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郑伟 《兰州学刊》2005,(6):47-49
卢梭认为,人的自由包括自然自由、社会自由和道德自由三种形态.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就表现为由自然自由到社会自由再到道德自由的历史发展过程.在这三种自由中,他更强调个人的道德自由,这使得他的政治哲学最终走向了道德理想主义和政治乌托邦.  相似文献   

2.
以法理学中的自由概念为标准,将卢梭的公意理论和哈耶克的自由观这一对相互对立的理论,置于"自由"这一纬度之上并通过对不同传统影响下的自由产生问题、自由可否转让,自由与法律的关系等方面的剖析,揭示出卢梭与哈耶克在阐述观点时是怎样凭借其对"自由"的论述逐步建构起自身的理论体系的,进而分析出他们迥异的自由观.  相似文献   

3.
自由是近代政治思想的中心概念之一,而近代以来的自由概念又是与共同体观念分不开的.这一时期的思想家认为,只有在自由的共同体中才能实现自由.卢梭的自由观是共同体主义的自由观,强调在平等的共同体中实现自由.但是,个人自由并非等同于自由的共同体.能够真正实现卢梭式的共同体自由和个人自由的高度统一的,从最好的意义上看,只能是直接民主制.尽管如此,卢梭对共同体自由的强调,不仅启发了康德和黑格尔,从某种意义上说,还重新开启了一个共同体的哲学发挥作用的时代.  相似文献   

4.
伯林对两种自由概念的分析被认为对许多问题是一种澄清,而邓晓芒对伯林的批判重新混淆了本已澄清的问题.邓晓芒不同意两种自由的割裂,批判为所欲为的消极自由.可是,伯林区分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并非要为不受限制的自由辩护,而是要说明两种自由的混淆会导致严重的问题.伯林的自由观并无根本问题,问题在于他的多元主义,而邓晓芒在多元主义上的分析更是混乱,本文力图给予澄清.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将张君劢“自由”概念与康有为、边沁、密尔、严复的“自由”概念相比较 ,并围绕张君劢对“自由”的定义及他对“自由的价值”立场的分析 ,展开其政治思想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确认自由即自主这样一个传统观点的基础上 ,讨论了以客体为根据的自由和以主体为根据的自由分别具有的特征 (服从和否定 )、原则 (真理和价值 ) ,认为这两种意义上的自由都存在缺陷和不足 ,提出应该以实际生活过程为基础扬弃以客体为根据的自由和以主体为根据的自由 ,才能使自由真正成为自主活动和人的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7.
汪秀丽 《学术界》2006,(3):171-176
伯林通过将自由分为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揭示了自由的四种悖论,并且通过分析指出导致悖论产生的根源在于一元论的价值和文化论,认为平衡和协调两种自由、采纳多元主义的价值和文化观是解决自由悖论的关键。但是伯林并没有清楚地阐明平衡两种自由的合理策略,他所阐述的多元主义的价值和文化观也是不完善的,至少伯林的自由观需要一个商谈的政治学和伦理学作为补充。  相似文献   

8.
教师教学自主是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自主。它包括两部分:自由与责任。其中,自由是指教师作为教学主体理应拥有教学自主权,是外在的自主,它要求教师应享有教学自由、不受外力干涉;责任则表现为教师教学的自主性,是内在的自主,它要求教师应具有自主教学的能动性与主动性。本文结合当前教师专业发展与课堂教学现状,对教师教学自主的内涵、影响因素以及实现路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殷鸣放 《理论界》2009,(1):146-147
自由是贯穿庄子哲学的一条主线,他对自由的探讨是以自然、道作为本体论依据,来证明其自身的合理性,并由此上升到自由的境界上,亦即生命本体之证悟上.最后,他面对所处的社会现实与人生困境,主张齐万物、一生死,通过"吾丧我"、"以明"、"心斋"、"坐忘"等方法达到主体逍遥之境界.庄子的这种自由观有其局限性,但其所具有的历史意义和现代价值却是不可否认的.  相似文献   

10.
张三元 《学术界》2012,(1):270-273
马克思自由观的内容丰富而深邃,具有多维性和多层次性。在马克思的著作中,人的自由呈现出三种形态:自由精神、自主活动和自由个性。自由首先是精神的自由,自由精神的本质就是真理本身;自主活动是对自由自觉的活动的提升,是人的主体性活动,是与人的全面发展同等程度的概念,是一种"自我决定"的"积极的自由";自由个性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实质性内涵,是自由精神和自主活动的最高成果,是马克思自由观的核心。把握这三种形态及其相互关系,对理解马克思自由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关注个体伦理意义的个人视角和主张四海之内皆兄弟的人类自然法理性是西塞罗政治观产生的文化条件,它使西塞罗的政治观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在西塞罗政治观的叙事形式中,哲学和历史的叙事形式之间具有紧张关系,这种紧张关系表明哲学理性的叙事形式正在遭受挑战,这种挑战的深层表现是哲学与政治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哲学越来越成为获得私人幸福的重要生活形式,它不再如希腊古典政治哲学那样是政治的终极监护者。政治生活是人在世俗生活中应承担的义务,权力和荣誉是世俗中的人们对政治家的奖赏,但这种奖赏必然是短暂易逝的,终究是没有意义的。西塞罗通过小斯基皮奥之梦暗示政治生活的意义最终要落实到神的奖赏之中,这何尝不是一种中世纪政治神学的萌芽?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图书馆馆员个人学习和工作相关的学习实证调查,论述了工作中的学习对图书馆馆员能力发展的重要性;对工作相关学习产生的条件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提出三种不同类型的独立学习过程,并对这三种学习方式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3.
权利、权力、自由是三个相关但不相同的概念。从新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看,权利要确保得到履行离不开政府有效地行使权力,而政府行使权力又可能干涉个人的自由;同时,政府行使权力需要财政支持,而财政来源于纳税人的税收。纳税人通过向政府缴税,使政府具有权力保护选民(纳税人)的权利得以履行,从而在选民(纳税人)和政府之间形成了一种交易关系。从选民的角度,要获得权利、保护权利需要缴纳税收,即权利的成本;政府要获得权力、维持权力需要财政支出,即权力的代价;要获得自由则会牺牲财富,即自由的代价。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繁荣是以权利的良好界定和有效保护为前提的,这需要政府的良好治理。  相似文献   

14.
严复是中国自由主义之父和启蒙先驱.他以"自由为体,民主为用"的西方文明论和"开民智"的启蒙主义,突破了支配洋务时代三十年的"中体西用"范式,开启了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上的"转型时代".严复的伦理观深受苏格兰启蒙运动以降英国古典自由主义的影响,其输入新伦理与调和旧道德、整合公民伦理与儒家传统的道德调整方案,以及道德演化、义利统一、教学二元、新旧调和的观点,显示了其自由与保守兼备的古典思想气质,以及晚清启蒙运动之温和的苏格兰路向.  相似文献   

15.
在对卢梭思想的既有诠释中尚缺乏一种哲学式理解。卢梭社会思想的哲学诠释将政治-社会及心灵机制(德性问题)当作卢梭思想的核心问题。卢梭的人类历史图景与自我教化的社会思想在共同体机制与心灵本真性之间形成内在的结合。完善的政治-社会机制为私意与公意的沟通提供了存在空间。  相似文献   

16.
叶惟 《江汉论坛》2003,(9):120-122
解释法律过程不可避免要出现循环问题。任何理解都是建立在原有理解的基础之上,伴随着理解对象意义的无限开放性,每一次理解并不是简单地重复过去,而是在与文本的对话过程中发现不曾发现过的新的意义。诚实信用从产生、发展到具有现在的意义就是一个经历了无数次的理解、被理解的视域融合过程。  相似文献   

17.
有公平就有效率—马克思的公平、效率和分配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思坚持的是有公平就有效率的分配观 ,其理论依据是劳动价值论。生产资料占有上的公平通过社会主义革命能够实现 ,等量劳动获得等量收入上的公平却因计划经济缺乏生产者背后的社会过程 :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而难以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为了实现复杂劳动向简单劳动的简化 ,使等量劳动获得等量收入上的公平有实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效率、公平与稳定之间关系的领域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效率、公平与稳定在经济领域、社会领域与政治领域中具有不同的内涵,需要作出具体的区分。效率、公平与稳定的实现手段在每个领域之内容易达成高度的一致,但在各个领域之间却可能出现更多的冲突。因此,如何使这三种价值尺度在领域内相互匹配和补充,在领域间相互妥协和平衡,是学者们应当深入思考的课题,也是战略决策者面临的根本性挑战。  相似文献   

19.
税费改革及其配套的改制政策在乡村社会的治理实践中将农村基层组织和农民双双从村集体中释放了出来,加速瓦解了中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中"统"的力量和融于集体之中的村落共同体意识,促使农村基层组织退出了农村公共品的统筹领域,也使农民退出了农村公共品的合作供给,致使后税费时代的乡村社会面临着极大的治理困境.集体的渐行渐远,改变了国家与农民打交道的间接方式,而村治困境的存在亟待新"集体"的回归,国家与农民的关系需要进一步的调整.  相似文献   

20.
Cantor and Land (1985) developed a theoretical model that proposed two pathways through which economic activity - as indexed by the aggregate unemployment rate - could affect the rate of criminal activity. The first is by increasing levels of criminal motivation within the population as deteriorating economic conditions affect social strain and social control; the second is by influencing the availability and vulnerability of criminal targets and thus the number of criminal opportunities. Although much empirical research has applied this theoretical model, few analyses have done so at disaggregated units of analysis. We present the most comprehensive analysis to date by empirically evaluating this model with data on 400 of the largest US counties - and examine the effects of aggregation on results as these county data are combined to the state and national levels - for the years 1978-2005. For seven Index crimes at each of the three levels of analysis, and with or without controls for structural covariates at each level, the directional effects hypothesized by Cantor and Land are found for 78 out of 84 estimated relationships. Even after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lack of statistical independence of these estimates by drawing on recently developed statistical theory, this is a very unlikely outcome. In accordance with expectations based on theory and prior research, (a) some of these relationships are weak and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nd (b) the strongest and most consistent patterns of relationships for both the crime opportunity and crime motivation effects are found for three property crimes: burglary, larceny, and motor vehicle theft.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 on this topic are give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