣判,准许犯法者仍然在社会上生活,但是要接受法庭某些特定条件,并由观护人(感化或惩教官)加以监督,辅导。观护制度起始于美国,一位名叫约翰奥古斯都(John Augustur)的人,于一八四一年在美国麻省波士顿市,开始为犯轻微罪行之犯人作保释工作,他同时也在监督他们行为。除了成年人之外,他也同时拯救丁很多儿童,他为经过刑事法庭审讯之后的儿童作保释。奥古斯都是以一个普通市民(公民)身份开始了观护制度工作,但是这个概念很快便传遍美国各地。在一八六一年,芝加哥市委任了一位专员,负责对犯轻微罪行的儿童,在法庭审讯之后,把他们以观护制度方式来处理。一八七三年,密芝根州  相似文献   

12.
延误了6个小时的航班最终"被取消",李伟民愤而将航空公司告上法庭。在揭穿航班取消的伪借口后,他赢得了类似案件的少有的胜诉。2010年6月1日,李伟民从法院拿到了意料之中的胜诉判决。虽然胜诉对作为律师的李伟民已经习以  相似文献   

13.
从专门维护伤残民工的权益到把曾是自己当事人的伤残民工告上法庭,从为衣食无着的打工仔提供免费食宿到受理案件时坚决要先收取一定费用,“民工律师”周立太的变化着实让人吃惊, 争议不断  相似文献   

14.
5美元胜诉     
林夕 《现代交际》2008,(2):37-37
8年执著,微不足道的小案,奠定伟大律师的成功基石克莱伦斯·丹诺,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辩护律师。在近60年的法庭生涯中,他怀着必胜的信念,以娴熟的法律知识、高超的辩护技巧和丰富的庭审经验,为劳工领袖、无政府主义者、黑人以及其它形形色色的刑事被告做过无数次精  相似文献   

15.
传媒览要     
布什对国际法一概反对美国《时代》周刊3月26日美国总统布什对待国际法的一贯态度就是违反,除非它能为己所用。致力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国际刑事法庭、联合国《禁止酷刑公约》等对于致力于维护美国主权的白宫,只是背景噪音而已。但现在,布什政府却称,从  相似文献   

16.
进入2004年,"招工难"、"民工短缺"、"民工荒"等字眼高频率地出现在各类媒体上.有专家指出,多年来民工权益被漠视是造成民工短缺的主要深层原因之一.与此同时,一向被视为民工保护神的律师周立太于2004年先后两次将自己以前的民工当事人告上法庭.  相似文献   

17.
在认罪认罚案件中,值班律师提供法律帮助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认罪的自愿性和真实性。立法者未赋予值班律师以辩护人的身份,导致值班律师的权利范围大打折扣,严重削弱了值班律师辩护的有效性,导致实践中出现值班律师没有会见权、阅卷权、量刑辩护流于形式等问题。赋予值班律师辩护人的身份,有利于提高值班律师的辩护质量。  相似文献   

18.
赵维东  田冰馨 《现代妇女》2013,(12):I0017-I0018
本文探讨了美国和欧盟关于航空联盟反垄断豁免的补救措施,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分析了我国可以借鉴之处诸如承诺使航线存在竞争、计算机订座系统的豁免例外、限制豁免时间,以及不能借鉴之处及原因。  相似文献   

19.
2005年10月9日,全国首例“请求临终关怀”的诉讼案件在天津东丽区法院开庭审理。身患绝症、正躺在医院病床上的原告张晓丹没能到庭,她委托律师请求法院判令被告、她的丈夫刘朝刚履行法定义务,完成对她生命最后日子的关爱。张晓丹将不久于人世,是什么原因促使她在生命即将终结的时刻,将丈夫推上法庭?  相似文献   

20.
2013年7月13日晚,法庭宣布了陪审团的无罪判决之后,被告律师马克·奥马拉(Mark O'Mara)在新闻发布会上对记者们说:"你们这些媒体,把乔治绑在手术台上,没有麻醉,在他身上疯狂地解剖,然后把他变成一个怪物." 奥马拉的客户乔治·齐默曼(George Zimmerman)是佛罗里达州一个社区的义务治安员,2012年2月26日晚,他同小区内一名17岁的黑人青年崔旺·马丁发生冲突后开枪将马丁射杀.悲剧发生后,齐默曼被控二级谋杀.2013年6月法庭开始正式审理此案,最后陪审团7月13日得出结论,认定齐默曼的行为属于自卫,谋杀的指控不成立.齐默曼被当庭释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