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小时候,父亲常年在外开车,家里就靠母亲一人拉扯着我们兄妹仨,还要耕种6亩多地。由于家里常年没有全劳力,因此家里的责任田也就半荒半种,一年的收成还不够一家人的口粮。  相似文献   

2.
彭斯贤 《当代老年》2007,(11):30-30
我的故乡在中洲湖畔,它与汤汉湖毗邻,故号称百里湖乡。这里不仅风景优美,而且物产丰富,故有鱼米之乡之称。这些昔日的旖旎风光如今虽已不复存在,但童年的欢乐伴着湖景却时时浮现在我眼前,至今难忘。  相似文献   

3.
雪松 《老人天地》2008,(9):37-37
那是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中秋将至,可父亲却无钱买月饼。父亲的工资只够买煤米油盐,菜钱还得靠母亲帮人洗衣赚取。想吃月饼得另想办法。母亲设法接了一些火柴盒子来糊,每天晚上,全家一齐上阵。日忙夜忙,到中秋前一天才糊好5000个火柴盒子,每糊1000个火柴盒子可得工钱8角。那时月饼一斤是8角钱,肉一斤是6角钱。  相似文献   

4.
童年时代,除去上学,我的一大爱好,便是学唱京戏了,从中得到了许多乐趣。 学唱京戏的时节,最令我感兴趣的,莫过于燥热难耐的酷暑。晚饭后来到小院,听着四周蟋蟀的呜叫,看着满院里明晃晃的月光,同几个小伙伴,围坐在热心教我们学唱京戏、年已六旬的根友爷身边。  相似文献   

5.
童年的春天     
徐加顺 《老年世界》2009,(24):23-23
我童年的春天,是在那春光明媚的大地上。油菜花儿金黄,桃花粉红迎风怒放,蚕豆花儿随风送来阵阵清香,一望无垠的绿色麦苗被春风吹起层层波浪……我与村庄上的小孩结伴背着篮子到田野去挑猪草。“打了春,赤脚奔。”我们这些农家孩子很少有鞋子穿,天一暖一般都是赤脚。脚底板上的老皮很厚,走在田野里和乡间的小路上,脚一点也不觉得疼。  相似文献   

6.
逃难的童年     
罗培芬 《老年人》2005,(6):23-23
在湘北重镇津市的东边,有一个沿河而建的集镇叫红庙。60多年前,红庙住着百来户人家,街上有布店、肉店、餐馆、茶馆等等。虽说小镇不大,但有码头,船来船往,经济比较活跃。我家住在红庙街上,家境尚算殷实,所以我的童年过得无忧无虑。忽然间,可恶的日本鬼子来了,红庙不再安宁。194  相似文献   

7.
童年的价值     
周国平 《金色年华》2008,(12):53-53
在人的一生中,童年似乎是最不起眼的。大人们都在做正经事,孩子们却只是在玩耍,在梦想,仿佛在无所事事中挥霍着宝贵的光阴。可是,这似乎最不起眼的童年其实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季节。粗心的大人看不见,在每一个看似懵懂的孩子身上,都有一个灵魂在朝着某种形态生成。  相似文献   

8.
人生宛若一条缀满珠宝的项链,而童年是一颗最璀璨的宝石;记忆如同汪洋,而童年是一朵最动人的浪花;生命犹如一棵大树,而童年是一片最美丽的绿叶;岁月好似花园,而童年是一株最艳丽的鲜花。  相似文献   

9.
运用电子技术及数字技术进行信息传播的手机媒介,给人类社会的信息传播带来了新的变革。这种高度感官化、情境化、多元化的全新媒介环境给儿童的童年生活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儿童利用全新的手机媒介,拓展了学习的空间,增加了与世界的联系,满足了他们不同的需求,激发了他们对生活的热情与学习的兴趣,实现寓教于乐,给儿童的童年生活带来全新的体验与快乐。但由于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他们有限的自制力与对信息辨别的能力,加上成人对儿童的监控与指导缺位,使部分儿童在生活中不当或过度使用手机媒介,导致了儿童远离自然与社会,亲子关系疏离,童年和成年的分界线被侵蚀,手机媒介成为陪伴儿童成长的精神保姆,以致儿童童年的生活出现危机。手机媒介不过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而出现的一个新的工具,这个工具不应是童年生活的牺牲品,而应是创造了童年的新生活。成人要正确认识手机媒介的教育价值,发挥成人的积极作用,为在电子媒介下儿童童年新生活的建设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10.
童年伙伴     
9月,开学的日子,我常常在这时想起那些充满童真情趣的时光。 我的故乡在戈壁荒滩的边缘,父母的单位是运输连,我们住的是一排排整齐的公房,小伙伴们都很熟悉,白天一起上课,晚上一起玩游戏。  相似文献   

11.
童年趣事     
高建华 《老人世界》2008,(10):24-25
年逾花甲,人生旅途开始步入老年,一股思乡怀旧之情油然而生,常常不经意地回忆起那流光岁月,不断地梳理着旧日的情怀,虽有许多早年的经历如逝光流水,但有几件童年趣事,却如刀削石刻般留在脑海,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12.
黄雯蒂 《老年人》2010,(3):36-37
记忆中,老有这样一幅图景。凉水般的早晨,空气里回荡着乡村广播传来的独特声音,没有犬吠声,只有雄鸡嘹亮的啼鸣。那个走出家门,踏进晨雾中的小女孩,自然是我。每天出门时,奶奶总是用那双慈爱的眼睛远送我……天天早晨都这样,一如一幅温馨的图画,至今仍定格在我的脑海中。  相似文献   

13.
远去的童年     
一天忽然兴起,想回到儿时居住的旧所看看。我抬头望天,碧空如洗,而满街的梧桐,却冠盖如云。曾经熟悉的气味早已不知去向——手工芝麻糖作坊已化身为名牌商店,点心铺已更换为银行。所谓物是人非,大概就是这样的吧。  相似文献   

14.
童年的星星     
在沉睡中的村庄黑暗的上空,银白色的天际闪闪发光。群星中有一颗星是绿色的,像夏天的树叶那样嫩绿,从银河的深远处,从很高很高的地方,特别亲切地对着我闪烁。当我步行在遍地尘土的夜间大道上的时候,它跟着我移动;当我在桦树林边,在幽静的树阴下停步的时候,它也在树从中停住;当我直到家的时候,它还在瞧我,从黑黝黝的房顶那边亲切而温存地闪闪发亮。  相似文献   

15.
童年忆事     
侯集 《老年人》2007,(2):49-49
如今的孩子真的很幸福.他们生活在一个日新月异、丰富多彩的信息时代,有着良好的教育和成长环境,十分令人羡慕。人老了,总爱回忆过去。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我常常想起自己的童年.虽然与现在的孩子有天壤之别,但仍然是我记忆里的珍藏。  相似文献   

16.
《金色年华》2013,(10):59-59
临近中秋节了,临街的铺面纷纷摆出了卖月饼的架子,不论是路上脚步匆匆的行人、排队挤公车的上班一族,还是骑着电动车的小情侣,不少人手里都提着一两盒寓意中秋到来的月饼,特别是有车一族,有的更是装满了尾箱,忙着给亲朋好友送礼……且不管别人怎么说现在的中秋送月饼已经变了味,但我喜欢这种过节的氛围,享受着中国传统的人情  相似文献   

17.
看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被里面的各式美食所吸引,钦佩中国美食文化博大精深的同时,不由得想起童年时,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我们在家乡的土地上,在广阔的大自然里寻找各种吃食的情景。  相似文献   

18.
桃子 《金色年华》2009,(4):27-27
童年,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刻:她如画。定格无数精彩的瞬间;她如歌,跳跃着无数欢乐的音符;她如河,翻腾着无忧无虑的欢乐的浪花,她如船,装载着无数欢乐的时刻;她如文,记录了我们许多无忧无虑的欢乐时光。  相似文献   

19.
心意 《老年世界》2011,(15):40-40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常将酱油煮沸保存。其实,这样做是不科学的。营养学家研究表明,经过长时间煮沸,酱油中含有氨基酸被凝固而转变为蛋白质,并以液体性絮状物析出,使鲜味大减。  相似文献   

20.
小时候,一到夏天,最有意思的事是“扒瓜”。甜瓜熟了“扒”甜瓜,西瓜熟了“扒”西瓜。那时人们买不起瓜吃,嘴里又痒痒,就想法去偷瓜。这本来有点儿犯法的味道,不过人们并不把这看作是“做贼”。现在想来,可能人们都理解吧,毕竟大家都饿得慌。有了这种体验,你就不能再笑孔乙己老先生关于“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的说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