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科教学是基础教育的基石,学校教育通过学科教学将学生需要的学科文化知识、生活技能、审美能力、生存本领等以学科知识的形式,如同电脑的程序一样刻到学生那一个个精密的大脑中,本文探讨了如何发挥学科优势,让学生愿意接受学科教学传授的知识和能力,找寻让学生在学校教育中获得最大的收益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职业》2012,(16)
进入2012年以来,世界体坛频频发生运动员意外猝死的事故,如今,这股阴霾似乎又笼罩在中国运动员的头上。5月7日,前辽宁队球员、曾经何着“小姚明”之称的张佧迪,因为心脏病突发抢救无效去世,年仅24岁。这位身高2米18的年轻人曾被很多人看好,他的突然离去让很多认识他的人感到意外。  相似文献   

3.
一辆小轿车在公墓前停下,一位身体衰弱的老妇人安娜拿着一束鲜花走下车来。刀子每天都为自己已故的儿子献花。  相似文献   

4.
刘美娟 《老年世界》2006,(20):24-24
老伴今年68岁.有高血压的他近期又患上了心脏病。住院半个月后,老伴好像变了一个人,整天沉默寡言,打不起精神。儿女们天天想方设法逗他开心,可老伴始终一蹶不振。  相似文献   

5.
陈爱珠 《职业》2014,(29):133-134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决定了它对生命的关注和思考,语文教育是一种精神教育,一种生命的塑造。语文教师应通过课堂,对学生渗透生命教育,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生命的重要性和意义,明确生命的价值,敬畏生命、珍爱生命,形成强烈的生命意志力,从而享受快乐的人生。  相似文献   

6.
《老年世界》2008,(12):8-10
5月12日下午,山摇地动。40个北川中学老师.他们的讲台离门口最近,本可以逃得最快,但是,生死一线间,他们把学生推向“生”路,自己选择了“死”门。语文老师曾长友最后的一推,让初三(2)班的唐云飞逃出来,“门都摇得变形了!我绊倒了,又被倒下的课桌压住。曾老师一把推开课桌,把我拎起来,用力推出教室。我耳后风声呼呼的,楼板已经砸下来了……”  相似文献   

7.
叶飞飞 《职业》2013,(12):36-36
德育课是学生思想教育的主阵地,德育课的课改是否可以进行生命教育,让学生在学习感悟中认识生命,是值得让我们深思的问题。在人际交往中尊重生命,在职业理想中超越生命。  相似文献   

8.
1960年5月2日,株洲火车站职工方湘初在一次调车作业中,不慎滑倒掉入道心,被火车轧断了双腿,经医院全力抢救,命是保住了,但双腿被截肢。对生活抱有无限憧憬的方湘初,最开始无法接受这一残酷的现实,几度产生自杀的念头。那年,他才20岁,正是生命放歌的季节。  相似文献   

9.
陈新 《老年人》2007,(8):8-9
2007年6月10日早晨,正给患病的儿子王冬服药的王崇实,接到40年前的老战友、著名演员濮存昕的电话:王冬现在的病情怎么样?好些了吗?我知道他还需要大量的钱,我会为他继续想办法的,希望他一定要坚强!  相似文献   

10.
人到中年之后,越发感觉锻炼身体是一件不容忽视的大事。我先后试过多种锻炼方式,都因不适合自己或者收效不明显等原因中断。某一天在网上看到徒步健身正在兴起。我不由得想到我的舅公。舅公生前从不坐车,无论多远,统统步行,几十年如一日。老人家身体健朗,腰不弯背不驼,说话声如洪钟,直到98岁去世前,穿针走线还不输年轻人。  相似文献   

11.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是指针对学生身心实际、认知规律与个性差异,以倡导人的生命与自然、社会、他人整体和谐为目标,通过多样化教育方式,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开发学生的生命潜能,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美好,领悟生命的来之不易与艰辛,探求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提升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2.
13.
生命之韧     
周彪 《现代交际》2008,(12):1-1
生命最脆弱,也最坚韧。小时候并不懂得这个道理,面对生命独特的存在方式,无知懵懂的我有的只是深深的不解和纳闷。那一年,天大旱,夏收以后,老天爷就再也没有痛痛快快地下过一场雨。一口一口的池塘被炙烤得快要发疯的乡亲们舀了个底朝天。我家屋后的那口水塘,最先遭了厄运,被乡亲们用脚踏车车得滴水不留。  相似文献   

14.
人造生命辛西娅的诞生一经公布,立即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争议。人造生命技术的应用前景无疑是广阔的,但其双刃剑效应却绝不容忽视,尤其是它给人类所带来的伦理挑战。本文将围绕人造生命的伦理道德问题,探讨其中伦理困境产生的原因以及规避机制,以使得人造生命技术最大限度地为人类谋福利。  相似文献   

15.
屋里飘荡着母亲的油烟香和父亲的泥腥气,付学朋就这样大口大口地,呼吸着这世间的气息。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呼吸机:一头锁住了父母的双手,一头拴住了儿子的生命。“噗、呃、噗、呃……”这是儿子付学朋不同于常人的呼吸声。在一间昏暗的木屋里,这个30岁的男人躺在床上。由于高位截瘫,他肩膀以下的身体无法动弹,连自主呼吸都无法完成。  相似文献   

16.
当今的语文课堂要显示出时代特有的脉动,体现出课程改革新的走向,要更好地放飞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我总结了语文“四步曲”教学法,期待着和老师们的交流。  相似文献   

17.
袁秀珍 《老人天地》2014,(10):46-46
2011年9月下半年开学,河北老年大学作家研修班来了一名新同学,他粗粗壮壮、神采奕奕、爽朗微笑布满面颊。看起来不像老人,倒像50多岁的小弟弟。最引起我关注的是:他的右臂袖管空空荡荡,左手熟练洒脱的笔录,令人佩服……我被感动了,不失时机地拜访了他。  相似文献   

18.
生老病死,是生物界的常态.作为高等生物的人类,因为有了精神意识,比其他生物享受了更多的幸福、欢欣和高品质的生活,但也正因如此,人类必须同时承受面对死亡的痛苦、悲哀和恐惧. 任何一个人,无论贫穷还是富有,无论平凡还是显赫,走到人生的某一个阶段,就不可避免地要直面"死亡"这个永恒的生命主题.相较于我们平时更为唏嘘的"飞来横祸"而亡,发现自己得了不可治愈的绝症,人生的沙漏行将流完,生命已开始进入倒计时的当事人眼睁睁地看着生命力从身体里一丝一丝地消逝而无能为力,其所遭受的身心折磨更能触动我们的神经.在这个时候,如果有一双温暖的手给他们饱受病魔蹂躏的身心以抚慰和关怀,让他们带着生命的尊严,在宁静与无憾中安然逝去,那将是一种幸福.1967年,英国医生桑德斯创办圣·克里斯多弗临终关怀医院,对垂危生命进行关怀和照护,将Hospice(临终关怀)的福音带给了千千万万的临终患者.  相似文献   

19.
最近,“情感呼唤”与“起死回生”关系的探索,不仅引起有关科研机构的重视,成为引人注目的医学科研新领域,而且成为成千上万普通人都十分感兴趣的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20.
海燕 《当代老年》2014,(10):18-18
1965年,18岁的我在黄冈师专(现黄冈师范学院)认识了张山虎,他和我同桌,我们不仅同龄,而且都来自黄梅县。开学后,张山虎被选为团支部委员,我进入了学生会。学习上,我们齐头并进,工作上,也是你追我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