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小禾 《老年世界》2008,(2):22-23
翟俊杰,八一电影制片厂著名导演。《大决战》《血战台儿庄》《长征》等许多经典大片都出自他的手。人们大多只知道翟俊杰是大导演,却不知道在电影界他还是出了名的大孝子。  相似文献   

2.
对于只读过1年书的人,能看书读报就已经是奇迹了,要想写本小说简直是天方夜谭。不过今年71岁的老汉刘家胜却做到了,这位老农花了20年时间,写出了12万多字的小说《夫妻》。为了筹集小说的出版费用,年过七旬的他毅然从乡下进城当起了环卫工。  相似文献   

3.
2008年2月21日,惊悉浩然老师不幸去世的噩耗,我深感悲痛。浩然老师曾任中国文化传播发展促进会会长、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北京作家协会主席等职。他的代表作有《圆梦》《艳阳天》《金光大道》《苍生》……这样一个著名的作家,却没有半点架子,长期生活在基层和农村,特别是在生命的最后20年里,他专心扶持文学新人,并创办了《苍生文学》月刊。回想120多年前的一个秋季,  相似文献   

4.
橙子 《当代老年》2006,(2):29-29
我们都知道,《资治通鉴》与《史记》被世人称为“史学双璧”,司马迁以独特的才华和人格魅力使生命与《史记》共同获得了不朽,他为完成《史记》而忍受的磨难使后人对他充满了敬仰;然而《资治通鉴》所遭遇的磨难人们却知之不多。为这部书,司马光率人撰写了l9年,并在很长时间里不得不避居洛阳,在最后还没完成的情况下,因有人上书皇帝说司马光拖延时日,混吃俸禄,他不得已提前向皇帝呈上了这部大书。据此可知,才华如司马光这样的人,有时也是要受点小人之气的。可以肯定,如没人打这样的小报告,《资治通鉴》会比今天更好看。可即使这样,读者仍会为其精练、丰瞻、博大、深广所倾倒,也使后来的几部同类书稿无法望其项背。  相似文献   

5.
木辰 《老年人》2009,(10):30-31
刘劲是家喻户晓的特型演员,先后在《长征》、《延安颂》、《周恩来在重庆》等多部影视剧中扮演周恩来。成熟的演技,充满激情的表演,由此,他被央视评为“十佳男演员”,同时,他还荣获过“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但很少有人知道,刘劲还是个大孝子,他的父亲刘德雄身患淋巴癌,且肺部三分之一被碳化,生命垂危时,他用一个儿子的孝行,挽救了父亲的生命,受到社会广泛赞誉。  相似文献   

6.
舒行 《老人天地》2013,(6):32-32
已故著名电影演员孙道临是个老实人。他的老实体现在他的“牢骚”上。社会公众都知道孙道临塑造过不少令人印像深刻的银幕形像,例如《永不消逝的电波》中的李侠、《早春二月》里的肖涧秋……而他为许多外国电影中的配音,甚至比他的银幕形像更令人难忘。其中,首屈一指的非《哈姆雷特》莫属。可恰恰是后者给孙先生添了些许烦恼。他在个人随笔中写道:有些新朋友和我初次见面,谈起对我的印象,首先就称赞我在英国影片《王子复仇记》(即《啥姆雷特》)中的配音,这使我在高兴的同时又感到有些黯然……我也曾拍了几部观众们喜欢的电影,在创作中花费了甚大的气力,为什/厶这些朋友却偏偏先提到《王子复仇记》的配音呢?难道我投入了那么多心血的影片,还抵不上一部外国影片的配音吗?  相似文献   

7.
在采访冯国强之前,我就一直在想他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听说过很多关于他的事儿,却很难把他立体化。采访这个如此复杂、渐知天命的人对于我这个年轻的记者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听说他是唐山公关策划第一人;他曾在崔永元主持的《实话实说》做过嘉宾;他十几年前发表的《只见龙睛不见龙》(刊登于《销售与市场》)一文,  相似文献   

8.
对于《太阳照常升起》(以下简称《太阳》),姜文这样介绍:“这部电影是不能说的,只能看。因为这就是一个梦。”在他看来,电影就像吃饭、喝酒和做爱一样,带来的是身体满足,没有逻辑,也不需要逻辑。所以,当有人说看不懂这部电影时,他很不耐烦:“看戏没有明白不明白,只有享受不享受”,“看不懂便多看几次,中国没有这类电影,世界上也不多”。  相似文献   

9.
记得鲁迅先生在一篇题名为《死》的杂文里说过,中国人过了五十岁,就会想到死的问题。大概那个时候鲁迅正在病中,“死”这个魔影开始侵袭他了。我们乡间又有句俗话:“人老三不贵,贪财怕死不瞌睡。”也说到了死的问题。可见中国人无论智愚贤不肖,在这个自然规律面前,都有其共识与同感。让我渐渐意识到自己临近老年的标志,是在我接受的信件里,喜庆帖子越来越少,而讣文却越来越多。这些讣文的主儿大多是我的同代人和比我年事稍长者,  相似文献   

10.
王南方 《老年人》2008,(10):24-25
在演艺圈里,人们喜欢把高明称作“高大人”,这是因为:一方面他在影视片中演的官儿多;另一方面是他为人谦逊、和蔼,受人尊敬。这位年过花甲的演员,虽然50岁时才闯入观众的视线,但因为在《孔繁森》、《秦始皇》、《闯关东》、《至高荣誉》和《和平年代》等多部影视剧中的出色表演,受到了观众的好评,赢得了华表奖、金鸡奖等多项大奖,并获得了国务院特殊津贴。  相似文献   

11.
杨柳 《现代妇女》2010,(4):16-17
甄子丹是中国红极一时的功夫巨星。在《叶问》、《画皮》、《十月围城》等电影中,他演绎了一系列感人至深的硬汉形象。甄子丹曾有过两段失败的婚姻,直到遇到富家千金汪诗诗。这个比甄子丹小19岁的女孩不仅为甄子丹生育了一儿一女,还为他找回了失落的亲情,并扶持他一步步走向巨星的辉煌……  相似文献   

12.
陶冶 《老年人》2010,(9):43-43
我与作家韩少功久未谋面了,他不一定记得我,但我却时常想起他。 上世纪70年代,他在《人民文学》杂志上发表的《七月洪峰》、《月兰》等作品,我读过之后就爱不释手,对他心生一分敬慕之情,只想找机会见见他。  相似文献   

13.
《职业》2010,(10):73-73
曾创作歌曲《血染的风采》而走红的北京著名音乐人苏越,因投资多部影视剧欠下巨额债务,被警方带走协助调查。据一位北京影视剧投资人透露,苏越这个人很有音乐才华,为人处世也不错,但大约6年前,他转向投资电视剧,成立了太湖传媒文化投资有限公司,连投几部大戏,耗费资金5000多万元,但多半都亏损,有的投资商催款不成所以报了警。上世纪80年代,苏越先后创作了流行歌曲《血染的风采》《黄土高坡》等,作为制作人还推出过高枫、黄格选等。  相似文献   

14.
谢胜瑜 《女性天地》2014,(10):36-37
他留给世界的只有一曲《马赛曲》,别无他物。《马赛曲》的命运浑宏跌宕犹如传奇故事,他的一生却暗淡平庸不及凡夫俗子。  相似文献   

15.
他曾是香港知名导演,如今却隐居北碚一偏远小镇卖小面。余积廉的转型,就像他电影里的人物一样传奇。在演艺圈摸爬滚打30多年后,他只有一个感觉——累。累过之后,他开始思考什么是幸福,开始懵懵懂懂地寻找幸福:最后发现,幸福其实就是平凡、简单和自然。(10月24日《重庆晚报》)  相似文献   

16.
刘强 《当代老年》2006,(9):16-17
我国著名作家魏巍的一篇《谁是最可爱的人》,感动了几代人,可谓家喻户晓;而他的一首叫《塞外晚歌》的诗却鲜为人知,这是他专门写给自己的夫人刘秋华的。魏老与夫人刘秋华是1946年结婚的,到如今,夫妇俩已经携手共度了60年。  相似文献   

17.
上个世纪80年代,曾上演过由京剧名丑朱世慧主演的《徐九经升官记》,其中—旬唱词“当官不与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不仅风靡至今,还被人拿来做过不少文章。这个徐九经(1495—1580),《明史》本传上名徐九思,字子滇,是明朝嘉靖时人。明朝嘉靖年间的清官廉吏中,人们对刚直不阿的海瑞知之甚详,但对这位徐九经却了解不多。其实,就刚正廉洁、勤政爱民而言,徐九经并不比海青天逊色。  相似文献   

18.
张伍 《中外书摘》2007,(4):15-17
曾写过脍炙人口的《啼笑因缘》、《金粉世家》等小说的张恨水先生,是我国二三十年代多产的小说圣手,你可知道他还创作过描写战争题材的作品?  相似文献   

19.
鲁礼敏 《老年人》2010,(2):22-23
《离骚》、《史记》、《资治通鉴》、《红楼梦》……这些名著既是中国灿烂文化的代表作,也汇成了世界文化的宝库。可将这些作品推向世界的,却是一位名叫杨宪益的著名翻译家。半个多世纪以来,他用一生的勤劳“翻译了整个中国”,译著均被欧美各大图书馆收藏。可他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丰富的学术译著,  相似文献   

20.
著有《中国知青史》的刘小萌博士新近又推出了《中国知青口述史》(以下简称《知青口述》)。该书50多万字,是从他采访过的数十位对象中择取了13位知青的口述编纂而成。从类型上看,作者尽量想使它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