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革命历史记忆的建构实际上是一个历史叙事的问题,新中国革命历史长篇小说关于革命历史的叙事经历了一个从革命的现实反映到革命的历史化讲述,再到历史的革命化讲述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来建立革命历史的整体记忆。革命历史的外在时间谱系和内在逻辑结构的确立,成为革命历史叙事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三次伟大革命”是指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以及改革开放.从历史和逻辑的角度考察,“三次伟大革命”有其必然的关联性,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制度,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新中国的成立,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改革开放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景.从时代背景、革命的对象和方式以及革命的成果和历史进步性看,“三次伟大革命”都是不尽相同的,但每一次革命都给中国带来了变化并不断地推进社会的进步,这是“三次伟大革命”的共同性特征.“三次伟大革命”是个渐进的过程,需要执政党执政理念与时俱进,不断地探索和总结中国历史发展的成败得失.  相似文献   

3.
革命历史记忆的建构实际上是一个历史叙事的问题,新中国革命历史长篇小说关于革命历史的叙事经历了一个从革命的现实反映到革命的历史化讲述,再到历史的革命化讲述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来建立革命历史的整体记忆。革命历史的外在时间谱系和内在逻辑结构的确立。成为革命历史叙事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之一,是我们党的总路线、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人民革命的一个基本特点。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中国共产党及其领袖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根据中国人民革命所处的不同历史时期的现实条件与历史条件,不同的主要打击对象和各种同盟者的不同政治态度以及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确立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指导原则,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经验的理论概括,并在长期的斗争实践中,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实践证明:中国共产  相似文献   

5.
近代中国的时代主题就是革命。历史地看,革命观念本身经历了一个曲折的演化历程。首先是西方现代式革命观的传入,并与中国传统的革命观产生碰撞交融。随着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马克思主义的革命观也开始输入中国并逐渐占据主流地位。由于中国国情及时代需求的特殊性,马克思主义的革命观经历了一个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并由此生发出一些中国式的特色。回溯历史是为了前瞻未来。只有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出发,我们才能正确理解革命观念的历史合理性和必然性,才能更好地开创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的光明未来。  相似文献   

6.
歌颂了我党80年来的丰功伟绩,指出了我党80年的历史是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历史。在80年的艰辛历程中,我们党把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的学说,指明了中国革命的航向。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革命的历史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的结合,推动中国革命向前发展,需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普及大众,完成革命理论的武装。井冈山斗争时期是中国革命的关键历史阶段,在这个特殊的革命时期,我党注重区分不同对象,分类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从工农群众、红军士兵和党员干部三个层次,采取不同措施,开创性地提出了许多有效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和方法,积极地推动了井冈山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中国革命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就要求领导革命的中国共产党人,应该从实际出发,坚持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探索适合中国特点的革命道路.本文以历史史实为基础,以"两步走"理论的形成及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为内容,阐明了党解决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历史过程及其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9.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之一,是我们党的总路线、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人民革命的一个基本特点。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中国共产党及其领袖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根据中国人民革命所处的不同历史时期的现实条件与历史条件,不同的主要打击对象和各种同盟者的不同政治态度以及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确立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指导原则,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经验的  相似文献   

10.
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和平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三场伟大革命。三场革命在不同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辛亥革命开启了现代化潮流的历史闸门,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了现代化的基本前提,新和平革命实现了现代化进程中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1.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在西北地区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伟大实践,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在西北地区的反动统治,有力地推动了西北地区土地革命战争的开展。作为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全国"硕果仅存"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为红军长征胜利和党中央把中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提供了落脚点。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革命实践,极大地丰富了土地革命斗争的历史经验,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中国革命历史上,陕甘边革命根据的创建和发展,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发挥了重大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2.
话语是一种思想体系及行为的总和,革命是以暴力手段夺取政权。中国古代革命话语分为儒家和农民两大派别,当然,它们都有历史局限性,只有马克思主义革命话语才是历史上最先进、最科学的革命话语体系。马克思主义革命话语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构起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革命话语体系,标志着传统革命话语历史性飞跃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论中国工人阶级向自为阶级转变的最后阶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是从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重要时期;再过两年,就成立了中国人民革命的战斗司令部、中国无产阶级的革命政党——中国共产党。从1911年到1921年,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急剧转变的十年。实现这种历史转变的根本关键,在于中国工人阶级已经迅速地形成自为的阶级、并且作为最先进的革命领导者和最坚强的政治力量,走上了中国政治舞台。探索这个时期中国工人阶级形成  相似文献   

14.
《红旗谱》作为红色革命历史小说,不仅是新中国革命历史记忆的书写,而且将历史的进程革命化了;其中,人物的阶级身份、成长历程隐喻了革命历史记忆中"英雄时代"的社会秩序与人格化想象,是一种崭新的现代民族国家历史革命化叙事范本。  相似文献   

1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正确认识中国革命,把握中国的国史、国情,这一目标的实现首先需要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明确中国革命的自身特点与逻辑起点,中国革命的逻辑起点实际上也是本门课程教学的逻辑起点。学生在正确理解中国革命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统一的基础上,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等各种错误思潮,形成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发展中国的正确判断。  相似文献   

16.
《红旗谱》作为一部新中国革命历史长篇小说,不仅是新中国革命历史记忆的书写,而且将历史的进程革命化了:历史被纳入革命的意识形态中予以见证和讲述,成为叙述的"主体",直接由后台走向前台.作为人物的阶级身份、成长历程直接见证革命历史记忆中"英雄时代"的社会秩序、人格化想象.它呈现的是一种对于崭新的现代民族国家历史革命化叙事文本,是对社会秩序合理性的一种文学体认和确证.  相似文献   

17.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正确地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前提。从一定意义上说,党的历史就是一部提出和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使之在实践中不断推进的历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真义在于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实践、中国的历史和中国的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和民族化,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社会革命理论的内容深刻体现在关于人类解放、社会规律和生产力社会化等方面的论述中。以这三个视角重析马克思社会革命理论,有助于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马克思社会革命理论展现出深刻的历史启示:首先,社会革命是人类解放的必然要求;其次,社会革命是社会规律发展的必然环节;再次,社会革命以社会生产力发展为必然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社会革命的历史成果,又是当代延续。深入挖掘马克思社会革命理论的历史内涵,对理解中国社会革命特点以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在研究中国、印度和爱尔兰等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问题时,论证了被压迫民族的革命对于打击资本主义和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伟大意义。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马克思运用对立统一原则研究了中国的民族革命运动,分析了中国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民族矛盾,指出中国革命对于打击西方资本主义和推动西方革命具有重大的意义。马克思在《中国革命与欧洲革命》一文中写道:英国用大炮强迫中国输入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以来,“革命历史叙事”的概念逐渐超越了“红色经典叙事”的范式,将解构传统革命历史的“灰色叙事”也纳入到自己的范畴中来。很多作家将视角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延伸到辛亥革命、文化大革命等另类革命中,或者对于传统革命持反思和质疑的态度。“革命历史叙事”概念分裂性、歧义性的背后,折射出中国当代社会思潮、文化语境以及革命史观的巨大变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